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FFT的抛物线内插位定时估算方法

2015-12-26 12:50丁丹萍公珊珊陈芳
软件 2015年6期

丁丹萍+公珊珊+陈芳

摘要:针对基于数据辅助的开环前馈的载波同步问题,本文分析了常用的位定时估计算法,并在此基础上为了适应短促突发快速位定时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FFT的抛物线内插的位定时估算方法,仿真表明达到了很好的估计精度和性能。

关键词:开环前馈;位定时;抛物线内插

中图分类号:TN91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5.06.025

本文著录格式:丁丹萍,公珊珊,陈芳,一种基于FFT的抛物线内插位定时估算方法[J].软件,2015,36(6):134-138AParabolicInterpolationBitTimingEstimationMethodBasedonFastFourierTransformDINGDan-ping,GONGShan-shan,CHENFang

[Abstract]:Aimingatthesolutionofcarriersynchronizationproblembasedondatasupplementaryopenloopfeedforward,somebittimingestimationalgorithmsareanalyzedinthispaper.Onthisbasis,aparabolicinterpolationbittimingestimationmethodbasedonfastFouriertransform(FFT)isproposedtomeettherequirementofshortburstquickbittiming.Simulationresultsvalidatetheestimationaccuracyandperformanceofthismethod.

[Keywords]:Loopfeedforward;Bittiming;Parabolicinterpolation

0引言

在通信中,由于收发两端采用的时钟品振不一样,阴影、噪声、衰落都会引起对于最佳判决点位置估计的偏差,而判决点位置的偏差则急剧影响载波同步的性能。因此需要在接收端产生一个与接收信号符号速率相同,相位与最佳判决时刻一致的定时脉冲序列信号[1],来恢复出最佳判决时刻的接收信号,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位定时。而在短促突发通信中,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同步,相应的可用开销少,传统的位定时误差估计方法存在同步慢、精度低和性能差等特点,所以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FFT的抛物线内插的方法,在捕获的同时就能估计出位定时信息。

通常我们进行位定时估计的方法分类如图1[1]:

插入导频法是在发送的基带信号中插入位定时导频信号,由于人为地增加了发送信号,并且需要占用一定的频谱,带来了额外的开销和干扰,所以现在已经很少采用。

直接法是指利用插入的参数和数据本身携带的信息,提取时钟信号或调整本地的时钟信号,使得能够在最佳采样时刻获取最有效的数据。其中滤波法是对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进行变换,使得变换后的信号含有定时参数,并通过窄带滤波器提取出来,实现位同步。

而比相法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位定时方法。比相法是在本地产生一个定时抽样时钟信号,通过算法计算出当前抽样时刻和最佳判决时刻之前的偏差,并进行补偿,补偿方法有两种[2].

改变本地时钟的相位。如采样时钟的相位,来改变对AD后采样数据的最佳采样点的选择,从而在最佳时刻选取数据,如下图2。通过内插算法来将AD接收到的数据插值到一个合适的最佳判决点[3],如下图。

这两种方法主要适用的场合和区别主要如下:

变时钟法主要适用于多路同速率同源信道的位定时,因为接收端的多路信道是共用一个晶振源的,收发时钟的调整对于同速率而言所改变的AD采样时钟的步径是一致的,即调整时钟即调整了多路信号的位定时刻度。此方法需要连续不断地估计和调整时钟的频率,因而主要适用于连续信道的位定时估计。

内插法调整位定时主要适用于独立不同速率的多路信道,因为每路采用独立的时钟进行采样,采样后的数据速率也不相同,通过误差检测算法得出来的误差值直接通过内插器插值AD采样信号,直接恢复出采样信号。此方法同步时间短,无需调整采样时钟,延迟小,因而主要适用于突发信道的位定时估计。

本文主要是基于短促突发而言,所以采用图所示的位定时估计方法。而对于图中的定时误差监测器则有多种方法,也是影响位定时估计精度的重要部分,下面重点介绍。

1位定时估计算法

对于突发通信来说,常用的位定时估算方法有Garden算法及平方法。

Garden算法[4]:

通过对于AD抽样下来的采样值,至少2个,一般4个,进行前后码元的运算,提取位定时误差值,采用的公式如下:

其中yt(x)和ya(x)分别为在第r个符号内对于I、Q两路的抽样值。而yx,(r-1/2)和yo(r一1/2)为第r个和第r-1个符号中间的抽样值,当相位误差是0的时候,估计误差的为0;当抽样时刻超前时,估计误差大于0,当抽样时刻滞后时,估计误差小于0。通过误差值的大小做长时平均就可以得到位定时估计偏差的大小。

平方法:

平方法是信号经过抽样以后,再进行平方变换,而时域平方等效频域的卷积,频域的卷积会产生符号速率的谱线,就能提取出含有时钟的分量[5]。

其位定时误差提取电路如下‘1]:

