把握课文特点落实“语用”训练

2015-12-15 19:33苏碧秋
新教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叠词荷叶短语

苏碧秋

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低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少,词汇量贫乏,在言语表达时常常会词不达意,但他们的模仿能力、记忆能力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我们要根据这一特点,充分利用文质兼美、脉络清晰、语言优美的教材,落实低年级的“语用”训练,夯实学生语言表达的基础。

一、品用典型词语,丰富词语积累

词语积累,不仅要读准词语,会写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能在学习和生活中正确、灵活地运用。我们必须根据课标对第一学段的要求,在指导学生写好350个生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并在有梯度的训练中不断内化,进而学会运用。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两只鸟蛋》一文中有“小小的”“凉凉的”“轻轻地”三个叠词。在教学时,笔者先采用自读、指名读、对比读等方式,让学生读出词语的味道;接着,让学生读课文,用这些叠词说说读了之后知道了课文的哪些内容;然后,结合课后练习,让学生说出自己平时积累的带有叠词的词组,如“长长的小路”“绿绿的树叶”等,再引导学生了解将“鸟蛋凉凉的”改写成“凉凉的鸟蛋”这种意思不变的词语倒置形式;最后,进行拓展训练——课件出示一些实物图片,让学生试着说一说类似的叠词,再进行词语倒置的表达。学生不但乐于表达,而且表达得丰富多彩:“青青的瓦片——瓦片青青的”“白白的墙——墙白白的”“大大的窗户——窗户大大的”……再如,《夏夜多美》一文中有“青青的”“绿绿的”“弯弯的”以及“静悄悄”“亮晶晶”等词语。教学时,笔者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巩固,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或课外阅读中关注类似的词语,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积累。这样,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在运用中内化、积累,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词语的积极性,也促进了语感的培养。

二、感悟精妙短语,练就构词能力

低年级教材中,除了叠词之外,也陆陆续续出现了其他一些各具特点的短语。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感悟短语的精妙,练就灵巧的构词能力。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邓小平爷爷植树》一文中,出现了好多表示“什么样的什么”“怎么样地干什么”形式的短语,如“令人难忘的日子”“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笔直地站着”等。教学时,笔者把这些短语作为教学的重点,进行有深度的训练。先让学生熟读课文,感知课文的内容,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中带有这些短语的句子和去掉这些短语的句子,如,①“一个树坑挖好了,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②“一个树坑挖好了,邓爷爷挑选了一棵柏树苗,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学生就自然而然关注了这些短语。接着,笔者让学生说说这些短语在表达中的作用——用上这些短语,语句更加生动、更加具体,语言也更加优美。然后,笔者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些学生熟知的生活画面,让学生运用这些短语进行口语表达。结果,学生把画面内容表达得既具体又生动。最后,要求学生在日记中,运用这样的短语进行书面表达。如此,让学生学以致用,就易于达成课标关于“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的要求。

三、借助典范句式,提升造句能力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学生要是没有一定的造句能力,就难以写出好的习作来。我们要根据课标对学段的要求和基本学情,紧密结合文本特点,抓住最为关键的词句,精心把握训练时机,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的知识储备,训练造句的能力。如《松鼠和松果》一课中有这样的句子:“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笔者先让学生读这个句子,了解句式“……那么……那么……”是说一种事物同时具备两种特点;再让学生用“那么……那么……”说话。一位学生说:“老师那么美丽,那么漂亮。”笔者提示道:“美丽和漂亮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你能不能换个词?”学生改口道:“老师那么年轻,那么漂亮。”马上有另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那么聪明,那么善良。”笔者心花怒放地称赞:“同学们那么聪明,那么可爱,老师谢谢你们的夸奖!”这节课笔者不仅收获了学生乐学的喜悦,也收获了受学生肯定的欣慰。又如,《快乐的节日》一课中出现了“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我们像小鸟一样……”这样的句子。笔者引导学生用“像……一样”来说话,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老师像阳光一样照耀着我们。”有的说:“老师像大树一样为我们遮风挡雨。”学生在仿说仿写的实践过程中,对文本的体悟更为深刻,语言、思维也都得到了训练。

四、模仿表达方法,提升言语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低年级有些课文结构和内容比较单一,构段的方式相同或相似,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儿童复述、背诵和仿写。在教学时,我们要关注重点语段、篇章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准确、生动、鲜明地运用语言文字,再进行读写结合,从读中学习表达。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一课时,笔者在引导学生逐段感知课文内容之后,利用课件出示三个段落:①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②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③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接着引导学生感悟这几段话的表达特点:都是先写谁说了什么,再写它做什么。然后,利用课件出示蝴蝶、昆虫、蚂蚁、小鸟等小动物在荷叶上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后,模仿这几段的表达方法写一写。由于有课文语句为范例,有方法可以借鉴,学生的表达精彩纷呈,有的写道:“小蝴蝶说:‘荷叶是我的舞台。小蝴蝶站在荷叶上,跳起了优美的舞蹈。”有的写道:“小蚂蚁说:‘荷叶是我的操场。小蚂蚁趴在荷叶上,踢踢腿,伸伸腰。”……学生借鉴文本的表达方式,既感知了“语用”奥秘,又掌握了“语用”技能。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县第二实验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叠词荷叶短语
荷叶像什么
细读文本,品叠词之美
用叠词写景
荷叶圆圆
“的”字叠词招聘会
《健民短语》一则
荷叶伞
让叠词走进句子
小蚂蚁喜欢躺在荷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