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亚文化:概念、性质和范畴
——以孙平教授的《监狱亚文化》为基点

2015-12-17 20:07连春亮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亚文化犯人罪犯

连春亮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1)

监狱亚文化:概念、性质和范畴
——以孙平教授的《监狱亚文化》为基点

连春亮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1)

监狱亚文化是与监狱主流文化相伴而生的文化,是一种存在于罪犯之间的隐性文化现象,是以低层次性为主体的庸俗文化。监狱亚文化是服刑罪犯适应监狱生活环境的生存文化,是罪犯创造的自我的“合理”文化。监狱亚文化是监狱与社会以罪犯为媒介信息交流的文化。

监狱亚文化;文化形态;庸俗文化

关于监狱亚文化的研究,不仅国内是薄弱环节,既使国外文献也屈指可数。其原因除了少有学者涉足这一领域外,更重要的是监狱的封闭性和监狱亚文化自身的隐蔽性,由此,使得世人少能撩开监狱亚文化的面纱,窥见其真容。孙平教授以其对专业和学术的敬业精神,深入监狱之中,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和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对监狱亚文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于2013年12月出版了专著 《监狱亚文化》。可以说该书的出版极大地丰富了监狱亚文化的研究,是目前难得的专业研究成果,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笔者读后,想就监狱亚文化的概念、性质和范畴这些基本问题,进一步的加以研读。

一、监狱亚文化的概念

监狱囚犯的亚文化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不仅在中国的监狱学研究上争议颇大,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众说纷纭。从不同的层面看,涉及到的问题有:一是监狱亚文化中“监狱”的空间定位问题。从广义上讲,在我国具有“监狱性质”的监禁机构有监狱、未成年犯管教所、看守所、强制戒毒所、拘留所等,除了监狱之外,在其它具有“监狱性质”的监禁机构创造的亚文化是否属于监狱亚文化的范畴。二是监狱亚文化创造的主体的界定。因为监狱是一个空间概念,在这一空间活动的主体除了罪犯之外,还有监狱警察和其他参与者,监狱警察和其他参与者在监狱活动中所创造的亚文化是否属于监狱亚文化的范畴。三是监狱亚文化的外延界定。监狱亚文化除了起源、传播于监狱之外,罪犯入狱之前创造的亚文化带入监狱,回归社会之后将监狱亚文化带向社会,或者在监狱和社会相互交流中的亚文化是否属于监狱亚文化的范畴。四是关于监狱亚文化的内涵和界定标准问题。因为监狱亚文化是和主流文化相伴而生的,那么,主流文化和监狱亚文化鉴别的标准是什么?监狱亚文化都应包括哪些内容?五是关于监狱亚文化的价值认可问题。从目前监狱亚文化的现实结构看,监狱亚文化包括无价值的、中性的和有价值的,无价值的属于监狱亚文化已为学界所认可,但是,中性的和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监狱亚文化怎么认定。在对监狱亚文化的研究中,只有弄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为进一步研究监狱亚文化奠定基础。目前,对监狱亚文化的概念主要有以下观点:

一是将监狱亚文化作为监狱文化的组成部分。监狱亚文化是与监狱主流文化相对的次文化、副文化,或者认为是一种消极文化。这一观点对监狱亚文化的界定相对比较模糊,大多只是提出了亚文化的概念,没有进一步的探讨。

二是认为监狱亚文化是由服刑罪犯创造的与监狱主流文化相悖的文化。有学者认为,监狱亚文化是与监狱主流文化相伴而生的,它是由监狱中服刑罪犯这一亚文化群所形成的文化。“所谓监狱亚文化,是指罪犯亚群体在监禁生涯中逐渐形成自觉或不自觉地信奉和遵行,与社会文化偏离或对立的价值标准、行为方式和现象的综合体。”[1]很显然,在这里只是把罪犯亚群体作为监狱亚文化的创造者,其他主体被排除在外。