其中x(n)=y21(n)+y2o(n)为输入I、Q信号的平方和。

上述两种方法在短促突发通信中弊端如下:

Garden算法对于信号频谱有要求,频谱越宽估计出来的位定时误差越精确,当升余弦频谱滚降系数a=l时性能最好,而当a接近于0的时候无法实现位定时误差检测,因此只适合a=0.4~1的BPSK/QPSK信号,短促突发要求占用带宽小,一般滚降系数a=0.35。并且由于Garden算法是基于时域信号的估计,在信噪比较低时性能会急剧恶化。

平方法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由于平方运算为非线性运算,经过一个平方运算后,性能急剧下降,只能用长时间的统计平均,通过符号能量的叠加来弥补性能的损失,同样不适用于信噪比较低的短促突发。

基于上述两种算法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FFT的抛物线内插位定时估计方法。

2基于FFT的抛物线内插位定时

对于基于数据辅助的前馈式载波同步来说,突发信号首先就需要进行突发捕获,这是载波同步的基础,只有捕获到了突发以后才能进行参数估计,而常用的载波同步就是基于FFT的载波同步,通过与本地PN共轭相乘得到的序列进行FFT,通过判断FFT峰值来判断突发是否到来,这是~个基于数据辅助的统计平均算法[6],而FFT的峰值信息里恰好也包含了位定时信息,因为位定时的差异会带来信号幅度的变化,信号幅度的变化就会反映在FFT的峰值大小中,所以在进行突发捕获的同时就可以进行位定时参数估计,具体算法流程图如下图5基于FFT的抛物线内插位定时算法流程:

在接收到的信号与本地的PN码共轭相乘,计算信噪比,同时存储当前峰值[7-9],如果判决到突发到来了,多存储一次FFT的峰值,共得到三个峰值:捕获到的前一个点的峰值y(r-l)、捕获到时刻的峰值Y(r+1)。

通过下面抛物线方程计算出最佳采样点偏离捕获时刻采样点的位置L

由偏离捕获采样点的位置来计算位定时误差Uk=/-1,通过得到的Uk值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拉格朗日内插[10]就可以得到准确的最佳判决时刻的数据了。下图分别为偏离1/4、2/4、3/4和1个采样点的FFT峰值图。

3性能及仿真

针对符号速率fd=8ksps,前馈引导码长L=256的QPSK调制进行了仿真:

图7为通过抛物线内插位定时前后的QPSK星座图。

由以上仿真结果可以得知,通过基于FFT的抛物线内插的位定时估计方法,可以有效地满足短促突发时间短、同步快、信噪比低的要求。

4结论

本文首先分析了位定时误差估计的重要性和基本方法,然后针对短促突发的实际要求,即通信时间短、突发可用估计比特少、信噪比低的特点分析了现有的位定时方法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FFI的抛物线内插的位定时方法,仿真和实践证明都具有良好的性能。

参考文献

[1]张杭,张邦宁.数字通信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ILIJ版社,2008.

[2]LarsErup,FloydM.Gardner.InterpolationinDigitalModems-PartII:ImplementationandPerformance.[J]IEEETRANSACTIONSONCOMMMUNICATIONS,1993,4(42):54.

[3]A.Mileant,S.Million,S.Hinedi.ThePerformanceoftheAll-DigitalDataTransitionTrackingLoopusingNonlinerAnalysis.[J]IEEETRANSACTIONSONCOMMMUNICATIONS,1995,5(13):31-34.

[4]HIKMETSARI,LYDIEDESPERBEN.MinimumMean-SquareErrorTimingRecoverySchemesforDigitalEqualizers.[J]IEEETRANSACTIONSONCOMMMUNICATIONS,1986,7(14):54-57.

[5]DOMINIQUE,N.GODARD.PassbandTimingRecoveryinallALL-DigitalModemReceiver.[J]IEEETRANSACTIONSONCOMMMUNICATIONS,1978,6(11):31-34.

[6]李辉,王永德.BPSK/QPSK解调中定时的全数字式多相滤波器实现方法[J].四川大学学报,2001,4(7):11-13.

[7]孟利民,仇佩亮.BPSK全数字接收机的内插性能仿真[J].电路与系统学报,2001,5(6):21-24.

[8]王云峰,王静,黄世伟.一种两路并行调度的点乘算法硬件实现[J].新型工业化,2014,4(7):20-27.

[9]杨昭怡,张琦,王拥军.基于增益透明SOA的OOK-8PSK调制格式转换研究[J].软件,2013,34(12):218-223.

[10]曹永盛,吴亚楠,赵安臻,等.16QAM/ASK正交调制光标记交换系统的设计与性能仿真[J].新型工业化,2014,4(2):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