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年龄的相关性

2015-12-25 03:36安可英,闫晓红,宓宝斌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年龄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年龄的相关性

安可英闫晓红宓宝斌崔建国马慧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山东滨州256603)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血压晨峰;年龄

中图分类号〔〕R544.1〔

第一作者:安可英(1964-),女,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老年心血管疾病研究。

正常人群血压存在明显的节律性,即表现为“两峰一谷”,即白天血压波动在较高水平,晚上20:00时血压逐渐下降,至夜里2:00~3:00时降至最低谷,凌晨血压又复上升,至上午6:00~8:00时达到最高峰,然后血压持续波动在较高水平,至下午16:00~18:00时出现第2个高峰,以后逐渐下降〔1〕。研究显示,部分高血压患者尽管其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但其靶器官损害仍然存在,甚至较部分血压控制较好者严重,随着动态血压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人们发现血压节律异常可显著加重患者靶器官损害,尤其是清晨血压急剧升高患者,靶器官损害更重,患者预后更差〔2,3〕。把清晨血压急剧上升现象称之为晨峰血压(MBPS)〔4〕。本研究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MBPS发生情况,并分析年龄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MBPS的相关性。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入选2008年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72例,男201例,女171例,年龄37~72岁,≥60岁患者217例,<60岁者155例,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按照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5〕,收缩压(SBP)≥140 mm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血管病、未控制的心力衰竭以及白大衣高血压。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一般资料收集采用文卷形式收集所有入选者一般资料,详细记录患者年龄、性别、文化水平、高血压发病以及服药情况等资料。

1.2.2血压测量血压测量前30 min不服用任何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坐位休息5 min,首次测量血压时测量双上臂血压,取血压较高的一侧坐位测量部位并记录,连续测量3次,每次间隔2 min。使用标准的水银柱血压计,取柯氏第一音和柯氏第五音分别为SBP和DBP,取3次平均值。

1.2.324 h动态血压监测所有入选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监测前1 w停用降压药。监测时间从上午6:00~7:30至次日上午6:00~7:30,袖带绑于受拭者左上臂,自动充气测量SBP、DBP,并同时记录心率的变化。设置白天(6:00~21:59)每15 min记录1次,夜间(22:00~次日5:59)每30 min自动充气测压1次。自动监测24 h,监测期间正常活动,每小时区间有效读数无缺漏,同时设定SBP<70 mmHg或>260 mmHg,DBP<40 mmHg或>150 mmHg时的数据剔除,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有效数据>90%。血压晨峰的定义:清晨醒后2 h内SBP的平均值减去夜间最低SBP的平均值,其值>28 mmHg,即诊断为存在血压晨峰现象。

1.2.4实验室检测受试者采空腹静脉血5 ml,应用贝克曼AU542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t及χ2检验,MBPS与危险因素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

2结果

2.1不同年龄组MBPS发生情况≥60岁组患者MBPS发生率和MBPS值分别为53.5%、(37.4±18.3)mmHg与<60岁组患者〔40.6%、(27.1±14.5)mmHg〕相比差异显著(P<0.05)。

2.2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MBPS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患者FBG水平、年龄、24 h SBP存在显著正相关(r=0.378,0.421,0.373,均P<0.05)。

2.3MBPS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在校正了其他危险因素后,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显示,年龄、FBG、24 h SBP是引起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MBPS现象的主要危险因素,见表1。

表1MBPS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变量偏回归系数标准化回归系数标准误t值p值常量-30.679-13.687-4.2470.000年龄0.49802890.1424.0270.00024hSBP0.3670.2310.1263.6170.001FBG3.4010.2540.9703.2980.001

3讨论

近年研究表明,部分高血压患者尽管其血压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但是其靶器官损害却与血压控制较差者无明显差异,甚至高于这类患者,引导了学者向血压的另一个方向进行研究,即血压节律性。正常的血压节律呈现“两峰一谷”状,称之为杓型血压。研究证实,MBPS对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产生严重影响、这类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显著增加,并且独立于24 h平均血压水平〔6,7〕。

本研究显示,年龄可能是MBPS的重要因素之一,进一步分析显示,年龄与MBPS呈正相关,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分析其可能的机制是,随着年龄增加,动脉硬化程度也显著增加,动脉弹性减退,对于血管收缩的调节能力显著降低,因此在清晨患者醒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时,血压急剧上升〔8,9〕;另外,国外研究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自主神经紊乱,交感神经异常激活〔10〕。老年高血压患者其显著的特点是MBPS发生率显著上升,成为影响其靶器官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4参考文献

1温胜男,路方红,赵颖馨,等.血压正常高值人群动脉硬度、左室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山东医药,2009;49(1):68-9.

2张源明,王翠霞.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晨峰现象与靶器官损害〔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8;16(7):602-5.

3冯品,王瑞英,杨婷,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晨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9;17(10):935-9.

4张维忠.血压变异和晨峰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6;34(3):287-8.

5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高血压杂志,2005;13(增刊):S14.

6方根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内皮功能、心脏重构关系的研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23:346.

7郑霞,王鑫,朱艳利,等.清晨高血压与靶器官损害的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45:801-8.

8曾晓琼,邓毅,刘淘真,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与血压变异性的相关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16):1503-4.

9方向阳,吴金玲,牛玉红,等.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影响因素〔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9;17(8):716-9.

10Lee DH,Ihm SH,Youn HJ,etal. Age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the early 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 in patients never treated for hypertension 〔J〕.Korean Circ J,2009;39(8):322-7.

〔2013-08-15修回〕

(编辑赵慧玲/曹梦园)

猜你喜欢
原发性高血压年龄
变小的年龄
忘记年龄
我们都在年龄里生死
年龄歧视
对高血压患者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脂联素、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的关系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依托团队服务的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自我检测模式的效果评价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
算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