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先机 种植秋葵

2015-12-21 11:40
中国扶贫 2015年23期
关键词:开花结果秋葵植株

近几年来,秋葵这种造型别致、味道独特、吃起来滑润不腻、营养价值极高的新鲜蔬菜出现在了城市的高端餐桌,也给抓住先机从事种植的地区带来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河南省的一些合作社,种植秋葵的每亩效益达到2万多元;而在天津市武清区的高村镇,秋葵亩产效益已达3万元。记者在位于河北省定兴县的正道农场里了解到,这种叶子像巴掌、果实若犄角的秋葵,既可治疗多种疾病,又能做成美味佳肴,而且种植管理还不费力。这些刚出校门不久的大学生们种出来的秋葵一走上京津地区城市居民的餐桌,就非常受欢迎,不少客户频频微信留言要求增订。农场负责人告诉记者,秋葵喜温耐热,耐旱耐湿,抗病性强,种植管理并不复杂,属一年生的木本植物,早春种植,七月份即可采摘,一直能采到十一月份。只是要注意及时采收,过期则嫩果老化,纤维增多,品质变劣。

认识秋葵

秋葵又名羊角豆、咖啡黄葵、毛茄,它的可食用部分是果荚,分红黄绿三种,其嫩荚含有一种由果胶、丰乳聚糖和阿拉伯树胶等组成的粘滑汁液,经常食用,可健胃润肠、补肾壮阳、护肝明目、养心安神、抗癌防癌、美容养颜、护肤减肥、延缓衰老、降三高、抗疲劳、清肝火。其叶、芽、花也可食用,种子具有特殊的香味,可榨油,又可作为咖啡的添加剂或代用品。另外,其花、种子、根均可入药,对恶疮、痈瘤有疗效。

浑身是宝的秋葵近年来被美、英等国家列入新世纪最佳绿色食品名录,被许多国家定为运动员的首选蔬菜,并被称为“奥运蔬菜”。据了解,这种原产于非洲的植物还有一个更容易被记住的名字——“植物伟哥”,日本人则称之为“绿色人参”,是一种开发价值极高的蔬菜,市场前景广阔。

栽培秋葵

1、土壤选择:秋葵耐旱、喜湿、不耐涝,喜阳光,结果期要求水分充足,有利果实发育,否则植株长势差,果实品质劣;对土壤适应性广,但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对肥料要求氮磷钾齐全,生长前期以氮为主,中后期以磷、钾肥为主,氮肥过多,植株易徒长、延迟开花结果,氮肥不足,植株会生长不良并减产。

2、栽培季节:在无霜期进行种植,在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秋葵春、夏、秋季均可栽培,但以春播为主。3~4月播种,5~9月收获;5~6月播种,7~10月收获;7月播种,9~11月收获。早播应采用大棚、小拱棚或地膜覆盖栽培,正季以露地栽培为主。华北地区一般于4月中下旬至5月初播种,北方寒冷地区常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集中育苗,待早春晚霜过后,再定植于大田。一般在无霜期6月初直播或者无霜期前15天大小棚育苗移栽,同样可以获得较高产量。整个生育期共190天左右。

3、整地作畦: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翻晒土10~15天,将土地深耕20~30厘米,施足基肥,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公斤左右或硫酸钾15公斤、复合肥30~40kg作底肥,耙平作高畦,畦高25~30cm,畦宽按宽窄行留,宽行70厘米,窄行30厘米种4行。

4、播种育苗:秋葵为直根系,根再生能力较弱,春、夏露地栽培常采用直播。秋葵种皮较硬,播种前先用25~30℃温水浸种12小时~24小时,每隔5~6小时清洗换水l次,之后在25~30℃条件下催芽24~48小时,待一半多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亩用种量0.75公斤直播。人工点穴种,每穴点2~3粒种子,每亩用种量0.5公斤。可以用大棚提前育苗,大棚温度在25度以上。条播用宽窄行,宽行70厘米,窄行30厘米,株距20厘米左右,每亩留苗5000株以上。早春保护地栽培可采用育苗移栽,大田定植。定植时间为5月下旬,当植株展开4~5片真叶,株高12~15厘米,苗龄30~40天时定植。

5、田间管理:生长前期应除草和培土2~3次,直到封厢时为止。追肥以有机肥为主,适当配施磷钾肥。定苗或定植后5~7天施1次提苗肥,每亩施腐熟人畜粪水 1000千克、尿素3~5千克;开花结果前期(定苗或定植后25~30天)施第二次追肥,每亩施腐熟人畜粪1500千克、复合肥10~15千克;开花结果盛期再重施1次追肥,每亩施腐熟人畜粪2000千克,复合肥10~15千克。以后根据植株长势适当追肥,但不能滥施,以免发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调的现象。进入生长后期也应注意追肥,防止植株早衰,增加后期产量。遇到干旱时,每10天要灌溉1次,以喷灌方式为好,但注意水分也不能过多,另外要防止偏施氮肥,注意田间排水。积水时间长,容易造成根腐,因为秋葵不耐涝。

6、整枝、摘心:秋葵以主干结果为主,应及时摘除侧枝,减少养分消耗。另外,为了改善植株底部叶片的受光状态,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秋葵生长的中后期,应打掉基部侧枝;在收获嫩果后保留下部1~2片叶,摘除下面的叶片。当主枝长到150~180cm高后进行摘心,促进上部侧枝结果,提高前期产量。

7、病虫害防治: 秋葵抗病力很强,一般病害很少,偶尔有蚜虫、棉铃虫、蚂蚁和地老虎危害。防治蚜虫、螟虫和蚂蚁,可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防治。连阴雨季节,枝叶出现较多病斑,为褐斑病(受害叶片有黄褐色圆形病斑,边缘带紫红色,中央散生小黑点)或叶斑病(叶片上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暗红色病斑,中央呈黄褐色),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水500~600倍液喷雾2~3次。两种病害易引起叶片早枯,可在天转晴后及时在植株基部附近撒施石灰,防止病害蔓延。

8、采收: 秋葵从第4~8节开始节节开花结果,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花谢后3~7天可采收嫩果,一般嫩果长到8~10cm长、约13g左右时即可采收上市。采收过早产量低,采收过迟纤维增多、肉质老化、品质降低、不宜食用。采收宜在傍晚或者早上5~10点进行,采收时在果柄处剪下,以免伤害枝干。一般每亩产量在2000~3500kg左右。收获前期一般2~3天采收1次,收获盛期一般每天或隔天采收1次,收获中后期一般3~4天采收1次。

9、贮藏及运输方法:秋葵短期贮藏应在采后2小时内立即送入0~5℃的冷库,这样可贮藏7天,而室温下仅能贮藏2~3天,炎夏季节温度较高,水份蒸发快,果面易老化变黑。发送货物应用泡沫箱或纸箱包装,气温太高时,加一些冰袋保鲜效果更佳。

愿秋葵这种新型保健蔬菜在走上更多百姓餐桌的同时,也能助益贫困人口共圆小康梦。

猜你喜欢
开花结果秋葵植株
纤纤秋葵淑女指
秋葵小炒
秋葵就要这样种
让民族文化开花结果
番茄‘7728’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黄秋葵新品种苏秋葵1号
让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在人大干部中“开花结果”
松花菜花药培养再生植株
非洲菊花托的体细胞胚发生及植株再生
让德育在“典型”和“品牌”上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