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需求是推动农业领域“机器换人”的源动力
———农机培训班规模“翻番超倍”的启示和思考

2015-12-29 11:35沈林安斯武军
现代农机 2015年3期
关键词:机器换人湖州市农机化

沈林安 斯武军

农民需求是推动农业领域“机器换人”的源动力
———农机培训班规模“翻番超倍”的启示和思考

沈林安 斯武军

4月16日,浙江省水稻机械化栽植技术培训班暨现场演示会和湖州市水稻机械化直播现场培训班一并在湖州市吴兴区举办。按原定计划,会议总规模控制在150人,但实际参加培训的总人数达到了300人。湖州市各地没有安排参训的种粮大户得知消息,纷纷前来参加培训,连邻省安徽也有4个种粮大户赶来。农机作业演示现场人头攒动、场面火暴,只能容纳150人的会议室挤进了200多人,连走廊上都挤满了人。虽然参会人员众多,但观摩会、培训班秩序井然,农民朋友仔细观摩、认真听讲,会议结束后仍不愿离去,围着老师问这问那、悉心请教,着实让人感动。

一次农机作业现场培训会,农民热情空前,纷纷从各地赶来观摩、参训,会议规模意外地翻了一番,这不仅给会务工作搞了一个突然袭击,也让参加会议的各级领导深感意外,其中折射出的问题值得深思。

4月16日,浙江省水稻机械化栽植技术培训班暨现场演示会和湖州市水稻机械化直播现场培训班一并在湖州市吴兴区举办。按原定计划,会议总规模控制在150人,但实际参加培训的总人数达到了300人。湖州市各地没有安排参训的种粮大户得知消息,纷纷前来参加培训,连邻省安徽也有4个种粮大户赶来。农机作业演示现场人头攒动、场面火暴,只能容纳150人的会议室挤进了200多人,连走廊上都挤满了人。虽然参会人员众多,但观摩会、培训班秩序井然,农民朋友仔细观摩、认真听讲,会议结束后仍不愿离去,围着老师问这问那、悉心请教,着实让人感动。

一次农机作业现场培训会,农民热情空前,纷纷从各地赶来观摩、参训,会议规模意外地翻了一番,这不仅给会务工作搞了一个突然袭击,也让参加会议的各级领导深感意外,其中折射出的问题值得深思。

1 农机培训班规模“翻番超倍”的启示

1.1 农民对“机器换人”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

近年来,随着“四化同步”和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导致农业生产劳动力紧张矛盾越来越突出,价格节节攀升,农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加上农村土地流转加速,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而农业生产又具有争农时抢季节的特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出台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农业现代化。浙江省农业厅提出的“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加快农业生产领域“机器换人”,正出于这方面考虑。事实上,农民及农业生产经营者对“机器换人”的感受更直接,需求更强烈,广大农民迫切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实现体面劳动、尊严生活,任何有助于省工节本增产增效的新机具新技术都会牵动广大农民的心,一旦有新机具新技术的信息,就会千方百计前往探个究竟。

1.2 农机产品市场与农民和农业生产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一方面,国内农机产品种类与发达国家比较差距还很大,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机产品品种为3 500种左右,仅为国外农机品种总数的一半,在农业生产的许多领域,农机产品的空白点依然很多,而农业各产业、各领域和生产各环节都需要机械化;另一方面,国内农机产品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市场供应的上档次高端农机产品,往往以进口技术为主,价格昂贵。就拿本次现场会来说,湖州市农机推广部门从年初就开始考察、选择引进适合湖州地区的水稻直(穴)播机,但水稻直(穴)播机产品不多,农民选择余地少,从最终确定的5家企业5个机型来看,国内产品与合资或进口产品相比,无论是外观、技术、质量,还是价格,都存在较大差距,且现有产品还处于“一边开发、一边生产、一边推广、一边改进”的不定型阶段,大部分企业还实行以销定产,使得农民的选择范围大打折扣,而进口产品价格过高。

