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打好疾病预防保卫战

2015-12-16 02:10董绍军
老年世界 2015年12期
关键词:保卫战皮肤血管

董绍军

冬季打好疾病预防保卫战

董绍军

寒冷的冬天里,不时有冷空气南下,气温下降,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很多疾病都会在冬季寒冷时发作。

五官保卫战

青光眼:青光眼是一种致盲眼病,多在冬季最冷的月份发作。其症状是眼痛、眼胀、视力减退,并伴有头痛、恶心等症状。平时一定要保持稳定的情绪,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兴奋。注意起居规律,不在黑暗处久留,防止瞳孔扩大,引起眼压增高。在晴朗的天气下适度参加户外活动,因为这样可增加眼底血管氧气的供应,减少血液中二氧化碳的聚积,避免眼压升高。在气候寒冷的恶劣天气里尽量减少外出,以减少对眼部的影响。

鼻子罢工:鼻部出血的现象在冬季最容易发生,有个医学名词叫“鼻衄”。这也是由于气候干冷时,鼻腔黏膜变得干燥脆弱,很容易受伤而导致小血管破裂。如果是患有高血压病的人,流鼻血的情况则较为紧急。尤其是一些抗高血压的药物会使末梢血管扩张,导致出血量相当多。轻微的出血可采取让患者半坐卧或侧卧位,头部稍向前低的姿势,改用嘴巴呼吸来保持气道通畅,并以手指压迫鼻翼止血,约10分钟左右流血量自然减少或停止。多量或快速的出血,尤其是合并高血压或其他病症,往往需要请医生紧急救助。

耳冻疮:耳冻疮的主要原因是耳部肌肤对寒冷(气温在10℃以下)的异常反应,还与肢端血液循环障碍、气血运行不畅等因素有关。耳朵的血液供应比其他部位少,除耳垂有脂肪组织可保温外,其余部分只有较薄皮肤包着软骨,里面的血管很细微,保温能力较差,因而很容易冻伤。耳冻疮的复发率很高,往往“一年生冻疮,年年都复发”。所以,冬季一定要注意耳部保暖。

口角炎:口角皮肤和黏膜交界处潮红、脱屑、糜烂、皲裂、出血、疼痛称为口角炎。冬季空气干燥,嘴唇发干,如果用舌头去舔,唾液在干燥空气下立刻蒸发,从而越舔越干,致嘴唇、口角干裂,口腔中的细菌乘机侵入口角,引发炎症。另外冬季进食新鲜蔬菜减少,造成维生素B2缺乏也可诱发口角炎。因此,冬季应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

心肺保卫战

呼吸道疾病:天气变冷后,最先经受考验的要数我们的呼吸系统。有些人每年都要经历几次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比较常见的冬季传染病包括:流感、风疹、麻疹,再到比较少见但更致命的流行性脑脊膜炎、腮腺炎、出血热等,还有以前给大家留下深刻

印象的非典,都与干冷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有关。气候的变化是对肌体免疫力的第一次考验,若平时不注意锻炼,再加上封闭的室内空气不经常与外面流通,那么疾病很可能会频频光顾。不要因为怕冷就一下子穿上很厚的衣服,也不要整天缩在空调房里享受空调制造的温暖。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自己动起来,因为运动不仅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对我们的呼吸系统也是一个很有益的锻炼。爱上运动的你很快就会发现,自己不用再穿成个“球”也能出门了。当然,进入流感高发的季节,注射流感疫苗也是对健康必要的保护。

心血管疾病:冬天是心脏病的高发季节,这与气候转冷有关。因此,心脏病患者到冬季要特别注意保暖。保暖可以防止血管受冷收缩、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并对预防呼吸道感染有利。为此,应避免用冷水洗脸,以免冷水的突然刺激而诱发心绞痛。洗衣、洗菜时,不要长时间地把手泡在冷水里,可能的话应用温水。体育锻炼应以打太极拳、做操、散步为好,赛跑、滑冰等激烈运动是不适宜的。

