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衡山县山洪灾害调查工作

2015-12-24 02:19
湖南水利水电 2015年3期
关键词:衡山县内业山洪

李 祥 贺 翔

(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 长沙市 410007)

1 概 述

衡山县位于湖南中部偏东,湘江中游左岸的丘陵山区,兼有河溪平原,中有南岳贯穿全境,地势起伏较大,国土面积为935.1 km2。共辖17 个乡镇(办事处)、15 个居委会、326 个村民委员会。根据2010年山洪灾害普查结果,衡山县山洪灾害防治区涉及17 个乡镇,山洪灾害防治区面积324.28 km2,总人口23.87 万人,其中山洪威胁的人口2.76 万人,受山洪威胁乡镇17 个,行政村104 个。

衡山县自2010年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并在2013年底基本完成建设任务,由于受时间、投资和技术方法的限制,山洪灾害前期工作的深度不够,山洪灾害普查及危险区划分、预警指标设置、小流域暴雨洪水分析、避险转移路线、人员安置等都有待进一步深入和细化。根据衡山县山洪灾害防治项目 (2013~2015年)的任务要求,2014年1月启动了衡山县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调查评价成果应用到监测预警平台及群测群防中,将全面提升衡山县山洪灾害综合防御能力。

2 调查目标和任务

衡山县山洪灾害调查的目标是通过开展山洪灾害调查,全面、准确地查清山洪灾害防治区内的人口分布情况,摸清衡山县山洪灾害的区域分布,掌握山洪灾害防治区内的水文气象、地形地貌、社会经济、历史山洪灾害、涉水工程、山洪沟基本情况以及衡山县山洪灾害防治现状等基础信息,并建立山洪灾害调查成果数据库,为山洪灾害分析评价和防治提供基础数据。

衡山县山洪灾害调查的主要任务包括水文基本资料收集处理、小流域(包括区间流域)基本信息现场核对、社会经济调查、涉水工程补充调查、历史山洪灾害调查、山洪灾害威胁区域调查、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设施核查、沿河村落现场详查、重要集(城)镇详查、需防洪治理山洪沟基本情况调查。

3 调查范围

衡山县山洪灾害调查范围为面积324.28 km2的山洪灾害防治区,共涉及到17 个乡镇、64 个行政村。

4 山洪灾害调查工作步骤

衡山县山洪灾害调查主要步骤分为前期准备、内业调查、外业调查和检查验收四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收集和处理基础数据、现场采集工具的采购和调试、项目组的成立和调查人员的分工、开展调查业务培训等。

(2)内业调查阶段。根据前期准备阶段收集到的资料,对可以在内业完成的调查任务,直接填写相对应的调查表格。根据外业调查阶段收集到的资料,对调查信息进行审核,检查,确保调查对象不重复不遗漏。

(3)外业调查阶段。根据内业调查阶段收集到的资料和调查名录对调查对象进行实地调查,主要包括沿河村落居民和房屋信息、企事业单位信息、历史山洪灾害信息、房屋宅基高程和断面测量等。

(4)检查验收阶段。可分为县级调查机构交叉检查的方式和县级水利部门抽查的方式,对已完成的调查信息进行抽查,与已有成果进行对比,统计分析错误率,不满足验收标准要求的重新调查,直至满足验收标准为止。

5 山洪灾害调查方式

衡山县山洪灾害调查根据调查对象对专业进行分类,分为四个调查组进驻现场开展调查,第一组主要负责沿河村落居民以及房屋等信息的调查; 第二组主要负责水文基础资料收集以及历史洪水的调查; 第三组主要负责沿河村落断面和居民房屋宅基地高程的测量;第四组主要负责监测预警设施、涉水工程等信息的调查。调查的方式主要有:

(1)山洪灾害防治区基本情况调查采用内外业相结合的原则, 内业充分利用山洪灾害防治的已有成果,收集调查所需的资料,对内业能够填报的内容先行填报(例如已有监测预警系统设备等);外业利用统一配置的现场数据采集终端开展实地调查。

(2)山洪灾害防治区基本情况现场调查采用全面调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于防治区内的人口分布和财产,以自然村的居民聚落为单元,调查人员根据山洪灾害技术要求的调查内容和要求对防治区内的居民户数和居民人数、财产和住房分类情况、企事业单位基本情况等进行调查,整理出满足要求的成果。