1.3 职业农民是农机现场会培训班最应当参加的代表

现场会、培训班是推进某项工作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农业“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但一般举办单位往往把各级业务线上的人员作为主要参加对象,职业农民作为少数代表象征性地参与,而且把活动的规模、时间通过条条框框加以限制,活动的效果也因此受到影响。本次现场会和培训班,许多农民朋友自发地从各地赶来参加,充分体现了对新机具新技术的渴望,他们高涨的参与积极性,让会务组无法推辞。演示会上,农民朋友细心观摩,仔细察看作业效果、了解机器性能,还跃跃欲试,都想上机感受一番。培训班上,他们早早来到教室,仔细听讲、认真笔记,将重要的幻灯片拍摄下来,会后还向会务组索要资料,想回去再看看清楚、深入研究。农民学员们之所以如此热切地渴求知识、渴望技术,是因为他们是新品种、新机具、新技术最直接的应用者。

1.4 农民朋友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改革创新呼声较高

在现场观摩时,农民朋友纷纷打探参加演示机具的销售价格、补贴情况,对今年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给予极大关注,并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观点。参与现场会演示的机具有8行和10行的直(穴)播机,价格最低约1万元,最高的近12万元。今年发布的2015年农机补贴目录,对7~11行条播机最高补贴750元,6~10行穴播机最高补贴4 500元。得知这一消息,农民朋友们感言:这点补贴还补什么呀!我们想购买好的产品,同一分档的产品,销售价格差距这么大,但补贴额度却是一样的,我们想不通,他们企业也想不通,既然是今年政府重点推广的机具,又是机械化的短腿和瓶颈,就要加大补贴力度,现在,补贴资金已经切块到县里,以前结余的补贴资金还囤积在财政账户上,为什么不多补点呢?

2 满足农民需求、做好农机推广工作的措施

跨入新世纪,特别是《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实施以来,湖州市农业机械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下,农业机械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在科研开发、政策支持、农机推广、技术培训、服务保障等方面继续努力。

2.1 加快农业机械装备的研发生产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农业机械是物质基础。对于农机化的薄弱环节,迫切需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加大科研开发力度,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农民和农业生产急需的农机产品和技术,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农业生产实际,研究开发出适应农业生产所需的农机新产品,并悉心听取农民意见,强化试验改进,拓展产品功能,提升机械性能,努力生产出技术含量高、产品适应性强,高质量、高效能、高效率和低能耗的农业机械产品,填补农业生产领域的机械化空白点,满足广大农民的需要。

2.2 加大薄弱环节农机装备的政策支持

中央农机补贴目录品目繁多,补贴政策往往需顾及全国;而各地农业生产实际、农机装备需求不尽相同,补贴政策往往难以周全各地、满足所有农民的需求。建议响应中央简政放权号召,进一步深化农机补贴政策改革,探索开展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试点,赋予地方各级更大的主动权,以便针对当地农业生产机械化薄弱环节,对生产上急需、农民要求迫切的农机装备,确定相对较高的补贴额度,制定出台合理的省、市和县级农机补贴政策,为农民自主选择更好的机器提供强大的财政资金保障。同时,为加快促进农业机械化,围绕农业生产机械化关键领域、主导推广技术装备,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出台地方追加补贴政策。

2.3 强化农机化新技术引进开发与推广示范

推广示范是农机化新技术推广最有效的手段。农机部门一直是产学研推链上新产品推广和农民新技术应用的桥梁和纽带,农机推广部门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积极跟踪了解国内外农机化发展动态,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经验,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在掌握本地区农民和农业生产急需农机装备、技术的基础上,引进新产品,开展地方适应性试验,并深化农机农艺的融合,研究开发配套技术,再通过现场演示会、多点示范等方式,组织广大农民观摩、学习,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满足农民探究新机具的渴望,让农民直观地看到农机化省工节本增产增效的效果,使发展农机化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

2.4 加强职业农民的技术培训与保障服务

职业农民是农业机械化最直接的应用主体,要把农民作为最主要的培训服务对象,深入开展农机化实用技术的培训服务。利用现场演示会,让农民在田间课堂学习农机装备技术,结合课堂培训、现场教育,大力开展农业机械驾驶操作技术、维护保养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等方面知识的培训,满足农民的求知欲望,让广大农民既了解农机补贴政策,又学会农业机械的驾驶操作,还懂得如何使用、维修和保养。同时,要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巡回指导服务,加强重要农业生产季节农机化服务保障,确保机械化生产需求,让农民用好机器,不误农时,还能出效益。

作者信息:湖州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313000,浙江

猜你喜欢
机器换人湖州市农机化
还小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My family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My 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