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2016-01-06 12:41逢杰
基础教育参考 2015年18期
关键词:课型课文教学模式

逢杰

“问题导学,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指以问题为引领,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依据的教学模式。它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育就学生勇于探索问题、开放包容、健康快乐、善于交流的人格素养,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在实践探索中,我们大胆地对英语教材进行整合,探索出听说课、阅读课、复习课和试卷讲评课四个课型的教学基本思路和流程。四个课型均以问题为核心来激活学生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究中快乐学习,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在体验中萌发新的问题,实现新一轮的探索与学习。其中听说课和阅读课是两大主流课型,下面我就以这两个课型为例,介绍一下我们的做法。

一、两种课型共有的环节

“复习巩固,预习检测”、“问题引领,明确目标”是我们课前热身、作业检查以及导入新课的课前准备,而“课堂小结,达标检测”、“小组评价,延伸拓展”是学习新课后对课堂的总结与评价。

1.复习巩固,预习检测

每天我们都要结合教学内容,分层次为学生布置巩固性和探究性相结合的复习作业和预习作业。旨在引导学生做到复习和预习并重,养成及时复习和按时预习的好习惯。只有对布置的作业及时进行反馈,才能对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把课堂的第一教学环节设置为“复习巩固,预习检测”,主要采用抢答比赛、猜词游戏或者直接听写、复述、背诵、表演文本内容等形式,以及结合单元学习话题,定期给学生明确的口语训练任务。

2.问题引领,明确日标

这是我们教学模式的第二个环节。在预习检测结束后,学生将个人问题放到小组的“问题口袋”中,在后续的课堂学习中由学科长引领大家去解决之,同时通过课堂上的小组交流生成共性问题,推动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来迅速调整课堂,实时构建课堂问题解决的更佳途径。同时,学生也学会了如何发现问题,明确新课学习的重难点及要求,带着问题和任务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去。

3.课堂小结,达标检测

课堂学习结束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小结。总结时可以采用知识树的形式,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课堂小结结束后,进行课堂学习达标检测。达标检测命题紧扣教学目标,学什么、测什么,围绕学习重点设置5分钟左右的测试题目。学生完成后,教师给出答案,在小组内交换批改,对所学知识做到堂清,对测试结果做出及时评价。

4.小组评价,延伸拓展

达标检测结束后,教师引领学生对本节课各小组的学习成绩进行汇总,评选出优胜小组,并给予奖励。然后分层次布置巩固性和探究性相结合的复习作业和预习作业。

二、听说课模式的其他教学环节

该课型的其他环节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创设情境,感悟新知。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目标后,创设情境导人新课。然后利用图片、实物、视频或其他情境来教学本节课的单词和句型。

二是听说结合,句型操练。教师结合课本,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听说任务,让学生带着具体任务对本节课的句型进行反复操练,直到练熟为止。

三是小组合作,拓展提升。教师为学生设置一个survey and report小组合作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对所给话题的调查采访活动,实现小组合作形式下的真实语境交流和文化领略。

三、阅读课模式的其他教学环节

该模式的其他环节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读前热身,情境导入。根据所学课文的内容,设置相关的读前热身活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思维,提高学习兴趣,并能自然导入新课。

二是速读课文,整体感知。此环节根据文章的长短可以设置1~2个阅读任务,旨在引领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大意。

三是细读课文,理解文本。教师围绕文章细节,采用判断正误、选择、表格填空等形式,由易到难设置不同层次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细读课文2-3遍,并在问题的引领下,彻底理解文本。

四是小组合作,梳理知识。学生在学科长的带领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找出文章中出现的新单词、短语、句型和语法项目,确立重点和难点,生成问题,并交流课文情感体验和自主解决部分困惑,从而为参与课堂大讨论做好准备。

五是把握线索,复述课文。根据文章的题材和写作线索,为学生提供关键词和课文精神主旨,然后引领学生在关键词的提示下、在文本精神的引领下,进一步理解和复述课文。

六是学会写作,拓展提升。引领学生总结文章的写作线索、写作思路和精神价值,提供类似的写作素材,让学生仿照课文,小组合作以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问题导学,小组合作”模式激起无限活力

经过我们一段时间的努力,该课堂教学模式在教与学的环节都产生了积极影响,让我们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一是课堂开满问题之花。在使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课堂中,问题的提出使学习气氛浓厚了。学生在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后还提出了一些疑难问题,经过教师点拨,课堂成了师生交往、合作、互动的“学习共同体”。

二是小组活动:鲜活的课堂。小组活动是“问题导学教学模式”运用中很重要的内容,课堂上以小组形式进行交流,以小组形式汇报讨论结果,自主合作和教师的点拨反复运用,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了目标语言。

三是先教后学,以学定教。三维目标与课堂融为一体,知识树的构建,使教学的内容更加容易被领会。教师开始向“研究型”转变。

四是实现了课堂对学生的关注。由于课堂的目标围绕学生来构建,课堂的运转以学生为核心,因而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了主人翁的喜悦与责任,主动学习、敢于质疑,成为课堂的一线风景;善于合作、互帮互助成为课堂的靓丽色彩;同时,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极大提升,不仅学会了语言,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蕴含在英语学习背后的现代气息与时代文化,激发了他们探索当今时代发展变化的热隋。

五是明确了教师进步的方向与不足。在问题互动中,面对着好奇而又好学的学生,我深刻感受到自身再学习的迫切性。面对课堂求知的目光,面对学生的信任与依托,唯有以自己精湛的教学,才能让学生获得知识上的更大满足,也才能让这个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运转。

(编辑 刘泽刚)

猜你喜欢
课型课文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合作学习法在不同课型中的有效性实践研究
背课文的小偷
例谈在不同课型中培养史证意识
课型与教学模式的探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