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区块天然气探井一次上返固井技术

2015-12-20 05:17胡富源付雄涛周兴春冯宇思
西部探矿工程 2015年7期
关键词:气层固井水泥浆

胡富源,付雄涛,周兴春,冯宇思,张 弛

(1.长庆油田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陕西西安710021;2.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固井公司,陕西西安710021;3.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102206)

神木区块天然气探井一次上返固井技术

胡富源*1,付雄涛2,周兴春2,冯宇思3,张弛3

(1.长庆油田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陕西西安710021;2.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固井公司,陕西西安710021;3.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102206)

一次上返固井能缩短建井周期,提高套管的气密性及耐压性,但由于封固段长、施工压力高,容易因漏失而导致水泥返高不够。针对神木区块气层段跨度大、刘家沟组承压能力低等特点,选用轻珠水泥、降失水水泥、泡沫水泥三凝水泥浆体系,密度分别为1.35g/cm3、1.75g/cm3、1.90g/cm3,能够压稳气层同时不压漏地层。气层段采用泡沫水泥浆封固,效果优于膨胀水泥浆。通过对水泥浆流变性和井径数据计算,确定紊流顶替临界排量为1.57m3/min,同时在水泥浆返至200m左右时应采用塞流顶替。通过现场应用,正确控制施工参数,能够实现全井段封固,保证固井质量。

神木区块;天然气探井;水泥浆固井

神木区块位于长庆气田东部,目前主要以天然气预探井为主。为了延长气井开采寿命,通常要求全井段封固,减少后期固井补救措施。一次上返固井工艺能够简化井身结构,提高套管的气密性及耐压性,缩短建井周期,降低投资成本[1]。但同时受限于灰量大、施工时间长、对水泥浆性能要求高、施工压力高等因素,固井成功率相对较低。通过对水泥浆技术及固井工艺等方面研究,实现全井段封固,提高固井质量,为油气增储上产提供强有力的工程技术支撑。

1 地质及工程简况

1.1地质特征

神木气田构造位置属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钻经地层依次为:新生界第四系;中生界侏罗系下统延安组,三叠系上统延长组、中统纸坊组、下统和尚沟组和刘家沟组;上古生界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中统石盒子组、下统山西组和太原组,石炭系上统本溪组;下古生界奥陶系下统马家沟组(多数井未穿)。储层主要分布在1600~2400m不等,包括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石盒子组、石千峰组。储层属于低压砂岩气藏,资料显示地层最小压力梯度为0.0084MPa/m,最大为0.0102MPa/m,平均为0.0092MPa/m。通过压裂数据推算,地层破裂压力梯度在0.017~0.0198MPa/m之间,地层破裂压力最低点在刘家沟组,通过承压能力试验,其破裂压力当量密度在1.38g/cm3左右。

1.2工程简况

神木气田井深一般在2200~2500m,一开采用Ø311.2mm钻头钻过稳定地层,表层采用Ø244.5mm的套管,下深一般在500m左右。二开采用Ø215.9mm钻头钻至设计井深,Ø139.7mm生产套管下至距井底3~5m位置。多数井完井方式为套管射孔完井,要求全井段封固,固井质量满足射孔压裂等后续作业要求。

2 固井难点及技术对策

2.1固井难点

(1)地质条件复杂,坍塌、漏失问题突出。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煤层发育,单层厚1~10m,易坍塌;部地层刘家沟承压能力低,固井中易漏失,造成水泥返高不够。

(2)固井作业、候凝过程中易发生气窜。目的层气藏埋藏浅、跨度较大,易发生气窜;当井下发生漏失,造成静液柱压力降低,存在未压稳地层而导致气窜的危险。特别是长封固段固井施工,水泥浆体系失重更为严重。

(3)一次上返施工作业风险大。固井用灰量大,作业时间长。现场施工压力高,顶替过程中易出现复杂情况。部分井井径极不规则,顶替效率不仅无法保证,而且容易造成水泥浆与前置液(甚至钻井液)以及不同体系水泥浆之间窜流,导致固井质量不理想。

