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理念下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思考

2015-12-19 01:49张国政杨磊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院校高职

张国政,杨磊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芜湖241002)

慕课理念下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思考

张国政,杨磊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芜湖241002)

简要阐述了慕课的发展及其特点,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特征及其现行教学模式,提出慕课的产生与发展将深刻影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慕课理念下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思考与建议。最后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慕课的开发必须结合高职课程自身教学特征,尤其对理实一体化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在教学内容的设计、虚实比教学、现场教学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相匹配、相融合,形成一种混合式教学模式。

慕课;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建议

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历程来看,尤其在近十年期间高职课程改革得到了快速发展,已逐步形成了鲜明特色的各类教学模式,高职课程的信息化改革与建设经历了从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微课和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的发展。慕课创造了能集优势教学资源、大数据化、大网络化、开放式的名师教学大学堂。慕课潮流将引发高职教育领域前所未有的大变革,这场变革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必然在人才培养、教学评价、课程开发、教学模式等发生重大转变。慕课的产生是社会科学网络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产物,也是教育思想上的一次重大变革,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信息化改革与建设也会进入慕课时代。

一、慕课与高职课程

(一)慕课的产生及特点

慕课是由加拿大学者Dave Cormier与Bryan Alexander于2008年在George Siemens与Stephen Downes设计的一门在线课程《连通主义与连通知识》中首次提出,至2011年得到了众多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深入研究,从而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界最大的革新”。2013年,慕课开始进入我国诸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等各大知名高校,正是由于这些知名高校的课程改革从而推动了慕课在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中发展,进而逐步影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纵观慕课从产生与发展只有几年的时间,推动慕课的继续前进除了知名高校、名师等的推动,还有信息网络化技术带来的教育变革,以及社会市场即各类学习者、咨询者、研究者、投资者等对象的需求。慕课课程的范围不仅覆盖诸如数学、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学,也包括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除此之外,慕课对我国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的改革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已成为我国广大成人教育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必须认真予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这种在线课程不是单纯地教师讲课,而是通过网络技术,将课堂授课、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以及学习过程、考核、发证等环节完整地在线实现,使得学习者不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地点通过教师课堂授课、布置作业,然后课下练习等传统教学模式完成学习,而是学习者随时、随地可通过在线网络课程完成学习、讨论、作业、考核、评价等环节,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依赖。真实的课堂或实习实训场所是师生交流与实践操作的平台,进而形成一种所谓的“翻转式”教学模式。

从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来看,慕课具有大规模性、开放性、随时性、互动性、自主性等特点。大规模性不仅表现在课程的资源可巨大,同时还表现在使用慕课的网上在线学习者数量也越来越庞大;开放性和随时性表现在课程资源是公开的、开放的,学习者可随时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通信设备即可登陆学习,不受课堂授课的地点、时间、内容的限制;互动性和自主性表现在学习者主动通过慕课平台实时进行讨论交流,可以对所学内容进行交流互动,也可以针对教师所布置的作业进行交流互动。慕课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为推进现代教育信息化做出了重大变革。

(二)高职课程特征及教学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探索,在高职课程开发与建设方面,高职课程呈现出项目化与任务型学习内容、工作化的学习过程、生产性实践模式、过程化教学评价和真实性教学环境等特征。高职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求打破传统经典的学科体系内容,要求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组织教学内容,但并非完全否定学科体系教学内容,只是在内容组织方面不能以经典理论体系为纲,要求结合实际工作任务中所涉及的知识点、技能点进行教学内容的重新设计,进而形成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课程体系。

高职课程教学改革要求以理实一体化模式为主,如做中学模式、行动导向教学模式、PBL与案例教学模式[5]、项目驱动模式、任务引导模式等。高职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一直是众多教育学者研究的热点,打破课堂黑板式、灌输式、填鸭式等传统教学模式,探索符合现代高职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在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发展中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在借鉴国外成功的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模式中,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对我国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起到重要的作用,形成了基于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力导向的教学模式和“做中学”教学模式等等较为成功的教学模式。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得到了国际上的公认,如新加坡“教学工厂”的教学模式正是成功吸收德国双元制模式成为典型成功案例。那么,慕课时代的到来,众多教育工作者会将大部分的时间将先前的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或精品视频公开课等逐步根据慕课要求开发并建设成相应在线网络开放课程,但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模式是否需要变革?如何适应慕课?如何开发慕课?怎样构建高职课程有效教学模式这些都成为慕课改革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慕课理念下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主要问题