三是认为监狱亚文化不仅是在监狱中存在的与监狱主流文化相悖的文化形态,而且是由监狱和监狱工作者共同创造的文化。比如,有研究者认为“罪犯群体在监禁生涯中逐渐形成、自觉或不自觉地信奉和遵行、与监狱主文化偏离或对立的价值标准、行为方式的现象又称之为监狱罪犯亚文化。这种亚文化的受体包括服刑人员和监狱民警两个群体。”[2]这一观点认为监狱亚文化是由 “服刑人员和监狱民警两个群体”创造的,没有涵盖其他参与者。

四是将监狱亚文化和监狱文化混同。比如西方监狱学研究者的 “犯罪人群体行为模式说”就认为“社会文化是人们行为模式的体现,作为一种亚文化,监狱文化是社会文化在监狱内的扭曲发展,通过犯罪人行为模式体现出来。”“监狱文化是一种亚文化”,“监狱文化是一种亚文化,虽然受到了监狱管理方谴责或压制,但在犯人中却作为一种潜规则而大行其道”。[3]西方学者是将犯罪和罪犯的行刑放在一体化研究的角度,将监狱亚文化和社会文化作为一对概念来考察,因此才出现了混同现象。

综合起来看,笔者认为,监狱亚文化从外延大小来分析,应有广义、中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监狱亚文化应是与监狱主流文化相悖的所有文化现象。包括罪犯所创造的亚文化、监狱警察所创造的亚文化以及监狱其他工作者所创造的亚文化,甚至包括历史传承下来的社会关于监狱的亚文化。这样,监狱亚文化就涵盖了所有与其相关的亚文化现象。中义的监狱亚文化,是指由罪犯所创造的与监狱主流文化相悖的文化。在这里,监狱亚文化是具有“监狱性质”的监禁机构所创造的亚文化现象。狭义的监狱亚文化仅指监狱法所规范的监禁机构创造的亚文化现象,即监狱和未成年犯管教所。只有做出这样的区分,才能更加深入的研究和解析监狱亚文化。孙平教授密切注意到了监狱亚文化研究的复杂性,所以从研究之初,就将监狱亚文化限定于监狱法所指称的监狱中服刑罪犯所创造的亚文化现象。

二、监狱亚文化的性质

所谓“性质”,是指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一种事物的特征或特性应是界定事物根本属性的重要依据。关于监狱亚文化的性质,从其特征或特性上,学界也有不同的认识。有研究者根据监狱亚文化在罪犯中的表现归结为“具有叛逆性、联结性、畸异性等特性,相应的拥有反社会功能、同化功能和自卫功能”。[4]也有学者认为,监狱亚文化的性质主要体现在叛逆性、集合性、扭曲性、隐蔽性等特征上。[5]许章润教授“认为监狱亚文化一般具有的特性和功能是:叛逆性与反社会功能,职结性与同化功能,畸异性与自卫功能。”[6]李锡海教授从犯罪学的角度对监狱亚文化研究后认为,“反动、淫秽、金钱至上、封建迷信、江湖义气、及时行乐等颓废思想为监狱亚文化的主要特征,并以罪犯特有的‘道德’和‘规矩’来维系。”[7]

西方国家的研究者由于研究的视角不同,在对于监狱亚文化的性质的认识上,也有不同的观点,比如,克来梅尔借鉴了社会学理论中的社会化概念,提出了“被教养化”是监狱亚文化的重要特征;格雷先姆则认为监狱亚文化的主要特征是犯人的被剥夺感,而且这种剥夺感源于犯人的内心感受;还有学者提出,监狱犯人在监狱中通常会接受、掌握一些不同于监狱外部社会的“诡计”,这种诡计是监狱文化的重要特征。[8]

孙平教授运用田野调查法,通过多年的研究,对监狱囚犯亚文化的性质进行了深层次的解读。

第一,监狱亚文化是与监狱主流文化相对应的文化形态。孙平教授认为:“监狱亚文化是犯人自己的具有较强生命力的文化,它是与监狱主流文化相对应的文化形态。”[9]监狱亚文化是犯人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与监狱主流文化存在一定的对抗性,往往不为主流文化所认可。监狱是各种亚文化的汇合之地,许多亚文化的积淀、适应、整合、传承都在这里顽强地进行着。

