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管理在护理人员分层培训中的应用

2016-01-14 07:21张虹,郭建平,范颖
护理研究 2015年17期
关键词:护理管理品管圈护理人员

品管圈管理在护理人员分层培训中的应用

张虹,郭建平,范颖,李华萍,郑翠红

Application of QCC management in nurses’ hierarchical training

Zhang Hong,Guo Jianping,Fan Ying,et al

(Affiliated Hospital of Fujian Health Occup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Fujian 350003 China)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护理人员分层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对分层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确立“改进护士分层培训模式,增强培训效果”为活动主题,对医院护士分层培训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品管圈管理实施后护士分层培训参与率由原来59.4%提高至97.6%,专科、“三基”技能考试平均及格率由原来的71.4%提高至80.6%,标准化了护理人员分层培训方案及制度,此外,还形成系列无形产品。[结论]开展品管圈管理能有效提高分层培训护士的参与率和及格率,有利于形成规范化管理和持续改进,极大地促进了分层培训的效果。

关键词:品管圈;护理管理;护理人员;分层培训

中图分类号:RG642.0

基金项目:2013年福建省教育厅B类社科研究项目课题,编号:JB13612S。

作者简介:张虹,副主任护师,本科,单位:350003,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郭建平、范颖、李华萍、郑翠红单位:350003,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

收稿日期:(2014-09-22;修回日期:2015-05-11)

护理人员分层培训指根据护理管理学理论,依据能级对应的原则,对不同职称的护理人员在临床岗位履行不同职责时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护理技能的培训[1]。做好分层培训可满足各层次护士的学习需求[2],有利于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调动和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护理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3]。目前,护理人员分层培训的参与率和合格率较低,大多数研究还停留在调查研究阶段,尚未见统一的培训和考核体系[4]。品管圈小组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组织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和经济效益,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5]。其活动特征是为解决本单位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质量改进。我院护理部对护士分层培训在原实践基础上实施品管圈管理,统一培训,提高了培训参与率和合格率,标准化了培训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

我院按照Benner[6]对护士专业发展的分类:新手阶段、合格护士、熟练护士、护理专家,将护士分为4个级别即N1~N4。其中N1护士39名,N2护士32名,N3护士63名,N4护士41名,共175名护士。N1~N2为成长型和成熟型培训阶段;N3~N4为专业领域型和专家型培训阶段。

2方法

2.1成立品管圈小组本品管圈于2012年11月成立,由5名圈员组成。辅导员由护理部主任担任,负责指导、督促整个品管圈活动,为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意见和资源安排。组长由护理教学督导担任,负责组织品管圈小组活动、策划、组织实施,分析调查结果,对对策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验证。圈员由2名护士长、1名护理部干事组成,负责相关资料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记录,负责实施改善措施。同时,确立圈名和圈徽。本品管圈取名为“进取圈”,意在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护士分层培训积极进取精神,主动学习,提高综合素质,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2.2确立主题通过小组成员对我院护理人员培训情况的回顾及资料的整理分析,发现我院护士在职培训参与率、及格率不高,多流于形式,成效较低,且达不到资源共享。综合品管圈小组成员意见,确定以“改进护士分层培训模式,增强培训效果”为本次品管圈活动改进的主题。该主题符合品管圈活动的5M选题法,力所能及(mangeable)、有效可查(measurable)、需时适中(moderate duration)、公司赏识(management appreciation)、圈以自豪(members pride)[7]。

2.3制订目标通过现状调查可知2012年全院在职护士培训的参与率为59.4%(见表1),及格率为71.4%(见表2)。经品管圈小组讨论及实际情况的分析决定将本次活动目标设定为2013年全院护士分层培训参与率达95%以上,培训考核及格率达80%以上。

表1 2012年全院护士在职培训参与情况

表2 2012年全院护士在职培训及格情况

2.4明确改善主题的重点运用头脑风暴法、鱼骨图分析法从主观因素、组织因素、环境因素3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绘制护士培训参与率低鱼骨图(见图1)、护士培训及格率低鱼骨图(见图2),圈小组讨论圈取要因。通过讨论,最后发现护士培训参与率低的原因主要有:缺乏专人监管,培训管理不严格,培训场次少,培训时间固定,授课教师未经严格培训,授课内容无针对性,对于是否参与培训无奖惩措施。护士培训及格率低的原因主要有培训管理不严格,未及时公布考试结果,及格与否未与绩效挂钩,试卷内容未把关,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图1 护士培训参与率低的原因分析

图2 护士培训合格率低的原因分析

2.5针对主要原因,制定并实施《2013版全院在职护士分层培训方案》

2.5.1提高培训参与率方案组织因素方面:①设立护理教学督导,专门负责护理分层培训;②严格培训纪律,规定开课5 min不得签到,中场不得离开,参与培训时不能玩手机。客观因素方面:为保证全体护士接受相应的培训,特别增加了培训场次,增加班外培训时间,同时提前半个月下达下个月培训时间、内容安排表,让护士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最佳的选择。主观因素方面:①将培训与继续教育学分、外出进修与培训相结合,同时培训参与率作为个人绩效考核指标之一,也作为本病区护士长绩效考核指标之一,以此提高护士及护士长的重视程度;②加强培训内容的实用性。

