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危机三维立体干预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2015-12-26 03:57张海燕
长春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心理危机实施构建

大学生心理危机三维立体干预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张海燕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5; 山东工商学院统计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摘要:以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内容(预防、预警、干预、预后跟踪模块)为一维,以校-院-学生三级组织架构为二维,以大学生活时间段为三维,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三维立体干预体系,并交叉形成体系实施的责任目标体系、过程控制体系、考核指标体系、结果反馈体系,力求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科学性、完整性、可操作性。

关键词:心理危机;立体干预;构建;实施

收稿日期:2014-12-29

作者简介:张海燕(1976-),女,山东即墨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志码:A

0引言

目前,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日益突出及社会、政府、学校、学生的广泛重视,如何建立一套科学、完整、可操作性的危机干预体系,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增强个体自我和谐程度,降低心理危机水平,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内已有多名教育工作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广泛的探讨,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立和具体操作提供了有效的方法、程序、策略指导。但心理危机干预本身和干预对象性质决定了其过程的复杂性,如何保证危机干预的科学性、有效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还有继续探讨和充实的必要及意义。

1理论基础:心理危机的概念、分类、过程与结果

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的鼻祖Caplan认为,当一个人面对困难情境(problematic situation),而他先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及其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即他必须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他的能力时,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psychological distress),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1]

根据危机刺激的来源,心理危机一般分为两大类,即成长性危机(maturational crises)和境遇性危机(situational crises)。成长性危机是指当个体从人生某一发展阶段转入下一个发展阶段时,由于原有行为和能力不足以完成新课题,新的行为和能力尚未建立,从而导致个体行为和情绪的混乱无序状态。与成长性危机相比,境遇性危机是由外部整个引起的心理危机,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遇到的。Caplan和Burgess都将其分为三类,Burgess的分类更容易理解一些:一是不可预估的生活事件(unanticipated life events),如亲人亡故、疾病等;二是灾难性危机(victim crises),如战争、自然灾害、恐吓等;三是预估发生的生活事件(anticipated life events),如离婚、子女出生等。[2]即使危机是由外部事件引起的,也应注意到其与发展阶段的交互作用。无论是成长性危机还是境遇性危机都具有一定的可预防性,只不过是成长性危机更具常规性和可预期性。

Caplan在他的心理危机理论中,明确阐述了危机反应需要经历的四个过程[3],这为心理危机干预时机、不同阶段的策略等提供了有效的依据。第一阶段:个体内心和谐被打破,体验到压力,并采取惯常方式进行应对,一般发生在生活发生或即将发生变化时,没有求助动机;第二阶段:惯常策略实施失败,焦虑增加,开始尝试其它不正确的解决策略,求助动机开始出现;第三阶段:不正确的解决策略失败,求助动机达到最强,甚至选择了一些错误的求助对象,如占卜等;第四阶段:如果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当事人会产生无助、生命意义怀疑、精神崩溃、人格解体。做为危机干预者应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措施,将个体危机尽早解除。

心理危机一般会产生几种不同后果:一是顺利度过危机,并进一步提升了个体自我心理适应水平;二是度过危机但在意识或潜意识中留下阴影,限制了心理适应水平,甚至会被以后的生活事件触发;三是未能度过危机,自杀;四是未能度过危机出现精神病症。

对心理危机概念、类型、过程和后果的了解,更有助于我们建立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策略,建构更为完整的干预体系。对此更为详细的了解可参见龙迪的《心理危机的概念、类别、演变和结局》一文和Caplan、Burgess等人的著作。

3大学生心理危机三维立体干预体系构建原则

心理危机与人生的发展阶段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生是一个年龄、学历、心理认知等极为相近的群体,这为心理危机的干预提供了良好的定位,更有利于发挥心理危机可预期性和针对性的特点。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建立科学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需要参考和遵行以下原则:

(1)以防为主,预防、干预、跟踪相结合原则。建立教育提升、危机预警、危机干预、预后跟踪四大模快,作为干预体系的工作内容。根据心理危机的概念和分类,即使由外部事件引起的境遇性危机,也应注意到其与发展阶段的交互作用,因此,无论是成长性危机还是境遇性危机,都具有一定的可预防性。根据危机演变的过程采取不同的策略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并对干预后的案例进行有效跟踪,直至康复或得到妥善解决。

