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那些事

2016-01-08 17:47朱黎
TopGear汽车测试报告 2015年12期
关键词:代号首字母命名

朱黎

我早已经被什么谛艾仕、野帝、速尊这类完全不知所云的车名雷得外焦里嫩,第一眼见到宾利添越的时候竟觉得见怪不怪了。

就跟人一样,厂商会把旗下每款汽车都起个名字,让人分得清,记得住,这件事从1886年汽车诞生那一刻起延续至今。当时卡尔·本茨就为他发明的汽车取了个“奔驰一号”的名字。“奔驰”取自他自己的名字,“一号”则是他希望这是一个开始,将来还会有二号、三号等许许多多的车子问世。这个以名字加序号的命名规则看似简单至极,但却成了今天厂商为车起名的最佳范本。

德国人痴迷机械,他们喜欢给每一个机械装置起一个数字或是字母加数字的代号作为名字,而且数字和英文一定遵循从小到大,由先到后的顺序。像奔驰、宝马、奥迪和保时捷这些历史悠久的几家车厂几乎都在使用这样的命名方式。奔驰特殊的地方在于G级、S级、SLK级等等这类看似是一个字母代号,实际上却是一个或一些词语的缩写。G是德语中越野车(Gelandwagen)的首字母;S是德语超级(Super)的首字母;SLK则是运动、轻量化、短巧三个德文词语的首字母。保时捷更为特殊,它家车名以数字命名的传统坚持了半个多世纪,直至Boxster、Cayenne的出现,便开始在一部分新车上使用词语的形式来命名。

美国人不像德国人那么规矩连篇,早期的名字五花八门。似乎他们更愿意把无所不能的机器比作神灵,要不然也不会蹦出什么火乌、雷乌、Electra(希腊神话人物)等等这类好似图腾一般颇具象征意义的名字。他们的历史并不十分深厚,车型多了,天上人物不够用了就开始在地上找素材,车子便开始以飞禽走兽、城市和一些浅显易懂的生活化词汇命名。

日本人情感细腻,厂方为车子起名字的时候喜欢用一些中性的社会化词语以及人类或自然界所创造出的美好事物,比如:思域(Civic)、花冠、Fairlady(淑女)。总之日本车的名字十分具象,而且颇有人情味儿。

凡事并非绝对,德国厂子里有大众和欧宝都爱给车起个有头有脸的名字而非简单代号,日本的马自达、雷克萨斯、英菲尼迪、讴歌又仿照德国,以代号命名。

两种方式各有利弊。比方代号就很有规律,消费者一看就明白1系、3系、5系、7系谁是入门级车,谁是高级轿车。它的缺点也显而易见,数字总有个开始和结束,我想知道当宝马出到9系,再高一级别的新车型是不是就该变成两位计数了?以词语命名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很具象、很具体。举例说,当看到Civic这个名字时,大概能猜到它是一款为普罗大众所造的家用车;若看到皇冠也能猜出它应该是台高级车。劣势在于特别具体的词语很容易让车标签化。标签化在早期并不是件坏事,在当时人们对车和技术并不十分了解的情况下,有助于让人快速认识其车型和定位,比如Mustang(野马)、Viper(蝰蛇)之类。换到现在,消费者更希望车子能满足多重需求,太过于标签化的名字容易走向小众。

给车起名字纠结这事儿一点不假。其实不光是纠结,更多问题还在于社会、文化和人的认知都在进步,想起个名字已经不像几十年前只要顺口、意义明确就万事大吉。现在给车起名字还要追求什么文化底蕴、意义深刻,以免被他厂笑话文化水平有限。我甚至怀疑这里面还有攀比的成分在,所以一些深到已经无法用常人思维去理解的车名才比比皆是。再有就是当一家车厂的车型设计家族化的同时车名也跟着家族化,什么速腾、迈腾、辉腾和晶锐、昕锐、明锐、吴锐叫人傻傻分不清楚。

回望过去,奔驰和宝马这两个名字起得就相当好。虽说是来自音译,但意译出来反而显得更有水平。其蕴含的意义浅到不能再浅,也没有刻意去咬文嚼字非得跟深奥的文学扯上什么关系,但一点不影响它们在国内树立成为一个有文化、有内涵又受人敬仰的汽车品牌。

再看现今,除了国产DS的车尾还挂着几个中文字外,你翻遍他们官网也找不到“谛艾仕”这三个字,很明显,厂商也觉得过意不去,就偷偷藏了起来。今年新改款的野帝样子几乎没有任何变动,但名字已经改回英文“Yeti”。宾利添越(Bentayga)同家族中欧陆、飞驰这些响亮的名字放在一起实在不搭,但如果音译成“本田雅阁”又不合适,解释成给自己添一辆越野车似乎又没内涵。如果让我给起个名字,干脆叫它“天涯”好了。

猜你喜欢
代号首字母命名
特别提醒
江苏省淮安市第一山中学活动掠影
扫地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5 STEP BY STEP随堂通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4 STEP BY STEP随堂通
Unit 12 STEP BY STEP 随堂通
Unit 7 STEP BY STEP 随堂通Section A
浅析新课程标准下《苯的同系物的命名》
过足官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