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圆上那几个豁口

2015-12-27 00:45玉燕
当代工人(A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灯会味儿支点

文|玉燕

同心圆上那几个豁口

文|玉燕

传统春节有3个支点:口欲、亲情、祖宗。这三个支点现在已基本消失。

时间错位和商业化冲击

提起过年,50岁左右的人会忆起小时,穿新衣,提灯笼,四处找没响的小鞭儿。70岁左右的人,可能会想到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90岁以上的人,忆起的可能我们听都没听过。

如今过年,也放鞭炮,也祭奠先人,也拜年,但很多人感叹,很难找回过去的兴奋和激动。正可谓:千年古老习俗,一朝年味儿缺失。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所长彭恒礼介绍说,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两千多年专制制度结束,国民政府改用公历纪年。随着历法改变,农历的“正室”地位不复存在,春节丧失了岁首节日的荣誉。

需要明确的是,中华民国只在1912年1月1日接受了公历,直到北伐统一中国,才于1929年1月1日起使用公历。遗憾的是,此后我们一直没将春节与元旦的时间统一起来。再看日本,日本年节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颇深,但他们改纪年时,把春节与元旦的时间叠在了一起,避免了传统春节与现代纪年的时间差,也使人们不再纠结于由此带来的诸多问题。

近年,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和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产生巨大变化,遍布全国的“打工潮”和日益严重的“空心化”,使春节习俗的继承和延续遇到空前挑战,也出现了很多变化。

春节及人们过年的变化,从感觉上来说,主要是人们常说的年味儿变淡。其中最重要的是节日时间缩短。别说几百年前,哪怕七八十年前,过年时间都是很长的,一般要从腊八祭灶开始,经过除夕、大年初一,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有些地区甚至漫延整个正月。现在人们过年时间明显缩短,一般只有7天,腊八已不是什么节日,更不被视为春节的起点。

其实,春节本身还是过去那个春节,变了的是人们的心理和心态。

彭恒礼解释道,现在大家对春节重视程度整体下降,守岁变成了看春晚,当春晚美誉度下降,人们一时真就想不起来怎么度过除夕。破五的禁忌早已不再被普遍遵守。说得直接一些,很多人已不把春节当作新一年的开端,人们之所以过年,是因为春节有法定假日,家里长辈和身边的人都过年,年轻人往往抱着“随喜”的态度。春节在人们眼中不再神圣。

任何事都一样,前一个特点消失,后一个特点随之而来。

单就沈阳来看,现在过年也有庙会,如和平区的皇寺庙会。虽然依傍皇寺,但传统味道只依稀可见,如坐花轿。整体来看更像露天大卖场或大集市,烧烤的烟气也很呛人。也有灯会,但位于东部的棋盘山附近,地点太偏僻,坐车难,停车也难,除了年轻人,岁数大一点的很少关注。

对此,彭恒礼认为,现在的春节有过度商业化的特点。如春节期间的庙会、灯会等,过去基本是免费的,现在则以文化主题公园的形式出现,要通过货币去购买年味儿,这严重影响数量本就趋少的民众的参与。尤其是元宵灯会,以前都在大街举行,人山人海,火树银花,可现在,灯会在公园里办,花灯依旧,人影寥寥,失去了“闹元宵”的文化氛围。同时,西方文化与春节的佛教道教内涵有相悖之处,也对春节产生了冲击。

3个支点消失了

当然,很多地区尤其是偏僻农村,人们对春节的信仰依然存在。过去人们借助神灵或者巫术手段驱邪祈福,求得一年的平安,这种信仰并未完全消失。贴春联、放鞭炮、贴门神等仍较为普遍,目的仍是驱邪求吉。

从更大方面说,中国正处在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的断裂期,或者叫转型期,老式春节内涵渐行渐远,新的过年范式又没建立起来,这便使得个性化春节大行其道,每个人都以自己的喜好、特长,过自己的春节。

陈江风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组成员,他分析说,我们儿时的春节,已经是传统春节的外壳,顶多是穿花衣、戴花帽,姑娘要花,小子要炮,和传统春节内涵相比,那时很多东西就已经开始简单化了。也就是说,我们小时经历的过年,已是农耕文化的回光返照,那时农耕文明印迹还很多,现在已经没有了。文化生态和文化氛围已不在一个时段。

从更远一点开始说,从5000年前黄帝号令天下到1949年,中国社会没有太大变化。第一个变化出现在1949年以后的头一个30年,从上至下讲究过“革命化的春节”,政治意味很浓。尽管如此,传统年味儿仍然没有散尽。第二个变化出现在改革开放这30多年,中国江山和人的精神面貌发生巨变,春节一成不变是不可能的。正如作家姜北树所说,社会在急骤的、根本性的改变时,任何事物都是支离破碎的。春节也不例外。

很多老年人在哀叹春节一年不如一年时,潜意识中也希望重回传统春节,寻回过去的年味儿。但实际不可能了,社会整个大生态环境变了。

用甘肃省委党校宋圭武教授的说法是,传统春节有3个支点:口欲、亲情、祖宗。口欲是对肉体的满足,现在已基本消失;市场关系已取代亲情关系;货币崇拜已取代祖宗崇拜。他认为,中国的春节越来越具有异化的味道。异化就是没有核心价值,因此,我们要重构春节的意义。

如何重构?想起来很庞大,说起来,起点则很明显,用宋圭武的话说就是,不要违背规律。但如何不违背规律,很显然是一个大工程。

剪纸和小女孩极具象征意义:剪纸透着喜庆;小女孩的表情接近于冷峻,眼神带有某种理性和思索,与剪纸红彤彤的感性形成反差。尤其是她歪着头,像有某种疑惑。春节里的她在思索什么,疑惑什么?作者给出的图片标题是:春节没年味儿。

猜你喜欢
灯会味儿支点
虎年春来年味儿浓
“土味儿”拼多多
年味儿与虎年春节
假如给你一个支点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味儿
春节灯会
周文胜:在管理中反思悟道,找到成功的喜悦和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