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佳作展示

2016-01-04 00:55刘正艳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5年44期
关键词:雨景元宝泪水

刘正艳

【真题回放】

请以“那天,雨一直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②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禁止抄袭或套作;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命题解读】

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按要求必须写成记叙文。静心思索,题目是有一定限制性的,所以仍需字斟句酌,谨慎行文。“那天”交代了时间,它是特定的某一天,作文中就不能一连写到好几个时日。“那天”有别于“那一刻”“一瞬间”,一定要拿捏好时间的跨度。“雨一直下”为故事设定了特殊的场景,其实雨一直就未停息过,这是行文中应该注意的细节。只有准确理解题意,才不会出现失误。

雨景的描写是文中必不可少的一笔,是设置的特定环境,它能渲染气氛,烘托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中心。和风细雨、凄风苦雨、疾风骤雨……不同的意境会演绎出不同的故事,传达出不一样的情感。雨,是最能牵惹人的情思的,借雨抒情,融情于雨,让雨景诉说衷肠,让真情自然地流淌于笔端,悄然无声潜入读者心灵。

【佳作展评一】

那天,雨一直下

湖北荆州一考生

那天是周末。我坐在窗边构思一篇作文,外面的天阴沉沉的,远处的景物透出朦朦胧胧的灰色,窗边的树叶无力地伏着,天地苍茫一片,显得安静且压抑。过了一会儿,“啪”的一声,一滴雨打在了玻璃上。噢,下雨了。

我走了出去,发现爸爸在修车。听到雨声的他也抬起头往外望,然后转过头急忙说:“快去,下雨了,给你妈送伞,她还在田里。”我迅速拿起两把伞向池畔跑去。爸爸急着大喊:“路滑,穿筒靴。”我顾不上这些了,迅速跑了出去。雨开始下大了,一滴滴打在池塘里发出“叮咚,叮咚”的声响,越来越急促,好像在催我再快些。地面也变滑了,我只好放慢了脚步。落在草叶上的水珠逐渐打湿了裤角,湿的裤子贴在腿上很不舒服。

终于,到达了池畔的另一边。我看见妈妈艰难地挑着一担棉花,费力地往水池边挪。她抬起头看到了我,却将眉一皱,说:“谁让你来的?快回去。”随后将棉花挪到了船舱里,又左右看看说:“算了,路打湿了,我们坐船回去。”这时,雨下得更大了,水珠从妈妈的帽檐上一滴滴地淌了下来。妈妈顾不得身上的雨水,匆忙转身要往田里钻,我急忙说:“别,雨下大了,我们回去吧!”她转身看了我一眼说:“还有一袋,搬上船我们就走。”“雨伞,给。”我将雨伞递了去。妈妈笑笑没接,走向田间。她两手不空怎么打伞?

雨还没有减小之势,更大了。池塘里的水和着风卷起了浪,一阵阵地拍打着船身。风刮得我一阵阵地发冷,我心里更是焦急。就在这时妈妈来了,她的身子弯成了一张弓,双手死死地拽着肩头的口袋。那后背上的两袋棉花胀鼓鼓的,看起来沉沉的。我快步迎上去帮忙,费力地将这最后两袋棉花搬上了船。

雨还是有增无减,风刮得脸生疼。我坐在船上不敢动,生怕那船外乱拍的水浪冲进来。这时抬头看妈妈,发现水从她的脸上淌下,从她的袖里流下。我知道这一定不好受,真的好想为她遮挡住风雨,但在这摇摇晃晃的船里,我却无能为力。妈妈叮嘱我不要乱动,她起身小心地撑起船篙,向家的方向划去。妈妈孱弱的背影让我没来由的一阵心酸。转身向另一边看去,发现爸爸一直静静地站在屋檐下望着我们。我的心里不觉又增添了一丝温暖。

终于到岸了,妈妈扑了扑身上的水,露出了舒心的微笑,而爸爸却埋下头继续修他的车,好像根本没有多看过我们一眼。

雨还没停,可天空似乎明亮了许多。

亮点点评:1.平淡之中见真情。本文没有一句直接点到“雨中情”,却时时处处在表现雨中真情:忙着修车的爸爸催“我”给妈妈送伞、“我”冒雨送伞、“我”帮妈妈搬棉花、在屋檐下守望母女的爸爸……种种深情含而不露。

2.景物穿插,适时烘托。文中不断点染着写雨的句子,紧扣文题“雨一直下”。“下雨了”,“我”给田间劳作的妈妈送伞,这是故事的起因。“雨大了”,地面湿滑,“我”裤脚打湿,为后文返回改乘船作铺垫。“雨更大了”,妈妈冒雨将棉花搬上船,衬托了妈妈的不辞辛劳。“雨还是有增无减,风刮得脸生疼”,“我”和妈妈坐船回家,烘托了“我”内心的焦急和对妈妈的心疼。“雨还没停,可天空似乎明亮了许多”,烘托了到家后的舒畅,言有尽而意无穷。对雨的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了人物心情。

