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剑指未来”

2015-12-24 07:03段雯娟
地球 2015年2期
关键词:屋顶分布式发电

本刊记者 段雯娟

作为新能源产业中最具发展前景的行业,光伏正处于蓄势待发的当口。一方面,国家对光伏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各省市也陆续出台地方政策为光伏产业的发展铺就康庄大道;但另一方面,国外的垄断调查悬而未决,光伏产能过剩问题严重。可以说,光伏的机会与风险并存。

能源危机和环境压力迫使我国不得不加速进行能源结构调整。“十三五”期间,国家将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相关数据显示,到2020年,光伏发电装机将达到100吉瓦以上,也就是今后6年每年约12吉瓦的装机量。传统能源不再独占鳌头,未来,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将成为重要发电力量。

近年来我国的光伏产业频频遭遇国外的反垄断调查,但实际上,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上光伏发电生产量最大的国家,尽管现在的增长量相对较低。

“主要是这几年行业跌宕起伏,大家的产能没有发挥出来,但是我们的光伏制造在全球的地位已经不可撼动了。”上海新能源行业协会会长朱元昊说。在过去,大规模的光伏电站一度成为趋势,但由于种种技术制约,带有蓄电池的小型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日渐盛行。这种分布式光伏可以安装在居民建筑上,灵活性十足。

目前,在部分地区,分布式光伏的使用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

全国首个屋顶连片“光伏村”年发电逾40万度

在自家屋顶就能发电,用不完的电还可以卖给国家电网赚取赢利。2015年1月15日,位于连云港市东海县青湖镇的全国首个屋顶连片“光伏村”并网投运一周年,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整一年间发电逾43万千瓦时,村民不光用电不花一分钱,还能享受到发电收益近千元。

青湖镇“光伏村”即青南小区,共有128户居民。每户屋顶上都安装了12块太阳能光伏板,自发自用、余电上网。2013年底,由省经信委投入400多万元,建设381.22千瓦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打造的全国第一个屋顶连片“光伏村”。

“光伏村”于2014年1月9日投入试运行,截至2015年1月15日,一年已实现发电量43.18万千瓦时,其中上网电量36.8万千瓦时,上网电费收入15.83万元,同时,享受国家光伏发电补贴18.13万元,因此累计实现收入33.96万元。

作为省级扶贫项目,“光伏村”的国家光伏发电补贴收益将用于扶贫。根据该项目建设时签订的协议,“光伏村”的光伏发电收益80%由小区住户享有,20%用于发电系统运行维护,而国家补贴的光伏发电费用则用于村内扶贫帮助。目前,青南村27户特困户已领取首批帮扶款2.7万元,平均每户1000元,剩余费用将用于扶贫项目建设及后期扶贫款发放。

据该小区居民秦玉华介绍,一年来他家共发电4058度,上网电量2426度,其中1632度已被他家免费使用,同时按照协议约定,上网电量80%收益归他本人所有,全年累计发电收入834.5元。由于在发电过程中用电不要钱,他家新购置了空调、电热水器、电磁炉等家用电器,大大提高了他一家人的生活质量。

村民陶恩强对光伏发电的效果也很满意:“我家里有三台空调,两台电脑,两台电视,一台冰箱,再加上其他小家电,也算个用电大户,夏天用太阳能电却完全没问题,如果阳光不好,也自动切换使用电网的电,很方便。”

记者获悉,在家家实现光伏发电的一年内,128户居民先后添置或更换了空调81台、冰箱32台、洗衣机55台,而电磁灶、微波炉、电饭煲等厨房电器也购置了367台,还有家用果汁机、豆浆机231台,以及电动自行车89辆,“省钱电”的普及使用,将“光伏村”村民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精彩。

用电账、扶贫账之外,分布式光伏电站还可以再算一笔生态绿色账。负责项目建设的天合光能副总裁卢文晓告诉记者,相比燃煤发电,青南村的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可以节省标准煤128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41吨。像青南村这类“光伏扶贫”,在为中国光伏企业带来广阔市场的同时,也带动了群众增收,促进了节能减排。