(2)三早原则。早预防、早预警、早干预。心理危机干预就是在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或创伤性事件后采取的迅速、及时的心理干预。其作为一种急性的心理处理,具有及时性、简短性等特点。危机干预是短时、急性的心理处理,因此要及时、简短,它更多的是一种“心理急救” 。[4]相对于干预,干预前的预防与预警更为重要。对于成长性危机而言,根据大学阶段的时间纬度,可以通过教育、讲座、团体等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如入学适应期、就业考研期、期末考试期、自杀传染期、春冬病躁期、节假日期[5],另外还有毕业恋情归宿迷茫期及贯穿于整个大学生生活的爱情纠葛等。对于一些个体境遇性的危机,教育工作人员要通过观察、信息收集、专业评估等进行及早预警和判断,对于灾难性的危机(如地震等)和群体性危机(如学生自杀后,其宿舍、同班成员产生的心理危机)要提前形成分级预案,提前教育,以便于危机爆发后能够及时、快速、有条不紊的做出反应。

(3)全面全程原则[6]。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要做到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全员即学校-院系-班级-学生,要求学校领导,校学生工作部、团委、院系党、团委(支部)、班管委、舍长及学生等全员参与,构建畅通的预警及信息渠道和完整的干预组织架构,面向全体学生,贯穿学生生活始终。对于参与人员要进行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确保队伍专业化,行动规范化,体系科学化,反应即时化。必要时,还可以与学生家长与专业治疗机构取得联系,进行合作。对于预防、预警、干预、预后跟踪实施全程控制,不能疏漏任何一个环节和细节。

(4)制度保证原则。体系的建立与实施需要完善的制度做为保证,需要从体系人员要求、组织架构、责任目标、过程控制、考核指标、结果反馈、预案体系、评估要则、安全与保密等各个方面做出详细的规定和专业指导。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只是宏观层面上的一个框架,必须有各种规章制度的控制和充实,才能保证整个体系有序、健康的运营。体系建立犹如“木桶理论”,任何“短板”都可能导致整个体系运转的失败。

(5)普及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7]。尤其在预防与干预性环节,一定要坚持此原则。普及性是指面对全体学生,针对一些绝大多数学生都可能会遇到的心理危机,展开普及性的心理教育和干预策略,常见的方式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讲座等,以心理素质的提升为主要任务。特殊性在这里应该注意到两层含义,一是特殊群体或个体,如贫困生群体、求职遇挫群体等,一般采取的策略有针对性的讲座、团体辅导、个体咨询等;另外是指心理危机特殊频发期,如新生适应期、期末考试期,考研求职期等,未雨绸缪,提前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尽量减少此类心理危机的发生。

(6)安全与保密原则。无论是在预防、预警、干预还是在预后跟踪环节,工作人员务必以当事人为中心,坚持安全与保密原则, 遵守心理教育工作都规范与操守,确保当事人或当事群体的必要信息保密,并不会受到任何伤害,这也是心理教育最为基本的原则。

4大学生心理危机三维立体干预体系构建

为保证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分别从三个维度进行立体交叉,分割成小的模块,确保干预体系更好的落实。

4.1一维为干预体系模块-干预体系的内容角度

(1)预防模块。根据目标人群的性质和心理危机的波及范围,可分为普及型预防和特殊型预防。普及型预防针对的目标人群为全体学生,一方面根据大学生的人生发展阶段和大学生活的不同时期,对一些普遍会产生的心理问题,通过先行教育与提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应对策略,增强“免疫”,提高心理适应力。另一方面对于战争、自然灾害的防御,要成立指挥小组,明确组织架构与责任,并根据灾害可能造成的伤害程度和发展情况及心理危机的演变过程建立分级预案(如黄、橙、红等)。对学生进行灾害防御、预警、自我保护、撤离秩序与疏散通道,相互救助、情感宣泄、朋辈咨询等方面的教育,并根据预案进行一定的演练。普及型预防一般采取的教育策略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讲座、相关知识竞赛、课外文体活动、演习等。

特殊型预防针对的目标人群为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和共同特征的心理危机易感群体与个体,如贫困生群体、单亲群体、求职失败群体、人际退缩群体等等。在没有出现明显心理症状之前,通过一定的教育策略,提高其心理素质,维持内心和谐。惯常采用的教育策略为针对性讲座、成长性团体等。

(2)预警模块。根据预警模块的工作内容,将其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危机评估、预警信息报知和心理档案。心理危机评估可分为普及型评估与特殊型评估。普及型评估一方面是指通过心理测验软件、量表等对全体学生进行的常规诊断性评估,是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和预警信息报知的一个前提;另一方面是针对大规模的战争或灾害出现前、中、后对学生心理状态的评估,面向全体学生,但有时由于时间和群体规模的限制,也可采取分层抽样的方式进行,以便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当事人员分层,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和启动哪一级的预案提供依据。特殊型评估一方面是指针对规模影响较小但较为严重的突发事件波及的学生群体进行的诊断性评估,如自杀等,为分层干预与策略采用提供依据;另一方面是指针对已有心理症状的个体进行的评估,为咨询、治疗与是否转介提供参考。无论普及型评估还是特殊型评估都要根据《心理危机评估等级与知情细则》,确立心理危机的级别,为预警信息的汇报、确立知情对象、采取干预策略、启动预案提供依据,级别的确立一般由评估主体(如重大危机事件的发现者,普及型与特殊型评估的主体等)完成,根据评估的过程(如初级评估、二次评估等)和结果,心理危机的等级也要随之改变。

