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枪声响彻巴黎

2016-01-12 07:36张晓东
看世界 2016年1期
关键词:阵线勒庞难民营

张晓东

时间:2015年11月13日

地点:法国巴黎巴塔克兰剧院、法兰西体育场等

12月6日开始投票的法国地方选举将该国极右政党“国民阵线”推到了风口浪尖的位置上。首轮投票结果显示,主张排外、反移民的“国民阵线”获得高达30.8%的支持率,其党魁马琳娜·勒庞宣布“国民阵线已经成为法国第一大党”。法媒称,选举后勒庞本人极有可能成为北部-加来海峡大区议会议长。而这一大区恰好也是受难民危机影响最严重的地方。

外界普遍认为,“国民阵线”的大获全胜是早前巴黎恐怖袭击案件后欧洲政坛右翼崛起连锁反应的第一波。

不到一个月之前的11月13日晚,浪漫之都巴黎遭遇血腥屠杀。在该市的法兰西体育场、巴塔克兰剧院以及小柬埔寨餐馆等地先后发生多起由恐怖分子策划的爆炸和枪击案件,引发大规模的公众恐慌。

当晚,巴黎地区共有129人无辜殒命。次日,恐怖组织“伊斯兰国”(IS)宣布对事件负责。这意味着加上2015年年初的“《查理周刊》袭击案”,整个法国已经有至少141人在2015年的恐怖主义阴云下丧生。

如果除开2011年那次由挪威极右翼分子布雷维克策划的“独狼式”枪击案,上一次发生在欧洲的如此大规模的恐怖袭击还要追溯到十年前的伦敦“7·7爆炸案”。

有观点称,“巴黎11·13袭击事件”影响之深远,性质之恶劣,实在可以算得上是欧洲版本的“9·11”。

正因为如此,空袭之后的欧洲各国民族主义乃至种族主义情绪迅速抬头,尤其对还在涌入欧洲的难民潮产生了大规模的集体抵触——在巴黎遭袭当晚,著名的加来难民营遭到火烧,令媒体展开猜测。在德国和瑞典等地,袭击难民营的恶性事件也时有发生。

以刚刚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的“国民阵线”为例,该党长期以来都因为政治主张过于极端而被排斥在主流政坛之外。但现如今,拥抱极端却成了很多人的选择。“这说明愤怒情绪在公众中达到顶点。”右翼媒体《费加罗报》分析说。

法国里尔第二大学的社会政治学家列斐伏尔称,巴黎恐袭后富人选择右翼,而穷人选择极右翼的趋势正在加剧,而正在执政的左翼社会党将逐渐被边缘化。

列斐伏尔预测,在2017年的总统大选中,法国选出极右翼总统的可能性非常高。这意味着如果反欧盟的勒庞一旦上台,届时将与举行退欧公投的英国一道,给已经风雨飘摇的欧洲联盟送上最后一击。

猜你喜欢
阵线勒庞难民营
难民营
勒庞败选后大跳摇滚 网友喊她参加“舞林大会”
叙“征服阵线”最高指挥官被击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