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地而歌:论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的生态意识

2016-01-11 14:06何云英
山花 2015年20期
关键词:毕晓普诗人诗歌

何云英

为大地而歌:论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的生态意识

何云英

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工商业的发展,社会财富极大地增长,同时人类生态也面临危机,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环境保护运动提上了现代社会的议事日程。越来越多的文学研究者开始直面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文学界掀起了绿色文学批评思潮。通过研究,笔者认识到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所蕴含的浓厚生态意识。关于毕晓普的诗歌,不少学者进行了不同侧面的评述。本文试图从生态批评的理论角度去分析毕晓普的诗歌作品,探讨诗人对生命本质的关怀。

理论基础

1.生态批评的起源

生态批评作为文艺批评理论,发源于美国,后来成为新的文学批评潮流。关于生态批评一词,程虹在《西方文论关键词》“生态批评”这章中说:“生态批评一词最早出自于纽约的威廉·吕克特在1978年发表的《文学与生态》一文。在文中威廉·吕克特解释,生态批评指的是将生态及生态学的理念用于文学研究 ”。在1989年的美国西部文学研究会上,学者们开始对吕克特的观点关注并重视起来。第一部关于生态批评的文集《生态批评读本》于1996年在美国出版。随后英国学者彼得·巴里在《理论入门》这本文学理论专著中加入“生态批评”一章,这是生态批评这种旨在用绿色手法诠释文学的批评方法首次在文学理论著作中出现。随后,有关各种学术专著也相继问世。随着时代的变化,文学研究者及大学讲坛的文学教授们挖掘文学作品的生态意识,试图从文学的角度来对有关生态平衡和持续发展的政策的形成与实施施加有益的影响。二十世纪末文学批评家们从生态批评角度研究文学作品如火如荼地展开。

2.生态批评的内涵

生态批评最基本的理念,就是人类文化与自然世界密切相连。这种新的文学研究方法将自然与文化、尤其是语言文学与自然的互相联系作为它的主题。用生态批评方法研究文学作品,是对人与自然、文化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反思。它改变了人们以往认为人类主宰着大自然的看法,认为人类是自然界中的一员,与其他土地社区中的成员生死与共。这是人类从关注自我到关注生态的转变。生态批评从我们赖以生存的大地的角度、从生命本质的角度,为文学研究铺垫了基础。换言之,生态批评以地球为中心的角度来研究文学,是研究文学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学问。提出了文学的作用是否更有利于生态平衡与和谐的课题。因此,为了唤醒人们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的重视,学者们开始对文学作品中的生态意识进行研究。

毕晓普诗歌的生态意识

美国诗人伊丽莎白·毕晓普(1911—1979),她1911年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1934年大学毕业,热爱写作,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生活在纽约文学圈,为她的文学事业奠定了基础。她一生大部分时间游离于美国文化生活之外。大学毕业后她曾游历欧洲多国,后来在美国南方的佛罗里达州生活了五年,期间的创作多为风情描写。1950年后毕晓普在南美游历,后来返回美国在哈佛大学任教。

毕晓普的成名诗集《北与南》发表于1946年。该诗集与《一个寒冷的冬天》合为《诗集》,获得普利策奖。于1965年发表了诗集《旅行的问题》及1969年的《诗歌全集》。由于其诗歌创作的成就,诗人获得古根海姆奖及1970年美国图书奖。牢固地确立了“杰出诗人”的地位。后人对其诗歌评价甚高,学者丁丽英说:“毕晓普的诗歌表达了诗人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借助语言的精确表达和完美的形式,通过富于想象力和音乐节奏的语言,把道德寓意和新思想结合起来。”继诗人狄金森之后,毕晓普的诗歌用精湛的技艺,更清晰地表达了个性化的修辞立场。毕晓普善于自然风光描写、在平凡细小事物之中意涵深远,《诗集》中的许多诗歌寄托了诗人自我反思和人生探索的哲理思维和对生态的关怀。