大脑保卫战

季节性抑郁症:冬季一到,情绪出现问题的机会也渐渐增多。这与日照时间的缩短有关,因为研究发现热带地区的抑郁症发病率普遍较低。所以,有季节性抑郁症之说。冬季一到,我们大脑中一种叫5-羟色胺的物质分泌失常,从而引发季节性抑郁症的发生。季节性情感障碍通常随着年龄的增长,病程的延长,抑郁的症状有逐渐加重趋势。除了参加心理辅导,一定的抗抑郁剂药物治疗外,光疗可以作为有效辅助疗法。在萧瑟的冬季里,让自己多晒太阳非常必要。阳光不仅能赶跑抑郁,还能借助阳光合成体内的维生素D,对补钙也有一定好处。

中风:每年入冬以后,各医院急诊科的中风患者骤然增多,据专家介绍,人体受冷空气刺激后,常导致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全身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易引起血压升高,再加上中老年人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应激性和抵抗力降低,因此,极易导致中风的发生。中老年人从生理上逐年趋于衰老,体温调节及血管弹性反应性降低,对于外界寒冷气候的适应性降低,适当增加室外活动时间,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抗寒能力。

关节皮肤保卫战

手脚冰冷:到了冬天手脚冰冷的女性和老年人大有人在,即使在室内也得穿戴整齐,厚厚的棉衣棉裤手套毛袜一样也不能少,否则,就要冷得牙齿打架。这是由于神经末梢距心脏比较远,天冷后血管收缩造成血液供给不足。再加上没有规律运动的习惯,缩手缩脚是再自然不过的冬季反应。如果说怕冷还算是身体的正常反应的话,那么如果冷到手指或脚趾头感到麻木或刺痛,就该寻找医生的帮助了。平时不要吸烟,避免摄入过多含咖啡因的食物,如咖啡、浓茶、可乐等等。多吃温热性的活血食物,多穿保暖的衣服,多做伸缩手指、手臂绕圈、扭动脚趾等暖身运动。避免长时间固定不动的姿势和精神集中,尤其是持续使用电脑达7小时以上。当然,如果能让自己在北风萧萧的季节动起来,更是一种立竿见影的好办法。

关节炎:有关节炎的膝盖就跟气象台一样,天气一变冷,膝盖先知道。一般地说,当日温度变化在3℃以上,气压变化大于10百

帕以上,相对湿度变化大于10%以上,感到关节痛的人就会明显多起来。关节附近多是肌腱、韧带等血管分布较少的组织,本来血液供给就相对不足,再加上四肢经常地暴露在外,所以更容易散失热量,使关节僵硬而疼痛不止。平时除了注意肢体保暖外,也可利用护膝、护肘等用品。规律进行复健运动,可以强化腿部的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在温水泳池中做水中运动,游泳是比较不错的选择。也可依据天气预报,在天气变化前采取保暖、驱湿措施。

皮肤干燥:在冬季,皮肤的血管经常处于收缩状态,汗腺、皮脂腺的分泌明显减少,还有人会出现皮肤瘙痒、红肿,严重的还会出现不规则的皲裂和脱皮,这样的现象以下肢部位最为明显。其中,这与你洗澡的方式有关,有人唯恐洗不干净,习惯像夏天那样用浴皂和热水反复搓洗,皮肤表面的油脂被反复冲刷,皮肤干燥的状况也就越来越严重。还有一些皮肤病本身就在冬季多发,比如银屑病(牛皮癣)、遗传过敏性皮炎和鱼鳞病等,病情也会因皮肤干燥而发作或加剧。冬季里,洗澡次数不要太频,而且最好不要用香皂洗澡,水温也不要太高,尽量用含有滋润成分的浴液,洗过澡后应涂抹含有保湿成分的润肤膏,例如凡士林。

猜你喜欢
保卫战皮肤血管
第二层皮肤
皮肤“出油”或许就能减肥
棘龙形象保卫战
高频超声在皮肤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血管里的河流
打赢蓝天保卫战
最伤血管的六件事
我爱洗澡,皮肤好好
血管
你的血管有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