(3)水文气象资料的收集、历史洪水调查、河道断面的选定由水文专业的调查人员根据山洪灾害技术要求的调查内容和要求,参照相应技术标准规范,整理出满足要求的成果。

(4)房屋宅基地、河道断面的测量由测绘专业调查人员根据山洪灾害技术要求的调查内容和要求,参照相应技术标准规范,整理出满足要求的成果。

6 山洪灾害调查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6.1 调查范围的确定

衡山县山洪灾害调查首要工作就是编制调查对象名录,调查人员应该与衡山县防办相关人员重新核实调查范围,根据最新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并在开展现场调查工作后根据实际情况做进一步调整,为全面真实反映衡山县山洪灾害防治区的情况打下坚实的基础。

6.2 调查工作的开展

确定调查范围之后,联系所调查自然村所在的乡镇相关部门(水管所等),进一步核实需要进行山洪调查的自然村落,并向当地村支书或者熟悉当地水文的人员了解历史山洪灾害情况、洪水淹没线、沿河村落居民等信息。

6.3 断面的确定

(1)控制断面位于主要受灾区附近 (成灾水位点附近),且河道顺直、易于测量处。

(2)每个村落布设2 个横断面(图1)。

图1 横断面的布设

(3)如果同一河流上下游的两个(或多个)沿河村落距离较近(在500 m 以内),可只在每个沿河村落的成灾水位点(主要受灾区)附近布置一个横断面;图2 实例中,共有延兴村、瓦子河村、子务江村、五一村4 个村落,分布在河流两岸,距离较近,可以每个村落布设一个控制断面(河流两岸平行村落,共用一个断面)。

图2 控制断面的布设

(4)受灾村落附近有支流汇入,则在支流河口附近增设1 个断面,实例如图3 所示,1、2 号断面分别为干流上、下断面,3 号断面为支流汇入断面。

图3 支流汇入断面布设

(5)横断面测量范围:有堤防的河流测至堤防背河侧的地面,无堤防而最高洪水位漫滩很宽的河流至河坎以外100 m 处。

6.4 充分利用现有的数据成果

在开展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之前,衡山县已经完成了大量与山洪灾害相关的工作,包括水利普查、衡山县县级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的建设等,所以在山洪灾害调查工作中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数据成果简化调查工作。

例如: 衡山县县级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中完成了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所以内业调查表中的自动监测站统计表、无线预警广播统计表、简易雨量报警器统计表、简易水位站统计表都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数据,在外业调查时进一步核实即可。

6.5 调查数据的记录

山洪灾害调查的的数据是山洪灾害分析评价的基础。数据的记录主要包括现场表格填写以及相关对象的照片拍摄。

(1)表格填写。建议把采集软件升级到最新版本,然后从系统中导出对应的EXCEL 表格,根据表格中的字段现场调查并填写。

(2)照片拍摄。打开GPS 定位功能,开始拍照前先检查卫星接收指示图标是否正常,拍摄完毕,查看照片信息中是否显示经纬度信息。

(3)数据整理。及时把整理好的数据导入到采集终端软件,并在系统中的地图上标绘相关信息。

7 结 论

衡山县山洪灾害调查工作历时两个月,对各沿河重点村落进行了详查,由于是第一次做山洪调查,无经验可借鉴,在调查中遇到了各种问题,通过不断改进调查方法,解决了各专业的相互配合,使得调查顺利完成,以下是调查中得到的一些经验和教训,供山洪灾害调查参考:

(1)内业先行,外业事半功倍。把可以在内业完成的工作提前完成,外业调查的同时可以对内业部分进行审核,达到查漏补遗的效果。

(2)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根据山洪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和大纲对专业进行分类并落实到相关专业调查人员。

(3)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已有的水利普查和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实施方案可以提供大量与山洪灾害调查相关的数据。

(4)及时整理调查数据。当天的调查的数据要及时加工整理导入到采集软件终端并在地图上标绘出相关内容,为准确有效地给山洪灾害分析评价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猜你喜欢
衡山县内业山洪
公路施工项目内业资料管理探讨
116名小创客角逐机器人“沙场”
公路工程内业资料管理的不足及处理措施
优雅地表达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内业资料管理思考
衡山县西瓜种植气象条件分析
衡山县稻水象甲发生发展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建筑工程内业资料管理探讨
遭遇暴雨山洪如何避险自救
湖北省山洪沟治理思路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