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黑龙江对俄经贸合作“桥头堡”和“枢纽站”作用的研究

2015-12-20 08:41周学明康广平李玉山
物流科技 2015年4期
关键词:桥头堡总值进出口

周学明,康广平,王 葳,李玉山

ZHOU Xue-ming1, KANG Guang-ping2, WANG Wei1, LI Yu-shan3

(1. 哈尔滨金融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2. 黑龙江省隆业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150040;3. 黑龙江省商务厅,黑龙江 哈尔滨150001)

(1. Harb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Harbin 150030, China; 2. Heilongjiang Province Longyie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 Construction Co., Ltd., Harbin 150040, China; 3. Heilongjiang Province Business Hall, Harbin 150001, China)

1 研究背景

目前,中俄关系发展最为迅速的是经贸关系,中国已经连续3 年成为俄罗斯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由中俄两国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俄罗斯博览会,将于2014 年6 月30 日至7 月4 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这向外界释放积极信号,在中俄日益增强的政治互信背景下,两国正携手搭建崭新的高水准、专业化、开放式合作平台,以推动双方经贸等领域的交流持续升级。而黑龙江省地处远东,对俄贸易和对俄投资分别占两国相应比重的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早已成为中国对俄贸易第一大省、对俄投资第一大省。

2013 年,全省进出口总额完成388.8 亿美元,增长3.4%。其中,出口总值162.3 亿美元,增长12.4%,高于同期全国出口增速4.5 个百分点;进口总值226.5 亿美元,下降2.2%。对俄进出口总额完成223.6 亿美元,增长5.88%,占全国对俄进出口总额的25.1%。对俄投资完成9.5 亿美元,增长55%,占全国对俄投资的34.2%。其中,对俄出口总值69.1 亿美元,增长34%,总值排名全国第三;自俄进口总值154.5 亿美元,下降3.3%,总值位居全国榜首。累计对俄贸易逆差85.4 亿美元。哈尔滨海关2014 年10 月28 日对外公布,今年1~9 月,黑龙江省对俄进出口总值高达1 066.7 亿元人民币,占同期中国对俄进出口总值的24.5%。其中,对俄出口382.7 亿元,增长34.6%,高于同期中国对俄出口增速25.6 个百分点。黑龙江省计划到2015 年对俄投资新增10 亿美元,同时,对俄贸易额力争突破260 亿美元。到2020 年,黑龙江省对俄投资新增20 亿美元,对俄贸易额力争突破520 亿美元。

黑龙江省作为中俄交界省份,与俄罗斯边境线长、口岸多,对俄贸易和投资占全国的比重最高,在对俄交流与合作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从以往的进出口来看,我国与俄罗斯进出口的产品也都主要由黑龙江各大口岸进行运输。胡锦涛曾在黑龙江省视察期间指出,要充分发挥地处东北亚腹地中心的区位优势,推动对俄经贸合作,使黑龙江真正成为我国沿边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枢纽站。政府部门定位确定黑龙江省为对俄经贸合作的“桥头堡”和“枢纽站”,则是更加肯定了黑龙江省是集金融国际运输中心、信息中心为一体的国际商贸中心,这也是对“桥头堡”和“枢纽站”主要功能的定位。“桥头堡”和“枢纽站”战略是推进我国对外开放、实现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战略需要,对促进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2 国内发展现状

2008~2011 年,货物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21.7%,其中,出口年均增长21.6 %,进口年均增长21.8%。2011 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占世界货物出口和进口的比重分别提高到10.4%和9.5%,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并且已经连续3 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

中国海关总署2014 年7 月10 日公布,6 月出口同比增长7.2%,进口同比增长5.5%。6 月贸易顺差316 亿美元。上半年来看,中国进出口总值2.02 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2%;其中出口增长0.9%,进口增长1.5%,贸易顺差收窄4.4%至1 028.6 亿美元。2015 年1 月16 日公布,2014 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6.43 万亿元人民币,比2013 年增长2.3%,如果按美元计价为3.4%,其中,出口14.39 万亿元,增长4.9%;进口12.04 万亿元,下降0.6%;贸易顺差2.35 万亿元,扩大45.9%。

2014 年,中国对俄经贸第一大省黑龙江省进出口形势严峻,外贸指标大幅下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3.2%。哈尔滨海关、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上,对俄贸易桥头堡、枢纽站的黑龙江进出口大幅下滑的问题成为焦点。

据海关统计,2014 年外贸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对欧盟、美国、日本、东盟贸易保持增势。一季度,在与主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中,我国与欧盟、美国、日本、东盟双边贸易分别增长6.3%、0.9%、2.6%和2%;同期,内地与香港双边贸易总值下降33.3%。