1.毕晓普的诗歌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毕晓普被称作“诗人中的诗人”,她的作品斑斓多彩、形式多变、极具个性。她一生都在游历中度过,不断变换生活场景,使她熟悉各地的风土人情。长年的游历生活使毕晓普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生态意识逐步形成。童年时代的毕晓普被从出生地美国带到加拿大的南方乡下外祖父母家生活,生活在乡下惬意的自然景致里,和大地拥抱,和大自然亲密接触。成年后,毕晓普游历于欧洲和南美等地。后来在风光宜人的佛罗里达州生活了五年。诗人的行走经历使她认识到:人是自然的一分子,人要尊重自然,热爱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共存。这种对大自然的真挚情感洋溢在她的诗歌中。读者在她的诗作中可以欣赏到大量的自然美景:比如在《地图》一诗中描写美丽的海滩,“这精致的褐色的大陆架,形影宁静而平展”。在诗歌《假想的冰山》中描写冰山的冷峻之美。在诗歌《佛罗里达》里描写环境优美的美丽海岸。描写各种小鸟和海龟在海边惬意地栖居,那绵绵不断、弯曲的单调的海岸线精美得像印度公主的裙子。在《海景》中描写优美的自然环境。仔细品读毕晓普的诗歌作品,读者深深意识到自然美景,阳光、空气等景色使诗人心情愉快,欢欣鼓舞。这一切都是保持生命和健康不可或缺的条件。就像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认为,“大自然是人类的精神导师,人类无法离开大自然,人类社会必须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毕晓普关于自然的诗歌也体现了与华兹华斯的浪漫主义诗歌的传承关系。人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毕晓普回归自然、顺应自然、一切以自然为中心的生活态度,这种朴素的生态观念构成了她一切以自然为本的朴素的自然观。毕晓普的诗歌可以使读者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她对大自然的热爱。

2.毕晓普的诗歌体现了诗人对人类破坏自然的批判

十八世纪末以来,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逐使得工商业的突飞猛进、经济迅速增长和社会财富急剧增加。人类进行着对地球无异于破坏性、掠夺性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能源衰竭、生态失衡及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打破了人和自然之间和谐共存的关系。敏感而又热爱大自然的毕晓普意识到环境破坏将对人类生存产生巨大威胁。她用诗意的语言警醒世人为了免受大自然的惩罚,应该对自然心存敬畏。赞美自然、谴责城市工业文明的诗句多次出现在她的诗歌中。比如在诗歌《佛罗里达》中关于生态遭到工业文明无情破坏后的环境描写:这个炭灰像黑色的天鹅绒,用黑色天鹅绒来形容,森林大火滤去了淡蓝色的水分,冷漠、衰败之州全是黑色的斑点,令人触目惊心。诗人不无幽怨地从诗中指出,抛弃自然规律一味追求物质工业文明像一把“双刃剑”,在破坏自然的同时也伤害了人类自身,甚至使人丧失纯洁美好的心灵。就如在诗歌《鱼》中用拟人的手法,通过描写鱼的目光黯淡和被擦伤的古老鳞片,下嘴唇挂着金属钩子,五只钩子牢牢地嵌入它的嘴巴,鱼忧伤的眼神,发呆的脸,他不反抗,他完全不反抗,令人心痛。诗中用拟人的“他”指代鱼,更能体会诗人内心之痛。这些诗歌劝导人们远离污染,呼吁爱护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生物,保持精神愉悦、身心健康。诗人心底充满对美好自然家园的渴望,寻找着美好的家园。正如在《矶鹞》里,写矶鹞“在不同国度的边界上跑来跑去,寻找着,寻找着”自己栖息的家园。毕晓普先是描写自然的美好,后来描写大自然遭到人类破坏后的悲惨景象,对自然美景遭到破坏前后景象的巨大反差进行对比描写,传达出诗人对现代人类破坏自然的批判精神。由此可见,毕晓普擅长场景抒情描写,是一位具有强烈生态意识和人文主义情怀的现代抒情诗人。