第二,监狱亚文化是和监狱、罪犯相伴而生的文化,是一种存在于罪犯之间的隐性文化现象。“犯人自己的文化形态总的来看处在一种低层次性、对抗性和隐秘性的状态,这种文化是监狱中犯人所独有或在监狱中的犯人身上比较集中体现的文化。监狱亚文化在狱内犯人中间是很有市场的,它扎根于犯人的内心深处,约束并影响着犯人的行为和价值观念。”[10]监狱亚文化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产生的空间、时间和创造者是异于社会其他文化的,也就是说,只有监狱空间,服刑罪犯的主体在服刑时间内才能创造这一文化样态。

第三,监狱亚文化是以低层次性为主体的庸俗文化。“监狱亚文化的低层次性的表现是犯人在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人生态度、行为方式的局限、简单、粗陋、野蛮、怪异的形态,许多犯人往往不分真善美、假恶丑,总是以一种低级的、简单的思路指导自己的行为。监狱亚文化常常以反主流文化的面目而出现,使得犯人反叛现有的道德、法律、规章制度,与人们的普遍认识保持相当的距离。监狱亚文化的对抗性使得官方对这种文化非常反感,总是想方设法对这种文化形态进行攻击和谴责。监狱亚文化从其产生到发展壮大,从具体的形式到内容的表达都以 ‘隐秘’方式为特征。”[11]笔者认为,对于监狱亚文化的价值界定,不能一概认定其是无价值的文化现象。首先从亚文化总体上看,相当一部分监狱亚文化虽不被官方认可,但并不属于无价值的范畴,反之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其次,从监狱亚文化的层次上看可以分为负性监狱亚文化、中性监狱亚文化和正性监狱亚文化。即使某些消极意义的负性监狱亚文化,也可以反观社会存在的弊端,抑或我们监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我们自我改进的“镜子”。但我们需要达成共识的是 “监狱亚文化是以低层次性为主体的庸俗文化”,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第四,监狱亚文化是服刑罪犯适应监狱生活环境的生存文化。“在集体生活中,监狱亚文化成为了一种公认的集体文化,每个犯人都在接受着它的影响,每个犯人都成为了这种集体文化的塑造物。接受这种集体文化并适应这个文化体系的人就获得了在监狱中立足的权利。如果不接受这种文化,不适应这种文化,不掌握这种文化就要成为这种文化体系的对立面,必然就会被这种集体文化所孤立,就会失去这个文化体系的某种权利,成为集体文化的对立面。”监狱亚文化是罪犯生活的环境文化,也是潜在的罪犯生存的共同规则,不管罪犯喜欢不喜欢、承认不承认,罪犯都必须在服刑中适应它,否则将产生不利的后果。罪犯为了适应监狱生活,融入罪犯群体之中,接受监狱亚文化往往是主动的、积极的、自愿的,因此亚文化对罪犯的影响会比主流文化深刻而生动。

第五,监狱亚文化是罪犯自我的“合理”文化。著名哲学家萨特说过:“存在就是合理”。监狱亚文化在监狱的客观存在和传播就必然有其合理成分。孙平教授认为:“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了人。处在监狱亚文化之中的犯人以亚文化的形态为生活的内容,没有了这种犯人自己的文化,他们的生活意义是不大的,所以对监狱亚文化的‘合理’成份要有清晰的认识,不能因为它的某些表现与主流文化不同就一概抹煞它的意义。”[12]监狱亚文化对罪犯来说是监狱生存环境下的自我文化,在这些文化中并非都是消极的、落后的、低级的,有一部分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积极意义,是有价值的,存在着“合理性”,有自身“存在的意义”。站在罪犯的角度来看待这种文化的实质,有其自身的合理性,甚至对于罪犯而言是服刑生活所必需的。