2.2技术对策

2.2.1水泥浆体系研究

(1)气层段泡沫水泥浆体系评价。在天然气井固井中,气层段固井质量的好坏对固井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气层段水泥浆要具有较高的水泥石强度,能满足压裂酸化的要求,同时要求防气窜性能优越。神木区块所用的水泥浆为泡沫水泥浆体系,利用化学发气剂发生反应生成气体,在稳泡剂的作用下,形成一种体系稳定,气泡均匀分布的泡沫水泥浆。泡沫在高压下几乎不可压缩,随着水泥水化的进行,静液柱压力随之减少,作用于地层的孔隙压力会快速下降,此时泡沫水泥浆中的气体可有效地补偿地层孔隙压力的下降,从而压稳气层。泡沫水泥浆表现出的这种“弹性”能够使水泥浆在整个凝结硬化过程中保持足够的孔隙压力。另外,由于泡沫水泥浆中含有一定的稳泡剂,即使发气量不够,不能产生足够的气体压稳气层,发生气侵现象,但侵入的气体通过稳泡剂的乳化作用,将生成微小的气泡,稳定的存在于泡沫水泥浆中,与泡沫水泥形成一体,直至压力平衡[3]。

①1.90g/cm3泡沫水泥浆体系常规性能评价:

1#G级水泥+2%发气剂+0.25%缓凝剂+1.5%降失水剂+2.5%稳泡剂+水;

2#G级水泥+2%发气剂+0.3%缓凝剂+1.8%降失水剂+2.5%稳泡剂+水;

3#G级水泥+2%发气剂+0.6%缓凝剂+1.5%降失水剂+2.5%稳泡剂+水;

4#G级水泥+2%发气剂+0.8%缓凝剂+1.8%降失水剂+2.5%稳泡剂+水。

表1 常规密度水泥浆综合性能

从表1可以看出,1.90g/cm3泡沫水泥浆体系综合性能良好,水泥浆的流动性好;API失水量可以控制在50mL以内;水泥浆稠化时间可调;24h抗压强度高;满足固井施工要求。

②1.90g/cm3泡沫水泥浆体系流变性评价:该区块所用泡沫水泥浆配方为:G级水泥+2%发气剂+0.6%缓凝剂+1.5%降失水剂+2.5%稳泡剂+水,在65℃、常压下,水泥浆流变性能如表2所示。

表2 泡沫水泥浆流变性能参数

由F值可知,该水泥浆符合幂律流变模式,流变方程为:

式中:n——流性指数,无量纲;

k——稠度系数,Pa·sn。

由式(1)、(2)可知,该泡沫水泥浆流性指数n= 0.399,稠度系数k=0.587Pa·s0.399。

(2)填充段水泥浆体系评价。对于非目的层段的填充,一般根据地层承压能力和水泥浆性能等确定[4]。通过综合分析,选用密度为1.35g/cm3微珠水泥浆体系作为领浆,密度为1.75g/cm3的降失水水泥作为中间浆。

①水泥浆体系常规性能评价:

1#G级水泥+50%微珠+50%粉煤灰+1.2%缓凝剂+ 3.5%降失水剂+水;

2#G级水泥+50%微珠+50%粉煤灰+1.6%缓凝剂+ 4.0%降失水剂+水;

3#G级水泥+2%降失水剂+0.4%缓凝剂+水;

4#G级水泥+2.5%降失水剂+0.6%缓凝剂+水。

表3 填充段水泥浆综合性能

从表3可以看出,填充段2种水泥浆体系综合性能良好,水泥浆的流动性好;API失水量可以控制在100mL以内;水泥浆稠化时间可调;24h抗压强度高;满足固井施工要求。

②填充段水泥浆体系流变性评价:在65℃、常压下,水泥浆流变性能如表4、表5所示。

表4 微珠水泥浆流变性能参数

表5 降失水水泥浆流变性能参数

由表4、表5可知,F值均不在0.5±0.03范围内,故选用幂律流变模式,轻珠水泥浆n=1.054,k=0.032Pa·s1.054;降失水水泥浆n=0.798,k=0.203Pa·s0.798。

