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临汾建立水果生产质量安全体系

2015-12-18 08:31王秋萍山西省临汾市农业委员会041000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5年1期
关键词:病虫果农果树

王秋萍 (山西省临汾市农业委员会,041000)

近年来,水果安全受到消费者的重视,生产优质、食用安全果品是水果生产的必然要求。从临汾发展水果生产的实践来看,通过在品种选择、专业化服务、提质栽培、优选农资、合理利用设施和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等生产环节开展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是确保水果产品食用安全的有效保障手段之一。

1 因地制宜选择主导品种,保持品种的相对稳定

水果种类品种的适应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品种的抗逆性,从而决定了其丰产稳产性、品质优势特性和对药剂 (包括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使用的依赖性,特别是规模生产的主导品种,往往生产者众多,生产技术参差不齐,一旦选择了不适宜当地栽培的品种,生产者为促进其丰产稳产和品质提高,必然会大幅度增加药剂、化肥等的使用量,从而增加水果产品质量的不安全性。当前,在水果生产上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就是一味追求新品种,殊不知,一个新品种的引进栽培,需要通过多年的观察总结才能获得较完善的系统配套技术,才能有效提高其栽培管理水平,保证技术的娴熟和广泛应用,从而确保产品品质的稳定和减少对药剂使用的依赖性,才能有利于生产环节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临汾市在水果生产上,既重视新品种的引进,更重视科学规划,使新品种适地栽培,保持品种品质的相对稳定性,从而有利于保持和提高特色品种品质,目前,已发展省级“一县一业”水果基地县4个,有吉县、隰县、大宁县、翼城县,其中吉县红富士苹果,以色艳、质脆、果个大等高品质畅销市场,并获“中华名果”称号;隰县玉露香梨以甜脆多汁、品质优异而著称。

2 针对果树管理技术性强的要求,开展专业化服务

目前,果园管理操作技术性要求强,生产管理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成本相对较高。此外,果园季节性用工紧张,技术工较为短缺。为解决这些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组建专业技术服务队开展专业化服务。近年来,临汾市不少县、区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对于提高果品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吉县组建了水果专业服务队,服务队由多年从事水果生产的技术工人组成,配备了植保、施肥、整形修剪等机械,对全县规模经营水果生产基地开展低偿技术服务,特别是病虫防治、疏果套袋、整形修剪等技术要求较高环节的统一技术服务,一年开展各种服务上千工次,面积10多万亩,不仅有效缓解了规模经营基地因从业人员大幅度减少导致的招工难、管理跟不上,从而造成经济损失愈演愈烈的状况,而且通过专业化服务,每年可减少农药使用2次以上,并有效控制了部分农户滥用农药等现象。襄汾县北贾岗村成立由20人组成的间伐减密专业队,统一购置油锯,由专人实施间伐,专业队员工资由村委会负责解决,无偿为全村果农进行间伐作业,确保了全村果园实现优质高效。隰县在果园喷药时,采取高压机械拉管喷药和专业村、规模基地等连片面积较大的区域实施统防统治,对提高喷药效果、减少病虫防治次数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 选择优新农资,注重前期病虫防治

当前,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和现代果业生产的发展,果树生产中的病虫害种类越来越多,危害性越来越大。一些果农在病虫害发生后,选用毒性大的农药,认为只有毒性大的农药,才能杀灭病虫害。殊不知,这样带来了环境污染和果品质量下降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结合本地实际,加强各种类水果标准化生产操作技术的编制和推广,切实提高果农对病虫害发生规律和有效防治以及各物候期标准化生产技术的认知度。通过新型、优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业投入品的引进推广,来替代果农普遍使用的一些易致农产品安全问题的农资,如这些年我们用低毒的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500倍液替代中等毒性的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和有机磷农药来防治鳞翅目蛀果害虫,用低毒的24%螺虫乙酯悬浮剂5000倍液替代高毒的40%杀扑磷乳油1000倍液来防治介壳虫,用低毒的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来杀灭地下害虫等,都起到了更好的防治效果且安全;在水果病虫防治上我们重点推广腈苯唑、苯醚甲环唑、烯唑醇、戊唑醇、喹啉铜、氟硅唑、嘧菌酯、啶虫脒、甲维盐、苦碱水、石硫合剂等低毒低残留高效杀菌杀虫剂,且大多数为名牌企业生产的制剂,并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安全间隔和使用次数。在选择优质农药防治病虫的同时,重点做好冬季清园,选择优质高效多种类杀虫杀菌混配剂在果树萌芽抽发期和花期前后的生长前期加强病虫防治,这样明显减少了前期病虫基数、提高了防治效果,避免在水果成熟前期用药和减少病虫防治次数,这在近年来的实践中都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4 重视提质栽培,实施病虫无害化处理

