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小学生主动而有效地学习科学

2015-12-23 02:08闫仕刚河北省卢龙县双望镇五达营小学066400
学周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学科科学

闫仕刚(河北省卢龙县双望镇五达营小学066400)

如何引导小学生主动而有效地学习科学

闫仕刚(河北省卢龙县双望镇五达营小学066400)

科学这一学科,是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也是了解科学探究方法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和思维习惯的关键。这种对于科学兴趣与技能的培养要从小学就开始。我认为,小学科学这一学科在小学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小学科学在学生探究科学、运用科学的过程中,创造力会大大提高。在科学课上,许多课程都是需要小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小学生动脑、思考、不断尝试和总结,这样小学科学这门课就能锻炼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就能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让小学生明白科学道理,促进小学生个性的发展。学好科学,会让小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这样就有利于小学生追求真理,培养创新精神。以上所述,可以看出小学科学在教育中的重要性,那么,关于如何有效地学习小学科学,我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正确认识科学这一学科

在现在的教育中,许多小学因为师资不足、设备不足以及这学科不在考试范围等原因就不把小学科学列入正式的学科中,小学生也因为这一学科得不到学校的重视,就自然而然地忽略了这一学科的重要性。

要想学好小学科学,首先要做到重视这一学科。学校要重视小学科学这一学科,要积极充分地购买和准备实验器材,教师也要充实自己的科学知识,摒弃兴趣泛泛的态度,要以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节课,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认真解答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学校要把小学科学这一学科纳入考试的范围,把小学科学这一学科的成绩算入总成绩,这样就让学生和家长明白科学这一学科的地位,做到除了重视数学、语文外,还要重视科学。这也需要教师要多和学生讲,多和家长沟通,让学生有自觉学习的意识,让家长对学生进行监督。教师还要认真地备课,要创造一个有创意、吸引人的课堂,提高学生对学科学的兴趣,教师要多对学生进行辅导,这样学生就能意识到这一学科跟语文、数学是同等重要的。还要增加学科学的课时,让学生多多接触这一学科。

总之,要想学好小学科学,首当其冲的就是将这一学科重视起来。

二、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小学科学课上,实践是必不可少的,要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要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带领学生在实际中进行观察,在实际的活动中进行学习。

例如,这一课讲的是树木的生长,教师就要带领学生去大自然中观察树木,相信每一个学生观察得都不同,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还会有不同的想象和不同的思考。这些是在教室里教师声情并茂都达不到的效果。

再如,教师要求学生观察蚂蚁搬家这一现象。每一位学生都会发现和思考不同的问题,有的会想蚂蚁为什么搬家?和天气有关吗?还是和节气有关?搬一次家需要多长的时间?蚂蚁通常把家安在哪里?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就会觉得很有趣。本来教师只让观察一个问题,结果通过学生的联想和好奇心驱动下的求知欲,把一系列的好多问题都弄明白了。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学着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从而领会到科学是源于生活的,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探究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活动,能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很好的开发。一个好的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而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必须明确自己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角色,既不能管得太多,又不能什么都不管,教师要在课堂上做好组织者和协调者,并让小学生发挥主体性。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然后每个小组说出自己组讨论出的答案与大家进行交流,最后教师可以提醒引导和总结。这样既能使学生很好地接受知识,又能很好地进行独立思考、独立探索、独立总结。学生也要听从教师的安排,要锻炼自己的思维和胆量,在课上敢于发言,敢于质疑。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地学习,及时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并且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才能掌握新的知识,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

大自然包罗万象,到处都充满了神秘,所以教师仅仅让学生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是不能满足学生的,一定要试着把学生带到课外去,这样就能很好地让学生利用课上学到的知识在课外进行探究。而且,在课堂上,教师所讲的内容并不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把课堂上学生不感兴趣的内容与课外的活动联系到一起,学生就会立刻提高兴趣。而且把科学探究活动突破教学时间的限制和教学空间的束缚,除了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还能扩展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要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学新课程标准里明确指出了小学科学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所以小学科学的教学要注重科学态度的养成,提倡小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那么要如何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呢?

首先,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探索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背景,设计一个与旧知识有联系,又包含着新的知识,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索,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学习科学,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经历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来解决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所以一定要鼓励学生多参加科学活动,理论与实际联系在一起,把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要想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要养成数据资料整理的好习惯、培养记录自己观察的好习惯、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认真听讲的好习惯以及培养创新的好习惯。

总之,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探索、实践、创新、不断地提高自己。

综上所述,是我关于如何有效地学习小学科学这一学科的总结,在科学的教学中,要设计多样化的活动,让小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去做科学、去探究科学,从而发展他们的个性,增长他们的知识、创造他们的潜能。

(责编金东)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学科科学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