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学自主评价系统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2016-01-06 20:54周平张莉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5年9期
关键词:自主教学Moodle平台过程性评价

周平+张莉

摘 要:文献发现目前已构建的评价系统大多缺乏支持完整性评价过程的平台,忽视了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评价目标和评价任务的不同,存在片面性,缺乏系统的实践过程。为优化教学,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安置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评价任务与评价特点的差异性,利用Moodle平台的优势,设计了在线教学自主评价系统,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本系统将评价深入到每个教学阶段,多方面设计评价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及对教学对象、课程的熟悉程度,自主选择评价模块,持续性监控教学,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全程跟踪,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收集评价信息,获取教学情况,提供适时合理的反馈,改进不足,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安置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Moodle平台;自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05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7-0086-04

一、引言

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发展和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学评价的任务量大、结果处理烦琐,使大多数教师力不从心。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借助计算机和数据库技术构建的教学评价系统可以对评价进行信息化管理,改善教学。众多研究者据此展开了研究,如杨卓的《网络教学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实现》[1]从学习评价和教学资源评价两个方面出发构建了教学评价系统。高希海在《高职高专课堂教学评价系统设计和实现》[2]中以课堂教学评价主体、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信息采集方法以及评价结果的使用为具体研究内容,构建了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王冬青在《基于 e-Portfolio 的过程性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3]中构建的评价系统的功能是:通过收集学生参与的评价活动信息,构建个人文件夹,从学生、同伴、教师三个维度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反馈意见,改善教学。张颖等人的《基于网络的项目化课程多元化过程性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4]从不同的管理权限出发,构建了支持多用户并发访问、具有良好数据维护的评价管理系统。李显军《基于网络考试的课程教学评价的研究》[5]结合学生考试统计数据的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计算方法,开发了课程考试教学评价系统。从以上分析发现,目前已构建的评价系统存在一个显著的特点:缺乏支持完整性评价过程的平台,忽视了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评价功能的差异性,或仅针对某一方面的实践层次,缺乏系统的实践过程。

评价是为教学服务的,应根据教学的特点设计评价方案,教学前的安置性评价帮助教师明确学生的知识基础水平、教学方案是否得当;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通过持续性监控师生参与的教学活动,诊断教学问题;教学后的总结性评价明确教学效果,反思不足。评价阶段任务及特点的差异性,决定教师应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放在系统的过程中加以考虑。为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大趋势和秉承“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评价理念,本文旨在整合目前教育评价应用零碎的、片面的理论成果,对其进行系统的、深入的研究,从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安置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三个维度出发,以信息化工具为媒介,以学生的真实情况为基础,探讨评价理论基础上的实践应用,不为评价而评价,而以促进师生全面发展为导向进行教与学评价。

二、系统构建的理论基础

教学前,依照Sweller的认知负荷理论,“如果学习材料设计不当,容易引发较高的外在负荷,需要学习者付出巨大的认知资源,因而会阻碍他们的学习”。[6]因此,教师要认真考虑学习者的先前基础,注重新旧经验间的联系,围绕智力表现的多个方面,系统全面地评价学生。安置性评价就是在教学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分析学生的起点水平,明确学生的知识基础,设计符合学生理论认知和实践操作的教学,激发学习动机,做到因材施教。

教学中,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对新知识的获得是通过个体对知识单元的经验理解从而将知识与已有经验建立同化和顺应关系的过程,要求学习者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框架,改变课堂关系,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勒温认为,群体具有较强的整体性,一般来讲,要改变个体首先要使其所属的群体发生变化,强调师生间的协作能力与情感交流,鼓励成员参与决策。[7]在国内,过程性评价被认为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学习过程、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的一种必要手段。[8]另外,从评价的时间作用来看,过程性评价不同于安置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提倡评价和教学相互交叉和相互融合,其根本目的是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出发,持续监控教学过程,及时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参与和合作交流等情况,帮助教师了解教学,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方向。

教学后,教师需要对教学情况进行总结。斯蒂金斯认为,有效评价是指教师在教学结束后诊断学生的学习需要,给学生提供反馈,改善学习的活动质量。总结性评价即评价教学效果,考察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明确实际效果和目标之间的差距,找出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缺失,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方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系统的流程体系结构与评价方案设计

1.评价系统流程架构

课堂教学可看做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学资源等信息组成的系统,要实现系统的诊断、调节、反馈、激励功能,需对各个要素进行组织,按照准备、实施、处理、反馈四个阶段设计评价活动,将评价与教学的各个环节相互融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收集评价信息,根据评价数据给出具体的描述性的反馈意见,督促和改善学习行为。

Moodle 是 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模块化对象导向动态学习情境)的简称,它采用可自由组合的动态模块化设计,以社会建构教学法为设计基础,可对收集的数据进行自动管理、保存,操作简单,交互性好,可设置不同的操作权限,支持多用户并发访问,每个模块都可以实现评价功能,易于从多方面设计评价活动,可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全程跟踪,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收集评价信息,改善教学行为。

根据评价理念以及Moodle平台的优越性,本文设计了基于Moodle平台的在线教学自主评价系统的流程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系统从安置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三个维度出发,利用Moodle平台提供的测验、作业等评价工具库和聊天、讨论等活动资源库收集学习者的学习记录,将其归类统计处理后生成评价结果报告,教师根据报告提供适时合理的反馈,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2.评价方案设计