通过提质栽培来提高果树抗逆性,是减少果树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有效途径,也是我们在水果生产环节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中的一大环节。提质栽培和病虫无害化处理的主要措施,一是重施有机肥,通过增施深施有机肥 (特别是经腐熟的动物粪尿、植物秸秆制成的原生态有机肥料)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实现土壤熟化,改善土壤团粒结构,疏松土壤,增加其透气性,增加土壤活土层厚度,能有效提高地力,有利于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逆性,减少病虫害。二是采用疏果套袋,通过疏花疏果可集中营养供给、加速幼果生长、促进幼果健壮,从而缩短幼果病虫为害期和提高幼果抗病虫能力。选择优质纸袋实施果实套袋是无害化控制果实病虫害的有效手段之一,如通过套袋可有效控制吸果夜蛾、金龟子、桃蛀螟等蛀果害虫和一些果实后期病害,避免果实成熟前期用药,减少农药残留。三是果园生草和养禽,通过果园生草,可减少或避免果园杂草防治次数,增加土壤有机质,降低高温干旱期果园土壤温度和改善果园小气候。种植白三叶草的果园内结合放养鸡、鸭、鹅等可捕食蝗虫、金龟子、蛾蝶类成虫、幼虫及其他鳞翅目、双翅目、同翅目类成虫、幼虫,既可增加果园收益,又能增强生物控虫效果。四是利用物理和生物技术杀虫灭菌。在物理防治上,主要推广了黑光灯、粘虫板、防虫网等对果品质量安全性高的措施;在生物防治上主要推广了以虫治虫、以菌治病虫、以有益动物治虫、昆虫激素治虫等措施。近年来应用这些技术的果园防治病虫效果明显,且减少了农药投入,并提高了果品质量。

5 合理利用设施,开展规避灾害生产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在果树生产中应用比较多的设施主要有保温大棚、避雨大棚、棚架、树体支架、防鸟网、防雹网、地膜覆盖等,为了充分发挥设施果业的效应,在配置生产设施时必须考虑综合因素,因树 (水果种类品种)、因地 (立地条件、气候条件和区域条件)、因人 (自身的生产目的、经济承受能力、管理水平、人员配置等)制宜,合理选择设施开展避灾避害和增效生产。近年来,随着冰雹、降雨、霜冻、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增多,设施栽培在临汾市果树生产上受到重视,取得了长足进步,不仅在苹果、梨、葡萄生产上大面积应用,而且在枣、草莓等生产上开始示范应用。随着设施栽培面积的扩大,改变了因受灾果品质量下降的状况,大大提升了果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了果农增收。据不完全统计,临汾市应用防雹网面积10万亩、应用防鸟网面积2万亩,建有避雨大棚0.5万亩,小拱棚地膜覆盖1万亩。

6 重视果农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多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鲜活农产品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接受应用新技术新农资的能力弱、专业化程度不够。为了快捷提高果农的科技素质,使其掌握新种植果树的生长规律、结果习性以及病虫害发生规律,纠正生产者不良管理方式,防止盲目滥用农业投入品,进行技术培训势在必行。临汾市在果农培训上,主要采用了深入果园实地培训,收效较好。一是聘请了知名专家巡回授课,翼城县聘请魏钦平、牛自勉等专家逐片授课。吉县聘请张文和、宗兆峰等专家在各乡镇巡回培训,重点解决果园郁闭、树势过弱及粗皮病、腐烂病、锈病等高发病虫害。襄汾县先后聘请张文和、田家驹、白姚期等专家在5个乡镇举办了60场大型培训班。曲沃县邀请晁无疾等5名专家会诊葡萄生产病害防治。二是从2009年起组织市级专家队伍10余人,在果树生产的关键时期,深入果园巡回培训,重点培训果园管理方面的实用技术和科普知识,尽快帮助果农提高管理果树技能;对出现疑难问题的果园进行会诊,查找原因,对症制定解决方案措施;及时指导果农合理间作、拉枝整形、种草覆草、生物防治、果实套袋、摘叶转果、分期采收等生产优果关键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果树生产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病虫果农果树
果树冬季要休眠 易受冻害要注意
果树秋季施肥三要点
樱桃红了,果农笑了
田间地头“惠”果农
专家当保姆 果农心里稳
果园病虫无公害防治助农提质增效
山西省果树中后期病虫预报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流翔高钙为果农把脉支招
天渐冷果树防冻要抓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