【佳作展评二】

那天,雨一直下

湖北荆州一考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题记

临近清明节,我和爸爸准备回老家看看妈妈。

那天,淅淅沥沥的小雨一直下个不停,天地间一片迷蒙。

到老家时,已经十点多了,吃过午饭,我和爸爸便动手整理送给妈妈的“礼物”——清明条、纸元宝,还有一串鞭炮。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出发了。

一路上,爸爸拎着东西走在前面,我埋头紧随其后,我们谁也不说话,内心的悲伤早已汹涌成河。田野里,金黄的油菜花因雨水的滋润更加娇艳,散发出阵阵幽香。路边布满嫩绿的青草,缀着星星点点的各色小野花……此时此刻,又怎会有闲情欣赏这美妙的春色呢?我沉浸在无尽的哀伤之中。妈妈,要是你还在,我一定又在油菜花地里追着你跑吧?或是在晴朗的日子里缠着你放风筝吧?可是,妈妈,我好恨啦!为什么在我八岁的时候,病魔就残忍地将你从我身边夺走呢?

妈妈,你想我们吗?这丝丝细雨是你无声的哭泣吗?我终于无法抑制自己的哀伤,任眼泪汩汩流淌。

到了妈妈的坟地边,我早已泣不成声。泪水和着雨水流到嘴里,咸咸的,涩涩的。我擦干腮边的泪水,心情沉重。爸爸忙着挑土,重新修护妈妈的坟,他用铁锹将坟堆拍打成圆锥形。我跪在坟前,小心翼翼地将清明条插在坟头,痴痴地看它在风中摇曳。它轻轻地拂过我的面颊,犹如妈妈的抚摸,那样轻柔。妈妈,是你吗?你知道我们来看你了,是不是?我喉头哽咽,泪水迷糊了双眼,眼前浮现出妈妈的音容笑貌,想起了妈妈生前给我做的蛋炒饭、烤红薯、卤鸡蛋……那些有妈妈的日子多么美好啊!如今,这一切都成为了幻想,再也寻觅不到妈妈的味道了……

我轻轻地拿出一叠纸元宝,点燃,火苗在细雨中飘摇,舔舐着元宝一端,很快地旺了起来。爸爸也走过来蹲下,和我一起慢慢往火盆里丢元宝,“他妈,娃看你来了。给你捎点钱,在那边要对自己好点,舍得买些好吃的。娃大了,也懂事了。放心啊,我们都好好的。”我看到爸爸微颤的手,泛红的眼圈,一时悲从中来,眼泪如断线的珠子吧嗒吧嗒落下来,淌到灰烬里消释了。我深情地给妈妈磕了头,回望爸爸,发现爸爸眼里也蓄满了泪水。他定定地注视着坟头,我望望他,又望望坟头,恍惚间妈妈正笑脸盈盈地看着我和爸爸,我的心碎了一地。

我强忍住泪水,轻声唤道:“爸,我们回去吧!”爸爸木木地点头。于是,我转身往家的方向走去。当我再一次看向妈妈的坟地时,却发现爸爸仍杵在那儿,他孤单的背影不住地颤抖着。我懂得爸爸此刻的悲伤,我不想打扰他,就让他和妈妈独处一会儿吧。我回过头一声不响地离开了坟地……

那天,雨一直下,泪一路流,心湿漉漉的……

亮点点评:1.意境凄美,画面唯美。本文之所以能产生感人至深的力量,得益于文中所营造的凄美意境。清明时节、纷纷细雨、坟地、清明条、纸元宝、祭扫的人……画面简约灰暗,笼上了哀伤之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往日的甜蜜时光、“我”和爸爸烧纸钱、爸爸孤单落寞的背影……像画卷一样一一铺展开来,将悲伤之情推向了极致。

2.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雨”是文章中传情达意的载体,作者将对妈妈的深切缅怀融注于雨景之中,借“雨”抒发对妈妈的浓浓思念之情。将“雨”想象成“妈妈的哭泣”,结尾处用“雨”烘托心情。“雨水”“泪水”交织在一起,情景交融,极富感染力。

【提分策略】

典型的材料是考场作文制胜的关键。如果选材走大众化路线,作文就会流于平庸,难以出奇制胜。尽量挖掘出新鲜的材料收到引人注目的效果,不要老生常谈,一写下雨就是爸爸送伞、妈妈冒雨背“我”去医院看病,这样的陈词滥调是乏味的。将写作的触角延伸到生活的各个层面,写家庭,写童年,写动物,写社会见闻……从身边找寻材料,从媒体中获得材料,从阅读中积累材料,从街头巷尾挖掘材料……展现温馨亲情,甜蜜友情,童年之乐,凡人善举,传递正能量。也可反弹琵琶,写不和谐的一幕,引发深层思考。

要让文章具有感染力,就少不了对细节的雕琢。抓住那些能够凸显人物形象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人物才会鲜活生动,富有立体感。

猜你喜欢
雨景元宝泪水
一条叫元宝的金鱼
烤元宝火
叶敏作品赏析
雨景
大雨之夜
送给年轻人的5句话
写微诗的时候,想起雨景截句
有泪水,才有了人生
复杂的泪水
Ways of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