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制造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探讨

2016-01-01 03:00聂颖
财会学习 2016年1期

文/聂颖



对制造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探讨

文/聂颖

摘要: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发展,除了外延式增长外,内涵式发展也很重要。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高效管理方法,在现代企业中的实施和推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制造型企业预算的编制、预算执行管理两大部分内容加以剖析,明确了全面预算的实施方法,探讨了预算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闭环式管理思路, 帮助管理者梳理精细化的管理流程,有效的提升企业运营管控水平,加强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制造型;企业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现代企业普遍推行并行之有效的一种经营管理工具,在经营管控工作中起着指挥棒的作用。但经常听到部分管理层谈起预算时,说的最多的就是“预算做的不准”、 “预算与实际脱节”等等,笔者认为类似对预算管理的理解是存在误区的。

以下将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两个方面对制造型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 预算编制

一、预算的编制需要基于年度经营目标的指引

预算不是凭空而来,编制预算也不是玩数字游戏,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企业应制订远期的战略目标,再将战略目标分解成清晰的年度经营策略,并在此引导下全面梳理、合理制定年度重点业务推进方案和重点工作实施计划。源于以上基础,预算的编制自然有据可依,预算的可行性、可追溯性、可考核性这些预算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二、预算是梳理未来重点工作计划和配置管理资源后的数据化结果

对企业而言,预算就是一个全盘经营策略直接指引下编制形成的全年经营预测的量化结果,它和年度经营策略密切组合形成企业的年度商业计划。

预算编制不是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而是一个过程。是在合理的战略规划和清晰的年度经营策略指引下,各业务系统及管理部门全面梳理、制定预算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并按计划将管理资源合理配置后将预计达成的年度经营目标数据化的过程。

预算的数据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项管理资源是否配置到位、后期工作的推进是否按计划在执行。所以对预算不能达成时,更多应从主观方面核查工作不到位之处,而不应该简单将其归结于“预算做得不准”。

在制造型企业预算的内容一般由业务预算、财务预算和专项预算组成。其中业务预算主要是由业务部门负责编制的各种经营预算,如销售预算、采购预算、产品生产成本预算等;财务预算是由财务部门负责编制的反映公司预算期内经营成果以及价值指标的预算,如经营损益预算、现金流量预算等;专项预算则是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编制的各项重大专项工作预算,如项目投资、人力成本、研发支出等方面的预算。

三、制造型企业全面预算编制思路

(一)制造型企业预算编制部门

制造型企业预算编制范围涵盖各部门,一般由总经理主持,财务部门承头,其他各部门全程参与编制。大型企业也会组建专门的预算管理委员会。

(二)制造型企业预算编制流程

1.销售预算编制作为起点

销售部门以明年的达成目标为依据,完成销售预算编制。

2.成本费用预算及专项预算的编制

各职能部门根据今年费用的执行情况,及明年的年度经营策略,完成各部门费用预算。为保障明年经营目标的达成,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也尤为重要。如人力成本、产品生产成本、项目投资等专项预算,就是为完成该项工作的任务分解。

3.预算数据的审核及财务预算的编制

财务部收集提交的业务和专项预算后,审核预算数据的准确性及合理性,据此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等财务预算。

4.总经理签批,并上报董事会进行最终审批

预算交公司总经理审阅,并通过预算沟通会,总经理组织各部门对预算细节进行探讨,如需调整需按流程重新进行梳理,达成共识后完成定稿,并上报董事会进行最终审批。

(三)制造型企业预算编制的方法

企业可以根据预算项目特点不同而选择采用固定预算、弹性预算、零基预算等预算编制方法。固定预算适用于未来固定不变或变化较小的预算项目,如折旧、摊销、人员固定工资等预算;弹性预算适用于随业务量变化而改变的预算项目,如销售收入、产品变动成本等;零基预算适用于编制无历史参考数据或编制依据发生重大变化的预算项目,这类事项只能从零开始考虑编制预算,如新增投资项目预算、全新业务收支预算等。

第二部分 预算执行管理

完成预算编制后,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预算执行管理。预算执行管理应分为以下五个部分内容:

一、预算管理考核的组织机构和相应的工作机制的形成。

(一)在总经理的全面领导下,企业应指定经营信息高度集中、考核激励刚性执行的部门,对预算的执行情况数据进行收集、对比及分析,输出考核结果。一般大中制造型企业由运营管控部门来负责该项工作内容,财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提供经营业绩原始数据。

(二)预算管理的核心不是管理目标,而是一种过程控制。预算目标一旦设定后,各部门应根据目标制定的重点工作任务,具体进行实施。预算管理部门对其实施流程及完成节点进行经营监控,并反馈给公司管理层,管理层对工作推动不力造成的预算偏差应及时进行纠正。

