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6-01-02 02:01尹汉栩
移动信息 2016年3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应用型校企

尹汉栩



移动互联网时代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尹汉栩

东莞理工学院,广东 东莞 523400

剖析互联网时代中通信工程项目人才培育问题,着手于如今互联网人才需求分析,表明应提升通信工程有关的师资团队整体创设、了解社会人才现实需求,主动去完备人才培育计划,务实校企协作任务等领域有关的人才培育计划实施。

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校企合作

引言

根据近年来的消费数据,我们可以得知,移动互联网的急速发展,不仅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模式,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电商经济的发展,它对我国以实体经济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改变。目前国内高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移动互联网领域课程的学校非常少,人才培养模式还在探索当中。现如今,传统的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应用型的本科院校如果想要更好的适应市场,就需要及时的调整培养计划,以此来获得更多的机会,培养的学生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

1 时下的移动互联网人才供需分析

1.1 移动互联网人才需求

Mobile Internet 人才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硬件,另一类即是软件开发。从现在的人才市场需求看,软件开发对人才需求量更大。移动互联网软件的开发主要有相应的网站开发、沟通交流APP、定位导航系统、网上购物、学习专用系统、移动机器人。常用的编程需要有C语言、C++等。互联网人才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要有独特的思维和创新精神;其次必须是复合型人才;最后,要具备学习的适应能力。移动互联网行业变化迅速,一个新的应用可能前一秒还在兴起,后一秒就没落了,因此一定要具备快速学习的能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1]。

1.2 移动互联网人才供给

当前,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人才缺失的问题,并且呈现出比较大的缺口。这从一角度说明,市场需求并没有和高校专业设置紧密结合,移动互联网专业在高校并没有独立的设置,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因为网络的盛行,以及给我们带来的巨大便利,许多大学都对次开展了研究的方向。

为了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人才,紧跟社会需求,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上必须进行改革和尝试。

2 结合社会发展实际,积极创新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相对于传统的通信行业,移动互联网具有自己特有的行业特征,所需求的人才必须是复合型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移动通信技术,还应该掌握软件开发能力,同时还必须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2]。

2.1 强化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师资队伍整体建设

我们通信工程的教师既要有完备的理论知识体系,又要有在工程工地上的亲身经历,才能培养出更多符合专业需求的人才。因此,需要对计算机技术和通信工程技术都非常熟悉而且有相应的实践能力的老师,所以要多培养多技能的老师。具体采取用了以下几个措施:

设立一个针对年轻老师的要求,即向有能力和经验的研究员学习。年轻老师应根据自己的能力与想要研究的方向进行重点学习,然后对在实际教学时出现的问题进行一一解决。青年教师不仅能从导师那里学到教学经验,而且导师的思维方式、人格魅力都会对青年教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健全教师培养机制。每隔一段时间就适当举办一些青年教师的技能比赛,将比赛和教育联系起来,共同促进和进步;组织课件的制定,提升老师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能力;挑选一些优秀的青年教师参加省外的一些高校进行学术交流;有计划地让优秀老师进入一线进行锻炼,提升整体素质。

2.2 了解人才需求实际,积极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教学的目标以及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完成的教学内容,对最终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1)按专业明确不同的培养方式。在制订培养计划时,针对专业课的不同进行分开式教学方法,并开设相应的课程。这么多年以来,板块的运用已经在很多领域中得到了验证,对于研究者的实际操作程序和领导实践也有了较为深入的把握,可是这种方法还是存在着弊端,需要研究人员进一步概括分析。

(2)实际体验教授系统建立。实际体验教授是训练现实动手能力,提升素养的重点部分。经过实际体验培养其对专业的兴趣,提升使用知识的实力,训练创造新型事物的观念。结合实际的教学系统是当今教育的趋向,根据院校现实状况与实用型人才的特征,结合实际教学,设立了解实习、课程安排、项目工程实践等教学步骤;利用所兴办的各个学科基础课、学科指导课,加强策划型、全面型的实验内容,提升创造实践能力。

2.3 理论联系实际,落实校企合作工作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更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表明,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有效方式。院校可通过与校外的相关企业联手的形式,互助合作进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于学校而言,校企合作扩宽了自身办学的空间,搭建了有效学习的平台,为自身人才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平台支撑与技术支撑。于合作企业而言,校企合作为自身企业发展的储备人才建设提供了可能,亦为企业的学术发展提供了支撑。于学生而言,校企合作为自身理论检验实践提供了可能,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进行结合,是提升自身实际技能的关键。

3 结语

对应用型通信专业人才的训练培养,需要看重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训练。移动网络行业的迅速发展,对高校人才的训练养成提出了不一样的要求。可以看出,结合学校实际教学情况,针对通信类人才的培养才刚刚起步。本文结合相应的移动互联网特点,以及市场发展需求规律等,探讨了如何在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改革,希望对于今后的通信类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帮助。

[1]李学华,杨曙辉,王亚飞.校企紧密合作培养通信工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9(1):91-94.

[2]吴小虹.创新型通信工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4,26(6):60.

TP393-4;G642

A

1009-6434(2016)03-0001-01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应用型校企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用人文关怀激励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