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有限水资源解决农业缺水难题

2015-12-17 17:12陈磊董小辉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5年8期
关键词:白城市探讨问题

陈磊+董小辉

摘要:白城市是以产粮为主的农业市,同时也是出名的“八百里旱海”,干旱频发,旱灾严重,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虽然抗旱水源工程的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目前全市仍有一半以上的易旱耕地缺乏灌溉,抗旱水源工程布局不合理,先进的农业综合抗旱措施没有充分发挥,新型生物、化学抗旱方法没有得到广泛推广等,本文就此相关问题从九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白城市;干旱管理;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TV2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6.040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是以产粮为主的农业市,同时也是一个干旱易发地区。该区气候干燥,降雨稀少(多年平均降雨量为398毫米),蒸发强烈(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820毫米),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120立方米、人均占有可利用水资源量仅860立方米)。有限的水资源制约着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虽然白城市在抗旱方面已经做出了许多努力,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仍然存在着抗旱能力不强、管理机制不完善、抗旱意识淡薄以及抗旱新技术推广应用不够等问题。

1抗旱水源工程少,灌溉能力弱

通过抗旱水源工程建设,虽然春播时抗旱水源问题(坐水种)有了保障,但遇到作物苗期干旱,灌溉问题仍然难以解决。目前,全市苗期灌溉面积400多万亩,水浇地面积只占全部耕地面积的40%以上,如遇到干旱年份,还有许多耕地难以浇上水。同时缺少抗旱水源工程,灌溉能力不足,个别地方农作物仍靠天吃饭。

2抗旱水源工程和设备的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

目前,全市共有22处万亩以上灌区,其中至少一半没有发挥效益,已发挥效益的灌区与设计效益还有很大的差距。全市已打机电井近10万眼,其中配套井只6.3万眼。据统计,灌田400万亩,按已开动的7.6万眼井计算,深、浅井平均每眼灌田50余亩,如果管理和配套到位,深、浅井平均每眼灌田可以达到90亩以上。虽然我市设计喷灌面积达到180万亩,但是根据水利部门的调查,每年实际喷灌面积也只有60万亩左右。从上述情况看,现有水源工程、设施发挥效益的潜力还非常大。

3部分农民群众的灌溉意识不强,灌溉质量不高

现在很多农民的思想还停留在只为抗旱才灌水的阶段。“靠天等雨”思想严重,小旱等,中旱看,大旱挺不过去了才去灌。在农村调查中,经常看到井旁的庄稼因灌溉不及时而枯萎的现状。要解决灌溉质量问题,提高灌溉的经济效益,必须下功夫解决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

4部分抗旱水源工程、设施的管理机制还不完善,良性运行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的地方在风调雨顺的年头,由于管理不善,机电站遭到破坏,抽水管(铁制)和机器经常被盗,输水主渠道被填平了种地,结果到了旱年想用却用不上;不少井被人为填死,不仅旱时不能用,还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不少深井设计时控制的耕地面积大,而用时因涉及的户数多,产权不明晰,坏了没人修,灌水费用无法分摊,导致“庄稼旱着,有井看着”。以上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工程、设备效益的发挥。

5先进的农业综合抗旱措施还没有充分利用,新型生物、

化学抗旱方法还没有得到广泛推广

白城市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量不足,即使抗旱工作再完善,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耕地都变成水浇地。因此,搞好旱地农业是解决全市农业缺水和增加农业产量的重要途径。发展旱地农业除采取传统的改土培肥、抗旱保墒、地膜与秸秆覆盖等常规的农业技术外,还应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特征和当地水资源条件,合理调整作物布局,优化种植结构,选育高产节水优良品种,有条件的地方还可研究以化学制剂改善作物土壤状况、开展化学调控节水等。

6对农业生产环境和生态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认识不够,没有形成良性发展

生态环境依然比较脆弱,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给当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抗旱减灾,不仅要抓好农业生产,还要抓好生态环境的治理,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要抓住农业结构调整和国家鼓励退耕还林还草的机遇,因地制宜地做好区域结构调整,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有计划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减少人为造成的旱灾损失。

7农业节水与农民增收缺乏有机结合

许多地方忽视了农业节水与农民增收的关系,只根据工程量计算节水量。节水工程并没有使农民得到实惠,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负担,需要农民投工和增加水费或其他费用,使节水效应与农民增收相分离。因此,需要把技术重点从减少输水损失转移到提高降水和灌溉水利用效率的综合技术上来,由单纯节水向节水增产增收方面转变,从而提高农民节水的积极性。

8抗旱水源工程布局不合理

由于农村土地承包到户,机电井由用水户个人所有,同时很多扶贫部门和抗旱机构及包村单位,没有通过水利部门论证就盲目地投资打井抗旱,造成了当前无序打井的局面,甚至造成局部地段地下水超采日趋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中规定:“为农业抗旱和维护生态与环境必须临时应急取水的,不需要申请领取取水许可并免交水资源费。”二是在《吉林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中规定:“对农民的种植、养殖业和生活用水暂不征收水资源费。”

9农业用水免收水资源费,导致用水严重浪费

农业灌溉用水免收水资源费,导致用水户节水意识差,农业灌溉还有部分采用沟灌和大水漫灌方式,水资源浪费严重。

作者简介:陈磊,大专学历,白城市水资源管理中心,研究方向:取水管理和水资源论证。endprint

猜你喜欢
白城市探讨问题
吉林省白城市粮食局 建立健全粮食流通领域联合监管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当前白城市洮北区生猪产业状况分析与建议
白城市新区学校教学楼结构设计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