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文化育人 争创山区教育品牌之路

2016-01-06 12:30张维丽
基础教育参考 2015年18期
关键词:社团教研育人

张维丽

广东省和平县从2010年9月提出“文化育人”理念以来,四余年过去了,和平县中小学实施文化育人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成就呢?近日,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该县教育局局长黄伟平。

记者:当我们走进和平县中小学时。会感到一股浓厚的校园文化气息。毫无疑问.这是贵县推进文化育人的重要成果之一。请您谈谈.贵县实施文化育人的总体情况。

黄伟平:我县在2010年9月提出创建教育强县战略,与此同时,县教育局也提出教育创强内涵建设,以文化育人为抓手,以“一校一强项”和“一校一特色”为主线,大力推进教研文化和社团文化建设,整体提升素质教育水平,力促教育创强名副其实。目前,我县已经完成文化育人第一阶段主要任务,结集出版了文化育人丛书《第一阶段成果篇》、《理论篇》、《特色教育篇》、《教师文化篇》等。2014年12月30日,我县文化育人被广东省教育厅列入全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记者:您所说的“一校一强项”和“一校一特色”工程建设,其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请您介绍一下。

黄伟平:这是说每所学校都要结合本校实际确定强项或特色建设方向,凸显优势,彰显亮点,集中更多资源大力推进文化育人,确保富有成效。目前,全县特色建设成效比较显著的学校达23所,如和平中学与福和中学推进教研文化育人及社团文化育人、上陵中学实施信心教育、实验中学推进和文化育人、阳明镇第二小学推行阳明文化育人、古寨镇中心小学实验葫芦丝特色教育、礼士镇中心小学实施“青蓝工程”、东水镇中心小学实施爱心教育等,尤其是青州中学、上陵中学、古寨镇中心小学、阳明镇第一小学等应邀在第十一、十二届广东省校长论坛上作特色教育经验介绍,这吸引了全市四个县区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300人次前来参观交流。

记者: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但更需要一个好的育人理念为核心。为了使文化育人取得更大的成效.近年来.贵县着力于“社团文化”建设.其情况如何.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黄伟平:我县将社团文化提高到与教研文化相同的地位,同步推进、同步落实。我县以校园社团组织工作为抓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发展社团数量,使每所学校至少要有12个社团,实现社团工作“三化”(常规化、系统化、科学化)、“三固定”(固定每周活动时间、固定人员负责辅导、固定场所开展活动)、“两覆盖”(覆盖每位老师、覆盖每位学生),促进“人人有社团、个个有活动”,落实“人人有兴趣、个个有专长”的育人观,引领学生多元发展。目前,全县中小学共有800多个校园社团。同时,我县以文化活动为抓手,提升文化活动数量和质量。2014年,我县中小学共开展各项文化活动155l场次,师生共有57万人次参加相关活动,人均参加8场次以上。

我县尤其重视校园文学社的建设工作,让校园文学成为校园文化的一大亮点。全县中小学现有50个文学社,社员近万人,是最为活跃的一种社团。四年来,全县中小学文学社每年出版460多期文学社刊,刊发15000多篇优秀文章,参加文学活动人数多达5万人次。全县中小学文学社均实现一社至少一刊,个别实现一社三刊,如福和中学福风文学社下辖《福风文学》、《福风文摘》、《福风周报》等。

记者:推进文化育人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你们是如何推进实施的?

黄伟平:一是抓好规划,出台《和平县中小学实施文化育人中长期规划(2011-2020)》;二是抓配套措施和制度,相继出台了包括强项和特色建设规划、特色教育学校评估方案等五种规范性文件;三是举办两届校长论坛进行研讨推动,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战略设计和实质性推动;四是持之以恒地大力推进实施,不断强化执行落实,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增强信心。

记者:实施文化育人十分强调特色教育。请你介绍一下贵县有哪些教育特色?

黄伟平:我县实施的文化育人要求“一校一特色”,全县48所学校有48个特色。例如,实施经典文化育人,既要让学生学习经典、赏识经典,增长智慧,又要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施客家文化育人活动,充分利用客家人“勤俭和忍”文化传统进行系列教育活动,既传承了客家文化又促进了校风建设;推进阳明文化育人,充分利用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智慧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熏陶;实施红色文化育人,利用各校红色文化资源开展革命教育和实践活动,等等。

记者:教研文化是教育的核心,贵县在实施文化育人过程中是如何抓好教研文化建设的?

黄伟平:我县在文化育人思路中提出“教研文化提质量”,高度重视教研文化建设,使之在文化育人工作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一是从教师文化建设人手。从2010年起,我们要求每位教师都要订阅一份教育类期刊,定期学习,定期研讨,定期总结,不断提升教师素养和修养。二是建立学区教研联动机制。我们将全县17个乡镇分成六个学区,每个学区由4-8所学校组成一个学区交流单位,定期举办学区教师交流、教研交流活动,促进学区内部学校之间的学习交流,提升教育教学技能和水平,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三是建立县级教研中心,强化新课程改革研究,积极组织中小学开展大课题、小课题、微课题研究活动,以课题研究带动课堂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同时,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大胆探索符合山区学校的教学模式,勇于尝试导学案模式、“136模式”、“三段六节模式”以及“梦想课堂模式”等,促进教研成果转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

记者:那么.你们将如何确保这些文化育人措施执行到位呢?

