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

2015-12-23 05:22张捷
北方经贸 2015年7期
关键词:生产率增长率要素

张捷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广州510632)

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

张捷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广州510632)

基于我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估算出我国的制造业的TFP,发现三大区域的TFP呈现东低西高的特点。虽TFP一直在改善,但TFP的改善主要是基于技术变化,而不是来自于技术效率的改善,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仍处在粗放的利用技术的状态,还有不少的提升空间。

高技术制造业;TFP;区域差异

一、测算方法与数据说明

(一)测算方法

目前学术界常用的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方法有索洛余值法和DEA分析方法。索洛在1957年首先引入一个规模报酬不变和希克斯中性的新古典生产函数,以此函数为基础,通过数据回归后可以估计出在给定相应的劳动与资本的前提下,所得到的产出,再将实际产出与此产出进行比较后就会发现有剩余的部分,那么此剩余部分显然是此对应的劳动和资本所不能解释的,人们把这个剩余就叫做索洛余值,将这个余值除以产出,就可以得到以索洛余值法所计算出来的全要素生产率,索罗也将其称为技术进步率。

利用DEA方法来评估效率时,它能同时处理多个输出和多个输入,无须对生产函数有特定的设定,即无需预先给定生产前沿面的生产函数,也无需人为给定各指标的权重,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主观偏差。此方法的实质是利用前沿分析法并且依据一定的标准构建一个生产的前沿面,然后计算被评估的对象与该前沿面之间的相对差距。进而可以计算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TFP,进一步可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数可分解为,第一项表示为反映术效率变化情况的技术效率变化指数(Effch)和反映技术变动情况的技术变动指数(Techch)。

(二)数据说明

笔者利用《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2005~2012》统计全国31个省的12个高技术制造业的2004~2011年共计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Colelli(1996)开发的DEAPVersion2.1软件测算出全国31个省市区的,以产出导向的不变规模报酬(CRS)的DEA方法下得到了TFP及其分解项Techch和Effch。基于数据,我们分析中国制造业TFP的区域分布情况。

二、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

(一)中国制造业TFP的整体情况

1.整体上TFP在改善,但呈现出东部小于中部,而中部又小于西部地区的特点(如图1所示)。从整体而言,东中西三大区域自2004-2011的八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平均都保持在1以上,表明三大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一直在改善。三大区域呈现的特征为东部小于中部,而中部又小于西部地区,这与何传添(2012)所分析的广东省的情形基本相同,即发达地区的的数据会低于落后地区的数据。龙志和(2012)等在研究广东省中小工业企业的TFP也发现,TFP增长主要原因是由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规模效率不仅没有带来贡献,反而是其变化为负,其在整体上抑制TFP的增长。同样Young(1994)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Young(1994)在对4个主要的东亚新兴工业经济体在1966-1990年间经济增长来源进行比较研究时发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的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是远高于新加坡TFP的增长。Kim,LauLawrence(1994)的结果也同样与此类似。他们认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在增长率相对较高的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相对较大,而在低增长率的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中,这一贡献相对较大。

图1 中国东中西三区域的TFP

在将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分解后可以发现,三个地区几乎一致地表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主要是基于技术变化,而不是来自于技术效率的改善,说明我们并没有很好地发挥技术的效率。东部地区是中国率先进行改革开放的区域,得益于政策和地缘的优势率先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进入得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其次,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增长带动了劳动力需求的上升,再加上随着富裕的劳动力由西部向东部转移的越来越少,东部的工资成本也在上升,这使得东部地区对劳动密集型的外资吸引力逐渐丧失。另外,在中国政府的中部崛起以及西部大开发等战略的引导下,东部地区能够吸纳到的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越来越少,甚至出现了东部的用工荒和劳动力由东部地区向中西地区回流的现象。

2.变化趋势上呈现前高后低的趋势。直观上看,中部和西部地区TFP呈现前高后低的趋势,即在2007年以前相对较高,而在2008-2009相对较低,究其原因,应该是2008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中国采取了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随着经济政策的刺激,TFP便又呈现出上扬态势。东部地区的TFP增长率基本上一直呈下降的态势,而且其数值也是低于中西部。这应该与近年来的FDI下降有关。我们知道,FDI是通常代表着比东道国更高的技术、管理经验等综合体,而近10年来自欧美的FDI一直在下降。更不乏中国东部的跨国公司由于生产成本的上升而迁往中西部。因而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东部发达地区的TFP增长率却在下降。

(二)中国制造业TFP的分区域情况

1.东部地区的TFP增长率情况。东部地区的TFP增长率明显是来自于技术进步的贡献,如图2所示。2004年以来,技术效率增长率都低于技术进步。受制于技术效率的“拖累”,近五年来,TFP增长率在不断在下降,技术效率甚至是在2011年出现了负增长。说明即使是中国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依然未能充分地发挥出生产效率。当然,另一方面,也说明即使在东部地区,也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

F224

A

1005-913X(2015)07-0103-01

2015-04-30

张 捷(1976-),男,河南信阳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猜你喜欢
生产率增长率要素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跟踪导练(三)4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
台2016GDP“成功保1”
关于机床生产率设计的探讨
也谈做人的要素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美拭目以待的潜力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