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思考

2016-01-07 20:10封丽静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22期
关键词:完善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封丽静

摘要:教育部在2006年明确指出:高职教育应当以就业为导向、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加强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推进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无论是对学生、对学校还是对企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校企合作中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政府、学校和企业三个层面。要对其进行完善也应从这三个方面出发,要加大政府政策的扶持力度,高职院校要引起广泛重视,企业要主动、积极参与校企合作,这样才能取得各方的共赢,促进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院校;意义;问题;完善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2-0042-02

我国高校与企业的合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密切,校企合作的良性发展为高职院校的职业培训提供了准确的就业指导。高校与企业合作的运作模式也是高校教育的创新过程,有利于高校渗透合作企业的文化。目前,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教育研究的热点,也是高职院校突破普通教育形式的束缚,展现高职特色的有效途径。高职教育是普通职业教育的高级形态,其校企合作的形式也是多样、密切及完善的,即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是一种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双方不同的环境和资源优势,将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以培养适合企业和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很多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但也发现了诸多问题,本文旨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前提下提出一些相应的完善建议,以期对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意义

校企合作主要指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为达到一定明确目的通过协调作用而形成的一种互动关系。首先,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有助于学生的发展。一方面,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了直接进入生产服务第一线的机会,能够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直接运用到实践当中,锻炼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校企合作培养的学生有着较强的行业和岗位针对性,能够提升学生对该岗位的了解,缩短了学生毕业后入职的岗位适应期,让学生在毕业后即可零距离就业,当前很多企业所提供的实习与就业的有机对接更是体现了这一点。

其次,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有助于学校的发展。一者,校企合作提供了让学校的研究成果直接应用到生产线的机会,能够促进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改变当前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现状;二者,校企合作通过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和项目,让学生直接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训,减少了学校在相关实训设备购买、维护和更新上的经费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分担学校的教育投入;三者,校企合作能够让学校紧跟社会发展潮流,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并据此调整相应的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促进学校和学科的发展。要想解决就业学生难题,校企合作不失为最好途径,所以我们必须尽快将校企合作这座“互利双赢”的平台搭建起来,达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受益。

最后,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有助于企业的发展。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的“近水楼台”,充分利用学校的最新科研成果,提升生产效益;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能够为自身的长期发展培养充足的后备人才,降低招收和培训新员工的成本,塑造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二、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从宏观层面来看,缺乏相应的政策及法律法规规定。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是在教育主管部门倡导下,学校自发进行的,虽然在《劳动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中有相关的规定,但由于这些都是综合性的法律,且没有配套的实施细则,没有明确企业有支持高职院校发展的义务和责任,政府对参与合作的企业也没有相应的优惠政策或经济补贴。而在实际的校企合作之中,往往由企业对学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一定的分担,企业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大大影响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校企合作难以真正制度化、规范化,学校与企业之间难以形成关系密切、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良性关系。

2.从学校方面来看,很多高职院校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不够合理,不能根据社会和市场的发展设置专业,对于一些需要高投入的机械设计之类的专业不愿涉足,而对于投入较低的财会、文秘类专业则都争先恐后地设置,而多数企业需求的恰恰是前者的技术型人才,这就使得在校企合作时难以找到对此类岗位需求量如此大的企业,难以进行长期、稳定的合作;二是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突出表现为教授的内容陈旧,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现实,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与企业的人才需求差距较大;三是对校企合作不够重视,很多学校在合作上不够主动,总是喜欢坐等企业上门,“关门办学”现象严重,把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让学生去企业进行一段时间的短期实习上,更有甚者,只是开展一些诸如企业家讲坛、聘请企业专家授课、组织学生参观工厂等表面活动,缺乏与企业的深入交流和合作。

3.从企业方面来看,没有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在实际合作当中,学校和企业付出资源的不对等性,学校相对受益较多,而企业收获较少,加之企业的生产受市场决定,学生实习的时候不一定能够安排学生实践,而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科研能力、技术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有限,企业获得回报的周期可能较长,大大影响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这就造成当前存在的这样一种现象,即有些企业利用校企合作的机会单纯地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在实习期内只安排学生从事简单的重复性生产劳动,而不进行技术上的培训。从眼前看,的确这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了企业的人力资源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但从长远看,却由于引发学生的反感而使学生实习结束后不愿留下来工作,甚至影响到企业的口碑和社会形象。

三、完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建议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下,校企合作的正常运行为在校学生提供了参加工作实践的可能,并且通过实践来检查学生的职业技能,让学生有机会通过工作实践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现场接受技术工人的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也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接受各种职业技术信息并强化职业意识。

首先,应该加大政府政策的扶持力度。当今世界,关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有两种比较成功的模式:以德国的双元制为代表的企业为主的合作模式和以美国的合作教育计划为代表的高职院校为主的合作模式,但无论是哪种合作模式,从基础上都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实践证明,只有政府大力引导、积极促进,并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明确下来,才能推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长期健康有序发展。我国政府可以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明确规定校企合作中学校和企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定校企合作中的各方面细节,使校企合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具体而言,一方面赋予高职院校更多的自主权,允许高职院校自主进行特色化的培养模式,鼓励学校自主联系、选择企业,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另一方面给予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优惠的财税、金融政策,如对这部分企业进行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藉此提高企业参与的热情。

其次,高职院校要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既要认识到校企合作对于学校发展存在的重要意义,又要采取多种方式促进校企合作。关于前者,高职院校应当认识到,持续、深入、稳定的校企合作,一方面能够让学校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并根据企业和实习学生的反馈不断调整,有助于学校适应市场的需求,提高办学质量;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的投入和合作,能够让学校减轻教育投入、增强办学实力、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进而提高学校的社会形象、扩大社会影响。关于后者,高职院校应当坚持市场为导向、需求为目标的人才培养原则,主动沟通企业合作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合作搭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广泛采取产学研结合、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等方式,邀请企业参与专业和课程的设置和调整,以及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运用“校中厂”、“厂中校”等合作模式,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中学校的主体性地位。

最后,企业要主动、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企业应当立足长远,从自身长期发展的角度对待校企合作,主动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要从培养技术骨干的高度对待实习、实训的学生,不能只是着眼于获取一时的廉价劳动力,要通过联合合作培养、订单式培养等方式,为自身的长期发展培养后备人才。同时充分利用学校的科研资源,为自身的新产品研发、产业设备改良升级提供技术支持,不断推进企业本身及校企合作的深入良性发展。

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正是现代学校进行职业教育的新兴教学方式,现代高校可以通过新的职教模式突出本校的办学特色,真正做到校企合作,这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今年几年的发展方向所在,虽然当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但是只要政府、学校、企业三方积极面对当前的问题和困难,努力探索、认真应对,就一定能够取得多方的共赢,促进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海艳,庄肖冬,王云光.关于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138.

[2]袁卫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33):25-26.

[3]刘延明,刘磊.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9,(142):58-60.

[4]郭江平.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17-19.

[5]孙卫平,龚小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0).

[6]姚芬.高职校企合作中的德育工作探索[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0(4).

猜你喜欢
完善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