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无线输液系统的设计应用

2016-01-01 14:29
无线互联科技 2016年18期
关键词:条码输液标签

周 涛

(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江苏 泰兴 225400)

医院无线输液系统的设计应用

周涛

(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江苏 泰兴 225400)

医疗的目的是一切以病人为中心,规范护理输液的工作流程,减少治疗差错,保障医疗卫生安全,增强医院综合实力。文章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利用无线输液系统对医院门急诊输液室进行流程改造和重组,采用条形码技术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cation,RFID)、智能识别和无线移动技术的门诊输液管理系统,充分将现有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系统)尽量延伸服务至每个窗口科室。该系统的应用,优化了输液管理流程,实现了输液全流程监管。门诊输液系统的应用,确保患者输液安全,提高了门诊输液服务质量,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护士为患者服务的有效时间利用率,减轻了护士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同时还可对绩效考核予以实质的数据化的统计凭证。

无线输液系统;全流程监管;护理;高效

1 背景

门急诊输液中心作为医院门急诊服务的终端,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公众形象[1],作为临床一线科室,是患者流动性大的治疗场所,普遍存在患者多、陪护杂、病种多、输液量大、用药种类多且杂等现象,在护理人力资源严重缺失的情况下,如何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是门急诊输液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使得患者作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对门诊输液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要求更高。然而成倍增加的患者和有限的护士资源必然会造成患者等候时间过长,护士工作忙乱、体力透支等状况[2]。作为本地区最大的一所集科教研于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每年门诊数十万人次,承担着周边地区核心的医疗资源,门急诊输液工作量尤为繁重。近几年医院领导层很重视输液室的持续改进,随着病人对就诊效果的期望和自我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如何有效确保输液安全和病人人身安全是医院管理阶层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系统组成

2.1 系统设计

院方经过综合考虑,有分管院长牵头,联合医务科、护理部、信息科及相关公司,共同开发了适合本院实际情况的无线输液系统。它集成了输液登记、穿刺叫号、无线呼叫等子系统。采用3层C/S软件体系结构,采用.NET技术,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2005,通过HL7标准接口实现与HIS系统的无缝链接 。该系统是我院移动临床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应用于门诊病人输液、注射、皮试时的药品和医嘱核对、穿刺及给药的执行等,同时可以查看病人医嘱执行过程中的状态并进行输液巡视记录的书写。对于病人基本信息、诊断、处方、检查化验等信息可通过与HIS,EMR,PACS,LIS等系统

无缝集成,特别是药品过敏信息,实现自动获取并可直接查看相关结果,保证数据的准确一致、充分共享。

2.2 建设思路和目标

实现全方位的电子信息化管理是门诊输液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护士从接单、输液到结束的过程中无需任何的手工书写,完全由输液系统自动执行,并形成记录。在医院的日常诊疗过程中,有近90%的患者在门急诊就诊,输液治疗是目前最常规的治疗手段。本系统是一种廉价的、高效的输液监护设备,可大大减轻患者家属的负担,同时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通过与HIS服务器连接,实现门诊处方数据的单向传输,从而获取医生保存的处方信息,借助热敏打印机快速打印输液卡,并利用扫描枪快速核对每位患者的输液信息,提升输液的工作效率。

3 无线输液系统的应用

3.1 接单

护士在接单台通过刷病人的处方卡,调取出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处方用药明细,使用条码打印机打印出两联标签。一联是病人基本信息条码标签,另一联是该病人的药物条码标签。其中病人身份条码标签上含有病人的输液排队序号以及座(床)位号,并带有“妥善保管,输液出示”温馨提示的字样,护士将此联条码标签交给患者或陪护人员嘱咐输液时使用;而另一联病人药物条码标签粘贴到输液软袋上,交予治疗班护士,由护士进行配药。

3.2 配药

配液护士在电子手持信息设备(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上登陆门诊输液系统,在输入工号、班次和密码信息后,利用PDA扫描输液袋条码和病人身上的条码,两者信息进行匹配,进行“三查七对”,再按医嘱进行配液。这样既核对了病人信息,又方便地记录了该护士的配药工作量。

