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PCI术后心脏不良事件预防中的应用研究

2016-01-14 07:21刘俊连,韩莉君
护理研究 2015年17期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冠心病

护理风险管理在PCI术后心脏不良事件预防中的应用研究

刘俊连,韩莉君

Application study on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in prevention

of heart adverse events of patients after PCI

Liu Junlian,Han Lijun(Lüliang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xi Province,Shanxi 033000 China)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脏不良事件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5月行PCI术的老年冠心病病人9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管理,随访18个月,选取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行常规护理的83例病人作为对照,比较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病人的血糖(GLU)、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以及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后病人GLU、TG、TC、LDL水平下降,与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51%,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51%,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有效控制了诱发心脏不良事件危险因素的发展,降低了老年冠心病病人PCI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改善老年冠心病病人PCI术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风险管理;心脏不良事件

中图分类号:R473.54

作者简介:刘俊连,副主任护师,本科,单位:033000,山西省吕梁市人民医院;韩莉君单位:033000,山西省吕梁市人民医院。

收稿日期:(2014-09-28;修回日期:2015-05-1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利用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或阻塞的冠状动脉,从而改善心肌的供血、供氧情况[1]。随着对PCI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支架技术的日趋成熟,PCI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和冠状动脉综合征等疾病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但PCI只能解除引起动脉血管狭窄或阻塞的病变,并不能解除导致冠心病发生的高危因素,因此PCI术后病人仍面临出现不良心脏事件的风险[2]。研究表明,加强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3]。我院于2012年1月起对行PCI术的老年冠心病病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94例病人为2012年1月—2014年5月实施PCI术的老年冠心病病人,其中男63例,女31例;年龄62岁~84岁(73.6岁±6.7岁);冠状动脉单支病变39例,双支病变29例,三支病变26例;心功能分级KillipⅠ级43例,Killip Ⅱ级31例,KillipⅢ级20例。选择2012年1月前实施PCI术且术后给予常规护理的83例老年冠心病病人为对照,其中男54例,女29例;年龄64岁~86岁(74.4岁±7.1岁);冠状动脉单支病变34例,双支病变26例,三支病变23例;心功能分级KillipⅠ级37例,KillipⅡ级29例,KillipⅢ级17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PCI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常规护理管理方法按照PCI手术要求,围术期给予所有病人常规护理。①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完成各项术前检查。②术前询问病人是否有出血性疾病史,做碘过敏试验,备皮,严防皮肤破损造成感染。③术后保持静脉通路畅通,及时补充水、电解质,在维持病人酸碱和电解质平衡的同时促进造影剂排泄。④术后加强巡视,防止鞘管脱落,观察创口是否出血等。⑤提醒病人按时、按量服用药物。

1.2.2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建立风险管理小组,由护士长负责,预测病人可能存在的能够引起心脏不良事件的风险因素,针对老年冠心病病人的疾病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措施。①病情管理:老年冠心病病人病情复杂,心功能低下,以多支冠状动脉病变为主,部分病人还合并有其他疾病,加之病人年龄较大,PCI术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指导和教育,增强护理人员对病人病情的了解程度,提高预判风险、认识风险和处理风险的能力。结合老年病人病情发展和生理特点,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及时与病人和家属沟通,积极采取预防措施。②合并症的管理:在明确病人合并症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加强相关指标的监测,通过健康宣传加深病人及家属对合并症的了解和认识。③用药管理:冠心病病人用药复杂,应重视病人的主诉,密切观察心电图等指标的变化,做好用药指导工作,严密监测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副反应,特别注意加强对血管活性药物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监控。对术后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的病人,要做好出血风险的应对。④生活习惯管理:帮助病人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在保证营养均衡的情况下,防止过度摄入含糖及脂肪高的食物。督促病人戒烟,适当运动,控制血压,防止血栓形成,减少发生动脉再狭窄的几率。⑤护理人员的管理: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及技能培训,增强护理人员应对风险的能力,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护理水平,积极与病人及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加强对护理风险的监控。

1.2.3观察指标监测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病人血糖(GLU)、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以及心绞痛复发、心源性死亡、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非致命性心肌梗死以及再次血运重建等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2结果

2.1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血糖、血脂水平比较(见表1)

表1 护理风险管理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   mmol/L

2.2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例(%)

3讨论

冠心病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PCI术通过对狭窄或者阻塞的冠状动脉进行再通,达到改善和缓解冠心病病人心肌缺血、缺氧症状的目的[4]。但PCI术只能起到改善症状的作用,并不能消除引起血管狭窄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PCI术后相当一部分病人会发生血管再狭窄,从而导致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尤其是老年冠心病病人,因病人年龄大、体质弱,常伴有其他疾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几率随之升高。张金丽等[5]报道,PCI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大多集中在术后6个月和12个月~18个月,且随着术后时间延长病人生存率降低。血管病变部位和支数、PCI术使用的支架类型、是否吸烟以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谢性合并症均是引起冠心病病人PCI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高危因素[6]。进一步研究发现,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等生化指标超出正常水平的病人更易发生心脏不良事件。对行PCI术的冠心病病人早期给予控制血糖和调脂药物,可以明显降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7,8]。因此,PCI术后检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可以作为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预测因素,为预防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9]。在实际工作中,除了尽可能对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预判、分析、及时处理外,还需要对整个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直接或间接致病人死亡、损害和伤残事件的一切不安全因素进行管理。包括详细了解病人病情的发生和发展、了解病人的家族病史和合并症、做好PCI术后用药管理[10]、指导病人合理饮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及加强护理队伍自身的管理,对于老年冠心病病人PCI术后风险控制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本研究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病人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实施前的水平(P<0.05);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51%,显著低于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的26.51%(P<0.05),提示通过护理风险管理削弱了能够导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的作用,改善了病人血糖、血脂水平,加强了对可控危险因素的控制效果,有效降低了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改善病人预后和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兆平.2011美国冠状动脉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二级预防指南解读[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2,4(8):67-69.

[2]Levine GN,Bates ER,Blankenship JC,etal.2011 ACCF/AHA/SCAI guideline fo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and the society for cardiovascular angiography and interventions[J].Circulation,2011,124(23):e574.

[3]董晓红,李淑珍,黄雅彬.心血管内科老年病人的护理风险管理[J].全科护理,2009,7(11):2978-2979.

[4]马荻,赵振娟,张金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2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概率预测模型的建立[J].护理学报,2013,20(10B):1.

[5]张金丽,林平.PCI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时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12,27(6):20-22.

[6]Chan PS,Patel MR,Klein LW,etal.Appropriateness of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JAMA,2011,306(1):53-61.

[7]陈曼丽,张钲,白明,等.冠心病危险因素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J].中国综合临床,2010(2):144-147.

[8]段鹏,谢英,张小勇,等.不同调脂方案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血脂水平和短期预后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2,28(5):398-400.

[9]孙同文,徐青艳,姚海木,等.代谢综合征对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预后的影响[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10):1147.

[10]张雨虹.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2):180-182.

(本文编辑张建华)

猜你喜欢
护理风险管理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皮肤损伤的影响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