2.2.2现场施工技术措施

根据神木区块电测资料,二开Ø215.9mm井眼的平均井径扩大率约为10%,即237.5mm。平均环容28.97L/m。井深按2400m计算,一般尾浆量为24m3,封固段长700m;中间浆10m3,封固段长300m;领浆50m3,封固段长1400m。为防止漏失,保证固井质量,必须准确控制施工参数。

(1)压力计算。根据地质资料及钻井设计要求,综合考虑气层位置、地层压力、地层破裂压力、刘家沟组承压能力及水泥浆性能,选用三凝水泥浆体系。水泥浆柱设计[5]如下:

尾浆段:密度为1.90g/cm3,封固长度为600~800m;

中间浆段:密度为1.75g/cm3,封固长度为300~400m;

领浆段:密度为1.35g/cm3,封固长度为1300~1700m,返至井口;

气层段地层压力:0.0092MPa/m×2400m= 22.08MPa;

气层段地层破裂压力:0.017MPa/m×2400m= 40.80MPa;

气层段水泥浆液柱压力:(1.35g/cm3×1400m+ 1.75g/cm3×300m+1.90g/cm3×700m)×9.8N/kg×10-3= 36.70MPa;水泥浆“失重”时当量密度[6]取1.07g/cm3,气层段水泥浆液柱压力:(1.35g/cm3×1400m+1.75g/cm3× 300m+1.07g/cm3×700m)×9.8N/kg×10-3=31.01MPa;

气层段水泥浆液柱压力36.70MPa小于气层段地层破裂压力40.80MPa所以不会压漏气层;水泥浆“失重”时气层段液柱压力31.01MPa大于气层段地层压力22.08MPa,所以能压稳气层。

地层破裂压力最低点为刘家沟组,其底界一般在1400m左右,该层位位于领浆封固段,领浆密度为1.35g/cm3,小于地层破裂当量密度1.38g/cm3,因此不会压漏。

(2)顶替排量设计。流体有塞流、层流和紊流3种状态[7],一般认为紊流和塞流的顶替效率最高。在较高的流速下容易达到紊流顶替,但摩阻压力相对较高,尤其在顶替后期,容易造成井漏;塞流状态下顶替,流速很低,摩阻压力下,但受水泥浆稠化时间的限制,不可能一直采取塞流顶替。因此在实际施工在采用紊流和塞流相结合的方式顶替。通常采用雷诺数Re作为判断流体流态的标准[8]。水泥浆在套管外,处于环形空间内流动,而且Da/Db(Da/Db分别为环空的内径和外径)为0.59,大于0.3,故选用窄缝近似法计算[9]。选用的水泥浆符合幂律流变模式,因此选用幂律流变模式下的计算公式。

管流:

环空流:

在紊流状态下,摩阻系数f满足:

式中:V——流体流速,m/s;

f——摩阻系数,无量纲;

ΔP/L——摩阻梯度,Pa/m;

Di——套管内径,m;

ρ——流体密度,kg/m3;

KRe、KP——单位系数1,无量纲。

当Re≥4150-1150×n时,流体为紊流状态。

①紊流顶替。在顶替过程中,如果顶替效率不够,会造成不同流体之间窜流。尤其是领浆与前置液及钻井液之间窜流严重后,可能直接导致填充段固井质量不合格。通过计算,求出不同水泥浆在套管内的临界流速,如表6所示。

表6 水泥浆在套管内的临界流量

在顶替前期,领浆处在环空,临界流速下雷诺数Re为2938,由式(5)可知:

临界流速:V=0.902m/s;

临界排量:Q=(0.902×28.97×60)m3/min=1.57m3/min。

由于领浆环空流的临界流速大于各种水泥浆的管流临界流速,因此当顶替排量达到1.57m3/min,即可实现顶替前期各种流体均处于紊流状态,现场施工可以把排量控制在1.6 m3/min。

②塞流顶替。在顶替后期,随着环空水泥浆液面的升高,环空液柱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不降低排量减小摩阻压力,很容易导致薄弱地层刘家沟漏失,所以应该采用塞流顶替。由于刘家沟底界一般在1400m左右,该层位以上全是领浆封固,因此主要计算领浆的环流摩阻压力。

