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s-CRP、IL-10与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2015-12-30 07:38董自双,刘灿灿,姜雅秋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s-CRP、IL-10与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董自双刘灿灿姜雅秋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吉林长春130021)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10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就诊于该院心内科的156例患者,男82例,女74例,年龄30~72岁〔平均(55.28±8.91)〕岁,均行冠脉造影检查,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非冠心病组、1支、2支和3支血管病变,通过记录各组患者血浆Hcy、hs-CRP、IL-10水平,分析Hcy、hs-CRP、IL-10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CHD)组Hcy、hs-CRP、IL-10水平显著高于非CHD组(P<0.05),且三者的血浆水平随着冠脉血管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升高(P<0.05)。结论Hcy、hs-CRP、IL-10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存在相关性,可作为评价冠脉病变程度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0;冠脉病变程度

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识码〕A〔

通讯作者:姜雅秋 (1963-),女,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冠心病基础研究。

第一作者:董自双 (1989-),男,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冠心病基础研究。

有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为冠心病(CHD)新发现的危险因素,并且是其独立危险因素〔1〕,而白细胞介素(IL)-10 为CHD的保护性因素〔2〕。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血浆Hcy、hs-CRP、IL-10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为CHD的预防提供临床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2月就诊于我院心内科的156例患者,男82例,女74例,年龄30~72〔平均(55.28±7.91)〕岁。纳入标准:(1)初步诊断为CHD,并行冠脉造影术的患者。(2)自愿加入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肝、心、肾功能不全的患者。(2)局部或全身存在感染性疾病的患者。(3)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疾病)的患者。(4)CHD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5)既往行冠脉造影并行支架植入术或行冠状动脉搭桥术(GABG)的患者。(6)有血液系统疾病或存在重度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7)甲状腺功能异于正常的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CHD组和非CHD组,两组一般情况比较见表1。

1.2血管病变程度判定冠脉血管狭窄程度需由本科2位或以上从事冠脉造影术10年以上的医师共同判定。其中除左主干病变外,单支冠脉血管管腔狭窄程度≥50%为1支血管病变,2支及3支血管管腔狭窄程度≥50%分别定为2支及3支病变。左主干病变视为双支病变。若左主干合并右冠状动脉病变,则视为3支血管病变。

1.3记录相关指标研究对象于入院后次日清晨空腹检测Hcy、hs-CRP、肾功、肝功、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等指标,并由我院检验科质控。同时空腹留取肘正中静脉血液4 ml,置于含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剂的采血管中,经3 000 r/min离心15 min后,将上清液分离至于-80℃冰箱中保存,待所有样本集齐后统一测定。

1.4IL-10测定从-80℃冰箱中取出待测样品,在37℃水浴中解冻;在试验30 min中前将各试剂盒从4℃冰箱中取出,放置于常温下,IL-1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

2结果

两组饮酒、高血压病史、糖尿病、TG、LDL、HDL、TC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性别、年龄、吸烟、空腹血糖方面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表1)。在校正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因素后,CHD组与非CHD组相比,Hcy与IL-10、hs-CRP上升明显;在1支、2支、3支病变三个亚组中,Hcy、IL-10及hs-CRP呈逐渐上升趋势。见表2。

表1 CHD组与非CHD组一般情况比较

表2 各组血浆Hcy、hs-CRP、IL-10水平比较

与非CHD组比较:1)P<0.05;与1支组比较:2)P<0.05;与2支组比较:3)P<0.05

3讨论

Hcy是一种人体产生的参与多种生化反应的内源性蛋白。自McCully等〔3〕首次将Hcy与动脉粥样硬化联系到一起后,高Hcy血症的危害一直是近半个世纪的研究热点,本课题组多年研究发现高Hcy血症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急性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高血压及心室重构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预后有着严重不良影响〔4~7〕。健康人体内Hcy浓度较低,当其高于一定程度时可使氧自由基生成增加,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损伤,刺激血管平滑肌增殖及纤溶和凝血系统异常,从而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据国外研究表明血浆Hcy每增加5 mmol/L,CHD发病率就可增加20%的风险〔8〕。本研究也表明血浆Hcy浓度与CHD程度呈正相关性。

