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金融机构的影响研究

2015-12-23 05:22王燕娜
北方经贸 2015年7期
关键词:保险机构保险制度存款

王燕娜

(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80)

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金融机构的影响研究

王燕娜

(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80)

金融机构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机构,随着市场化的推进,金融机构的风险也越来越高。其应对措施是:改变资金来源结构,调整有息负债比例;设计新的金融产品;加大银行风险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随市场变化合理运用银行资金。

存款保险制度;金融机构;安全性;措施

一、存款保险制度的概述及特点

(一)存款保险制度提出的背景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这一制度产生于1930~1933年的“大萧条”期间。

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刮起了炒股风,股市泡沫很快吹破。[1]股市崩盘后,不少股民一夜间倾家荡产,流落街头,因为抵押贷款的住房也被银行收走了。然而,银行收回的房子价格暴跌,这让银行资产严重缩水,再加上银行发放的贷款很多无法收回,储户恐慌,担心倒闭自己的钱拿不回来,便纷纷去银行提取存款,于是爆发了银行挤兑潮。挤兑潮让银行一片片倒闭,到1993年仍营业的银行只剩下1929年的一半多一点,并且这些银行也是朝不保夕。

面对金融恐慌,美国采取了许多手段来恢复金融秩序,包括废除金本位,禁止民间收藏黄金,实行银行假期等,当然,存款保险制度也在此列。1993年6月16日,美国《1993年银行法案》正式生效,1934年1月1日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依据该法案成立。当时建立的宗旨是重新唤起社会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保护存款者的利益监督和促使银行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经营活动。

(二)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实施的对象及特点

所谓存款保险,是指由存款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性金融机构作为投保机构向保险机构交纳保险费,当投保机构面临危机或破产时,保险机构向其提供流动性资助,或代替破产机构在一定限度内对存款者支付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

我国存款保险范围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被保险的存款既有人民币存款也有外币存款。但是金融机构同业存款、投保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在本投保机构的存款以及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规定不予保险的其他存款除外。

近日公布的《存款保险条例》规定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根据人民银行的有关测算,按照2013年底的存款数据,50万元的偿付限额可以覆盖99.63%的存款人的全部存款。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存款人的存款能够得到全额保障,不会受到损失,这是存款保险制度最重要的一项职能,有效地保障了储户的资金安全。并且50万的限额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央行称会根据经济发展、存款结构变化、金融风险状况等因素作出调整。

每个银行都要为自己的存款买保险,交到名叫“存款保险基金”的机构中,当然费率不会一样,这笔钱一般由银行出,与储户没关系。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是承保范围相对较广,将外币存款也包括在内。通常来看,存款保险只包括活期储蓄和定期存款,目前实施存款保险制度的110多个国家中,约有35%的国家明确不承保外币存款。这样看来,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承保范围相对较广,囊括了较多存款种类。

第二是参保具有强制性。《存款保险条例》明确要求属于保险范围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都要参加保险。在《存款保险条例》施行前已开业的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在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规定的期限内办理投保手续。《条例》施行后开业的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营业执照之日起6个月内,按照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的规定办理投保手续。这一强制性要求使得我国金融机构中占比最大的银行类都能收到保护。

第三是保障水平很高。50万元的人民币的最高偿付额已远远超出大多数的赔偿额,虽然不及意大利12.5万美元和美国10万美元的保险额度,但是根据我国的存款数据来看,这样的保额有效地保护绝大多数储户的利益毋庸置疑。

二、国外存款保险制度发展历程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国外存款保险制度的研究现状

在20世纪30年代金融危机在美国爆发后,美国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也可以说人们都看到了金融危机的风险,看到了银行挤兑、金融恐慌等现象产生的恶果,由于对金融风险心生恐惧,存款保险制度陆续在世界各地建立起来。到目前为止,已有110多个国家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

表1 :世界主要国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时间

美国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是由政府机构创办,所以该公司提供的存款保险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并且在执行措施时独立性和权威性都很强。但是,世界各国存在着制度上的差异,根据各国国情的不同,存款保险机构的类型也多种多样。以美国为首的由政府机构创办的存款保险机构占大多数,如英国、加拿大。除此之外还有[2]由政府和民间共同创建和管理,如日本、比利时、荷兰。三是由民间(如银行同业协会)创建的以协会形式存在的存款保险机构,如德国、法国、意大利。

无论哪一种形式存款保险公司,都有它的成功之处。但是也都有它们的不足之处。

以美国为例,在存款保险机构建立之初,[3]互助储蓄银行虽然也符合参保条件,但是很少参保,1934年中期,565家互助储蓄银行只有66家参保,1934-1960年该银行运行过程中意识到金融风险无处不在,破产倒闭的银行数量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保护下,数量急剧下降,看到了存款保险机构的好处,才纷纷参保。到1960年,515家互助储蓄银行已有325家参保。面对存款机构的参保意愿不积极,存款机构没有很好地控制,确保储户的存款安全。

