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环境监测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5-12-21 06:18贾云华海伦市环境监测站黑龙江海伦152300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年24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水资源水质

贾云华(海伦市环境监测站,黑龙江 海伦 152300)

生 态 与 环 境 工 程

我国水环境监测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贾云华
(海伦市环境监测站,黑龙江 海伦 152300)

水环境监测主要是对水体中的污染物种类、污染物浓度以及变化趋势进行实时的检测和定位,来评价水体的质量状况。水环境的检测范围也是较为广泛的。现如今,由于各类工业、农业发展,导致我国的水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和威胁,水质被大面积的污染,并且污染情况正在不断加重。本文就将对我国的水环境监测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有建设性的对策,为我国的水环境监测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水环境监测;问题;对策

一、水环境监测现存问题

1 不满足环境预警相关要求

通常情况下,水环境监测预警系统能够对水的质量进行实时的监控,实现对水质的合理控制。运用高科技手段,使水环境监测技术得到信息化整合,将水文特征与气象变化在环境的空间利用和承载力控制当中进行科学改良,提升水环境监测的运行效率。但是,现如今我国的水环境监测系统并没有达到先进水平,各部门之间没有达成相互协作的信息网络,加之上层任务布置的不具体,使得监测到的情况并不能具体的体现出水环境的真实状态,缺乏科学性。所以,一定要将科学技术与水环境监测相结合,以保证水环境监测预警能够进行有理有据的具体数据分析。

2 无法适应监测分析形式以及水环境情况

到目前为止,在进行对水环境监测时,并没有对水质监测的分析方式进行规范,进而对污水的质量监测没有一个准确的标准,也没有对监测分析标准化作出明确的要求。现阶段,水环境监测中,对污水排放和环境质量等监测内容中,有近百项污染物已进行了控制操作,但是相关的分析方式并没有与监测相配套。国家将八项水污染视为要重点进行水质控制的监测目标,但应缺乏快速、简单的分析方式,致使水环境应急监测在进行污染事故的分析和判断中产生了信息滞后、数据不准确等现象,严重影响监测结果。

3 不统一的监测体系管理

水环境监测是一个带有全面性、全方位的监测系统,其监测体系的管理方式也是较为特殊的,要将同一生态流域分由多个部门进行管理,进而形成了各自为政的管理现象。相关的水资源管理人员,也都较为重视该管辖区域中的利益情况,对整体的利益却不太关注,对流域管理概念的认识还较为浅薄。将区域控制与流域控制进行结合,这需要水资源监测管理体统是一项长期有效的管理体系,还要按照不同的流域划分来对水利工程的经济影响程度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归纳,将责任、利益和权利相互统一结合,做到水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有效性。

4 较少的水环境评价和监测指标

水污染的排放监测标准和水环境质量监测标准是水环境监测开展的主要意义所在。各项内容的监测标准是检测体系建立的重要依据和实质性导向。现阶段,我国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检测包括饮用水水源补充项目、特定项目和基本项目三方面共同组成。但实际上,我国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检测在各渠道、水库、运河、湖泊等水域中都格外的使用,在对于所检测的水环境质量数据也较为准确;以各项目的具体内容作为项目补充指标,将其于水资源监测指标相结合,但也不足以对水质做出充分的评价。

二、水环境监测问题解决对策

近年来,我国在水资源环境监测技术上已经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技术上的差距。但我国现阶段的水资源质量急于得到缓解,从而我们对水环境的检测问题提出了如下解决对策:

1 加大水环境预测研究的力度

现阶段,水环境监测最主要的方式是水质监测和水污染控制,然而对水环境的预测情况不足水环境的预测分析尚未实现系统化,并且对于水资源的整体情况研究相对滞后。水环境监测自实施以来,统计出大量监测数据,但是积累的监测成果并没有被完全利用。因此通过对水环境监测的现状以及实验进行分析,并分析预测水环境,包括不同流域以及季节对水资源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开展对水利和水质监测的使用,从而提升水资源服务的能力。

2 实验室工作的推进

目前,为实现省界自行监测的全覆盖,流域结构需要建立实验室,或者是与相关监测机构取得联系一起共建实验室,通过建立实验室扩展监测范围。积极构建分级监测体系,按照现行法规和责任划分,并且充分落实各水域分区监测任务,不断推进功能区内的共建工作,进一步实现各检测体系间的优势互补,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并且要密切监测重点区域的水污染源头,最终实现系统全面的落实使水环境监测体系的目标。

3 深化水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

便监测质量是水质监测的生命线,水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成为水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对水环境监测加强质量管理,监测组织质控系统是环境监测的基础,因此要做好基础工作,完善基础设施和体系建设。质量控制体系要素是监测体系基本的单元,体系得以存在的前提和依据便是质量控制系统实现文件化,同时它也是试验室分析工作得以规范以及人员行为得以达标的依据。

4 水环境监测能力的强化

通过对水资源实施动态监测,可以随时掌握水质情况,同时也可以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再有通过对水资源的实时监控,可以在一些事故诱发初始得以发现,避免事故扩大化,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实施动态监测是以先进技术为前提的,因此要引进先进设备和培养专业人才,通过对通讯技术、数据存储技术、网络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加以利用,水环境监测系统能更加准确的对水域质量状况加以反映,同时它还具有多参数采集、实时、连续的特点,同时要求其配置灵活、高自动化、组网方便。对水环境进行实时监测会造成实验室采样点少、随机误差大以及劳动强度高,通过提供及时和有效的数据,能为科学决策提供监测数据支撑。

结语

我国水资源正在呈短缺的趋势。尤其是我国的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海拔高的原因,使得水资源严重匮乏。还有大部分的水资源被严重污染,导致我国的水环境遭到破坏。恶劣的水环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并且对社会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水环境监测在控制水资源质量以及建立健全健康的水环境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也是推动我国水资源和谐发展的有效手段。

[1]王春浩.我国水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 (02).

[2]王金贵.浅谈我国水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咨询,2015(06).

X832

A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水资源水质
水质抽检岂容造假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一月冬棚养虾常见水质浑浊,要如何解决?这9大原因及处理方法你要知晓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浅议我国水资源的刑事立法保护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