有研究表明,Hcy不仅能提高传统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吸烟、高血糖、脂质和脂蛋白代谢的不良反应,而且可以促进炎症的发展〔9〕。CRP作为机体处于炎症急性期由肝脏产生对组织损伤较敏感的指标,可准确判定机体炎症的程度,Ross〔10〕提出CHD与炎症密切相关。在动脉硬化斑块病理研究中发现炎性细胞在肩部特别丰富,而此处易发生斑块破裂〔11〕。在易破裂的斑块中常可测定得高浓度hs-CRP,这与Szalai等〔12〕研究相符。在本研究中亦发现血浆Hcy浓度与hs-CRP亦呈平行趋势,两者并不相互独立。由此可推测Hcy导致的炎症反应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体在机体出现损伤的情况下可出现防御机制,IL-10是近5年在炎症反应中发现的大量表达的抗炎因子,是近年来发现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的保护性因子。它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使炎症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被抑制,从而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使活性氮及活性氧的生成减少,并减少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等炎性细胞在内皮周围黏附,从而减轻血管壁炎症反应〔13〕。Potteaux等〔14〕的实验中显示若在缺乏IL-10小鼠的模型上喂食含有胆酸的食物,可以在小鼠体内出现以炎症细胞浸润和促炎性细胞因子生成增加为特征的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而且在IL-10缺陷小鼠模型中发现,若给予IL-10在防治,则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这与本研究结果相符合。

综上所述,对于初诊为CHD的患者,给予检测上述指标,可预测患者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对及早制定出相应临床防治措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参考文献

1Singh P,Singh M,Nagpal HS,etal.A novel haplotype within C-reactive protein gene influences CRP levels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isk in Northwest Indians〔J〕.Mol Biol Rep,2014;41(9):5851-62.

2Wang Y,Zheng J,Liu P,etal.Association between the interleukin 10-1082G>A polymorphism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isk a Caucasian population:a meta-analysis〔J〕.Int J Immunogenet,2012;39(2):144-50.

3McCully KS,Wilson RB.Homocysteine theory of arteriosclerosis〔J〕.Atherosclerosis,1975;22(2):215-27.

4姜雅秋,宋光熠,谭岩,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11(27):2169-70.

5姜雅秋,郭晓琳,闫旭,等.叶酸、B族维生素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像〔J〕.吉林医学,2005;12(26):1275-7.

6姜雅秋,郭晓琳,佟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内皮细胞功能、纤溶活性及炎症因子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9):1053-4.

7姜雅秋,郭晓琳,袁庆海.血浆Hcy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12):1455-7.

8Humphrey LL,Fu R,Rogers K,etal.Homocysteine level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cidenc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Mayo Clin Proc,2008;83(11):1203-12.

9Go AS,Mozaffarian D,Roger VL,etal.Executive summary: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13 update: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Circulation,2013;127(1):143-52.

10Ross R.Atherosclerosis:an inflammatory disease〔J〕.N Engl J Med,1999;340(2):115-26.

11Fukuda D,Kawarabayasi T,Tanaka A,etal.Lesion characteristic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n investigation with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J〕.Heart,2001;85(4):402-6.

12Szalai AJ,McCrory MA,Xing D,etal.Inhibiting C-reactive protein for the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promising evidence from rodent models〔J〕.Mediators Inflamm,2014;353614.

13杨新春,邹阳春,王乐丰,等.急性冠脉综合征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 311-21.

14Potteaux S,Esposito B,van Oostrom O,etal.Leukocyte-derived interleukin 10 is required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therosclerosis in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knockout mice〔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04;24(8):1474-8.

〔2014-04-10修回〕

(编辑袁左鸣)

猜你喜欢
同型半胱氨酸
联合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对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HbA1c、Lp—PLA2、Hcy水平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不良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临床检验学中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脂蛋白a联合检测变化研究
脂联素、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的关系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关系分析研究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67例的疗效观察及对同型半胱氨酸及甲基丙二酸水平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治疗143例老年H型高血压疗效观察
叶酸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及颈动脉内膜厚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