连云港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的日益加强,发展清洁能源发电是社会的必然选择,而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发电,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供应,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电力行业的自主创新,带动电力行业健康发展。下一步,将围绕绿色能源电力发展,积极推动电能替代战略,做好电力网架的优化布局、调整结构、节能减排的规划与服务,通过“光伏村”的成功运行,这个项目值得大力推广应用,以实现能源的多元化、清洁化、高效化、可持续发展。

光伏发电对今后能源格局影响重大

光伏发电具有显著的能源、环保和经济效益,是最优质的绿色能源之一。然而近几年,光伏业的发展却深受质疑。认为生产光伏电池不仅消耗能源,还会产生污染,然事实并非如此。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研究结果:从减排二氧化碳效果而言,安装1平米光伏发电系统相当于植树造林100平米。目前,发展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将是根本上解决雾霾、酸雨等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在我国平均日照条件下,安装1千瓦光伏发电系统,1年可发出1200度电,可减少煤炭(标准煤)使用量约1度吨。据测算,在我国平均日照条件下,光伏发电系统全寿命周期内能量回报超过其能源消耗的15倍以上。在北京以最佳倾角安装的1千瓦屋顶光伏并网系统的能量回收期为1.5~2年,远低于光伏系统的实用寿命期。也就是说,该光伏系统前1.5~2年发出的电量是用来抵消其生产等过程消耗的能量,1.5~2年之后发出的能量都是纯产出的能量。

大力发展光伏发电系统,带动光伏制造产业,是中国目前为数不多的优质的内循环经济发力点。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每年装机100GW光伏发电系统,投资8000亿(对于资本市场,这就是毛毛雨,10年后卖电费回本8000亿,第20年回来1.6万亿),当年带动GDP约5万亿,相当于全国GDP的8%。而光伏值得称道的是,它是真正的高大上行业(能源投入产出比1:5,成本投入产出比1:3),融合化工、熔炼、半导体行业机械设备、高纯高温冶炼、精密机械加工、精密仪器、铝、铜、钢、建筑、电子电力、有机、陶瓷材料等行业,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些行业的发展又带动了国家整体科技的进步。

光伏权威赵建华博士提到,德国跟日本这两个国家的家用光伏发电已经在政府的补贴下形成规模。日本人对于能源的利用率要求以及德国人对于环保的意识,肯定是比中国人强,因此德国现在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市场。而中国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国家,分布式光伏发电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

在问到家用光伏发电这种新能源的发展前景时,赵建华用"一石二鸟"来形容分布式发电对于中国未来能源的发展。一来,作为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光伏发电利用太阳能,成本低。石油、煤炭资源储量将分别在大约四五十年内跟两百年后用尽。因此掌握储备能源将决定未来的能源结构。

二来,使用太阳能发电不会产生任何环境问题。赵建华举例说,一个中国普通家庭,一个月大约300度电,这300度电按一年来算,相当于要烧1.44吨煤,排放2.85吨的二氧化碳。“如果我们使用光伏发电,这些就可以省下来了。在安装光伏的同时,我们既有经济收入,又有经济回报,而且同时对环境做了贡献。”

过去两年,我国出台了近30项光伏产业扶持政策。最大变化是将“按装机量补贴”转为“按发电量补贴”,同时将国内光伏市场的发展重点从“大型地面电站”转向“屋顶分布式电站”。在补助方面,国家的政策是补贴0.2元/千瓦时(含税),持续时间20年;各地方分布式光伏补贴政策在陆续出台。

“我国新能源的未来在光伏,光伏的未来在分布式,分布式的未来在全民。”光伏亿家创始人刘昶表示,与其他新能源相比较,光伏最主要的优点就是分布式,“只要我们有一定的地面资源或者屋顶资源,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光伏发电的受益者”。

他认为,生物质、地热等真正实现规模化并进入商业运行还需时间,目前还很难成为能源主流,核能虽然在我国可以一定程度上起到补充作用,但是很难成为主流,因此,“分布式光伏未来的成长空间更大。”

对于目前分布式光伏在推广、安装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专家认为,可以通过创新金融模式,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保险来解决。目前,国外这一模式已经非常成熟。

猜你喜欢
屋顶分布式发电
借“光”生财的屋顶
“发电”
柠檬亦能发电?
屋顶屋
分布式光伏热钱汹涌
屋顶的雪(外四首)
分布式光伏:爆发还是徘徊
摇晃发电小圆球
摩擦发电
基于DDS的分布式三维协同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