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狂欢离不开监管保驾

2015-12-16 19:57陈风芹
群众 2015年12期
关键词:敲钟狂欢节假货

陈风芹

自2009年阿里巴巴集团策划了第一个“双11”购物活动以来,这项活动已经演变成一个网上购物狂欢节。这个新创造的“消费时点”,充分表现了创新的力量、市场的力量。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双11”天猫淘宝交易额超过912亿元,同比增长了59.7%;京东当天订单量达到3200万,同比增长130%;苏宁订单量同比增长358%。主要电商企业全天共产生订单4.6亿件,同比增长65%。招行半天线上线下交易额就超过124亿,比去年同期增长一倍……

“双11”全民狂购的热情让全世界都感到震惊。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专门在北京水立方为“2015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特别举行了一次远程开市敲钟仪式,这是纽交所首次为中国互联网企业办远程敲钟仪式。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告诉记者:“双11是一年一度的消费者狂欢节,希望它成为激发、唤醒、引领中国内需的一个小小的发动机。”然而,在电商蓬勃发展的背后,仍然存在诸多令人忧心的问题。

诚信缺失依然严重。据媒体对今年“双11”125款商品的初步跟踪调查,真正降价的不足六成。活动中往往出现“先提价、后打折”、“先低价打折吸引消费者关注、后以无库存为由不予销售”、“单方面变更甚至撤销促销活动”等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假货泛滥成灾,部分产品质量堪忧。在“双11”狂欢期间,据国家工商总局抽查,2014年网购正品率只有58.7%。假货、假降、假成交量意味着,“买买买”的背后有一些属于“假假假”。一些电商企业广告宣传耸人听闻,动辄“零元购”、“销量第一”,甚至夸大产品功效,利用虚假图片进行产品间不实对比宣传来误导消费者。刷单注水、捆绑销售、以次充好等问题屡屡出现,每年“双11”后,投诉更是猛增。此外,快递服务严重滞后、售后服务难以保障等也造就了历年来全民狂购的“节日综合症”。

“双11”已走过7个年头,电商是否也会遭遇“七年之痒”?近年来,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信息生产力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在扩内需、调结构,提升信息生产力水平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应该说,电商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电商发展中的诸多问题不可小觑。规避“七年之痒”,除了电商自律,一方面,工商等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网购平台的监管力度,清除抑制消费的障碍,提升民众的消费意愿;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市场监管,坚决打击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行为,改善消费环境,维护消费者权益。只有加强监管力度,让电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才能使电商在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中良性发展。□

责任编辑:段培华

猜你喜欢
敲钟狂欢节假货
这个超市只卖“假货”
动物狂欢节
荆楚老乡敲钟忙
敲钟的速度
购物狂欢节
买到假货?到衙门去喊冤
纪晓岚的“假货经”
敲钟祈愿
网店随意买卖 假货“借壳”横行
诺龙技术新三板挂牌敲钟仪式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