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2016-01-01 14:29孙雪凌
无线互联科技 2016年18期
关键词:毕业设计创新能力实验室

孙雪凌

(无锡太湖学院,江苏 无锡 214000)

浅谈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孙雪凌

(无锡太湖学院,江苏 无锡 214000)

教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讲解文化知识和实施素质教育,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仅仅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操作方法的教学已经跟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悖,亟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学生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优秀人才。为此,文章阐述了高校计算机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以及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式。

高校;计算机;创新能力;问题;方式

近些年以来,基于我国社会经济与高校教学的不断发展,高校能够为社会培养大量的人才。与此同时,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日益提升,人才的市场竞争力越来越激烈。鉴于此,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努力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强烈的创新观念,进而让学生在将来的就业中可以实现自身的最大价值,从而有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下面,笔者对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1 高校计算机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1.1 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存在滞后性

当今,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思想滞后,教学方式单一化。教师常常应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学课堂上的中心是教师,教师常常结合文本内容给学生灌输很多理论内容。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禁锢了学生的思想,也不激励学生敢于质疑,学生缺少表达自身观点的机会,教师的权威性是绝对的。在现代化的信息社会中,高速流动的信息能够使学生有多种方式学习知识,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业已跟学生的需要相悖,进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2 不能够合理有效地设计计算机课程

目前,我国不少高校设计的计算机课程缺少合理性与有效性,大都是照抄一个相同的版本,存在相似的教学模式。在通常的时候,都是结合教学规划来讲解,缺少教学特色,教学目标模糊,对学生的培养缺少方向感。如此地设计课程造成高校计算机教学难以创建一套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计算机这门课程有非常高的应用性,其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想要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计算机人才,就需要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合理地设计教学课程,确保真正地贯彻实施教学计划。可是实际上,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课程常常重视专业理论的教授,却不注重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的讲解,以至于难以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3 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

计算机这门课程有着非常高的应用性,其实用性需要学生多多参与实践,进而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计算机技能。可是,当今我国不少高校的计算机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计算机实验室建设也比较滞后,硬件设施比较差,学生上机操作的机会太少,且上机实验常常是按部就班地做完教师安排的作业,缺少自主实验和探究的时间、空间,难以深入地把握学习到的内容。实践教学方面薄弱造成学生难以牢固地把握计算机实际操作技能,进而也难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4 计算机毕业设计缺少执行力

计算机毕业设计能够全面地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也能够使学生初步地把握工程化实践,这个时期的工作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地掌握计算机知识,且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然而,不少高校的计算机毕业设计缺少执行力,且都是形式化的考核内容,学生未曾切实自主地完成毕业设计作业,毕业设计作业未曾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夯实学生的基础。再者,计算机教学中的工程设计与专业实践存在严重脱节的情况,学生也不具备协作、沟通、工程能力,未曾在工程实践中渗透毕业设计作业。并且,设置的毕业设计题目不具备可操作性与可行性,学生常常处于应付毕业设计作业的情况。这样一来,就无从谈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5 不具备互相合作学习的观念

在高校传统的教学教学模式中,因为教学命题的范围和内容都比较小,以及教学知识大部分都是教材上的内容,学生仅仅需要经过一段时期的记忆与训练就能够取得成绩的合格,所以这使学生的合作学习思想弱化。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影响下,计算机领域的更新日益加速,新操作方式与新技术越来越新颖,因此,只是立足于教材讲解计算机知识远远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应当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进而拓展知识视野。可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到了学生之间的学习合作,且未曾给学生提供自主交流以及解决问题的时机,因而学生难以在一起设计和互相合作的基础上完成学习任务,从而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 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式

