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资金掌舵者的新年预言

2016-01-13 22:11薛玉敏
投资者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蓝筹股股灾行情

薛玉敏

2015年的资本市场注定要载入史册。

上半年A股在杠杆资金的放大效应下,被迅速吹成了一个大泡泡,从年初的3200多点到6月12日摸高至5178点,半年涨幅超过63%。面对“疯牛”,监管层本意为股市降温的降杠杆之举,竟然让整个市场呈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堆积的股市高山瞬间塌方。在接下来的52个交易日内,大盘呈现股灾式暴跌,沪指下跌40.31%,深成指下跌45.30%,中小板下跌44.35%,创业板下跌51.53%。期间,11.33万个500万元以上的股票账户消失,A股总市值蒸发超过30万亿元。

从“疯牛”到“疯熊”的快速切换,让市场流动性几近陷入失控状态,千股跌停成为A股难以抹去的伤痛。

面对接近失控的股市,监管层不得不出手救市。在暂停IPO、禁止期指裸空、提高保证金比例、证金汇金增持、券商集体救市、多次降息降准、上市公司“五选一”维稳等20余道“救市金牌”祭出后,股市终于在8月底止住了跌势。

9月份后,股市进入修复期。期间,利多接踵而来,红利税调整、三大交易所拟推熔断机制、中金所再度下调裸空开仓限额、提高日内回转交易手续费、清理配资速度放缓,并且美联储也表示,9月暂不加息等。资本市场开始转暖。

国庆后,沪指以百点跳空高开实现开门红。以2015年8月份最低点来计算,基本上可以算作一轮中级别反弹,而创业板更是上涨千点,最高时已接近7月份高点。时至年底,由于举牌资金的带动,地产金融等蓝筹股时有表现,但是中小股票仍是其中的主角。

尽管2015年没有多少机构能够提前警示股灾的发生,但是他们的声音,他们的决策仍然能影响股市。新年伊始,手握万亿资金的机构投资者们,他们对于市场又有什么样的考虑?

《投资者报》记者统计了20家券商发布的2016年投资策略报告,超过一半的券商谨慎看多2016年A股走势,震荡市是其共识;5家券商看平,没有券商明确看空。对于沪指波动区间的预测集中在3000点~4500点之间。最乐观的券商为中泰证券(齐鲁证券),看多沪指至5000点。相对谨慎的券商为招商证券,将2016年的A股市场特征概括为“转型牛,螺旋市”,沪指预测在3000点~4000点。从投资节奏来看,更多券商看好一季度行情,尤其是大盘蓝筹股的行情,认为二季度不确定性增大,从二季度开始到三四季度市场风格或许切换至成长股。不过也有的券商持不同意见,一季度关注中小股票,四季度关注蓝筹股。

公募基金方面,本报采访了10位公募基金投资总监,他们认为,A股将迈入震荡慢牛行情。在他们看来,目前牛市的三个催化因素,包括实体经济资金需求回落、货币政策持续宽松和改革预期,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因此2016年再度走牛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由于2016年将面临诸多压力,譬如IPO加速和注册制放开;减持限制放开,以及大量的增发和首发解禁;人民币贬值压力仍存,美联储加息后跨境资金流出等等问题,股市大涨的可能性并不大。

一向以投资风格灵活著称的私募,去年的表现可谓可圈可点。截至去年12月18日,股票型私募基金平均业绩今年以来上涨30.31%,跑赢沪指同期10%左右的涨幅。本报记者采访了近10位经历大涨大跌依旧能够保持稳健甚至超额收益的私募基金经理。他们也认为2016年是慢牛行情。

此外,《投资者报》还采访了10余位互联网金融方面的管理者,他们表示这一行业新的一年仍将快速发展并更加规范,但收益率只会在10%~11%之间趋于稳定。

猜你喜欢
蓝筹股股灾行情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
蓝筹股不是用来炒作的
最新苗木行情
股灾一周年重要数据
股价创股灾以来新低的股票
股灾爆发近一周年 人均亏损46.65万元
宋清辉:蓝筹股为什么值得长期关注?
宋清辉:蓝筹股为什么值得长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