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护理干预在肝癌病人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2016-01-14 07:21高润秀
护理研究 2015年17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肝癌效果

系统护理干预在肝癌病人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高润秀

Application of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interventional therapy of liver cancer patients

Gao Runxiu(People’s Hospital of Lüliang City Shanxi Province,Shanxi 033000 China)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手术病人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56例接受介入治疗的肝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3个月的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服务满意率。[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肝癌介入治疗病人并发症发生率,增强病人治疗信心,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肝癌;介入手术;护理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3

作者简介:高润秀,副主任护师,本科,单位:033000,山西省吕梁市人民医院。

收稿日期:(2015-01-04;修回日期:2015-05-18)

肝脏对于人体的新陈代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肝脏受到严重损害,将危及生命。据最新统计,我国肝癌年死亡率占肿瘤死亡率的第2位,肝癌发病人数占全球的一半,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的健康。多数肝癌病人就诊时已进入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是非手术治疗中的首选方法,可延长病人生存期[1,2]。肝癌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花费少,为肝癌病人带来了福音,减轻了肝癌病人的痛苦。但此手术也有可能加重肝硬化的病情及引起新的并发症,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及康复[3]。我科护理人员一直在努力尝试新的护理方式,以减少肝癌介入治疗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为力争达到优质护理,特做了一些护理方式的改变及研究,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4年3月入住我科的肝癌介入治疗病人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病人经影像及病理检查均确诊为肝癌,诊断符合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制订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与分期标准》[4]。观察组28例病人中,男21例,女7例,年龄41岁~65岁(43.38岁±8.14岁)。对照组28例病人中,男19例,女9例;年龄40岁~69岁(45.12岁±7.29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手术方法因股动脉具有粗直、固定、搏动明显

及便于穿刺等特点成为多种介入手术入路的首选[5]。本研究中所有病人均在导管室由介入科医生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透视下进行操作,经过股动脉将导管送至肝动脉,根据病变性质选择化疗药物顺铂、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阿霉素进行化疗栓塞。

1.3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护理:对病人进行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查,并告知检查目的,术前严格控制病人的各项指标在手术适应范围内,进行饮食护理,指导术前注意事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预防方法,介绍成功治疗病例,增强病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观察组从病人签署接受介入治疗手术同意书之日开始制定系统的护理干预计划,包括术前及术后周密的护理计划,干预期限为3个月。

1.3.1术前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讲解为观察组病人播放肝癌的发生机制、病因、影响因素、治疗方法、手术过程、护理计划及实施措施、预后、正确的饮食、锻炼方法等视频及幻灯片,并请主治医师、责任护士进行详细讲解,解答病人的疑问。为了方便病人了解疾病的治疗、护理过程,特制了相关图册,发给观察组病人。

1.3.2病人参与护理计划制定通过疾病相关知识的讲解,病人对自己的疾病有了大致的了解,护理人员鼓励病人积极参与护理计划的制订及选择,根据病情与病人的特殊需求,制定详细护理计划,打印文字版。护士与病人共同参与护理计划的评价,对已执行并满意的计划在具体项目后打“√”,不满意的项目打“×”,并附建议。护理人员根据病人病情及建议及时调整计划。

1.3.3饮食干预从病人同意接受介入治疗开始,严格饮食管理,结合病人病情干预人员与营养师共同制定饮食方案,并且根据病人的饮食爱好,在不影响病情的情况下,作适当调整。术前病人主要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为主,忌辛辣、干硬及刺激性食物。术前8 h禁食,4 h禁饮水。术后2 h开始进食清淡流质饮食,6 h后按照常规饮食进食。2 d后仍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为主。

1.3.4建立社会支持系统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肿瘤病人的社会支持[6]。研究中将观察组病人与同类疾病病人安排在同一个病室,鼓励病人之间多进行疾病体验、预防及康复方面的交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建议家属多给予病人理解及关心,多与病人沟通了解其身体和心理感受及需求,给予安慰、鼓励和帮助,给病人以战胜疾病的信心。若有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干预人员进行及时干预。建立肝癌病人俱乐部,建立QQ群及通讯录,选取积极、乐观、恢复较好的病人每月进行1次现身讲述。

1.3.5严格锻炼与监督在干预期内,告知病人锻炼的重要性,根据病人病情及兴趣制定锻炼计划,并监督病人每天严格落实,并将落实情况记录在发放的计划单上。手术结束12 h后鼓励病人做四肢肌肉的伸缩练习,24 h后下床活动,但不宜幅度过大,主要在床边扶栏走动。2 d后可在走廊上来回走动,每天至少3次,可根据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病人出院后建议病人每天散步、做体操、练太极拳等增强身体抵抗力,并将每日的锻炼项目及内容及时记录,干预人员每周电话回访1次,询问锻炼及恢复情况,并进行指导。

1.3.6并发症的预防干预①预防尿潴留:术前进行床上排尿训练,告知病人及家属进行此项训练的意义。②预防疼痛及伤口出血:股动脉拔管后科学有效的压迫和包扎是预防出血的关键[7]。观察组病人介入手术拔管后按压穿刺点20 min左右,之后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6 h,动作轻柔,密切观察末梢循环及穿刺处出血情况,咳嗽时用手轻按腹部。③预防肝肾功能损害。术后给予病人保肝药物治疗,注意观察有无黄疸和意识的变化,保持病室舒适、安静,保证病人充分休息。多喝水,促进造影剂、化疗药物及坏死癌细胞等的排出,避免影响肾功能。

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

1.5统计学方法观察数据由两人共同核对录入电脑,通过SPSS15.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的比较均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见表1)

1 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2两组病人满意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满意率比较

3讨论

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肝癌治疗目标已从维持病人基本生存、延长生命转变为提高生命质量[8]。由于肝癌一般发现时多是中晚期[9],且大多数病人对相关疾病知识、治疗护理方法及预后了解甚少,极大地动摇了病人对治疗的信心。因此,护理干预的目的是力求达到使病人在生理、心理及社会各方面的理想状态[8 ]。临床护理人员每日忙于繁杂的记录和日常生活护理,专科护理服务意识淡薄,没有真正体现护理专业价值,病人对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对护理计划的不了解大大增加了他们对护理工作的不满意。制定系统而周密的护理干预计划,让病人主动参与其中,并根据病情随时调整,严格监督病人的护理计划落实情况,对预防肝癌介入病人的并发症发生有显著的效果,并且可以明显地提高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震,常黎黎,詹小宁.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对肝癌病人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疼痛的镇痛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J].安徽医药,2013,17(2):309-310.

[2]金平.程序护理对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1,9(10):1655-1656.

[3]李雪峰,蔡伟英,黄红英,等.心理干预对心脏手术患者焦虑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6):117.

[4]杨秉辉,夏景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与分期标准[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1,9(6):324.

[5]马慧英.股动脉穿刺点不同止血方法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2010(6):83-84.

[6]许丽贞,邱国钦,王勇军,等.75例军人肿瘤病人社会支持及治疗依从性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3,27(4B):979-980.

[7]陈唐庚,骆惠玉,张丽.肝癌介入栓塞化疗术后卧床时间的探讨[J].全科护理,2009,7(12B):3212-3213.

[8]郭丽萍,程光荣.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护理研究,2012,26(3C):514-515.

[9]马贵邦.对肝癌介入患者实施护理于预后生活质量变化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9):850.

(本文编辑张建华)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肝癌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