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共享,“下水”作文

2016-01-14 12:38魏莉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5年12期
关键词:眼神笔者作文

江苏省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王栋生老师曾提出:“教师应当是优秀的表达者。”提倡“本色教学”的黄厚江老师也说:“叶圣陶:实践胜口讲,作则先以身,身教最可贵,知行不可分。一个自己不能读写的老师,他必然体会不到读写的规律,说不出搞好读写的中肯意见。”“写文章是语文老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不敢想象自己不会写文章、不肯写文章的语文教师可以教好学生的作文。语文老师没有直接的写作体验,缺少必要的写作实践,是目前作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很多写作教学的专家都提倡教师能够经常写一点文章,尤其是站在学生的立场去写作,去体验,去思考。

言传永远胜于身教。这一点,不仅适用于教育,同样适用于教学。语文教师只讲给学生听不行,还得写给学生看,这样才更具影响力。学生对课内外接触到的美文固然会不由自主地去欣赏和模仿,但毕竟有着比较大的时空和心理距离,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更何况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老师现身说法,向他们呈现最感性最直观的下水作文并和学生交流自己的写作过程,对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写作,具有其他途径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就是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下水作文”时,师生平等,互相欣赏,又互相批评。老师都亲自写了,学生自然能消除对写作的恐惧心理,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

其次是能培养师生间的情感。在共同的习作中,进行情感的交流、心灵的对话、思想的碰撞,是一种心灵上的契合。当学生看到自己尊敬的老师为自己付出的努力,学生也就更容易喜欢老师,敬佩老师,继而增强对学习语文尤其是学习写作的信心和动力。

第三是从教师角度,有自己的写作体验,对写作过程的把握会更加真切,可以更加有效地、准确地指导和评价学生的写作。语文老师坚持写,勤动笔,自然会使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综合素养不断得到提高,还能促使自己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在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断获得提高的同时,老师也会传递给学生正面的、积极的信息,带动学生共同成长,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没有“下水”的体验,老师对写作的指导往往隔靴搔痒,有了“下水”的体验,教师的指导更容易对症下药。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老师也应该对自己“下水”的具体目标有明确的认识,不必苛求尽善尽美,老师“下水”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下水作文”也不一定非要和学生同题作文,“下水作文”的目的并不是想让学生机械地模仿,这反而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散。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果老师能和学生同时写作,会有强烈的真实感,还能营造平等的氛围,体现课堂的民主文化。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已经思考的基础上再跟老师的作文比较,能获得更多质感领悟,并且立刻可以应用到修改中去,在应用中内化,自主积累,写作教学目的就达到了。

2013年苏州中考语文试卷的作文题是《遥远的眼神》。笔者问学生:“当你看到这个问题时,你想到了什么素材?”思考过后,一个学生说:“我想到了妈妈的眼神,每天上学的时候,她送我来学校,我进校园之后妈妈在我身后越来越遥远的眼神。”另一个学生说:“老师,我想到了以前做过的一篇阅读理解中的素材,可以改一下,用在这里。老家的爷爷奶奶在村口盼望我们回家时的眼神,以及目送我们离开时的眼神,遥远又充满担心、留恋、不舍。”接着又有几个学生起来发言,想到的几乎都是亲情类的素材。笔者问:“大家能不能换一种思维角度呢?把我们的眼界拓宽一点,除了亲情,我们还能想到别的素材吗?”学生陷入了沉默。接下来笔者和同学们分享了笔者写的一篇《遥远的眼神》。看到这个问题,笔者首先想到的是曾在自己的空间里发过的一句说说,那是笔者去洛阳龙门石窟游览时写下的,看到龙门石窟标志性的卢舍那大佛,笔者的感受是:“看着这双澄澈的眼睛,我不由心生怯意,自己的心也慢慢沉静下来。”看到作文题时,笔者再次想到了那双眼睛,那种眼神。笔者问学生:“你们知道卢舍那大佛吗?”学生说不知道。“卢舍那是佛教里的人物,是播撒光明的人,你们能想到唐朝的一个著名人物吗?她的名字也有类似的意思。”学生立刻想到了:“武则天,武曌。”“对的,这座大佛就是武则天做皇后时拿出自己两万白银的脂粉钱赞助修建的,所以当时的工匠正是模仿了武则天的容貌来雕刻了这尊大佛,这尊大佛面容圆润,眼光沉静。”那么,选择了这个素材之后,要怎么展开呢?单从武则天来说,她的一生起起伏伏,经历诸多坎坷、诸多辉煌,她死后,只留下著名的无字碑,让后人来评说她的功过是非。隔着伊水河,对岸就是香山墓园,白居易的一生饮酒仗剑吟诗,郁郁不得志,而在他千古之后的今天,与卢舍那大佛下的熙熙攘攘相比,他的墓园清冷寂寥,于是笔者想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两种同样沉静的眼神。于是,笔者动笔写下了我心目中“遥远的眼神”:“暮冬时分,伊水河畔,那遥远的眼神,沉静清澈,只一眼,便是万年。”在这样的启发下,孩子们的思路打开了,有的学生想到了辛弃疾等文学人物的眼神,有的学生想到了某种动物的眼神。写作素材多样了,呈现出的作文自然就有更强的可读性了。

(魏莉  江苏省淮阴中学  223300)

猜你喜欢
眼神笔者作文
生命的顽强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空洞的眼神
我敢
借你一双慧眼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