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密度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肉品质的影响

2015-12-20 12:24施寿荣常玲玲童海兵
动物营养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黄羽垫料肉鸡

邵 丹 张 珊 施寿荣 王 强 常玲玲 童海兵

(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扬州 225125)

饲养密度一直是备受养禽业关注的重要问题。虽然高密度饲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禽肉的产量,但是也给肉鸡福利、疾病防治、禽产品质量等方面带来了负面影响[1]。近年来,饲养密度已被认为是影响肉鸡福利的关键性问题之一[2]。就国内肉鸡生产而言,规模化肉鸡生产以垫料平养居多。饲养密度不仅直接影响鸡的活动空间,也会间接影响鸡舍环境状况如温度、湿度、垫料质量以及空气质量,从而影响鸡的健康状况、福利状况[3]。一些学者就黄羽肉鸡生长所需能量、蛋白质水平开展了相应的研究,但有关饲养密度对黄羽肉鸡生长影响的研究甚少。本文以黄羽肉鸡为素材,旨在研究饲养密度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肉品质的影响,以期得到适宜的饲养密度参数,为黄羽肉鸡的科学饲养管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动物

试验动物为21日龄苏禽黄羽肉鸡(公雏),购于扬州翔龙禽业发展有限公司。试验所用垫料为锯屑,购于扬州一商业家具有限公司。

1.2 试验设计与饲粮

试验选用1 440只21日龄商品代苏禽黄羽肉鸡(公雏),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8(低密度组,LSD组)、16(中密度组,MSD组)和24只/m2(高密度组,HSD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饲养面积为10 m2。试验期为21 d,从22~42日龄。试验组每间铺设10 cm厚度的垫料,试验期间肉鸡自由采食,充足饮水,按正常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1~21日龄饲喂肉用仔鸡配合饲料(小鸡料),22~42日龄饲喂肉用仔鸡配合饲料(中鸡料)[4],均购于扬州东方希望动物营养食品有限公司。

1.3 指标测定与方法

1.3.1 生产性能

试验结束前禁食12 h,禁食后以重复为单位称重,并统计耗料量,计算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死亡率。

1.3.2 屠宰性能

试验结束时每个重复选10只鸡称活重,宰杀后称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计算全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全净膛率(%)=(全净膛重/活重)×100;

胸肌率(%)=(胸肌重/全净膛重)×100;

腿肌率(%)=(腿肌重/全净膛重)×100。

1.3.3 免疫器官指数

试验结束时每个重复选取10只接近试验组内平均体重的鸡,称活体重后屠宰放血拔毛,取胸腺、肝脏、脾脏、法氏囊,称重并计算其各自与活重的比值。

1.3.4 肉品质

屠宰后2 h内,从所取腿肌肉正中切开1个小口,用雷磁PHS-2F型数字pH计测定pH;用日产柯尼卡美能达CR-10色差仪测定肉色;取屠宰后的新鲜肉样0.5 g左右,用分析天平称重(W1)后,外用稀纱布包裹1层,上、下各垫18层滤纸,用YYW-2型应变控制式无侧限压仪加压到35 kg,持续5 min,撤去压力后随即称取加压后的肉样重(W2),系水力(%)=[1-(W1-W2)/(W1×样本含水量)]×100;取腿肌肉,沿肌纤维方向修成宽1 cm、厚0.5 cm长条肉样,随即用C-LM2型肌肉嫩度仪测定剪切力,每个样本剪切3次,计算平均值。

1.4 数据分析

数据经Excel 2003整理后,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单因子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检验组间差异显著性,进行LSD多重比较,P<0.05表示差异显著,P<0.01表示差异极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饲养密度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饲养密度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见表1。由表可知,LSD组黄羽肉鸡42日龄的体重、平均日增重以及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1),各组间料重比和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P >0.05)。

表1 饲养密度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Table 1 Effects of stocking density on performance of yellow-feathered broilers

2.2 饲养密度对黄羽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饲养密度对黄羽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见表2。由表可知,饲养密度对黄羽肉鸡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

2.3 饲养密度对黄羽肉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饲养密度对黄羽肉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见表3。由表可知,饲养密度对黄羽肉鸡肝脏重、胸腺重、胸腺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且LSD组肝脏重、胸腺重和胸腺率最大。

表2 饲养密度对黄羽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Table 2 Effects of stocking density on carcass performance of yellow-feathered broilers %

表3 饲养密度对黄羽肉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Table 3 Effects of stocking density on immune organ indexes of yellow-feathered broilers

