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储备功能对伴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轻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预后的影响

2015-12-30 07:37李丽,张馨,李淞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7期

脑血管储备功能对伴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轻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预后的影响

李丽张馨李淞张逊娟

(吉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吉林长春130021)

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储备功能对伴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轻度血管性痴呆(VD)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彩超(TCD)对伴有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轻度VD患者及正常老年人的脑血管储备功能(CVR)进行检测,并于6个月后随访。结果伴有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轻度痴呆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VR明显下降(P<0.01),6个月后随访显示伴有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轻度痴呆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及屏气指数(BHI)、平均峰值流速(Vm%)较前明显下降(P<0.01 或P<0.05),而正常组MMSE评分及BHI、Vm%较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VR减低可能是VD发生及进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脑血管储备功能;大脑中动脉狭窄;轻度血管性痴呆

中图分类号〔〕R743.9〔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吉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No.20130206044SF)

第一作者:李丽(1963-),女,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脑血管病诊治研究。

血管性痴呆(VD)是由于脑血管疾病等血管因素引起的高级智能损害的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由于我国脑血管疾病高发,目前已成为临床常见的认知障碍综合征。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屏气试验测定脑血管储备功能(CVR)目前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应用较多,本研究采用TCD屏气试验评价CVR对轻度VD患者预后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病例入组轻度痴呆组为2012年3月至2013年11月经我院确诊为VD患者,性别不限,采用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02年制定的VD诊断标准草案〔1〕,既往有脑梗死病史,或根据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证实,Hachinski缺血指数(HIS)≥7分,21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27分,根据TCD、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或CT血管造影(CTA)等检查明确伴有大脑中动脉狭窄。正常对照组为正常同龄人,经TCD检测无血管狭窄。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诊断标准为收缩期大脑中动脉(MCA)峰值血流速度≥160 cm/s,低频成分增加,可伴有涡流和血管杂音〔2〕。

1.2排除标准(1)有意识障碍、谵妄、癫痫、精神病者;(2)重度失语,明显感觉运动损害;(3)严重心、肺、肾疾病及不能配合检查者;(4)大量饮酒或滥用药物及其他能引起记忆、认知功能障碍的脑部疾病和系统性疾病;(5)房颤患者及经TCD证实伴有颈内外动脉或椎基底动脉闭塞者、颞窗穿透不良者。

1.3病例资料符合入组标准共71例,经过6个月随访脱落11例,正常组及伴MCA狭窄的轻度VD组各30例,正常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55~76岁,平均(66.40±6.33)岁;伴MCA狭窄的轻度VD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54~80岁,平均(68.93±7.04)岁。两组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4方法

1.4.1入组时分别对两组进行MMSE量表评分。

1.4.2采用TCD屏气试验检测CVR应用TCD检测仪(TC-8080 Ⅲ型,美国VIASYS公司),被检者平卧位,平静呼吸4~5 min,将2 MHz 探头固定于被检者颞窗,55~65 mm 深度检测MCA 的血流速度和频谱形态,获得平均峰值流速(Vm)、搏动指数(PI)等数值。随后行屏气试验,嘱被检者正常呼吸后尽可能屏气,屏气时间>20 s,最后一次将气体快速呼出。在被检者屏气过程中,监测MCA频谱,直到屏气结束后6 s,记录屏气时最高Vm及屏气时间;休息3~5 min后,重复前次试验。结果取2次Vm的平均值。根据结果计算屏气指数(BHI)、Vm上升率(%)。BHI=(屏气末Vm-平静时Vm)×100%/(平静时Vm×屏气时间);Vm上升率(%)=(屏气末Vm-平静时Vm)×100%/平静时Vm。

1.4.3随访6个月后随访,分别对两组再次进行MMSE量表评分,并进行TCD屏气试验检测脑血管储备能力,根据结果计算BHI、Vm上升率(%)。所得数值与6个月前对比。

2结果

2.1两组6个月前、后MMSE入组时(0个月)伴MCA狭窄轻度VD组MMSE评分(23.37±1.64)分与正常组(28.47±1.20)分比较存在轻度痴呆(P<0.01);6个月后正常组(28.07±1.17)分较前比较无差异(P>0.05),伴MCA狭窄轻度VD组MMSE评分(21.63±1.99)分下降,与6个月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2.2两组随访6个月前后、BHI、Vm上升率比较屏气试验时,两组血流速度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入组时(0个月)伴MCA狭窄轻度VD组BHI及Vm上升%均低于正常组(P<0.01),6个月后正常组BHI及Vm上升%较前无差异(P>0.05),伴MCA狭窄轻度VD组BHI及Vm上升%较前均有所下降,与6个月前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6个月前、后BHI、

与0个月比较:1)P<0.05;与正常组比较:2)P<0.01

3讨论

VD是指由于各种脑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和慢性缺血)、出血性脑血管病所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临床研究认为,一般的VD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更加密切,现代研究证实脑动脉硬化引起的脑血流下降是引起VD的主要因素,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CVR又称脑血管反应性,是指生理或病理因素作用下,脑血管自身通过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代偿性扩张或收缩,维持脑血流量相对恒定的能力,这种能力可预防继发性缺血损伤。有研究发现与阿尔茨海默病及正常对照组相比VD患者的脑血管反应性严重受损〔3〕。Novak〔4〕认为CVR已经成为监测压力-脑灌注-认知关系的一个潜在的生物指标。De Reuck等〔5〕使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以13NH3作为局部脑血流量(rCBF)示踪剂研究了大面积脑梗死、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MID)和微血管病变的痴呆患者的脑血管反应性,认为CVR受损导致全脑代谢储备耗竭是VD发生的可能机制之一。临床常用的 CVR影像学评价如SP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PET)、氙 CT等,这些方法多数费用较高、有创,临床上广泛应用受到一定限制。经临床研究证实,TCD屏气试验测定CVR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及可重复性,目前在临床应用较多。Zavoreo等〔6〕在对亚临床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研究中发现BHI作为一个脑血管反应性受损的参数,可以区别早期的认知功能障碍和健康老年人。Silvestrini等〔7〕在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研究中认为,CVR受损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减退存在相关性。

推测导致本研究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大脑中动脉狭窄的VD患者的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失去了正常的代偿性扩张或收缩作用,无法维持脑血流量相对恒定,CVR下降,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VD发生及进展。

4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草案〔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2;35(4):246.

2华扬,高山,吴钢,等. 经颅多普勒超声操作规范及诊断标准指南〔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2008;5(2):197-222.

3Tsivgoulis G,Katsanos AH,Papageorgiou SG,etal. The role of neurosonology in the diagnosis of vascular dementia〔J〕. J Alzheimers Dis,2014;42(3):S251-7.

4Novak V.Cognition and hemodynamics〔J〕. Curr Cardiovasc Risk Rep,2012;6(5):380-96.

5De Reuck J,Decoo D.Acetazolamide vasoreactivity in vascular dementia:a position emission tomographic study〔J〕. Eur Neurol,1999;41(1):31-6.

6Zavoreo I,Kes VB,Morovic S ,etal. Breath holding index in detection of early cognitive decline〔J〕. J Neurol Sci,2010;299(1-2):116-9.

7Silvestrini M,Pasqualetti P, Baruffaldi R,etal. Cerebrovascular reactivity and cognitive decline in patients with Alzheimer disease〔J〕. Stroke,2006;37(4):1010-5.

〔2014-05-11修回〕

(编辑袁左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