2.1 创新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

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积极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难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属于学生的自主心理活动和行为,学校的教学仅仅是辅助学生的学习行为,其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服务。为此,高校计算机教学需要教师转变以往一味讲解知识的角色,进而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启发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在现代化的信息社会下,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是以后学习、生活、工作所必需的素质。学生在信息化的社会中也非常容易由一系列开放的网络资源当中得到要求的知识和信息。为此,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不要一味地讲解教材内容,尤为关键的是引导和启发学生怎样得到自己想要的知识信息,学会学习知识方法以及处理信息的技巧。并且,作为引导学生的教师在教学当中需要认真地设计教学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对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予以尊重,将学生当成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有个性地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有所创造与发现,不局限于教材文本知识,走出教学课堂,有效地通过自身周围得到的材料与信息,积极地进行思考,从而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2 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借助问答式的教学模式,在生动讲解问题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使学生在教学课堂上处于最为理想的学习状态。在学生对某些问题充满浓厚学习兴趣的过程中,能够激发非常大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理,从而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发。像是不少的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编程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在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过程中,在调试计算机程序从而取得成功之后能够调动学生强烈的编程兴趣。学生会非常迫切地对调试程序进行修改,这样,学生重新应用一种思维模式,借助新型的方法与方式来编程,能够激发学生强大的创造能力。与此同时,因为计算机编程的过程非常复杂,倘若在编程的时候存在一些比较小的失误,那么会造成整个程序结果出现不正确的地方,并且一道程序常常要求重复性地多次试验,这样才可以走向成功。因为这个过程单调乏味,往往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还应当启发学生进行多向思维,即实现学生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发散思维是中心环节。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能够在启发学生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以各种方式、多种层次、异样视角去探究处理问题的方案。实际上,一题多变与一题多解就是要实现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够在充满兴趣的编程设计当中一一地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在渴望获得最终结论的过程中持续地创新,最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3 注重建设计算机实验室及其团队

计算机这门课程有着非常强的实用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练习。为此,建设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需要给学生提供一种良好的实验环境,给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设一种平台。在建设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过程中,还应当注重实验室教师队伍的建设,不但有效地兼顾实验室工作者的年龄、学历水平,引进一部分复合型的人才,而且需要具备管理以及维护计算机的技术工作者。能够让高技术水平工作者开发现代教育技术与新技术,从而促进一般技术工作者的学习以及实验室的良好发展。另外,计算机实验室工作者需要定期地组织培训学习活动,从而使实验室的教学能力与科研水平大大地提升,更加有效地服务于教学,以及跟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并且,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实验室工作者的热情,而且也能够提高实验室工作者的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注重建设高校校园网,在学校的所有角落拓展校园网,在创建高校虚拟实验室的基础上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此高效化、开放式、交互性、自主性、共享资源的新型教学模式能够实现教学所需要的分布式实验系统,以及可以缓解教学资源紧张的危机。为此,高校建设计算机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方式,高效务必注重实验室建设资金的投入,以确保实验室的稳定运转,从而真正地服务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4 合理有效地设计教学知识

事实上,高校的计算机教材不会一年进行一次更新,而是几年进行一次更新,这从某种意义上讲,有着非常大的滞后性,学生掌握的不少计算机知识难以适应社会的要求,从而不利于学生应用于实际当中。另外,计算机教材重视的是理论内容,未曾设计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知识。为此,在高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有效地设计教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实现高校计算机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教师在讲解Word的时候,能够对制作印章的环节进行设计,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联想来设计以及制作印章,进而让学生这个过程当中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实现理想的创新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设计计算机教学知识的时候,应当适当地提高难度,从而给学生制造一些压力,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和拓展思维。

2.5 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动学习

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能够组织合作互动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练习动手操作能力,进而一起学习和进步。例如,在讲解通过二级C语言知识编制简单计算软件问题的时候,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现状,合理地划分小组,给所有的学习小组布置一个课题任务,要求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用计算机知识处理实际问题。并且,教师在所有的学习小组分析课题的时候,需要进行一定的引导,要求所有小组的学生都竭尽所能,以及让学生在相互合作进行学习的前提条件下验算课题。借助如此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之间互相合作练习,让学生更进一步地认知掌握的计算机内容,以及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当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还能够培养学生3结语

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社会在不断地发展,教育教学也应当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为此,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建设计算机实验室及其团队、合理有效地设计教学知识,以及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动学习等等。只有如此,才可以真正有效地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才。[

[1]潘科.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J].现代经济信息,2015(23) :133.

[2]马春雷.浅谈高校计算机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J].科技展望,2015(33) :136-138.

[3]王媛斌.高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6(2):159-160.

Analysis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in the computer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n Xueling(Taihu University of Wuxi, Wuxi 214000, China)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to explain the cultural knowledge and implementation of qu ality education, and to develop students' creative ability. In computer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ers' teaching of explaining only basic computer knowledge and operation methods has been inconsistent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need to develop students ability to innovate and cultivate talent students adapt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al development is urgent. Therefore,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problems faced by computer teaching in the university, and the methods of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ies in university computer teaching. Key words: university; computer; innovation ability; problem; method

孙雪凌(1988— ),男,江苏无锡,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数据科学在教务管理中的应用,计算机教学。

猜你喜欢
毕业设计创新能力实验室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