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地图教学

2015-12-26 08:44河北省邢台县会宁中学054000
学周刊 2015年17期
关键词:读图思维能力能力

李 伟 (河北省邢台县会宁中学 054000)

浅谈高中地理地图教学

李 伟
(河北省邢台县会宁中学 054000)

地图是高中阶段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因记载并传输了重要的地理信息而被称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地图可以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进而培养其问题意识。高中新课程改革以后,地理教学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的地图意识。作为地理教学中最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地图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代替语言与文字传递信息,使抽象的地理概念变得具体、形象,使零星的知识系统化。然而,相关调查数据却显示,目前大部分高中生的读图能力不高,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在阐释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地图教学进行了浅谈。

高中地理 地图 地理教学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读图能力的提高对地理成绩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地理是通过地图表达空间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及地理变化过程的一门学科。地图是学习地理的第二语言,所以,地图教学对高中地理的教学效果有深刻的影响。

一、地图技能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高中地理学科的内容十分广泛,从某一个区域到全球,包括人文、地形、气候等。我们通过地图能最直接地将所学的东西尽收眼底。想要提高地理学习效率,学好地图知识是关键所在。图形让我们更加直接全面地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也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图形的表达形式多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让枯燥的课堂显得更加丰富多彩,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通过学习地理地图,学生想象力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学生通过学习地图还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有助于在学习的过程中记忆。在每年高考的地理考试中,地图知识是必考的,这就要求学生对地图知识有所掌握。地理图标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空间性非常强,它需要学生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结合进行分析和理解,还需要学生有对综合事物进行推理的能力。学好地理地图,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和思维能力。

二、高中地理地图教学

(一)以图导课,激发兴趣

兴趣既是富有积极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动,又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它可以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使其处于兴奋状态并进一步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两千年前大教育家孔子所言,此处,“好”与“乐”皆指的是兴趣与爱好。中学生正处于成长过程的关键时期,特定的年龄阶段与心理特征使其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求知欲强,对新鲜事物较为敏感,而且活泼好动、注意力很难集中,使学习效果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教师要依据这些特点增加教学的魅力,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激发其兴趣。俗语有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好课,课堂导入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重视导入环节,上课伊始,教师就要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而适时借助地图巧妙导入新课能在不同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兴奋点。以《中国的地势与地形》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首先展示地图和相关彩图,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将地形特征与彩图上的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内蒙古大草原和柴达木盆地等一一对应,如此,那些抽象的文字就变得直观、形象且具体,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紧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总结:壮丽秀美的祖国江山,多种多样的地势与地形……如此进行课堂导入,不但可以使学生快速集中学习注意力,也可以使其兴趣得到激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二)图文结合,锻炼并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对于地理空间分布知识的学习,地图是学生们最好、最重要的方法。学生们通过经常性的地图阅读并综合各地理要素对地理特征和地理演变进行归纳总结,不但有益于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有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地图表现力突出,它通过形象、丰富的图像表达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直观、简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地图,注重学生的读图能力,通过读图帮助学生理解与运用知识,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原因以及它们控制下的天气现象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可采用简化地图与语言描述相结合的方法解决此问题。例如,神舟飞船发射成功,全国上下一片欢腾,教师可借助此事件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出酒泉,进而思考回收地为什么会在内蒙古。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和节假日进行旅游,在旅游的过程中观察祖国的山川地貌,将实际事物与地图上的描述结合起来。这样可以让学生们认识到地图不仅是学习地理知识的有利助手,也是认识世界的工具。

(三)一图多思,归纳总结

区域地图可以准确地反映出地理事物与其他地理因素的联系与综合。因此,教师需指导学生对图进行积极的思考,对每一幅图都进行多次、多方面的思考,并从不同角度提出多个问题:是什么?位于哪里?解决什么问题……依次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就逐步得到提升。有些地理现象的比较需要综合运用几幅图才能说明,因此,教师要重视图与图之间的关联,多图并用,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助其发散思维的培养。以“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图”为例,从图中学生既能了解其分布特点,又能分析其成因;学生也可将其与北美洲同类气候分布图进行对比得出二者的差异和形成原因。如此,学生不仅可以加强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区别异同,而且也有助于培养思维能力。

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对地图的学习,学生借助地图能够逐渐培养空间认知能力,从而对地理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整合。高中地理教师应善于分析各种地图对学生不同地理知识板块学习的影响,从而以地图促进学生的地理空间认知能力的提升,提升学生对地理学科学习的兴趣,使其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最终实现学生人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1]曹书铭.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地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J].高校教育,2012(3).

[2]赵杰.关于发展中学生空间定位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学校学报,2010(2).

(责编 乔召召)

猜你喜欢
读图思维能力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