3.3 穿刺

注射护士用PDA扫描第一组液体的药物条码标签,系统会自动呼叫该患者的姓名,大屏上也会及时显示。病人到达穿刺台后,护士再扫描患者手中的病人条码标签进行身份核对,再次进行“三查七对”,使病人身份和医生所开处方之间的条码核对和绑定,有效杜绝了交叉输错液体事件的发生,保障了医疗安全。

3.4 接瓶、拔针

患者输液过程中,患者如有任何需要,比如护士接瓶或拔针服务时,只需按住呼叫单元,巡回护士随身携带的PDA就会发出警报,提醒护士哪个座位或床位需要服务[3]。在接瓶前,护士需要用PDA对病人身份条码标签以及所需更换液体的药物条码标签进行扫描,以核对病人和药物的信息,保证病人使用正确的药物。同样在拔针前,护士再次扫描病人身份条码标签,以确认当天输液是否完成。

4 分析体会

4.1 确保病人的输液安全,杜绝交叉输错液体的情况发生

传统输液流程中护士用人工方法核对输液患者的信息存在安全隐患。而移动输液管理系统中的智能识别技术,设置了查对控制程序,在整个输液流程中可以自动完成高效的信息匹配,以确保输液治疗的正确性和安全性,杜绝交叉输错液体的情况发生[4]。

4.2 有效降低了护士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传统的输液流程在注射、接瓶、拔针前需人工核对患者姓名、年龄以及药物,并在医嘱单上签署执行时间和护士姓名。使用PDA扫描病人基本信息条码标签和输液药品条码标签,能够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识别。由于简化了核对流程,使护士有了更多的时间给患者进行医护,从流程上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4.3 及时准确统计护士的工作量,为医院管理提供了完整的数据支持

应用移动计算技术可及时准确地统计出每位护士配液、注射、拔针等不同操作项目的工作量,并按照一定的系数进行加成,算出折合工作量。形成了一种全数字化管理方式,几乎全信息化的管理工作流程。护士在交接班时,系统会自动生成工作情况统计表,统计表中包含护士姓名、操作项目以及执行时间等内容。各项操作的工作量均与护士个人奖金挂钩,充分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5 结语

为了规范医护人员的输液工作流程,减少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为等级医院添砖加瓦,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真正“以病人为中心”的医护理念落实到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系统采用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具有输液速度监测、输液总量显示、输液完成报警等功能,可同时监测多名患者。为方便医护人员使用,加入了手持移动终端,还开发了有数据库支持的PC机监测系统,可显示并保存患者输液信息。该系统价格低廉,操作方便,能显著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陪护成本,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和一定的社会意义。

[1]张艳,严小蓉,张伟,等.无线移动输液系统在门急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16):1218-1220.

[2]刘淑萍,松石,杨炼,等.基于移动输液系统的门诊输液管理流程的优化[J].当代护士,2015(10):179-180.

[3]周丽梅,秦超,王军青.基于Medmodel的门诊输液中心流程仿真与优化[J].护士进修杂志,2010(10):879-881.

[4]凌云,李忠丽,金雅琴.移动输液管理系统在儿科门诊输液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9(2):111-112.

Application of wireless transfusion system for hospital

Zhou Tao
(Jiangsu Taixing People's Hospital, Taixing 225400, China)

The goal of medical is focusing on the patient, to standardize the work process of nursing and transfusion, reduce the treatment error, ensure the health safety of treatment and improve hospital's competitiveness. Method adopted in this paper is using wireless infusion system to reform and reorganize the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s of our hospital infusion room, The outpatient infusion management system consists of bar code technology (RFID) , intelligent recognition technology and wireless mobile technology is adopted to fully extend the existing HIS system as far as possible to each window department.The application of this system ensured the safety of infusion, improved the service quality and improved the work effciency, which made the nurse can make full use of the service time for patients, reduced the work intensity and work pressure,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offer the statistical evidence of the substantive data on performance appraisal.

wireless infusion system; whole process supervision; nursing; effciency

周涛(1982— ),男,江苏泰州,工程师。

猜你喜欢
条码输液标签
中国条码技术与应用协会
条码微站
热线互动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无惧标签 Alfa Romeo Giulia 200HP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不害怕撕掉标签的人,都活出了真正的漂亮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标签化伤害了谁
基于多进制查询树的多标签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