黄伟平:我县以教育管理为抓手,增强发展内力,加快发展提升。一是以“星级教师”评选为抓手,调动教师积极性。如组织各校评选“星级教师”,严格按照本校教职工总数10%比例评选校级“星级教师”,由学校给予每人奖励一个月T资;同时,组织县级“星级教师”评选,每年评选100位,由县给予每人奖励一个月工资。与之配套的是,全县每两年评选一届“星级骨干教师”,每人每年给予奖励两个月工资。通过“星级教师”培养、评选活动,极大地激发了教师们工作积极性和上进心,较好地落实了教师工作责任,提升了常规教育教学水平,整体提高了教育教学工作效率。二是以过程和结果评价机制为抓手,增强可持续发展潜力。如结合教育创强内涵建设需要,修改完善文化育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机制,完善校长年度考核机制,增添学校发展内力,激发校长的创新能力;配套出台教研文化建设奖励细则、社团文化建设奖励方案、宣传工作奖励方案等,促使各项工作得到更好的落实,各项制度得到更好的执行。

记者:自实施文化育人以来,贵县取得了那些重要进展?

黄伟平:我县的文化育人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三”。首先,体现在“三个减少”。一是减少流失生。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校生活,使得师生的学校生活更为充实和快乐,使得大家乐意留在学校参加各种活动。在此种情形之下,师生交流更为密切,分享学习经验更为容易,使得更多学生在参加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既体验了快乐幸福,也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得了某些学习经验,感染或陶冶形成某种学习兴趣与爱好,使得更多学生更加喜欢学习,更加自觉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由此,参加各种文化活动成为一种大形势,勤奋学习成为一种主流力量。在这种良好氛围之下,部分曾经厌学的学生也逐渐感到校外生活不如校园生活,感到学校集体生活更能体验快乐。二是减少学困生。校园文化活动的增加和丰富极大地增加了学校集体凝聚力和影响力,也逐步影响到部分原先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方法不佳的学生主动阅读,主动改进学习方法。在各种比赛活动中,强烈的荣誉感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激情,他们从这种荣誉感中激活内在的学习需求,即从同学中请求帮助,从老师中请求指导,促使自己成绩稳步提升。三是减少低分生。由于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习风气进一步好转和浓厚。加之班级图书角历经四余年的建设,使学生的阅读极为方便,尤其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人数呈几何级上升趋势,由此使得良好学习习惯在大多数学生中养成。在此氛围之中,学生学习逐渐成为自觉,也更加勤奋好学,学习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其次,体现在“三个缩小”。一是缩小了学校管理差距。通过推进文化育人,教师和学生在参加各种文化活动中不断提升文化素养,使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积极性和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文化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使学习和工作自觉性大为改善,管理效率大幅提升,管理成本逐步下降,有效地缩小了城乡学校之间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差距。二是缩小了教学质量差距。通过推进文化育人,教师文化生活更为丰富多彩,文化自觉取得了进展,教学活动更有效率;学生通过参加文化活动增强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增进了解和理解、友谊和友情,使校园生活成为他们学习的乐园和生活的港湾,学习更加努力勤奋,成绩得到整体提升。全县12所农村中小学由教育重量不高,进步到如今几乎与县城学校并肩齐飞。如上陵中学、青州中学、古寨中心小学、礼士中心小学等12所中小学与县城学校几乎齐头并进,有些方面甚至还超过县城学校。三是缩小了校园文化建设差距。在推进文化育人过程中,我县实施“一校一强项”和“一校一特色”工程,各校积极根据本校实际实施“经典文化育人”、“客家传统美德育人”、“红色文化育人”、“社团文化育人”等,形成各有特色、差异发展的局面。县城有阳明文化育人、社团文化育人、教研文化育人,乡镇有红色文化育人、生态文化育人、客家文化育人等;县城有励志教育、理想教育,乡镇有信心教育、爱心教育等,有效缩小了乡镇与县城学校的差距。

最后,体现在“三大进步”。一是推动校园文化活动蓬勃开展。2014年,全县举办各种大型文化活动平均每周举办66场次,相当于2009年的3.3倍;人均参加文化活动8场次以上,相当于2009年的2.5倍。可以清楚地看出,自实施文化育人以来,无论是开展大型文化活动的场次还是参加人数,每年增幅都很大。二是促使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成效。如高考入围人数指标,每万人人围大专、本科人数稳居全市县区首位,综合考核指标居全市第二位(仅次于市区)。三是有效提高教育综合影响力。我县教育随着文化育人深入践行,各方面的影响力逐步显现。媒体报道次数每年增长30%以上,媒体报道频度大幅增加;全县师生在各类报刊发表论文或文章412篇,相当于2009年的4倍多。在媒体的广泛报道之下,我县教育开始在全省产生影响,已经有四个市县学校到我县学校考察交流文化育人经验。

(责任编辑 罗登廉)

猜你喜欢
社团教研育人
缤纷社团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