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陆航信息化能力建设之启示

2016-01-07 12:39丁栋威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6年5期
关键词:战略转型

丁栋威

(中国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成都 610036)



美军陆航信息化能力建设之启示

丁栋威

(中国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成都610036)

摘要:陆航作为地面垂直力量的重要标志,是新时期军事变革的关键领域。美军以体制编制改革、主战平台建设为抓手,从机动作战、发现作战、打击作战、作战指挥、防护作战、保障作战等能力建设入手,迈出向目标部队转换的步伐,走在国际前沿。通过梳理美陆航在战略转型、平台规划、能力建设中的特点,从高速平台、无人平台、有人无人协同技术等方面对我新军事变革下陆航发展提供决策支撑。

关键词:陆航,战略转型,高速直升机,有人无人协同

0 引言

美陆军从作战需求出发,历经长期战争的磨练,成为世界超级军队。经过在科索沃、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等局部战争的实践,通过战略转型的不断尝试,基本完成了数字化陆军建设,正逐步向目标部队转型。作为陆军重要的作战力量,在作战需求牵引和战略转型推进下,美陆航在体制编制、平台规划、装备建设等各个层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随着面向作战的军事变革,我军在组织体制、平台装备等领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作为链接地面、中低空的重要作战力量,陆航充分发挥其在战时、平时的特点,在国家安全新常态下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梳理、总结美军陆航转型发展的先进经验,对我军借鉴发展至关重要。

1 美军陆航发展概况

1.1陆航设备数字化

美军关注通信数字化、横向技术一体化以及主战装备智能化。FBCB2-BFT指挥控制系统实现了陆航直升机与地面火力单元的态势信息共享[1],形成了支撑作战的通用作战图。通过A2C2S[2]机载指挥控制系统形成数字化的“空中堡垒”,为陆军的地面作战部队提供了一个高度灵活机动的决策中心,使基层指挥级也具备了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另外,直升机装备的毫米波雷达、红外前视、激光探测系统以及光学照相侦察装置可昼夜探测目标,提供不间断的侦察、监视和目标搜索能力。

1.2目标部队模块化

阿富汗战争中,数字化部队显现出在快速部署、战场机动等方面的固有劣势,对此,美军开始实施向“反应快、部署迅速、灵敏、多能、杀伤力强、能生存、易维持”特性的“目标部队”转型,并取消陆军的旅、团、营级隶属关系,进行模块化、多功能航空旅的重组。

1.3平台技术集成化

美陆军航空兵针对战略转型需求,相继下马了“科曼奇”直升机以及ARH-70项目,节省的146亿美元用于陆军航空兵的模块化编制改革和装备现代化。作为陆航的发展重点,平台建设呈现出联合开发,多功能集成一体化的趋势。JMR-TD定位在通过验证飞机(V-280、S-97等)研发,实现下一代旋翼飞行器的关键技术探索和验证。FVL未来垂直起降飞行器不局限平台形式,将固定翼飞机速度高、航程远的优势与直升机垂直起降、可悬停的特点结合起来,为未来陆航提供能力支撑。

2 美军能力建设规划

《美军陆航2015~2024作战能力规划》[3]从机动作战能力、发现作战能力、打击作战能力、战斗指挥能力、保障作战能力出发,明确和细化了作战对指挥系统、传感器、通信系统等信息化装备的能力需求,对我军发展有参考意义。

2.1机动作战能力

发展新一代运输平台,更新完善高性能机载传感器、导航系统等电子信息系统,充分利用有人、无人平台,实现作战力量垂直投送,支持全方位作战。具体体现在:①利用简易或临时着陆区,将战斗平台和人员从陆上和海上基地运往作战纵深区域;②利用先进飞机快速完成自部署;③拥有导航系统,可以对情报收集、准确报告、任务变化作出快速反应,准确切换交战目标,提供准确定位。

2.2发现作战能力

综合发挥光电红外、雷达等传感器的组合优势,在全天候覆盖、发现概率、跟踪精度等方面提高能力,利用新一代ER-MP无人机平台300 km/24 h的能力来实现长时间监视。具体体现在:①传感器远距离目标搜索,搜索速度快,搜索时间长,覆盖范围广;②空中武装侦察产生可使用的战斗信息(Actionable combat information);③无人机增加传感器、火力以及防护能力,并提供自主能力。

