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培养人才的路径研究

2015-12-26 04:00王洋,王欣
长春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人才

应用型高校培养人才的路径研究

王洋1,王欣2

(1.长春大学管理学院,长春130022;2.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纪检监察办公室,长春130052)

摘要:应用型高校的主要职责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完善。本文从应用型人才的定义和社会需求状况出发,探讨应用型高校培养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课程体系设置不成熟,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和师资力量薄弱等。应用型高校培养人才应构建多学科相融合的应用型人才模式,组建多层次的教师队伍,深度开展校企合作,也需要政府加强在校企合作中的调控力度。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人才;路径

收稿日期:2014-09-20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3]第276号);长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CSKT2014ZX-0064)

作者简介:王洋(1977-),女,吉林长春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财务管理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一个农业大国转变为一个工业大国,社会经济取得快速发展。进入新世纪以后,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此时的中国需要的不仅仅是受过高等教育、掌握科学知识的人才,而是更加需要那些能够将知识转化为产品,将科技成果转变为生产力,并创造出更多利润的应用型人才。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第一位,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但现行的教育制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应用型高校的培养目标必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既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又具备创造性和应用性的人才。

1应用型人才的定义和社会需求状况

1.1应用型人才的定义

高校的职能定位可以分为三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在人才培养这一职能中,还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才、技术开发的人才和实际应用的人才。按照人才培养的不同层次和规格,可以把学校分为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三类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能力素质、工作任务等方面的侧重点是不同的。研究型大学从事的是精英教育,强调学术性,在培养人才时侧重于研究和管理能力;应用型大学从事的是应用性教育,强调专业性,培养的是面向社会、解决生产经济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在培养人才时侧重于管理和操作能力;高职高专院校从事的是职业性教育,强调职业性,培养的是实用技能型人才,侧重于操作能力和动作技能。

从不同类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定位,可以看出,应用型人才的内涵既不同于研究型大学所培养的研究型人才,也不同于高职高专院校所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是不仅仅停留于技术层面,而是能够充分适应日新月异的变化,具备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现存的知识进行改造,不断地适应新情境的人才。

1.2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状况

人才培养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各用人单位对合格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1)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1980年改革开放伊始,第一产业的比重占到30.17%,第三产业只有21.60%,加入WTO以后,我国的三大产业比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农业所占比重下降到15.06%,第三产业赫然成为发展最快的产业,产值比1980年翻了两番,比重达到39.02%,截止2012年,第三产业的比重继续上升至44.60%,产值与2000年相比,增长了近5倍。众所周知,第三产业的发展,更多地需要的是能够将多学科相融合的、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实践能力更强的应用型人才,而不是学术型人才。

表1 中国三大产业增加值和比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用人单位的需要。近几年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用人单位对人才类型的需求正发生着细微的变化,他们更加注重的不再仅仅是扎实的理论基础,而是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协作精神、专业技术素质以及协调能力等多个方面。南华工商学院曾专门成立课题组,对其300名08级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1]根据对有效问卷进行分析比对,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查结论:缺乏工作经验是毕业生就业时面临的客观障碍;缺乏自信或太过自我是毕业生无法接受基层工作的心理因素;对用人单位用人需求的曲解是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看出,用人单位需要的往往都是那些具备一定工作经验、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职业道德素质较高和沟通能力较强的人才。

2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说,最基本的任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学校应根据这一培养目标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工作,使学生在就业时能够满足社会和企业的要求。然而,在实际中,由于各教育主管部门、教师或学生家长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致使许多应用型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2.1课程体系设置不成熟

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我国目前的普通高校仍然是以通识教育为主,除了大学外语、思想政治和计算机应用等教育部规定的人文素养课之外,就是各校根据自身情况和学科特点设置的基础必修课程,从结构上来说,专业课所占的比重偏低。这种课程体系结构与学术型本科非常相似,它是一种传统的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对学科基础性知识的普及,实际上已经超过了对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要求,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却没有真正得到充分的锻炼。在一些工科专业中,甚至存在专业课只占10%,其他均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情况。很显然,这种课程体系存在严重的比例失调,很难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2.2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点是要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课程的设置必须科学合理,实践教学达不到足够的比例,或者只是流于形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就无法落实。目前我国应用型院校在实践教学的设置上,仍然存在比例严重偏低的问题,实践教学平均仅占理论教学的20%左右,以北京工商大学为例,其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理论学时为2482学时,实践教学的学时为394学时,实践教学学时占理论教学学时的16%。在所安排的实践教学学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以演示性实验为主,与实际相结合的综合性实验非常缺乏,校外实践也往往由于外部条件不足、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不合理、实习指导教师不足等原因,而无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时,往往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进行考核,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制约学生的思维向外延伸,阻碍学生自身的独立性和创新性。

2.3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薄弱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另一大问题。现今的高等教育需要同时掌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极为重要。除了理论授课的教师以外,还需要讲授实验课程的教师和辅助学生完成实验的实验师,而我国大多数地方高校的教师,都是从研究型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虽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都缺乏相关行业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几乎没有任何到相关企业工作的经历,所以很难在实战中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有待提高。

3应用型高校培养人才的路径

3.1构建多学科相融合的应用型人才模式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新兴行业层出不穷,对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为提升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开设多门课程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并将所有学科融合为一个“教学—科研—生产”一条龙的教学体系,包括教学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和实践教学等方面。