由式(7)可知,领浆在临界流速下,环流摩阻系数f=0.0407;

摩阻梯度ΔP/L=[2×1350×0.9022×0.0407/(0.23749-0.1397)]Pa/m=914Pa/m。

前置液密度为1.0g/cm3,钻井液密度1.1g/cm3左右,由于顶替后期钻井液基本快全部被顶替完全,因此计算时领浆上部流体密度取1.0g/cm3,同时忽略其摩阻压力。通过计算,当领浆返高到200m处,刘家沟处压力恰好达到破裂压力。此时应改为塞流顶替,一般排量不超过0.5m3/min。

2.2.3其它技术措施

(1)如果井下正常,可适当加大前置液量,减小顶替后期的液柱压力,避免施工压力过高,同时降低漏失的风险;

(2)按设计要求混配水泥浆,保证密度均匀,密度波动范围控制在±0.03g/cm3;

(3)保证施工连续,避免中停后再次起动造成的压力激动,导致井漏;

(4)为了避免出现假水泥塞,影响电测三样,使用专门配制的压塞液压胶塞,数量为1~1.5m3,压胶塞时排量控制在0.5m3/min;

(5)固井过程中发生井漏,适当降低顶替排量,避免漏失加重,同时密切关注井口返出情况;

(6)碰压后在施工压力上附加2MPa关井候凝,关井时间一般为2h,不可长时间关井;

(7)钻井过程中发生漏失的井采用正注反挤工艺施工,正注段返高至700m。

3 现场应用成果

在完成固井施工的13口“神”字号天然气井中,采用泡沫水泥、降失水水泥、微珠水泥三凝水泥体系施工的有9口井。除一口井因漏失导致上部出现250m的自由井段,其余井水泥均返至地面,固井质量全部合格。

通过现场应用可看出,该区块一次上返固井采用三凝水泥浆体系,正确控制施工参数,基本可以避免漏失,满足固井要求。

4 结论与建议

(1)在神木区块天然气探井一次上返固井施工中,采用三凝水泥浆体系,对应密度分别为1.35g/cm3、1.75g/cm3、1.90g/cm3,能压稳气层同时不压漏地层,满足固井要求;

(2)用泡沫水泥浆封固气层段,效果优于膨胀水泥浆;

(3)顶替前期,采用紊流顶替,临界排量为1.57m3/min,现场施工可以控制排量在1.6m3/min,达到紊流顶替;

(4)顶替后期,防止刘家沟漏失,一般在水泥返至200m左右时改为塞流顶替,排量不超过0.5m3/min;

(5)正确采取对应的方案和措施,能够成功实现一次上返,固井合格率100%;

(6)由于不同井、不同批次固井材料,存在一定差异,具体到某一口井,要对水泥浆化验和施工参数计算进行详细地设计,确保施工顺利。

[1]魏周胜,周兵,李波,等.一次上返固井技术在天然气井中的应用[J].天然气工业,2007,27(8):69-71.

[2]刘崇建.油气井注水泥理论与应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270-271.

[3]贾芝,胡富源,郭卫军,等.用于封固气层的泡沫水泥浆固井技术[J].钻井液与完井液,2003,20(2):23.

[4]刘顺治,刘刚,王延东.一次上返全封固固井技术在延长气田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09,14(3):60.

TE256

B

1004-5716(2015)07-0055-05

2014-07-25

2014-07-30

胡富源(1964-),男(汉族),陕西西安人,工程师,现从事固井技术研究及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气层固井水泥浆
低温早强低水化放热水泥浆体系开发
TAMBOCOCHA 43区块尾管固井难点及对策
基于孔、裂隙理论评价致密气层
固井水泥浆的性能优化研究
浅气层井井控特点分析及预防对策探讨
大邑区块新型低密度水泥浆体系研究
关于固井循环温度的一点探讨
海上热采井预应力固井套管柱力学分析及可行性探讨
基于测井推演的岩石力学参数识别致密砂岩气层
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气层识别难点及方法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