2.3打击作战能力

结合机载的嵌入式GPS惯性导航装备EGI,配合光学传感器套件中的激光测距、指示功能及毫米波火控雷达的能力提升,提升了直升机目标定位的精度,同时随着无人机平台机载传感器能力,尤其是第二代前视红外技术的广泛应用,有人无人协同能力的提高,网络化的目标探测为将来陆航的打击作战能力提供了基础。具体体现在:①空地武器能力;②目标搜索和识别能力;③三级和四级无人机互操作水平控制无人机的能力;④准确及时的战斗损伤评估;⑤准确识别友好目标和实体,概率达95%。

2.4作战战斗指挥能力

现阶段,陆航的攻击直升机和侦察直升机依靠蓝军跟踪系统实现战场指挥态势感知。在未来,飞机通过网络直接与作战指挥系统实现指控、态势信息的共享,无需经由蓝军跟踪系统的网关。具体体现在:①战区内、战区间全局超视距通信中继能力,有人机/无人机实时、近实时自报告、自识别;②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共享,通用作战图动态生成、分发;③无人机增加传感器、火力及防护,维持四级无人机互操作控制。

2.5防护作战能力

在无线电频率发射器探测、导弹红外探测、激光能探测的基础上,发展多模式的联合预警系统,以及集探测、对抗一体的防护装备。具体体现在:①利用主动、被动对抗措施,压制敌防空系统;②嵌入式远距离传感器/探测器,提供实时警报;③数字化座舱显示和先进的人机界面;④具备主动、被动杀伤能力;⑤有人无人联合探测;⑥探测飞机周围障碍物,提高机组态势感知,保持球型区域内安全距离。

2.6保障作战能力

大力发展飞行辅助、模拟训练等装备,提高人员、主战装备的作战能力和效能,同时,利用加油机、无人机等平台,实现伤员、装备及物资的无缝保障。具体体现在:①伤员运送直升机增设与地面医疗机构的视频/音频连接;②最大限度减少加油和武器配置时间;③无人机运送后勤物资。

3 美军重点领域建设

3.1高速直升机领域

伊拉克战争爆发后,有多架美军直升机被坠毁或击落,分析其原因为飞行速度慢、飞行速度低。因此,集合固定翼飞机的特点,发展高速直升机成为美军陆航发展的重点方向。西科斯基采用能提供更高速度、机动性与悬停性能,同时又能保持低速灵活性的新构型来重新定义直升机,如S-97“劫掠者”直升机,采用共轴双旋翼结构,推进尾桨复合动力加速,加之固定翼、旋翼平台的组合优势,具备了多任务适应性的先天优势。

3.2无人机领域

为了适应向“目标部队”的战略转型,美军大力发展无人机系统,增强陆军的态势感知能力。无人机系统可以侦察、监视、目标获取(RSTA),并有限地直接火力攻击,完成多种急难险重任务,现已成为地面部队指挥官能力不可分割的关键部分。自在伊拉克战场上直升机损伤惨重后,美国转向研制无人驾驶直升机。美国陆军选择了MQ-8B“火力侦察兵”作为IV级无人机系统(UAS),为空地一体战、有人机、无人机协同作战,以及为侦察、监视、目标截获、通信任务提供支持和保障。

3.3有人无人协同领域

美军十分重视对无人机操控能力的改造。通过AMUST-Baseline、AMUST-Demo以及HSKT-ACTD演示验证计划[4],在有人无人编队作战能力建设上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2000年,美国陆军航空与导弹研发工程中心通过开展“载人与无人系统技术”,探索了载人与无人飞行器作战所需的关键技术,研究直升机分队如何在无人飞行器协同下执行陆航任务。

目前,单一系统地面控制系统OSGCS以及单一系统远程视频终端OSRVT使得战斗航空旅可以实现不同种类的无人机的统一管理,同时满足覆盖二级、三级、四级互操作水平控制。在美军看来,有人无人协同在陆航战场侦察、态势共享、目标打击等全谱操作中是一种基本样式:在侦察敌方部署时,利用武装侦察直升机与无人机协同探测,实现早期预警,为作战部队提供反应时间和机动空间;无人机获得目标数据后,将侦察数据实时发送给指挥控制直升机进行多传感器信息综合后,根据作战需求分发至其他作战单元;跟踪和锁定目标后,利用攻击直升机与侦察无人机协同,无人机负责目标指示,由有人机完成打击,或者由察打一体多用途无人机实现目标的直接打击。