(二)我国从中得到的启示

从国际情况来看,各国对存款保险机构越来越重视,把存款保险机构当做一种规避风险的方式,确实,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有效地规避了一系列金融风险,减小了金融机构破产可能性,保护了大多数储户的存款安全。

我国现在初步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在各方面还缺少实践经验,还需要向这方面比较有经验的国家多多学习。美国的经验告诉我们强制性参保非常必要。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分可以为中央银行、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他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凡涉及有存款业务的机构都应该强制参保,这样才能确保更多存款者的安全。同时应该加大监管力度,保证金融机构运行合法合理,不能让其过度依赖存款保险制度而为了利益超越底线。

三、金融机构在制度实施后受到的影响

(一)国外金融机构发生的变化

美国在“大萧条”时期推出存款保险制度,美国的金融机构也随着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建立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1921-1933年,存款保险制度还未建立时,美国每年倒闭的银行都在百家甚至数千家,据统计,1933年就有4 000家银行倒闭。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建立以后,1934-1979年,倒闭银行总数为558家,平均每年倒闭12家,数量急剧下降。2011年,美国有92家银行破产,2012年有51家银行相继破产,2013年有24家银行破产,直观变化如下图。

资料来源:拉维特、琼斯(1996),《银行与金融机构法摘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金融机构从中受益匪浅,有效地控制了自己倒闭的命运。甚至在2008年次贷危机发生以后,银行的倒闭数量都没有显著增加,足以看出存款保险制度在美国金融体系正常运行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二)我国金融机构即将面临的变化

我国银行作为信用中介,80%以上的资金来源时吸收机构和个人存款,自有资金只占小部分,所以银行运行具有高风险性和不稳定性。当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后,这些吸收的存款要由银行自身缴纳一定的保费,将会使银行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其次,银行本身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为了利益最大化,银行可能铤而走险,以存款保险制度为依靠,过度投机。除此之外,这项制度会加大金融机构之间竞争,一些小型的银行必定会在市场化机制中逐步淘汰,结果一定是我国的银行业结构发生变化,不良的银行退出市场,信誉度好、业务能力强的银行占领市场。

四、金融机构应对的措施

(一)改变资金来源结构,调整有息负债比例

存款可分为交易账户存款和非交易账户存款。交易账户存款是企业利用银行管理其日常开支而存人银行的可随时支取的货币,是银行提供的代客户进行支付的一种服务,此类存款属于活期存款。活期存款对银行来说可利用性并不高,而且还需要缴纳保费,相对于交易账户存款而言,非交易账户存款的利用率很高,所带来的利润也相对较高。所以,增加非交易账户存款比例,减少交易账户存款比例,这样可以将存款整体利用发挥更大的效用,冲减了存款保险金给银行带来的利润减少数额。

(二)设计新的金融产品

丰富金融产品的种类,针对不同人群设计不同种类的金融产品,可以吸引大量储户以另一种形式将钱存入银行,同时还可以巧妙地避开存款保险金问题。金融产品购买者可以获得比银行存款利率更高的收益,银行可以充分利用资金,是一种双赢的方法。

(三)加大银行风险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

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信贷风险识别、计量、分析、监测与控制。贷款业务收益是银行主要的收益来源,现在银行也存在一种现象,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增加贷款额度,不顾信贷风险,将资金以更高的贷款利率贷给信用不良的机构和个人。这样做目的是增加银行收益,实际上会发生许多坏账,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给银行带来损失,这是一种冒险的方法,不适合银行这种特殊的企业。风险管理部门作为银行中重要的部门,应该为银行守好一道关口,认真识别和计量贷款风险,严守信用标准,避免给银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增加民众对银行的信心。

(四)随市场变化合理运用银行资金

金融市场运行具有一定的规律。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金融市场运行的趋势应当具有一定的敏锐性。当市场运行良好时,将资金投入到形式良好相关产业当中,将资金更多贷给国家扶持的行业中以谋求一定的利润空间。当市场低迷时,将资金收回,合理运用资金,谋求稳步发展,尽可能减少损失。

[1] 刘植荣.美国存款保险制度是怎样的[N].兰州日报,2015-04-16.

[2]陈庆海.存款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4:20.

[3]张 晓.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17.

[责任编辑:文 筠]

F840

A

1005-913X(2015)07-0190-02

2015-04-30

王燕娜(1993-),女,内蒙古兴和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西方经济学。

猜你喜欢
保险机构保险制度存款
存钱意愿不减,前5月居民存款累计增加7.86万亿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浅析存款保险机构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研究与国外保险制度借鉴
存款保险制度破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