预警信息报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预警信息汇报体系架构;二是知情级别制度。这些都要以《心理危机评估等级与知情细则》为依据,以评估主体为信息报知基点。现以橙色预警级别为例,分别以自杀事件发现者和自杀倾向评估者(专业心理工作人员)为主体,展示预警信息报知的体系架构、流程和知情级别(见图1图2)。

心理档案是预警模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档案包含的主要部分有:个体的详细个人信息,如姓名、性别、各级预警知情人详细联系方式等;各阶段普及型评估结果;各阶段特殊型评估结果;个体访谈及咨询治疗记录;预后跟踪记录等。既有的信息都会为个体将来心理危机的诊断提供参考。对于通过评估、心理排查等手段确立出的危机个体,要建立动态分级信息库,以便确定干预策略,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与监控。

(3)干预模块。干预模块主要针对于通过预防策略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而出现相关心理危机症状的群体与个体。对象确立主要以预警模块的评估结果为依据,以预警信息报知为主要信息来源,以动态分级信息库名单为参考。

国外的许多危机干预模式值得借鉴,主要有ARC、CISD、CCI三种。[8]美国红十字会危机干预模式(American Red Cross, ARC)三种常用方法:减压(defusing)、个体危机干预和报告分享(debriefing)。这种方法仅局限于缓解个体痛苦的情绪,而不是一种个体治疗,不宜用来对个体进行过于强烈或过深的探索。危机事件应激报告模式(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 CISD)。这种干预模式主要用来减轻心理危机和创伤带来的急性身心症状,是针对危机或创伤性事件有结构的指导性小组讨论。通过早期的情绪宣泄、对创伤经验的描述以及小组和同伴获得的支持,促使参加者从创伤性经历中逐渐恢复。标准的 CISD包括六个阶段:①介绍期②事实期③感受期④症状期⑤辅导期⑥恢复期。教室危机干预(classroom crisis intervention,CCI)主要是为了帮助大量因经历共同危机而受创伤的学生,对其进行心理急救。CCI也是由六个步骤组成,包括介绍领导者及 CCI的规则;提供事实并驱散谣言;分享事件始末,参与者自愿分享经历,感受彼此的联结;分享危机反应,使反应正常化;赋能(empowerment),让学生重新获得控制感;获得“危机已经结束”的感觉。该模式一般在课堂上进行,强调教师在干预过程中的作用,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干预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起到“促进者”的作用。这些不同的干预模式都可以根据适用群体和干预程度有针对性的应用于危机干预的不同级别中。

图1 橙色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报知流程体系图(自杀事件) 实线所指为知情组织参与干预部门;虚线所指为知情部门

图2 橙色常规事件预警信息报知流程体系图(自杀倾向) 实线所指为知情组织参与干预部门;虚线所指为知情部门

对于大规模战争与灾难性事件和小规模突发事件的干预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分程评估,分层干预。根据危机演变的过程进行分程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和心理危机的程度对人员进行分层,采取三级干预策略。分层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有针对性地提供心理干预,保证干预的效果。对于影响范围内的群体普遍会产生的心理危机,如恐惧、悲伤、焦虑等情绪,采取现场讲座、视频讲座、必要信息告知等方式并参考ARC、CISD、CCI危机干预模式进行一级干预;对于距离事件源较近或受影响较大的小规模群体通过团体辅导、情绪宣泄、针对性讲座等进行二级干预;对于危机症状特别严重的个体通过面面咨询、电话咨询、监控、心理治疗、转介等进行三级干预。根据分程评估的结果,三级干预的对象也应进行动态变化。对于常规心理排查确立的动态信息库中的人员,要根据预警级别采取对应的干预策略,如访谈、面询、监控、同质性团体、情理治疗、向社区专业机构转介等策略和技术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

干预之后还应进行有效性评估,并根据评估的结果,及时的调整干预方案和分级动态信息库名单,为下一轮的干预与预后跟踪提供参考与借鉴。

(4)预后跟踪模块。主要针对采取危机干预策略或暂时性度过危机以后,仍有可能在刺激情境下重发或反复的受到过严重心理危机创伤的个体。采用观察、追踪、监控、定期访谈等方式,直至心理适应水平恢复。在这个过程中要建立详细的观察、随访记录,了解个体心理状态的动态变化和趋势,有效的预测和防止心理危机的重发与反复。