课程改革是专业建设的内涵,教学模式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模式指的是在实际教学过程实施中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综合。随着慕课的推广与应用,在慕课新理念下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主要面临三个方面问题:对教学对象的冲击问题、对教学内容的组织与设计问题、对教学考核评价问题。

(一)慕课对教学对象的冲击问题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技术在教育科技方面的广泛应用,慕课的发展必将对教学对象具有强大的冲击力,所述的教学对象包括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对象等。首先,慕课让高校教师产生危机感,如果慕课在高校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势必造成学生对教师授课的依赖性程度降低,师生之间见面授课交流的次数将大幅度减少,教师走上课堂教学将逐步被慕课替代,尤其是通识类课程的教师受到的冲击最大、专业类课程教师次之、纯实践类课程教师冲击最小。慕课对学习对象也有很大冲击,学习对象必须掌握现代网络信息化技术操作手段,随着慕课的普及,在校学生、非全日制学生以及社会学习者都可利用网络平台在线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或证书,这是否能造成在校学生取得相应学历学位证书的含金量下降等问题。

(二)慕课对教学内容的组织与设计问题

慕课与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教学资源库、微课、微课程之间的关联,慕课是不是精品课程的改良版,是不是视频公开课的升级版,这些问题都需要有个明确的界定。慕课是在线教学,可将现实中课堂教学、互动教学、讨论教学在线实现其完整的教学环节。慕课对教学内容的组织与设计具有更加适合学生自学、交流讨论,内容既丰富又精炼。有专家认为微课是“点”,表达的是知识点、技能点;微课程是“线”或“面”,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一定的教学内容;慕课是“体”,表明课程内容资源丰富、完全实现在线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那么,怎样将这些所谓“碎片化”或“单元化”的知识点、技能点联系起来,最终建设成具有规律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慕课,这就需要高职教育教学者要充分了解慕课特点,从教学设计顶端考虑教学内容的组织与设计问题。

(三)慕课对教学考核评价问题

传统教学考核评价中,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可以通过闭卷考试、开卷考试、答辩、作业完成情况等环节来实现;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可以通过同行听课、督导听课、学生测评等环节来实现。慕课的实施在对学生考核评价时会出现作弊、替学和替考的现象发生,势必造成考核结果的不公平性,因此,慕课还需要通过视频监控,或统一现场测试与考核等方式进行公平合理的考核评价;同样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问题,也需要在实施慕课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考核评价机制,为推进慕课的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做好保障。

三、思考与建议

针对慕课与高职课程之间所存在的问题,同时考虑到建设慕课期初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及资金,一般成功开发一门慕课周期大约为半年,而慕课实际运行的平台费用也很高,且在高职院校中完全实现网络在线教学模式,院校师生也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因此高职院校建设慕课要结合自身实际,决不能盲目跟风全面建设,也决不能完全杜绝慕课化教学。高职院校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逐步形成适合院校自身发展的慕课建设道路,建议分四个阶段开展慕课建设。

(一)大力推进微课教学

慕课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发展中是否能全面代替传统课堂教学,作为高职院校教师既不要过于恐慌,也不要坐以待毙,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慕课的冲击和挑战,要从微课开发入手。由于微课与慕课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微课是以知识点、技能点而组织设计的教学,通常以微视频形式表现,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微课是构成慕课中所谓单元化(又称为碎片化)知识的基本组成,制作微课需要的费用少、周期短,教师可以自行解决,故而可以大力推广,建议院校可通过教学比赛、校内外培训、教研室活动、课程组活动等形式开展微课类教学研讨等活动。值得提出的是微课不能作为课程来看待,它只是丰富课程的一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只是围绕知识点和技能点,通过微视频形式让学习者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微课教学投入到网络在线课程中,只能表现为教学碎片化的知识点或技能点,要将一连串微课形成课程,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以项目化、任务化的方式才能将一个个微课视频串联起来,并增加其他的文字、图片等资源,才可建设为完整的微课程,进而为开发慕课做好前期准备。