(1)安置性评价

安置性评价旨在教学前获取学习者的起点水平以及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准备程度,评判教学方案设计的合理性,系统从教学对象、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三个方面设计评价活动,如表1所示,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案,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基础。

(2)过程性评价

教学过程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关键过程,也是教师和学生联系最为紧密的一个过程。为加强师生间的协作互动和情感交流,笔者从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三个方面设计了教学过程性评价方案,如表2所示,改变单一主体的评价方式,将评价纳入到日常教学过程中,持续性地记录教学行为,及时发现、改善不足。

学生自评,是过程性评价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引导学生从学习效果、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三个方面积极主动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同伴互评可以促使学生借鉴他人的资源,促进生生间的情感交流和认知碰撞,激发学习动机,在相互评价的过程中,监督并约束自己的学习行为;教师评价是过程性评价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较难全面实施的一个部分,教师需从整个课程出发考虑教学问题,多渠道、多层次收集教学评价意见和改进措施,促进学生和自身能力的全面发展。

(3)总结性评价

教学后的总结性评价旨在明确教学效果,即评价教学方案是否合理,教学是否成功,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包括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满意度、学习方法的养成情况等,具体方案如表3所示。其中课堂有效性评价量表从学习、教学两个方面定量评价学生、教师的教与学效果,检验师生的发展水平。

四、系统的教学实践应用

根据评价系统流程架构和评价方案,本文利用Moodle平台实现了在线教学自主评价系统,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其运行界面如图2所示:

笔者以实习所带班级(39人)为教学对象,利用构建的评价系统记录了师生在信息技术课程《智能工具的使用》一节中的行为,并从中抽取了几条典型的数据,以反映各评价阶段的教学情况。在评价活动开始前,笔者开展了下列两项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平台的基础学习,并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学习活动,防止其在评价过程中迷航;对学生进行分组并明确组长人选,统筹小组内的整个学习过程的角色分工。

安置性评价中,为帮助教师设计符合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填写了学习动机现状调查问卷,利用Moodle平台数据自动统计功能,呈现了以下信息,学生本门课程的学习成绩基本呈中等偏上,如图3所示。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也较高,笔者抽取了其中两条数据,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有接近70%的学生认为课程的趣味性能提高学习兴趣,72%的学生会通过查找资料等方式积极探索课程中遇到的难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尽量创设能吸引学生注意、符合学生生活经验、有一定难度的教学活动。

为使师生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以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三个角度分别从准备、讨论、行为、合作四个方面设计了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由于角色的不同,教师、同伴、学生的分数分别占总成绩的0.5、0.3、0.2。其中每个评价项目给予1~4分不同的权重,表示学生课堂行为与教学目标的符合程度,如表4所示。其中把每项平均得分大于3的定为课堂表现较好,大于2的为课堂表现一般,其余为课堂表现较差,经过数据统计处理后,结果如表5所示,其中表现良好的学生占73%,表现一般的学生占19%,表现较差的仅为8%,因此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中都能较好地约束自己,与同伴、教师合作,完成教学,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有重点关注的策略,提供针对性的改进方案,同时也为表现较差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爱和鼓励。

教学后,为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笔者选取了学生是否理解了课程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和是否能独立完成作业两条数据,如图5所示。可以发现,学生基本掌握了课程的教学内容,其中有84%的学生基本理解了课程的概念,有70%的学生能独立完成作业,不过也有30%的学生只能完成小部分甚至不能独立完成,所以教师应该在课余辅导或下节内容前设置一定的补救性教学,帮助这部分学生理解并掌握课程内容。

五、结论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监控整个教学过程,为提高教学效果,必须整合各个评价阶段本身的特点,将其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以系统的方式加以考虑,不能一视同仁。本文根据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目标任务的不同,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安置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评价任务与评价活动的差异性,设计了基于Moodle平台的在线教学自主评价系统,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选择评价活动,将评价深入到每个教学阶段,教师收集学习记录监控教学行为,获取教学情况,并对其处理分析后给出改进建议,关注了学生共性与个性差异,加强了同伴、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为教学服务,促进了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杨卓.网络教学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高希海.高职高专课堂教学评价系统设计和实现[D].山东大学,2009.

[3]王冬青.基于e-Portfolio的过程性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J].现代教育技术,2008(8):97-100.

[4]张颖,李利杰,孙统达.基于网络的项目化课程多元化过程性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1).

[5]李显军.基于网络考试的课程教学评价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2.

[6]谢同祥,李艺.过程性评价:关于学习过程价值的建构过程[J].电化教育研究,2009(6).

[7]郭裕建.“学与教”的社会建构主义观点述评[J].心理科学,2002(1).

[8]吴昌提,林菊芳,陈宁红.国内外形成性评价述评——兼评开放教育形成性考核十年[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3):66-69.

(编辑:王天鹏)

猜你喜欢
自主教学Moodle平台过程性评价
利用大数据进行学习评估与诊断
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基于Moodle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效果分析
自主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基于Moodle平台的翻转课堂设计与应用研究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