4.2二维为组织架构-人员配备与信息渠道角度

从组织架构上形成校-院-学生三级体系,分别就预防、预警、干预、预后跟踪承担不同的责任分工,完成三维立体干预体系目标。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规模,专业机构的架构上,校心理咨询机构还可下设院系心理咨询机构,分别对校心理咨询机构和院系学生工作部门负责,行政机构的架构上也可形成校-院-班-宿舍-学生五级。组织架构即是一个权力责任分级,同时也是预警信息报知体系的一个重要参考。

图3 心理危机三维立体干预体系图示

人员的配备与甄选。行政机构方面,各分级部门要有专门心理危机干预负责人和组委,一般由具有丰富学生工作和危机处理经验的学生工作人员担任,承担具体的组织与干预责任。专业机构方面,校级专业机构人员一般由具教育学、心理咨询、临床心理学专业背景或通过国外、国内劳动人事部门相关认证的专业人员担任。心理委员(也有称阳光天使、朋辈辅导员等)一般根据心理委员胜任力特征模型在学生中甄选,并经过校专业机构培训后正式上岗,担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心理危机干预的组织、实施、朋辈咨询、信息收集与预警等工作。

组织架构中各级机构,分别就心理危机干预的预防、预警、干预与预后跟踪承担不同的组织、实施、监督责任,要做到责任清晰、目标明确。在此,不建议成立过多的组织机构,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重大灾难应急干预委员会、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心理危机干预委员会等等,不利于责任明晰和预警信息报知,结点过多,决策效率低下,不符合心理危机干预的“三早”或时效性原则。

4.3三维为频发时间-特殊时间段控制角度

频发时间维度主要是针对预防模块,确立不同时间段上的预防重点,一般以大学生活的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为主线,将新生适应、考研求职、毕业恋情归宿等高发期穿插于其中。提前预防,防患于未然,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进行预防和干预。

4.4三维立体交叉

分别以心理危机四大工作模块、三级组织架构、四个时间段为三个维度进行立体交叉,形成四十八个小的模块(如图3所示),利于建立心理危机三维立体干预体系的责任目标体系、过程控制体系、考核指标体系、考核结果反馈体系。

5大学生心理危机三维立体干预体系实施

根据图3,我们将目标、工作、考核指标、结果反馈具体到四十八个小的模块中,进行分解和明晰,形成三维立体干预体系实施框架,并以此为依据构建三维立体干预实施的责任目标体系、实施过程控制体系、考核体系、结果反馈体系,为三维立体干预体系的具体实施提供有效保证。

5.1责任目标分解

以立体干预体系的工作内容维度和时间维度为参考,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总体目标进行校、院、学生三级分解,明晰各级行政部门与专业部门的责任,确保总体目标分解与执行,构建完整的责任目标体系。

5.2实施过程控制

根据分解目标与所承担责任,各级行政部门与专业机构制定工作制度与年度详细的工作计划与工作细则,具体工作要有详细的起始时间、工作策略、工作流程、过程结点、效果评估方法等,构建三维立体干预实施的过程控制体系。

5.3考核指标确定

根据各级机构工作计划与细则及效果评估方式,确立工作大项与细项的考核指标,并确立指标等级与权重,构建体系实施的考核指标体系,为年度评估与考核提供依据与参考。

5.4考核结果反馈

根据过程评估与年度评估的结果,建立奖惩制度,与教师绩效工资、晋升、职称等项目链接,对工作人员进行有效激励。

6结语

大学性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内容,文章仅从宏观构架层面构建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三维立体干预体系,要想使体系健康运营,还有大量中观策略和微观技术层面的东西需要继续调研与补充。广大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总结干预工作经验,主动探索新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科研素养,为学生的健康成才提供卓有成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龙迪.心理危机的概念、类别、演变和结局[J].青年研究,1998(12):42-45.

[4]伍新春,林崇德,等.试论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45-50.

[5]王传中,赖海雄.大学生心理危机多发期现象及其成因探讨[J].医学与社会,2009(4):56-58

[6]牟宏伟,王萍,等.构建全方位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J].求实,2009(S2):163-165.

[7]刘雨芙,吴长旻.构建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144-146.

责任编辑:程艳艳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Intervention System

for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risis

ZHANG Haiyan

(School of Marxism,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College of Statistics, Shando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Yantai 264005,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constructs a three-dimensional intervention system for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risis by taking the basic content of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including the modules of prevention, warning, intervention and following as one-dimension, university-school-student three-level organizational framework as two-dimension and time quantum of university life as three-dimension, develops interactively the responsibility objective system, process control system,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and result feedback system, hoping to make the system scientific, comprehensive and feasible.

Keywords:psychological crisis; three-dimensional intervention; co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

猜你喜欢
心理危机实施构建
大学生心理危机表现以及应对策略浅析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专业化干预
警卫官兵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