2.4 饲养密度对黄羽肉鸡肉品质的影响

饲养密度对黄羽肉鸡腿肌肉品质的影响见表4。由表可知,饲养密度对黄羽肉鸡腿肌肉色、剪切力以及pH都无显著影响(P>0.05),对系水力有极显著影响(P<0.01),且LSD组和MSD组系水力极显著高于HSD组(P<0.01)。

表4 饲养密度对黄羽肉鸡肉品质的影响Table 4 Effects of stocking density on meat quality of yellow-feathered broilers

3 讨论

3.1 饲养密度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生产性能指标能够有效地反映饲养密度对家禽生产所造成的直接影响[1]。有研究发现,高密度饲养快大型肉鸡会降低肉鸡体重、采食量、饲料转化率,死亡率也会上升[5-8]。黄保华等[9]研究发现不同饲养密度对6周龄鲁禽Ⅰ号麻鸡体重、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影响,对平均日采食量有显著的影响。汤建平等[1]研究发现高密度饲养爱拔益加(AA)肉鸡会限制其采食量,导致生长速度降低,但不影响料重比。与前期部分研究结果有所不同,本研究中发现42日龄苏禽黄羽肉鸡的体重、平均日增重以及平均日采食量受饲养密度限制,而料重比和死亡率未受到饲养密度的显著影响。分析不同学者研究存在差异的原因,推测饲养环境、饲养密度、肉鸡品种等可能会对试验结果有较大的影响。

3.2 饲养密度对黄羽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有学者认为增加饲养密度会抑制肉鸡的生长潜力,从而降低肉鸡的屠体性能[10]。Castellini等[11]研究发现降低饲养密度并采用放养措施能够促进肌肉运动,从而增加腿肌率。Tong等[10]通过研究发现相比低和高饲养密度,中饲养密度(1~28日龄,35只/m2;29~42日龄,17.5只/m2)能提高腿肌率,但对其他屠体性能无影响。Bilgili等[5]通过研究指出,饲养密度从10只/m2增加至13只/m2时,能显著降低胸肌率。而本研究中发现饲养密度对黄羽肉鸡屠宰性能中的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均无显著影响,这与Dozier等[6]的研究结果一致,他发现当饲养密度从30 kg/m2增加到45 kg/m2时,肉鸡屠体性能并未受到影响。

3.3 饲养密度对黄羽肉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肝脏、脾脏、法氏囊和胸腺是禽类的主要免疫器官,参与机体的免疫过程,它的发育状态直接决定着机体的免疫水平[12],因而器官指数变化情况可用来评定家禽的免疫状况。Heckert等[13]研究报道饲养密度对脾脏重、法氏囊重没有显著影响。Buijs等[14]研究发现不同饲养密度(每 3.3 m2饲养 8、19、29、40、45、51、61 和 72 只)对法氏囊重和法氏囊率均无影响。Demirulus[15]进行垫料厚度试验,结果显示5 cm垫料组肝脏重最大,他认为该厚度垫料能够给肉鸡提供最舒适的生长环境。本研究中发现降低饲养密度能够提高肝脏重、胸腺重和胸腺率。这可能是由于低密度组鸡舍垫料质量更好,鸡舍有害气体更少,可以给肉鸡生长创造更适宜的条件。

3.4 饲养密度对黄羽肉鸡肉品质的影响

肉色、剪切力、pH和系水力都关系到肉品质的优劣性[10,16-18]。肉色是评价禽肉新鲜的重要外观指标[19],影响肉色的因素较多且有些尚不明确,其中肌肉色素的氧化状态对肉色起着关键作用[20]。与 Tong 等[10]研究结果相似,本文研究显示饲养密度未对肉色产生显著影响,可能是因为密度因子未改变色素的氧化状态。剪切力能够用来衡量肉的嫩度,剪切力越低,肉越嫩,肉品质越好[21]。本研究中各组肉的剪切力未受饲养密度的影响。pH能够反映家禽死后肌肉糖原酵解速率,它会影响禽肉的鲜美风味[22]。Castellini等[11]进行不同放养密度试验时发现饲养密度对肉的pH有显著影响,而本文结果显示饲养密度变化并未引起各组pH产生显著差异。肌肉系水力是肌肉组织保持水分的能力,它影响肉的多汁性、色泽等特性。它可以作为判别禽白肌肉(pale,soft,exudative,PSE)肉发重要指标[23]。本研究中,高密度组腿肌肉的系水力显著低于其他2组。究其原因,可能是试验本身在夏季开展,高密度组鸡舍温度相对会高一些,而温度对肌肉系水力存在一定的影响,因而会引起肌肉系水力相对降低。

4 结论

①降低饲养密度能改善42日龄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肉品质,对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

②基于生产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肉品质3方面,16只/m2饲养密度效果最佳。

[1] 汤建平,常文环,蔡辉益,等.肉鸡饲养密度研究进展[J].中国家禽,2011,33(20):40 -43.