3.毕晓普的诗歌体现了诗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向往

毕晓普厌恶给自然环境带来极大破坏的工业文明,因为工商业的迅猛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既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物质财富,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以及人类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她向往大自然,像一个行者,徜徉在美国和巴西的自然山水间。她认为,通过实践田园生活,人与自然才能产生共鸣,人与大自然的内在美和谐融合才能精神愉悦。这种认识源于对美国浪漫主义诗人的传承。毕晓普创作了大量歌咏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诗歌,如诗歌《杰罗尼摩的房子》中描写绚烂多彩的城市生活;在诗歌《公鸡》中,她用朴实和自然的语言描写闲适的乡村生活、那充满雄性好斗血液红色鸡冠的公鸡,乡村生活是多么充满生机!在诗歌《地图》中描写美丽的海湾,勾勒出一幅怡人的风景画;在诗歌《更冷的空气》中,诗人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是美好、神圣的,叶子和云都是和谐的。大自然给人带来欢愉的感受。读者从这首诗中也看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诗人心底的声音叫着:“这就是我的生活!”从生态文学的角度看,毕晓普的自然观体现出与前人的继承关系,大自然带给诗人无限欢愉,陶冶了她的情操,诗情在行旅途中喷涌而出。就如在华兹华斯的《咏水仙》中描写的情景:诗人独自漫步时,走进湖边一处金黄色的水仙花田野里,一簇簇水仙花在微风中翩翩起舞。诗人将黄色水仙花看成一群翩翩起舞、笑意盈盈的通灵性的小小舞者。这美妙的大自然美景存留在诗人脑海中,成为美好的回忆,给予诗人慰藉与快乐。在诗人心灵宁静的时候才思喷薄而出,创作出优美的诗歌。这就是大自然给予诗人的福祉,这就是诗人回归自然所获得的幸福和快乐的源泉。关于如何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诗人在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生态意识给现代人提供了哲理思考。

结 语

伊丽莎白·毕晓普的诗歌表现了她热爱大自然,向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批判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呼吁人们保护美好大自然。她的诗歌蕴意深刻,旨在呼吁人们对大自然心存敬畏。进入二十一世纪,尽管世人已越来越重视环保问题,但是人与自然的冲突日益激烈。在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的时刻,翻阅诗人毕晓普的作品,人们发现,她在诗中为读者勾勒出自然美景,以及对生态遭到破坏后的环境对比描写,更能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不断拓宽生态视野、遵守自然规律、树立绿色生态理念以及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生态社会的强烈呼吁。

[1][美]伊丽莎白·毕晓普.伊丽莎白·毕晓普诗选[M].丁丽英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2]刘娜.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解读华兹华斯的诗歌[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4).

[3]沙莎,胡开杰.从生态批评的视角看北美印第安自然诗[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4]袁鼎生.生态批评的西方经验[J].鄱阳湖学刊,2011(1).

[5]袁鼎生.生态批评的规范[J].文学评论,2010(2).

[6]赵一凡,张中载.西方文论关键词[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广西教育厅立项项目《生态视角下的边缘化少数民族文学之比较研究——以瑶族文学与北美印第安文学为个案》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为200911LX448,项目主持人为何云英);贺州学院校级项目“瑶族《盘王大歌》与土著美国人诗歌之文化生态比较研究”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为2014ZC14,项目主持人为何云英);贺州学院校级项目“画意诗情黄姚:文化视域下的黄姚古镇风景线描写生研究”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为2014ZC19,项目主持人为黄兆权)。

何云英(1973— ),女,广西藤县人,文学硕士,广西贺州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毕晓普诗人诗歌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晒娃还要看诗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诗歌岛·八面来风
毕晓普 澳外长“删涉华文字”引党内不满
Reflections on Elizabeth Bishop’s The Fish
诗人与花
伊丽莎白·毕晓普与玛丽安·摩尔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