二是东部地区进出口下降,中西部地区出口活跃。一季度,东部地区11 省市进出口总值50 495 亿元人民币,下降6.3%,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85.6%,较上年同期下降了2.3 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进出口总值分别增长0.6%和30.8%,占比分别为6.6%和7.8%。从出口方面来看,中西部地区的四川、重庆、云南、江西和广西等省份的出口增速保持较高水平,分别为14.8%、61.4%、37.6%、13.8%和35.9%。

三是一般贸易比重增加,加工贸易比重减少。一季度,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3.26 万亿元人民币,增长6.4%,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5.2%,较上年同期增加5.3 个百分点。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1.87 万亿元人民币,下降8%,所占比重为31.6%,较上年同期减少1.5 个百分点。

四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降幅低于外贸出口总额,部分传统优势竞争产品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一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71 万亿元人民币,下降8.8%,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56.9%。

五是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进口均价普遍下跌。一季度未锻轧铜、大豆、铜矿砂、铁矿砂、原油和煤进口量分别增长37.8%、33.5%、23.5%、19.4%、8.3%和5.1%,进口均价分别下跌11.2%、10.1%、8.9%、8.0%、4.8%和14.2%。此外,机电产品进口11 490.3 亿元,下降8.2%。

自我国20 世纪80 年代初,恢复了黑龙江省对俄(苏) 贸易后,又先后下发了各种有利于维护和发展中俄贸易的政策决定,在政策上为黑龙江省成为对俄贸易的“桥头堡”作用提供了条件。同时,在2014 年4 月18 日,俄罗斯副总理德米特里·罗戈津在俄中两国政府首脑定期会晤筹备委员会双方主席会晤时表示,2013 年中国成为俄罗斯的主要贸易伙伴,2015 年前计划把贸易额增加到1 000 亿美元。

罗戈津表示,2014 年以来,俄中贸易增长为4%,但这仍不足以落实所提出的任务。中国方面认为,必须刺激对俄罗斯的投资,在俄罗斯创造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

3 黑龙江成为对俄贸易“桥头堡”、“枢纽站”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资金支持导致发展后劲不足。黑龙江省和俄罗斯远东都属于投资流入地区,需要外部资本流入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因而相互投资的能力并不大。黑龙江省内边境贸易企业相对分散,规模小、实力弱、流动资金不足,没有形成一批具有跨国生产经营能力的市场主体,缺少专业化、规模化出口加工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并且黑龙江省对俄投资企业通常是中小型民营企业。

3.2 贸易商品就地生产能力不强。从出口方面看,俄市场大量需求的商品,黑龙江省的生产能力较弱。对俄出口商品中,黑龙江省的产品所占比重仅为20%左右,缺少立省、立市、立县的企业和本地区名牌产品,口岸变成了主要出口外省商品的口岸。由于加工能力较弱,没有形成产业链,对地方经济拉动、解决本地就业等作用不强。而且,黑龙江省对俄贸易主要为边境小额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等方式,贸易方式较为单一,阻碍了双边贸易的进一步开展。

3.3 对俄贸易进出口商品结构单一。从黑龙江省出口到俄罗斯的商品看,服装、纺织品和鞋类等传统商品对俄出口增长较快,占全省对俄贸易出口总额的70%以上;从进口商品看,木材、化肥、原油、纸浆、钢材、初级塑料等资源性商品的进口额占全省对俄贸易进口额的70%以上。贸易商品结构中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商品较少。在这种进出口商品结构中,我们通过边贸出口的商品初级产品比重大,商品档次低,种类少,附加值、技术含量均较低,一旦俄罗斯方面的出口政策调整和市场发生变化,必然会对黑龙江省自俄进口产生不利影响。

3.4 贸易秩序不规范。俄罗斯关税税率较高且不稳定,服装、鞋、轻纺产品的平均税率高达15%~20%,并经常通过临时性提高某些进口商品关税的做法来限制进口。俄罗斯还经常利用技术贸易壁垒,许多商品的质量标准高于中国质量标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商品的出口。另外,在俄罗斯普遍存在着“灰色清关”现象,其消极影响日益成为中俄边境贸易的一个主要障碍。近年来,中国商品在俄多次被查抄,使华商遭受了巨大损失,从而使华商的信心严重受挫,增加了中国商品在俄经销的风险。

3.5 油价下跌,西方制裁,卢布贬值,对边贸影响加剧。西方制裁是俄经济陷入严冬的主要因素。西方国家因乌克兰危机对俄实施经济制裁,启用了一系列制裁措施,包括禁止俄大型国企在欧洲筹款、禁止俄国家银行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等。美国和欧盟针对俄企业的制裁措施,致使俄罗斯对外经济银行、俄罗斯外贸银行、俄罗斯国家储蓄银行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等金融企业损失惨重。

