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心怀梦想

2015-12-20 09:07刘雨菲
卫星与网络 2015年5期
关键词:维勒心怀蓝海

《从0到1》:心怀梦想

最近有本书在创业界很流行,这本名为《从0到1》的书,从头到尾都在讲述这样一个概念: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蓝海,安享高额利润。这本书的作者,是彼得·蒂尔这位投资人,他的投资催生了一大批改变业界形态的企业。然而他在书中隐含着一个并未言明的道理:为了蓝海而寻找蓝海,往往是不太可能成功的。只有心怀改变世界的梦想,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蓝海。

我们来说说马斯克。他的一切动力,就是改变这个世界,而不是简单地赚钱。否则他在赚到第一笔15亿美元之后,就不必去拼命了,更不用去搞火箭公司这种随时可能倾家荡产的买卖。

我们还可以谈谈格里格·维勒。他的“另外三十亿人”星座已经改变了卫星通信的理念,也改变了诸多边远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他还是不满足,还想用一个648颗卫星的新一代星座解决更多人的上网问题。在投身卫星界之前,他还在卢旺达建立了一个手机通信网。身为亿万富翁的维勒甚至亲自和工人一起开挖光缆沟。在构想一网星座时,维勒还给维珍银河的老板布兰森写信,要他搞出更便宜的火箭来,“这样就可以做更多事情。”

蓝海的发现,往往来源于改变世界的梦想。冯·布劳恩一心想实现宇宙飞行,带来的是宇航技术大爆发,进而影响了人类社会的运行。所发明的种种技术转化为消费品,创造了笔记本电脑、羽绒服、一次性纸尿裤等蓝海应用。玄奘法师一心求法,带来的是佛教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深刻改变,是佛教建筑、造像和绘画艺术的辉煌,是小说《西游记》及其源源不绝的衍生文化产品。在这样伟大的成就面前,什么人赚了多少钱这种话题显得极为次要。

即使我们把目光投向更低层次的世界,淘宝和京东之类的电商也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让很多传统商业无从顾及的地域和领域被开发了,这又何曾不是一种从0到1的飞跃。

具体到我们的航天产业,有多少蓝海不曾被人涉足?数十年来,专家们反复论证,中国是何其适合发展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导航定位、卫星遥感……

或许有人会说,这样的结论太过偏激,卫星导航和LBS服务已经相当普及。但是,导航终端的普及和LBS的发展,又有多少是基于北斗的推动?而且,这一点成就与智能手机、汽车行业的爆发式成长相比,与“0”又有多大区别?是国人没有需求吗?显然不是这么回事。如果国人对信息没有需求,几大运营商何必争相升级到4G?

从0到1,不仅是体制创新,更是技术的创新。电商需要解决安全支付和物流控制,LBS需要解决地图匹配和室内导航,北斗应用要解决算法和芯片……马斯克也是解决了诸多技术问题,才有了特斯拉和猎鹰九号。把蓝海市场不能启动简单归因于“政策限制”是不负责任的。美国的体制是充分自由的,但突破传统进入蓝海的,从来都是少数企业、少数人,而且是那些心怀梦想去改变世界的人。如果一个企业的梦想是圈地皮盖房子,如果一个人的梦想是股权到期就抛掉变现然后退休不再作为,或者只是谋求在官僚机构里逐步升迁然后以某领导的身份退休养老……凡此种种,最终只能永远与蓝海无缘。

从0到1,从无到有,并不是最艰难最痛苦的工作。相反,在创新期间所经历的憧憬、运筹、攀登、奋斗与突破,却从来都是快乐和充实并最具人生意义和长远价值的。

正所谓:“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聊中。”无论身在何位,只要自己心存梦想,坚定前行,属于中国航天产业的蓝海就一定会呈现在面前。

猜你喜欢
维勒心怀蓝海
脚踏实地,心怀高远
潮玩市场下一个“蓝海”
猪迪克之蓝海奇缘
材料星故事(一)
微型农场 未来农业新蓝海
治未病爆发 大健康将成未来蓝海
心怀感恩,快乐成长
心怀
心怀乾坤 明晶似锦
格里格·维勒与他的全球互联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