(1)优化学科结构。在多学科相融合的新的教育模式下,以单一学科为中心的专业设置模式是不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应通过寻找学科内部的相关性,遵循学科规律,从内容和组织上将不同学科教育进行交叉与融合。除了对相关专业知识的交叉与融合,还包括对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既保证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的功底,又保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做到紧密联系现实,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另外,应用型高校在设置专业时,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在充分了解市场需求的前提下,灵活地设置专业方向。通过深入开展社会调查,认真分析产业现状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结合地方特点进行人才预测,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2)设置多学科相融合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应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整个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地方高校需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上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造性思维,构建多学科想融合的课程体系,在理论基础教育的同时,加强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设置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驾齐驱的综合课程体系。具体来说,即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多元化人才的需要,制定小模块的课程结构,如设置一些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和不同专业的小课程模块,可以从不同类型上培养适应多样化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加强实践教学方面的力度,丰富实践教学方式,实行校内实践教学的同时,尽可能增加进行校外实践,减少演示性实验,增加应用性的综合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

3.2组建多层次的教师队伍

(1)增加兼职教师和组织教师进修。为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可以通过引进更多的兼职教师和对教师经常性地进行国内培训或国外进修,来提高教学水平。兼职教师是那些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专家或者工程师,也可以是在企业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技术骨干等。聘请这些兼职教师加入,可以弥补本校教师在数量和经验上的不足,优化师资结构,提高办学效果。

除了聘请兼职教师以外,组织更多的国内培训和国外进修也是非常必要的。兼职教师的流动性很大,提高教学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最终还是要依靠本校的师资力量。因此,构建一支素质优良且稳定的师资队伍,才能保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具体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实习和技术咨询,让教师通过真实的情境解决问题,提高教师的技能;二是从教师队伍中挑选一部分有潜力或有更多经验的教师,送到国内知名的学府进行培训,如果经费允许则可以让一些骨干教师到国外进修,了解本学科与学术的前沿动态。

(2)制定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为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应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教师绩效考评体系。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师考评体系并不完善,对于生产实践和社会服务等指标都没有明确规定,考核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不能真实反映教师的实际业绩。制定考评体系时,首先应明确教师的岗位职责,尤其是对青年教师,应从教学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科研能力三个方面进行综合鉴定。对考评结果实行优胜劣汰制,成绩不合格的需要进行培训或进修,保证教师队伍的优质性。

3.3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

目前我国高校的校企合作层次较低,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学校进行的教育环节与企业的实践环节往往是脱钩的,企业接受学生去实习,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教育与督导,实习结束后也没有将学生的实习情况反馈给学校。校企合作存在着诸多问题,加强校企合作是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中之重。

(1)校企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符合企业的需要,制定培养计划时应首先考虑企业的需求。以往的人才培养计划都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按照国家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的条文来制定的。为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地方高校应与企业密切联系,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包括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建设、教师的管理等,都应参考企业的意见来制定。

(2)校企合作建设实验室。无论是校内的实验室或模拟实习基地,还是校外的企业实训基地,应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建设。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校企的密切合作,在建设实习基地时,要由专家进行审核,校企双方经过评估之后才能实施。实习基地建设完成后,需由企业派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每批学生实习结束以后,校企双方应进行有效沟通,对于实习的最终完成情况进行评定。

为加强校企合作、保障双方的信息沟通,使合作更加全面和持久,可以参考国外经验,成立产学研合作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包括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企业管理人员和专家、政府部门的领导等,委员会的职责是为政府、高校和企业提供有效的沟通机制,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协调矛盾,使人才培养目标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3.4加强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调控力度

校企合作能否顺利、长久的开展,除了需要学校内部的合作动力和保障机制以外,还需要政府的外部调控作为支撑,需要政府在双方合作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政府既要运用一些行政手段进行宣传舆论的引导,又要利用财政手段资助校企合作的项目建设,还要提供一些政策咨询,成为校企双方的协调者。目前我国校企合作不足,从机制上来说就是由于我国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和一些配套措施,信息平台和中介服务欠缺,影响了高校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因此,政府作为校企合作中的宏观调控者,应通过制定培养和吸引人才的政策来引导产学研合作教育,采取有效的手段鼓励企业参与人才的培养。[2]在校企合作中出现资金困难的时候,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解决高校因资金短缺而无法开展合作项目的问题,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邱辰,钟山,莫瀚宁.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科建设和产学研平台建设研究[J].轻工科技,2013(10):115-117.

[2]李国华.地方普通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64-166.

责任编辑:张晓辉

Study on the Path of Talents Cultivation in Applied Colleges

WANG Yang1, WANG Xin2

(1. Management College, Changchu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2, China; 2.Disciplinary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Office, Jilin Teachers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hangchun 130052, China)

Abstract:The main responsibility of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is to train applied talents, making them serv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training applied talents,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to be improved.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definition of applied talents and social demand situation,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alents training in applied colleges, including the immature curriculum system, formalistic practice teaching, weak teacher staff and so on. Talents training in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requires to construct the model of combining multiple disciplines, set up multi-level teacher team and develop deep cooperation with enterprises, at the same time, the government should strengthen regulation and control in the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Keywords: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 talent; path

猜你喜欢
应用型高校人才
人才云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力提升策略研究
七项技能教育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的创新能力研究
机械工程专业石油装备方向认识实习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