受此影响,俄罗斯国内经济急剧衰退,使黑龙江对俄贸易幅度迅速下降,边境口岸出入境人员大幅减少。仅绥芬河市从事进口木材加工的400 余家企业中,倒闭167 家;全市120 户重点外贸企业中,只有30%能正常经营。俄罗斯经济仍处低迷状态,是导致中俄贸易持续回落的主要原因。俄罗斯是黑龙江的主要外贸伙伴国,中俄贸易回落导致黑龙江外贸也疲软。

4 黑龙江省成为对俄贸易“桥头堡”、“枢纽站”应采取的对策

4.1 加强资金支持和投资力度。对黑龙江省重点对俄边贸口岸进行试点,解决金融部门贷款数额以级别授权的问题,减少贷款限制,对发展前景好的边贸企业及项目进一步放宽贷款限制,扶持边贸企业发展。对在俄搞合作开发的重点企业,银行应视其在境外的资金投入在境内加大对其贷款的支持力度,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应支持有实力并有意开拓俄罗斯市场的中国企业进行投资。

4.2 培育优质品牌。政府应培育壮大出口加工产业集群,大力发展适应俄罗斯市场需求的轻工纺织、服装鞋帽、家电电子、建材装饰、机械产品、有机食品等产业,提高本地产品的出口份额。利用俄罗斯各种媒介,在俄形成知名的黑龙江产品国际品牌,建立自主销售渠道,开设品牌连锁店,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

4.3 优化对俄进出口贸易结构。在诚信、互利互惠基础上扩大深加工产品、科技密集型产品和机电产品的进出口,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全省对俄贸易中的份额;加强出口基地建设,尽快形成一批对俄出口加工产业群,促进对俄贸易产业链的形成;继续扩大对俄木材、石油、化肥、铁矿砂、电力等重要资源和能源的进口,以进口补出口,实现贸易平衡。

4.4 转变对俄贸易方式。依托黑龙江省雄厚的产业基础、较强的科技实力、充足的人才资源等优势,将其建设成全国最大的对俄及东北亚科技合作基地,建立技术贸易合作服务体系,加强和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建设。抓住俄罗斯经济振兴、服务外包业务需求起步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黑龙江省的地缘和人缘优势,依托哈尔滨、大庆国家级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开展面向俄罗斯及俄语国家的服务外包业务。

4.5 充分利用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功能。黑龙江绥芬河综合保税区,是国家批复的第六个综合保税区,也是我国位于陆地边境线上的第二个综合保税区。绥芬河综合保税区的主要税收政策为:国外货物入区保税;货物出区进入国内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国内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区内企业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综合保税区是目前我国政策最优惠、级别最高的特殊海关监管区域。它的设立,给边境贸易政策调整后的绥芬河打造了新的“政策高地”,为绥芬河市打造国际物流中心、争先沿边开放升级排头兵注入了强大动力。同时,综合保税区对整个黑龙江省对外开放意义重大,必将在加强中俄毗邻地区合作、提升沿边开放水平、促进中国东北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开发两大战略衔接、推进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6 黑龙江省应积极申报自贸园区。随着第二批自贸园区花落津粤闽,第三批自贸园区申报筹备工作已经开启,目前地处中西部的武汉、西安、重庆、成都、兰州都在积极争取进入第三批自贸区行列,其中陕西和湖北两省已经完成自贸区的建设方案并上报国家层面。黑龙江省设立自贸区将充分发挥黑龙江在对俄经贸中的突出地位和优势,推动更多高端资源向自贸区集中,使国内外高端服务业的发展获得新空间和新平台,从而带动黑龙江乃至东北地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质量的战略性提升。

[1] 王玮. “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解读[N]. 黑龙江日报,2013-09-16(03).

[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印发《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的通知[Z]. 2013.

[3] 刘旭. 中俄学者对话金砖国家发展战略,强调发展稳定性[EB/OL]. (2015-01-16)[2015-01-20]. http://www.crc.mofcom.gov.cn/.

猜你喜欢
桥头堡总值进出口
2023年前两个月北京地区进出口总值5761.9亿元
今年上半年我国化肥进出口双双下降
前两个月我国化肥进出口量均减少
刘沛:深中牵手!东西岸融合桥头堡——马鞍岛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东盟取代美国成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打造转型升级“桥头堡” 推动矿井高质量发展
“桥头堡”的新机遇与新发展
打造华北地区再生资源开发桥头堡——访唐山中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