2.5.2保证培训质量组织因素方面:①护理教学督导每月对培训内容、授课老师、试卷、课件进行审核、指导、修订;②将考试成绩及时在内网公布,同时设立1周的质疑和申诉时间;③提高合格率,理论培训结束后小测验,技能培训后抽考,不合格者补考,直到合格;④持续改进,每月护理行政办公会(圈会)专项讨论分层培训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并在每月护士长例会上传达并贯彻实施改善措施。客观因素方面:①严格筛选授课教师,对授课老师授课效果进行问卷评价,做到择优汰劣,尽量安排高年资、高职称、教学能力强的老师授课;②把握培训内容,按护理层级的不同,选择适合的课程,部分由各病区负责完成,可针对临床常见病及常见存在问题进行培训,做到贴近临床,实用性强;③对方案实施5个月后进行阶段性总结。通过问卷调查形式收集前阶段培训收获及下阶段培训需求和建议,进行持续改进。主观因素:将分层培训考试的及格率纳入个人绩效和护士长绩效中,引起个人及护士长重视。

2.6效果评价自2013年1月实施护士分层培训品管圈活动10个月后,对全院护士的培训参与率与及格率进行统计并与2012年数据比较。

2.7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导入,主要运用频数和百分比进行数据分析。

3结果

3.1分层培训参与率及及格率品管圈管理实施后护士分层培训的参与率由原来的59.4%提高至97.6%,超过目标值95%,培训的及格率由原来的71.4%提高至80.6%,超过目标值80%。详见表3、表4。

表3 2013年分层培训及格情况

表4 2013年分层培训参与情况

3.2无形成果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培训效果、领导重视、培训意识、脑力激荡,策划和组织活动前后数据比较,绘制雷达图,结果显示,无形成果显著。

图3 实施分层培训前后效果分析雷达图

4讨论

4.1品管圈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分层培训的参与率和及格率实施品管圈管理后护理人员分层培训参与率由原来的59.4%提高至97.6%,培训的及格率由原来的71.4%提高至80.6%,提高了护理人员分层培训的参与率与及格率。品管圈小组通过品管圈管理针对护士分层培训存在的问题,进行选题、现状调查、目标设定及原因分析、最后制定并实施全院在职护士分层培训方案,如增加培训场次、将培训的参与情况及及格情况纳入护士及护士长的绩效考核、严格培训纪律等,提高了护理人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分层培训效果。目前培训的及格率还不够理想,特别是低年资护士专科知识方面,可能与其工作经验缺乏有关。可将该问题放入下一轮的品管圈活动,以促进及格率的提高。

4.2品管圈的实施有助于提高领导重视度及圈员自身价值由雷达图可知,通过品管圈实施护理人员分层培训,领导层面对护理人员分层培训的重视度得以提高,为培训方案的制订和制度的落实提供了支持。此外,通过多次圈会讨论,圈员的策划和组织、脑力振荡均得到提高,尤其是在原因分析及对策的提出中,各种图的绘制,使圈员的自身价值得到最佳发挥,为他们创造了一个愉悦的工作环境,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8]。

4.3护理人员分层培训制度标准化,分层培训有章可依目前,大多数研究还停留在调查研究阶段,尚未见统一的培训和考核体系[4],通过品管圈活动,护理部制定了《福建省级机关医院在职护士分层培训方案》《分层培训奖惩制度》,通过方案及制度的实施,使护理人员分层培训制度标准化,让分层培训有据可依,按章执行,统一了培训及考核体系。

参考文献:

[1]尹娇,张会君,刘涛.护理人员分层培训教育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0,12(11A):3576-3578.

[2]黄天雯,张小燕,吕洁梅,等.分层次培训对护士学习需求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11):1011-1015.

[3]王攀峰,吴金燕,张会芝.护士分层使用中主管护师临床工作体验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8,8(12):64-66.

[4]于卫华,宋江艳,何小兰,等.我国临床护理人员分层培训研究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57-59.

[5]Crossen-Sills J,Toomey I,Doherty ME.Technology and home care:Implementing systems to enhance aging in place[J].Nurs Clin North Am,2009,44(2):239-246.

[6]Benner P.From novice to excellence and power in clinical nursing practice[M].New York: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1984:1.

[7]王霞,姜玲.“品管圈”活动提高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满意度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药学报,2013,34(13):1978-1979.

[8]陈芳.实施系统健康教育提高护理质量[J].中国医药导报,2007,4(4):71-72.

(本文编辑张建华)

猜你喜欢
护理管理品管圈护理人员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