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

2016-01-01 03:00余奋强
财会学习 2016年1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事业单位

文/余奋强



试论如何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

文/余奋强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科教文卫事业的投入越来越大,国家财政是事业单位资金的基本来源。强化内部控制,不仅是事业单位管理水平提升的必经之路,也是国家社会的客观要求。本文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定位及功能进行了分析,梳理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过程中的关键点,从内部控制五要素出发,为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强化建议

一、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发展中的定位和功能

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发展中的定位。目前,很多单位对内部控制并不是很了解,认为内部控制就是一张纸,写满制度的纸,实则不然。内部控制它贯穿于整个事业单位的运行当中,上至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制度的制定,下至部门、个人的工作环节,无一不涉及到内部控制,它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而不单单是制度的设计这么简单。这就告诫事业单位,在建设内部控制体系的时候,不要仅仅想着如何设置制度,还要想着如何将制度执行得更好,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发展中的功能。由于风险具有不确定性,我们既不知道风险什么时候发生,也不知道风险对我们的打击有多大,内部控制所针对的对象是事业单位面临的风险,主要是对风险进行风险的预测、风险的评估、风险的控制,达到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的目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事业单位的发展中,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的保护伞,它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实现目标,即使是无法理想化的实现,也能够使结果不那么偏离预定的轨道。具体说来就是:外部,有效的规避外部环境带来的风险,包括政策的改革,市场环境的变化;内部,监督机制有效防止内部徇私,对事业单位带来损失,提高工作质量。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关键点

内部控制是一个全方位的控制过程,在内部控制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其关键点的控制。一方面,在经济活动中要将内部控制深入贯彻落实到每一个细节,加大管理力度,建立完善的监督体制,对内部控制的决策和实施进行严格把关,保证其有效性;另一方面,在内部控制过程中,针对问题,单位负责人要分清主次,重点关注重大风险事件,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最主要表现为风险评估及应对,在单位经济活动中,对各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并围绕风险提出解决等措施加以控制,最大限度的防止风险的发生。

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的步骤:1.事业单位对控制目标进行统筹控制,将控制目标进行分析和责任细化,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负责人,在风险发生时,有确定的部门和人员承担相应责任,这样就迫使各部门要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防止风险的发生,从而提高单位对风险控制的有效性。2.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准确识别各项经济活动中的风险,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评估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对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列出风险清单。3.根据具体风险点和风险归属部门,设置风险控制关键点,事业单位要对风险关键点给予重点关注,及时采取风险预防和控制措施。4.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定期对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估,对内部控制的漏洞进行改善,提高单位内部控制的水平。

三、基于内部控制五要素的事业单位内控优化建设

内部控制的建设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大内容,本文从内部控制体系的大框架入手,分析优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的具体内容。

(一)控制环境

首先,事业单位必须完善组织结构建设。管理上,要避开官僚管理体系下权力层级的弊端,解决管理过程中“一支笔”、“一言堂”等问题,大力推进信息公开化,让公共权力真正置于阳光下运行。第二,要完善人力资源政策。事业单位为是社会公共服务提供的主体单位,管理过程中,单位很可能忽视内部人力资源价值,要通过激励机制、保障工作人员利益等方式,推动内部控制事业的建设。第三,要大力构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文化,社会效益是事业单位经营的根本目标,管理过程中,要在事业单位管理氛围中重点体现社会效益,明确事业单位职能与服务目标,促使事业单位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廉政建设,强化事业单位员工价值观、道德观等软约束机制的建设,从思想道德方面提高内部控制的人力资源基础。最后,要提高单位凝聚力,加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使命感的养成,在单位内形成合力,共同为内部控制的建设提供支持。

(二)风险评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业务正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经营过程中,事业单位不再是脱离市场独立运作的机构,市场风险会逐渐渗透到事业单位经营流程中,因此,新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风险管控也成为一项重要问题。对于事业单位来说,风险评估建设可分为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以及风险应对四步开展。其中,事业单位风险目标设定应当重点关注信息的全面性,利用当前信息技术的优势,持续、全面地收集事业单位相关的内外部信息,为风险评估奠定坚实基础;风险识别可分为经营风险、业务风险以及财务风险三大板块,以卫生事业单位为例,业务风险可包括重大医疗事故、高价值设备故障等,经营风险可包括资金周转不畅、审批制度失调、决策失误等,财务风险包括账实不符、虚造财务报表等。管理过程中,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自身业务流程,针对业务风控关键点列出风险清单,以便及时识别。风险分析应当关注重大风险事项,主要方法包括风险直

下接(第187页)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事业单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
互联网形势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探究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