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多元的学生评价

2015-12-23 02:08张占梅甘肃省兰州市五十四中学730000
学周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学困生评价教师

张占梅(甘肃省兰州市五十四中学730000)

建立多元的学生评价

张占梅(甘肃省兰州市五十四中学730000)

教师的劳动是培养人的特殊劳动,目的是培育出既具有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又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社会所需要的劳动者。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社会对劳动者的需求是多元的,所以学校培养的劳动者也应该是多元的。

但是长期以来,学校被简单地看成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学校教育也成了以考试为中心,以分数为标准,以提高升学率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压抑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及创新意识的发展,迫使学生一切按“标准答案”行事,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形成。由此而产生的评价学生的制度,就变得功能狭窄,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目前,我国即将开始进行的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就是力争改变以前人才评价方面的一些不够合理、不够完善、不够科学的地方。这个出发点是非常好的,但如果操作过程中旧的评价观念不发生根本性改变,旧的学生评价机制就会成为制约改革的“瓶颈”。而建立倾注情感、关系融洽的学生评价机制就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对此,以下几方面应引起相关部门和教师的特别关注。

一、建立多元的学生评价制度应遵循的理念

1.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即“人人都能成才”的人才观。以往教师们往往不自觉地把学生当作流水线上的产品,要求学生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以教师个人的认知和喜好来评价、对待学生。“人人都能成才”观念的树立,意味着我们学校教育培养的学生将来都可以报效祖国,服务于人民,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诲人不倦,因材施教。那样“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句话也便落到了实处,这也是社会、家长、学生对广大教师深情的呼唤!

2.构建正确的学生观。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学生的不完善是正常的,教师的教学既要激发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内因,又要抓住“传道、授业、解惑”的外因;教师既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又要辨证地、发展地看待每个学生。对他们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关心爱护,正确对待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不足甚至错误,并及时给予正面的教育、矫正,使其不断获得新发展。

二、建立多元的学生评价体系

1.评价制度的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让学生时刻秉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

2.对学生评价的内容要多元。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能力提高以及思想品德和各方面潜能的发展。

3.评价方法要多样。除考试或测验外,探索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评与他评的评价方法,例如,现在很多学校都在建立的学生成长记录袋就是很好的尝试,值得推广。

4.评价的差异性原则。遵从评价的差异性原则,就是要特别关注和激励学困生,力求使每一位受教育者获得最大的发展,对学困生的要求,应低起点、缓坡度、循序渐进;在安排过程性考试时,要考虑学困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在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多给学困生思考的时间和表达观点的机会,让学困生多一些动手的机会和直接体验,以增强其自信心。

5.情感和谐原则。以往对学生的评价,是冰冷生硬的,容易造成教育对象与教学情感上的对立:卷面是冷漠的,经常有冷僻刁钻的问题蹦出来,弄懵考生;评卷教师死扣所谓的标准答案;考试结果的反馈是以考分排名次,经常还张榜公布;成绩通知单的综合评语,由分数来定基调,对学困生少有鼓励和欣赏。

现在对学生评价,教师应把对学生的关爱转化为对学生成长负责的具体行为,要立足对过程和方法的评价,认真做好比较分析和诊断;在总结评价时,成绩、特长的总结要充分,问题分析要辩证,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通过对学生的评价,让学生展现个性,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

三、建立多元的学生评价体系的标准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改革的通知精神》,建立多元的学生评价制度,我们应确定以下两方面的评价标准:

1.基础性目标:

A.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

B.公民素养: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的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

C.学习能力: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并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D.交流与合作能力: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E.运动与健康: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F.审美与表现: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

2.学科学习目标:

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都有明确的规定,规定了每个学科学习的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这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

四、建立多元的学生评价体系的操作办法

1.分类管理,动态追踪。要改革学生评价机制,除更新观念,制定制度外,还需深化对学生的管理,为此,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建立自己所带班级学生的成长记录袋,根据评价功能的不同,实施不同类型的评价档案。

2.多元评价,全面发展。以往的学生评价,评价主体单一,教师是评价者,学生则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受评地位,形式简单,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每一位学生都能体现出自己的闪光点,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参评、综合性评价”的多元化评价方式,根据每个学生的目标进行横向、纵向的主体比较,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每一点细微进步,并予以肯定和鼓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参与评价的积极性,让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激励成为评价中的亮点。还可采用评选如“勤学奖”“挑战奖”“拼搏奖”“创新奖”等来取代“三好学生”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鼓励,个性得到张扬,从而得到发展。

冰心说得好:“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通过改革原有的学生评价机制,建立理念先进、内容丰富、形式多元的学生评价制度,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得到应有的发展,就一定能够带动现有的教育教学的整体发展。

(责编金东)

猜你喜欢
学困生评价教师
最美教师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圆我教师梦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