4 美军陆航发展启示

(1)平台类型配置齐全,平台功能要素全覆盖。

外军陆航装备的直升机和无人机机型配备齐全合理,运输、武装、战勤(含电子战、预警、通信指挥直升机等)全面覆盖,有效地提升了陆航体系作战能力。未来直升机的发展方向是集侦察、攻击、运输、指控等功能于一身的多任务通用平台,如美军的“联合多任务旋翼机(JMR)”研究计划[5]。

(2)作战无人化日益明显,有人无人协同技术和装备全推广。

陆军主力作战力量的旅战斗队BCT加入标准化的旅航空单元BAE,再将空中勇士无人机作为标准配置,可以和战斗航空旅进行有效协同。另外,“乌鸦”、“影子”、和“天空勇士”(增程多用途)等无人机在支援反恐战争中配置使用,有效地支撑了地面指挥官的侦察、监视和目标获取行动。

通过发展有人无人协同技术,通过OSRVT、UTA等技术实现了无人机三级、四级水平协同控制,利用无人机编队作战为陆军航空兵开辟了有人机与无人机协同作战的新途径。目前,美军开展的远距猎人计划联合了预警机(E-3)、多功能歼击机(F/A-18)、无人机、指挥直升机、武装直升机等平台,开展了演示设计,并逐步形成作战力。

(3)高速平台日益发展,直升机战场生存能力全提升。

美军现阶段立足结合旋翼飞机和固定翼飞机的优点,发展飞行速度超过400 km的直升机平台。以S-97为代表的复合动力双旋翼直升机采用新型材料,结合先进的航空电子系统,采用无尾桨气动设计,在平台隐身能力、战场生存能力方面得到大力提升。

美军基于平台信息系统的综合化优势,直升机机载传感器之间、传感器与平台系统间可方便地进行铰链,便于信息融合交互。激光告警接收机可与AN/APR-39雷达告警接收机配套使用,对激光威胁源进行截获、定位和识别,从而为陆军、舰队以及海军直升机提供雷达/激光威胁的综合告警。

5 结论

经过实战检验,美军将战略转型与能力建设相结合,平台规划与装备建设、技术储备相衔接,在体制编成、平台发展以及战术战法等方面位于世界前列。综上所述,通过有针对性地研究其陆航发展,可以为我陆航新时期发展带来启示和指引,从而制定具有我军特色的陆航发展战略,开发适应我军军情的陆航技术及作战设备。

参考文献:

[1]李琨.美军新一代信息化装备-“蓝军跟踪系统”(FBCB2/BFT)发展综述[J].电讯技术,2006,21(3):9-14.

[2]GERKEN P,JAMESON S,SIDHARTA B,et al. Improving army aviation situational awareness with agent-based data discovery[C]//American Helicopter Society 59th Annual Forum,2003.

[3]WARWICK G. Rotary redefined[J]. Aviation Week & Space Technology,2014(6):52-53.

Enlightenment from Capability Plan of US Army Aviation

DING Dong-wei
(Southwest China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Chengdu 610036,China)

Abstract:Considered as icon of army’s vertical strength,army aviation remains the key terrain of military revolution. US forces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to the objective force by emphasizing the following concept,such as move concept,see concept,strike concept,battle command concept,protect concept and sustain concept. The paper draws some inspiring conclusions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US army aviation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platform planning and capability plans,which can provide instructive reference for our military revolution from the high speed helicopter,UAS and MUM(Man and Unmanned)fields.

Key words:army aviation,strategic transformation,high speed helicopter,MUM

中图分类号:E952;T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640(2016)05-0181-03

收稿日期:2015-03-25修回日期:2015-05-20

作者简介:丁栋威(1984-),男,山西临汾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研究、规划及论证。

猜你喜欢
战略转型
我国藏区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与实施策略
格兰仕专业化到多元化的战略回归分析
媒体融合造就科技传播新路径
论新经济背景下外贸企业的战略转型
高速公路企业战略转型初探
浙大网新互联网+战略转型的投资战略和价值创造
对我国零售行业O2O模式的分析研究
抓住政策利好,加速战略转型
新媒体语境下广播电视的战略转型
出版传媒集团多元化战略转型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