综合起来看,孙平教授认为,监狱亚文化在特征上表现为低层次性、隐秘性、对抗性、传播的独特性和持续性。[13]

三、监狱亚文化范畴

关于监狱亚文化的范畴,笔者曾认为,监狱中罪犯的亚文化样态,可以拓展到罪犯生活的更宽领域。“罪犯亚文化包括了罪犯的反社会意识、亚群体及其结构形态、非语言符号、监禁反应、监狱依赖、监狱人格、监狱经验,以及由日记、思想汇报、自传、手抄本、家信、小制作等一系列罪犯活动产品。”[14]很显然,这里的监狱亚文化并非都是与监狱主流文化相对立的,而是由服刑罪犯所创造的、官方或非官方所倡导的文化。

在近些年的研究中,国内学者也有所突破,遗憾的是缺乏系统性和深度,或者只是在相关领域研究中涉及到了监狱亚文化的内容而已。比如,有学者认为,“监狱中罪犯亚文化就是罪犯自己的文化,包括罪犯犯罪前社会不良文化在监狱内的迁移和变形,以及罪犯在长期的监禁生活中形成的与监狱主文化异质的服刑人员文化。罪犯的亚审美文化、亚道德文化、罪犯暗语、某些禁忌和仪式等不良文化……”。[15]并将其进行了归类表述,归纳为黑社会性质的帮派(团伙)文化、黑话(暗语)文化、罪犯犯罪经验“交流进修”文化、罪犯功利改造文化、罪犯的性文化、罪犯囚诗囚歌文化、罪犯绰号文化、吸食毒品药品文化、酗酒文化、赌博文化、“碰瓷儿”文化、“颠憨”文化、炫耀文化、纹身文化、打架文化、迷信文化、禁忌文化等;同时,将监狱警察所创造的监狱亚文化归纳为妥协执法文化、无可奈何文化、望洋兴叹文化、看似强势的弱势群体文化、黑白称兄道弟文化等五类。[16]显然这一研究范畴也是局限于监狱内的,对监狱亚文化的这样归类未免有些牵强,但是,从总体上反映了监狱亚文化的复杂性。也有学者认为,监狱亚文化范畴主要包括:罪犯规则,罪犯暗语,罪犯的反社会意识化,罪犯亚群体,腐朽观念,亚审美文化,亚道德文化,特定的服刑心态,隐语,脏话,纹身,同性恋等。[17]还有学者从罪犯的角度考察,将监狱亚文化的范畴归纳为五大现象:一是“功利化服刑”——狱内人际关系的异化现象;二是“人情化改造”——“关系犯”与“事务犯”现象;三是帮派团伙——狱内非正式群体的困扰问题;四是性压抑和性变态现象;五是罪犯”交叉感染”现象。[18]且不说这种归类的合理性,仅是这种分类本身就是一种值得肯定的新尝试。许章润教授从监狱亚文化的具体表现形态上,将其归结为:反社会意识;罪犯亚群体;罪犯的非语言符号;文身;罪犯精神活动产品;监禁反应;罪犯特征;监狱适应;监狱经验;监狱人格;监狱烙印等。[19]应该说是相对比较全面的表述。

