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将成“一带一路”战略助推器

2015-12-24 07:03金星宇
地球 2015年2期
关键词:高铁一带一带一路

本刊记者 金星宇

2015年将是“一带一路”建设延展铺开、做深做实的重要一年。目前,从各方热议的“一带一路”内容来看,基础设施的建设均是主打,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完善和发展基建几乎成为最主要议题。在部署2015年具体工作时,财政部提出要结合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国家税务总局表示,将积极研究和认真落实服务“一带一路”等三大战略的税收措施。

从“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看,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基础设施普遍薄弱,在相关领域急需投资和建设,具有广阔的基础建设的空间。对于中国来说,如何摆脱传统低附加值产品出口的困境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一带一路”将深挖我国的潜力。例如,我国通过提升产品档次,提升高端装备出口规模,将会延续中国出口的竞争力,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动力。

去年以来,各个层面的资本输出和企业“走出去”战略已经启动。不仅监管层将对外投资审批的流程大大简化,高层领导人更甘当“推销员”,以中国高铁为代表一系列中国产业,加速了拓展海外的步伐。

快速发展中的中国高铁

从2008年我国第一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至今不过6年半时间。中国高铁已从东部沿海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全面铺开,目前内地只有内蒙古、宁夏、云南、西藏4省区没有开通高铁。

2014年是我国高铁发展的丰收之年,“四横四纵”的高铁交通网络基本完成,高铁的运营里程在这一年更是达到了1.6万公里,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一半以上。

目前,中国高速列车有1300多列——全世界最多;高铁列车覆盖时速200公里至380公里各个速度等级——全世界种类最全;高铁动车组累计运营里程约16亿公里——全世界运营经验最丰富中国已经成为拥有世界先进的高铁集成技术、施工技术、装备制造技术和运营管理技术的国家。

牵引力:高铁肩负重任

“在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中,高铁无疑是领头羊,是最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产业,在工艺制造、研发、材料等领域都有很强的辐射性,对造船、汽车、机械装备等行业均有很强的带动作用。”有人就曾指出,由于高铁对上下游产业的带动效应明显,将成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及央企海外布局的一个重要牵引力。

2014年,在李克强总理“高铁外交”的推动下,中国高铁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12月19日,《中泰铁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签署。这在许多人看来,是之前与英拉总理签署的“高铁换大米”计划的恢复、扩充与升级,亦是中国铁路成套标准首次输入东南亚。拟建设的中泰铁路连接泰国北部的廊开和南部港口马普大浦,总长从去年商定的300公里增加到800公里,并将全部采用中国技术、装备与标准,计划2015年开始动工,预计2022年完成,项目总投资将超过750亿元人民币。

无独有偶,就在中泰铁路合作重启的前不久,中国、塞尔维亚、匈牙利、马其顿决定在2013年规划的匈塞铁路基础上进行延伸扩展,搭建一条全新的中欧陆海快线。业内人士认为,这次规划是对2013年匈塞铁路的一个延伸和扩充,建成之后,整条线路提升了沿线各国的物流水平,加速了人员、商品和企业之间的往来,将成为中欧贸易新的便捷通道。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有28个国家与中国洽谈引进高铁技术或合作开发,包括土耳其、委内瑞拉、沙特、利比亚、伊朗、泰国、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罗马尼亚、巴西、墨西哥、波兰、美国、英国、俄罗斯和印度。据华创证券统计,所有项目累计里程超过5000公里,总投资额近万亿元。

国家新一轮的基建投资的主要方向之一便是高铁。发达国家的基建需求大部分是升级需求,比如铁路的老旧线路改造升级为高铁;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需求更加强劲,并且根据后发优势理论,新兴经济体和低收入国家在进行基础建设赶超时,可以直接运用最新技术,所以高铁成为许多新兴经济体和低收入国家基建的选择。

四条高铁线路架设“一带一路”新未来

目前中国正酝酿建造四条世界级的高铁线路,它们分别是:泛亚高铁、中亚高铁、欧亚高铁、中俄加美高铁。这四条高铁线路横贯东西,如果建设完成,将成为中国联通世界的重要通道。

这四条线路经过的路线依次是:

泛亚高铁,从昆明出发,依次经由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抵达新加坡。

中亚高铁,起点是乌鲁木齐,经由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土耳其等国家,最终到达德国。

欧亚高铁,从伦敦出发,经巴黎、柏林、华沙、基辅,过莫斯科后分成两支,一支入哈萨克斯坦,另一支遥指远东的哈巴罗夫斯克,之后进入中国境内的满洲里。

中俄加美高铁,从东北出发一路往北,经西伯利亚抵达白令海峡,以修建隧道的方式穿过太平洋,抵达阿拉斯加,再从阿拉斯加去往加拿大,最终抵达美国。

而“一带一路”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路线是:以西安为起点出发,经兰州、乌鲁木齐,从霍尔果斯口岸出境,经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经黑海,进入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德国,到荷兰的港口城市鹿特丹,转到比利时、法国、瑞士、到意大利的威尼斯为止。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从福建的泉州出发,经广州、海口、广西北海,然后经南海进入新加坡、马来西亚,经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经停印度的加尔各答,穿过印度洋,到达非洲肯尼亚的首都内罗毕。然后沿东北方向向上,经过索马里海岸,然后向西,经过也门和吉布提之间的海峡进入红海。穿过沙特阿拉伯和苏丹之间的红海,经埃及的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到达希腊的雅典。继续向西北方向,经过阿尔巴尼亚和意大利之间的海峡,最终到达威尼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终点衔接起来。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中国酝酿建设的四条国际高铁线路与“一带一路”几乎完美契合,这是一种巧合,还是中央高层有意推行的战略举措,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通过国际高速铁路的建设,加快推进高铁走出去的步伐,对国家进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战略无疑具有积极意义。可以说,在未来中国高铁必然是“一带一路”重要的推动力量。

猜你喜欢
高铁一带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我的梦
高铁会飞吗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人地百米建高铁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第一次坐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