[2] ROBINS A,PHILLIPS C J C.International approaches to the welfare of meat chickens[J].World’s Poultry Science Journal,2011,67(2):351 -369.

[3] 白水莉.饲养密度和环境富集材料对肉鸡福利状况、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D].硕士学位论文.扬州:扬州大学,2009.

[4] 邵丹,贺姣,王强,等.垫料厚度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和福利状况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4,26(8):2357 -2364.

[5] BILGILI S,HESS J B.Placement density influences broiler carcass grade and meat yields[J].The Journal of Applied Poultry Research,1995,4(4):384 -389.

[6] DOZIER W A,THAXTON J P,BRANTON S I,et al.Stocking density effects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processing yields of heavy broilers[J].Poultry Science,2005,84(8):1332 -1338.

[7] DOZIER W A,THAXTON J P,PURSWELL J L,et al.Stocking density effects on male broilers grown to 1.8 kilograms of body weight[J].Poultry Science,2006,85(2):344 -351.

[8] FEDDES J J,EMMANUEL E J,ZUIDHOFT M J.Broiler performance,body weight variance,feed and water intake,and carcass quality at different stocking densities[J].Poultry Science,2002,81(6):774 -779.

[9] 黄保华,石天虹,刘雪兰,等.饲养密度对黄羽优质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指标的影响[J].饲料工业,2009,30(3):25 -29.

[10] TONG H B,LU J,ZOU JM,et al.Effects of stocking density on growth performance,carcass yield,and immune status of a local chicken breed[J].Poultry Science,2012,91(3):667 -673.

[11] CASTELLINI C,MUGNAI C,BOSCO A D.Effect of organic production system on broiler carcass and meat quality[J].Meat Science,2002,60(3):219 - 225.

[12] 王自力,鲁琳,朱晓宇,等.中药复方对鸡免疫器官指数及IL-2表达的动态影响[J].中国兽医科学,2007,37(6):543 -546.

[13] HECKERT R A,ESTEVEZ I,RUSSEK-COHEN E,et al.Effects of density and perch availability on the immune status of broilers[J].Poultry Science,2002,81(4):451-457.

[14] BUIJS S,KEELING L,RETTENBACHER S,et al.Stocking density effects on broiler welfare:identifying sensitive ranges for different indicators[J].Poultry Science,2009,88(8):1536 -1543.

[15] DEMIRULUS H.The effect of litter type and litter thickness on broiler carcass trai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ultry Science,2006,5(7):670 -672.

[16] 张静静,宋玉芹,李桢,等.中国西门塔尔牛SCD1基因多态性与肉质性状的相关分析[J].华北农学报,2013,28(1):54 -57.

[17] 葛剑,崔文典,杨翠军.放养柴鸡与笼养鸡部分屠体指标和肌肉品质比较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2,41(3):146 -148.

[18] 李培峰,闫梦菲,魏清宇,等.右玉边鸡配套系肉用性能比较[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3):278-280.

[19] 沈晓晖,刘炜,吴昊昊.不同肉鸡品种肉质性状的比较[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9(6):50-51.

[20] MAGA J A.Pink discoloration in cooked white meat[J].Food Reviews International,1994,10(3):273 -286.

[21] 任列娇,赵素梅,胡洪,等.肌纤维类型及其对猪肉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25(1):124 -131.

[22] 王立克,张中林,陈祖照.三种不同地方鸡种肉用性能的比较研究[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16(4):18-20.

[23] OWENS C M,HIRSCHLER E M,MCKEE S R,et al.The characterization and incidence of pale,soft,exudative turkey meat in a commercial plant[J].Poultry Science,2000,79(4):553 -558.

猜你喜欢
黄羽垫料肉鸡
下半年黄羽鸡或迎景气周期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江苏省部分地区黄羽肉鸡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肉鸡腹水咋防治
鸡群垫料质量评定与管理
鸡舍垫料管理技术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
肉鸡养殖中的垫料管理
广东黄羽肉鸡鸡苗报价(种鸡场平均卖出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