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掉应急培训与演练中的水分

2015-12-24 03:07戴承奇刘开鸿赵宏振靳三红
中国石油企业 2015年5期
关键词:输气站场预案

□ 文/戴承奇 刘开鸿 赵宏振 靳三红

挤掉应急培训与演练中的水分

□ 文/戴承奇 刘开鸿 赵宏振 靳三红

输气站场输送的是高压天然气,属易燃易爆危险场所,一旦发生天然气大面积泄漏、火灾、爆炸等突发事件,将会造成极其严重的人员或财产损失。因此,输气站场人员必须具有快速反应、准确应对、有效处置的岗位能力。而这种岗位能力则必须通过不断的开展应急培训,反复进行应急演练来加以强化,使员工能将应急处置的要点变成在突发事件中的习惯、本能反应。可见,提高岗位员工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的质量,是提升应急能力的关键。

主要问题

一、应急预案内容多,修订频率大,不便于员工掌握和记忆

输气站场是危险场所,影响站场人员安全、站场周边的安全。供气设备、设施的可靠运行的风险很多,为了控制这些风险,输气站场一般都要编制很多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这些应急预案动则数百页,工艺复杂的站场像压气站,甚至上千页。目前,站场的更新改造较为频繁,站场人员变更频率也很大,基本上两三年内就要修订一次应急预案。在短期内,站场人员很难掌握和记忆所有预案的内容。

二、文字材料培训占主导,员工积极性不高

目前的培训多以文字材料培训占主导,这种方式容易导致员工产生厌倦情绪,不利于员工对应急知识的吸收和掌握。

三、培训师的能力相对不足,影响了应急预案培训效果

目前,站场没有设置专职的应急管理人员,应急培训一般由站长组织并兼任应急培训师的角色。大部分站长没有进行专业、系统的应急管理培训,也没有进行专业的教学

培训,他们掌握培训内容的深度、培训的方法均有明显不足,影响了应急预案培训的效果。

方案探讨

针对输气站场应急培训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引入“预案变薄法”、“培训内容图像法”加以解决。

一、预案变薄法

所谓预案变薄法就是遵循“简单才有效”的原则,在应急预案培训时,对预案内容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总结,把众多的文字表述浓缩为一个关键词,这些关键词能够形象的代表众多的文字内容,大家一看到或记起这些关键词,就能够很自然地联想到它们所代表的意思。这样,一篇几千字的应急处置方案可能只需要用几十个关键词就可以概述,相对记忆几千字的文章,记忆这些关键词可简单的多。如果把这些关键字或关键词巧妙地组织成一个顺口溜或一段话,那效果会更好。但是,要将预案内容浓缩成关键词,并将关键词变成顺口溜或一段话,可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这就需要应急预案培训师在培训前下大功夫进行总结,这对培训师的要求相对较高。

莫北/图

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将应急管理中的第一响应人主要职责简化为“报告、组织、联络、评估、记录”十个字,员工普遍反映是能记住、能展开。在输气站场突发事件应对原则上提出“保证安全、保证供气、立即汇报、精准应对”十六字要诀,也得到了大家的欢迎。这些都是有效的实践,也都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值得广大同行们一试。

二、培训内容图像法

所谓培训内容图像法就是打破传统的文字培训教材,将培训内容编制成一些视屏短片、图片、动画等图像材料。威尔顿和勒迪格(Weldon & Roediger)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由回忆中,对图片的记忆优于单词;伍尔夫(Wulf)发现视觉图像随记忆保存时间的增加而变得更规则、更对称。国内很多实验研究也证明了图像对大脑的刺激优于文字对大脑的刺激,大多数人对图像的记忆更深刻。另外,视屏短片、图片、动画等图像材料的趣味性比文字材料强,能够提高员工的注意力,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笔者相信,无论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时间有多长,最初岗位教育时所播放的“老黄的故事”、“帕波尔阿尔法平台事故”等都永远会印记在脑海深处,并时刻警示自己。这就是图像材料在培训中相比文字描述所固有的优势。