二、预算责任制指标的分解和考核方案的确认

(一)在编制全年预算时,编制部门需将部分预算内容细分到月。如产销存预算、毛利预算及费用预算等均需细化,以便于在过程监控中判定公司经营损益的预算进度是否正常。

(二)预算编制完成后,考核部门需要对预算指标进行层层分解。根据可控性和相关性原则,制订出各层级承接的KPI指标,为绩效考核提供了一定的量化依据。

(三)根据预算编制结果,考核部门输出总经理年度考核责任书,依据各层级的KPI指标,制订各部门(体系)的内部考核方案。年终无论企业整体目标达成好坏,都必须按照内部责任制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激励,以体现效率及公平。

三、实现预算的过程化管理

(一)建立经营信息收集的通畅渠道。企业应指定相关部门为经营数据的提供者,保障信息能及时、准确、精练的传递到经营业绩考评部门。经营分析应从业务角度揭示指标达成率及指标达成不佳的原因,并进行经营风险预警。

(二)关注重点指标的完成情况。对于制造型企业的经营管控来说,应聚焦在两大类核心业绩指标上:

一是收入及利润等盈利指标,其中成本管控指标又是重中之重。但值得注意的是,成本管控不只是生产部门的事情,而应是企业全员参与的长期奋斗目标,企业的整个经营链条都是成本产生的载体,成本控制的主体应以企业员工作为落脚点,通过对原材料价格的控制及工艺改良来实现成本优化目标。

二是应收账款和存货等流动资产风险指标,因为这两个指标的控制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现金流,日常可通过对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率指标加以监控。

上述指标完成好坏直接反映出企业销售业务拓展能力、产品盈利能力、大额费用使用效率、应收账款的控制、不良存货的处置及预防等多维度的经营管控绩效。

(三)回顾重点工作的推进情况。对重点工作节点的完成情况,绩效考评部门须进行专项检查,通过专题讨论从业务角度深挖重点工作完成不到位之处,并明确责任人限期、限标准加以改进。

四、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调整

预算的调整应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因为外部客观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或企业对预算年度的经营情况预判存在较大偏差,需要调整预算。调整流程为相关部门将调整申请上报预算委员会,并需通过董事会签批生效;另外一种情况为突发情况或特殊任务而发生临时性项目支出,相应部门负责人签字后,还须报请企业预算委员会和董事会特批。

五、预算执行结果考核

应将过程考核与年度考评相结合,过程考核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按责任制分解指标,或按经营过程中的重点工作推进要求,多角度、多形式进行过程考核激励。如内部工作进度完成情况通报、正负激励、年度中间人事调整等;年度考评则是在年终时对全年经营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盘点,评价经营目标的达成情况,直接与被考核对象年终奖、股权等相关福利挂钩,并与被考核对象的续聘或任免挂钩。

总之制造型企业的预算编制与实施是一个全员共同参与的长期过程,这需要企业管理者具有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能充分的运用全面预算管理这种闭环式管理工具,有效的提升企业经营管控水平,以促进企业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龙治芬.浅析企业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5(08):42-44.

(作者单位:重庆凯瑞电动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上接(第41页)

部控制水平。只有将财务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常抓不懈,企业才能真正的将内部控制一直贯彻下去。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系统的完善是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现代化的重要基石。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对于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的作用不言而喻。对于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尤其是财务部门的内部控制,国家已经出台了许多的指导文件对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给予指导。物业管理公司应当根据国家已经出台的文件,结合本企业经营活动的实际和特点,针对本企业的真实情况与存在的问题,制定适合本企业财务部门的内部控制措施,并且在日常的经营实践中不断的加以完善。同时,物业管理企业还应借鉴其他内部控制体系制作较为完善,贯彻较为彻底类似企业的内部控制的措施,并且加以学习利用,能够将其消化吸收,为己所用。此外,物业管理公司在制定内部控制体系时,应当将财务部门的内部控制与本公司其他部门实现联动,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的内部控制的综合应用,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力度,推动企业财务部门的内部控制迈向一个更高的台阶。

(三)加大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

具备了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同时财务部门拥有较高专业素养的财务人员,更为重要的是内部控制的贯彻实施,这样企业的内部控制才能真正的发挥作用。年度预算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物业管理公司在年末制定了下一年度企业的预算,并且确保预算的合理性,符合本企业经营活动东的实际。其次,在新的一年中,企业应当以此年度预算为蓝本,严格执行企业的年度预算。最后,企业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应当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对预算适时做出调整,以便于以后年度预算制定的更为合理。除了对于预算的执行中加强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还应当在财务工作的各个方面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贯彻。

三、结语

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是公司实现经营活动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物业管理公司也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与国家政策的要求,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同时将内部控制能够有效的实现。

[1]翁建.试论物业管理企业财务内部控制[J].企业导报,2015(01).

[2]向茂琳.浅探物业管理公司的财务内部控制[J].新经济,2015(05).

[3]王国丽.物业管理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时代豪庭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财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