孙平教授认为,监狱亚文化是个整体概念,以对象来说它包括监狱犯人亚文化和监狱管理人员亚文化两个部分。同时,监狱亚文化是监狱与社会以罪犯为媒介信息交流的文化,因此,在研究监狱亚文化的范畴时,将其限定为“监狱中的犯人与主文化相异的生活形态,即研究监狱中犯人独特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20]据此把监狱亚文化分为价值观念类、行为类和语言类。这三类监狱亚文化并不是孤立存在于监狱的,也不是只有监狱罪犯才是创造者,而是监狱与社会通过信息交流和沟通共同创造的,只是主要流行、传承于监狱这个特定的环境。“每一个犯人都是亚文化的输入者,特别是一些暴力犯罪者形成的价值观与行为模式,对今后监狱生活的影响很大。不断有新人进入监狱,就不断将社会亚文化的形态输入到监狱之中。但是与此同时,监狱已经存在的亚文化形态也在起着作用,两种亚文化的碰撞使得监狱亚文化的形态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经过整合后的监狱亚文化其内容更加丰富了,价值观念更加清晰了。随着犯人的释放,监狱亚文化又被带入到社会之中,与社会亚文化又进行着整合。监狱亚文化总是处在文化的整合之中,但其基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很少改变,特别是一些固有的文化现象已经成为了监狱习俗或传统,很难从实质上进行改变。”[21]。监狱只是监狱文化的发源地、传播地和扩散地。由此,仅在监狱范围内而言,监狱亚文化广泛地存在于监狱之中,呈现出不同的样态。因此,研究范畴“主要有:自杀、伪病、造作伤(自伤与自残)、牢头狱霸、文身、同性恋、鸡奸、妄想、监禁反应、地下经济、赌博、隐语(黑话)、顺口溜、谎言、假名、打架斗殴、非正式群体(违法团伙)、逃跑、袭警、脏话、手抄本、情色小说、囚歌、囚诗创作等等表现形式”。[22]

综上所述,监狱亚文化是社会文化中最为独特的文化现象,人们对它的认知还只是“冰山一角”,在今后的研究中,还有广阔的空间。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监狱亚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是发展着的动态文化,不仅内容在进一步丰富,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会不断变化。因此,我们要以动态的眼光,认真研究和区分监狱亚文化的属性,对于有价值的监狱亚文化要及时引导,对于负性的、危害监狱安全的监狱亚文化要予以防范,以期净化罪犯矫正教育的空间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监狱文化氛围。

[1]许章润.监狱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 74.

[2][7][15][16]于海涛.论监狱亚文化对罪犯矫正之负面影响[EB/OL].(2011-02-18)[2015-02-13]http://www.jywho.com/jylt/201102/18-290.html.

[3][8]高庸.西方监狱文化管窥[J].净月学刊,2014(2):5-9.

[4]黎赵雄.文化监狱[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127.

[5][17]李蜜.浅析罪犯亚文化与罪犯再社会化[J].大众科技,2013(6):315-323.

[6][19][20]孙平.监狱亚文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J].学术研究,2006(8):82-86.

[9]孙平.文化监狱的构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101.

[10][11][12][21][22]孙平.监狱亚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388,389,393,399,397.

[13]孙平.监狱亚文化研究[J].法律科学,1991(4):19-25.

[14]连春亮,李玉成,殷尧.罪犯矫正形态论[M].北京:群众出版社,2013:81-82.

[18]邵磊.略论监狱亚文化——从考察罪犯群体的角度[J].河北法学,2009(4):165-168.

Prison Subculture:Concept,Nature and Scope——Based on Professor Sunping’s Prison Subculture

Lian Chunliang
(He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Judicial Police Officers,Zhengzhou Henan 450011)

Prison subculture is a kind of recessive culture existing among the criminals,which belongs to a vulgar culture whose main body lies in low level.Meanwhile,the prison subculture is somewhat survival culture through which the criminals can adjust themselves to life in prison,and create a reasonable culture for themselves.Of course,the prison subculture is another kind of communication culture between the prison and society.

prison subculture;culture type;vulgarity

DF87

A

1671-5101(2015)03-0071-05

(责任编辑:孙雯)

2015-02-23

连春亮(1965-),男,河南禹州人,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司法行政管理系副主任、教授,河南省青少年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河南省法学会犯罪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青少年研究所特邀研究员,河南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主要从事法制心理和监狱学研究。

猜你喜欢
亚文化犯人罪犯
网络亚文化群体间关系及影响因素探析
亚文化,不可怕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我没注意
把脉“腐败亚文化”
谁的错
聪明的罪犯
抓罪犯
狡猾的罪犯
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