相关思考

一、有预案不演练

通过对部分单位应急演练过程的了解,发现有的单位存在不按照要求开展应急演练的情况。从表面来看,这些单位有演练记录,并且各类记录很完整。但通过对演练记录中参演人员的访谈以及同考勤表的对照,可以判断出记录中的应急演练并没有真实开展,仅仅是杜撰了记录。

二、把演练搞成演戏,与实际工作脱节

部分单位对应急演练不够重视,认为应急演练没有实际意义,仅仅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有些单位开展各类应急演练只有一种形式,喜欢搞桌面推演,不想搞实战演练。应急演练的效果不明显。

三、应急演练总结报告空洞

部分单位由于在应急演练过程中无法发现存在的不足,比如演练人员对应急职责的掌握不全面、应急预案制定不够严谨、应急处置程序不正确、演练内容与现场实际不相符等,造成对应急演练进行评估总结时内容空洞,失去了评估的意义。如果对演练中出现的问题发现不了,演练结束后不总结、不追踪、不整改,那么这些问题将一直存在,下一次突发事件发生后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会造成更大的损失,甚至导致灾难。

应对方法

针对输气站场应急演练存在的上述三类问题,笔者通过引入“应急演练观察员制度”、“复演制度”、“建立应急实训基地”来加以解决。

一、应急演练观察员制度

将演练过程中人员按照预案进行处置的要求细化,制定评价标准,如:发生突发事件后的汇报时间、汇报对象、汇报内容、启动应急程序命令的下达、第一响应人的要求、各应急小组相关职责、应急装备与物资的准备、应急处置要点、应急状态的解除等,形成《应急演练情景观察卡》。设置3-5名演练观察员,实时跟踪演练的全过程,在《应急演练情景观察卡》中记录演练过程的每个处置细节,为演练总结分析提供依据。

观察员可由有经验的资深人员组成,可以解决部分单位有预案不演练、杜撰演练记录的问题。由于观察卡针对应急预案的处置要求进行了细化,可以很好地解决演练后问题暴露不足,评估报告空洞的问题。

二、复演制度

通过对《应急演练情景观察卡》记录的内容进行对照分析,查找出演练过程存在的各种不足,制定措施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重复进行演练,观察验证问题整改的效果,直到每个处置要点均符合要求,存在的问题真正解决。

四川省汶川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被称为最牛校长,因为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桑枣中学无一人伤亡,创造奇迹。叶校长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都要组织全校师生开展若干次紧急疏散的演习;每周二都是学校规定的安全教育时间。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地震发生后,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用时仅为1分36秒。多么宝贵的1分36秒,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的名言,也体现了重复演练的重要性。

三、建立应急实训基地

天然气泄漏、火灾、爆炸等突发事件现场有剧烈的刺耳声、爆炸声或火光冲天,而且,产生的后果又特别严重,面对这些突发事件时,现场人员的心理素质就显得特别重要,是否能够镇定、准确应对将直接关系到人员的伤亡、财产的重大损失。但输气站是输送高压天然气的易燃易爆场所,天然气泄漏、火灾、爆炸等场景都不能够在现场模拟,因此,建立应急实训基地在应急演练中显得尤为重要。

应急演练是为了测试应急管理系统的充分性和保证所有反应要素都能够全面应对任何应急情况,使应急队伍能够进入“实战”状态,熟悉各种应急操作和整个应急行动的程序、明确自身的职责等。但在“实战”状态全面进行战术训练模拟培训场地必不可少,如果只是利用桌面推演进行“实战”训练,无异于纸上谈兵。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对演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包括修改完善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加强应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对应急物资装备有计划地更新等,针对演练出现的问题应实施整改跟踪管理。

几年来的实践表明,只有注重和持续加强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的管理,创新方法,追求实效,才能提升员工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事故发生时才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控制或消除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等后果,并在事故后能够快速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状态。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北京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石家庄输气管理处

猜你喜欢
输气站场预案
贝雷梁在道路下穿铁路站场工程中的应用
微型注浆钢管桩在高铁站场软基加固中的应用研究
油气站场甲烷排放检测技术及量化方法
输气站场危险性分析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的通知(上)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的通知(下)
清管通球过程中气量损失分析及对策
紧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编制
“红旗”为什么这样红?
——西南油气田公司输气处合江输气作业区基层建设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