(二)引入若干成熟的慕课投入到实际教学运行

随着慕课在我国的迅猛发展,一些从事教育科技的企事业单位已开发了大量的较为成熟的慕课,如超星集团提供的各类尔雅通识课程、尔雅成长系列课程等。高职院校引入若干门成熟的慕课投入实际教学运行,其目的是解决师生初步适应慕课教学模式,建议院校引入一些如“大学生安全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通识的慕课课程,通过实际教学运行,总结慕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教学运行的规律,建立慕课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新机制,探索和积累慕课教学新模式,为院校全面开展慕课教学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

(三)遴选若干门课程开发Spoc和慕课

高职院校在成功实现慕课在实际教学计划中运行后,通过检验实际教学评价、及时总结建设经验,遴选若干门课程进入Spoc和慕课开发阶段,此阶段是全面推进院校慕课建设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可遴选一门课程进行慕课开发,这门课程最好是以通识课程为主,从而便于在开发慕课后能在全院全面推广普及。建议由院校教务处牵头全程参与慕课开发制作过程,从而积累慕课建设经验,打造出院校信息化教学的专业化技术开发团队,以此指导以后信息化教学平台及慕课开发。值得注意的是慕课开发的专业化技术团队往往被理解为开发慕课的主讲教师团队,本文认为应该是教务处管理部门下的教育信息技术团队人员组成,不同院校的归口部门未必都在教务处管理部门下。

(四)有步骤地推进专业课程慕课化

有了以上三个阶段的铺垫和基础,慕课可向专业课程方面推进,但高职专业课程经过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已经逐步形成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证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有效模式。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十分质疑高职专业课程慕课化是否能促进教学,但至少可以预见基础课程的慕课化教学模式可有效地推进院校整体教学质量。为此,本文认为高职专业课程慕课化教学必须基于专业课程特点和把握教学内容虚实比关系,将理论知识和步骤性操作流程等内容以虚拟仿真手段方式(如微视频)在慕课中表现,实际操作部分以实验、实训、实习等在现场开展,让学生事先在慕课中完成必要理论基础学习后,在现场完成实践教学,进而将理实一体化教学融入慕课教学模式中,从而形成一种混合式教学模式,最终全面推广普及至其他相应的专业课程中,形成系列化的慕课化专业课程。

四、总结与展望

高职院校的课程能否全面慕课化,对于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来看,目前可做到对高职院校的基础通识课程的慕课化,而专业课程的慕课化,必须要深入分析研究理实一体化教学如何融入慕课教学模式中。慕课开发仍然要从教学设计顶端出发,切记将开发慕课的教学团队认为是开发慕课的技术团队,高职教师依然要研究高职教育教学规律,探索一条符合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之路,如何将工学结合模式和慕课教学模式融合是值得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慕课能否引起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产生新变革值得期待。

[1]董玲玲.“慕课”对传统高等教育的冲击与应对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3(23):145-146.

[2]段雄春.刍论“慕课”来袭与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职教论坛,2014(30):48-50.

[3]丁金昌.高职院校基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4(1):94-96.

[4]李东升,丁敬敏.高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设计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0):138-139.

[5]张国政.基于案例教学与PBL模式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宿州学院学报,2013(10):68-71.

(责任编辑:孙继军)

Thought and Suggestion 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under the Concept of MOOC

ZHANG Guo-zheng,YANG Lei
(Anhui Technical College of Mechanical&Electrical Engineering,Wuhu 241002,China)

The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 of MOOC were described briefly,the featur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ts current teaching mode were analyzed,the generated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OOC will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the thought and suggestion of Higher Occupation Education,the main problem of teaching mode under the concept of MOOC,were proposed.The development of MOOC 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must be combined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was considered finally,especially the refor⁃m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 must be matched and combined with the content of cours⁃es design and virtual-practice ratio and scene teaching and teaching evolution etc.,a mixed type teaching mode was built.

MOOC;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eaching mode;reform-suggestion

G642

A

1673-2998(2015)01-0123-04

2015-01-10

2013年高等学校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2012zy118)和2013年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研究项目(2013007)研究阶段性成果。

张国政(1980-),男,安徽合肥人,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教授。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院校高职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