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城市形象传播中的“拟态环境”研究综述

2016-01-14 02:56杨忆贾鸿雁
旅游世界·旅游发展研究 2015年6期

杨忆+++贾鸿雁

作者简介:杨忆(1992- ),女,汉族,安徽芜湖人,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旅游学系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旅游规划与保护。贾鸿雁(1970- ),女,汉族,河北邯郸人,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旅游学系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遗产旅游。

基金项目:本文章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0YJCZH057)和科技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2BAH69F01)共同支持。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越来越呈现出碎片化的倾向,采用符号传播的方法对这些信息进行解读,也成为了众多学科所倾向采用的新方法。引入“拟态环境”这一新闻学和传播学的重要理论,关注城市旅游形象传播研究中存在的多学科交融的现状,对近十年来国内外相关的旅游形象研究、拟态环境研究、符号传播学研究进行了详细的综述,从而为基于结构主义符号学的分析方法,实现阐释城市拟态旅游环境构建主体的信息编码、传播过程奠定理论研究基础。

【关键词】拟态环境;符号传播;城市旅游形象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5.04.006

一、研究背景

(一)后现代主义下“消费文化”的兴起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学家所建立的消费社会学范式之一—“消费文化”从符号政治经济学和符号学的角度对消费的性质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剖析,揭示了后现代的“消费文化”的性质,认为在后现代社会,消费不再是工具性活动而是符号性活动,“消费文化”范式强调消费的符号意义、文化建构和感受过程,指出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商品的符号价值。这意味着在某些消费场合下,消费者由于注视到商品所包含的符号意义,而作下购买的决策,这部分消费者并不是被商品的使用价值所吸引的。

(二)旅游活动的符号化倾向日益明显

旅游活动作为消费活动中的重要部分,在后现代主义的消费文化背景下讨论旅游活动的符号意义,也日渐成为各学界讨论的热点。对旅游地而言,旅游地就是符号,吸引力就是景物、标志和游客之间的关系,游客所消费的其实就是符号意义所建构起来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的建构即旅游地形象。而对旅游者而言,他们从满足于表演性的“前台”体验到追问“后台”文化的深层文化内涵与符号价值与意义,有别于以前的“快餐式”旅游体验以及对旅游地文化认识的表象化,这与文化旅游的兴起是不谋而合的。

(三)大众传媒的发展为旅游符号传播提供了空间

借助于大众传媒的手段,社会能够完成旅游地形象和旅游吸引物的构建过程,从而使得旅游客体成为社会价值与理想的承载符号,随着互联网与旅游业的联系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得以自由地参与其中,成为大众传媒中重要的一支力量。旅游地政府或者经营者能够通过互联网迅速有效地传播信息,也就是制造符号,利用明信片、旅游性指南、导游手册中的图片或者文本来进行营销,从而进行了对旅游地形象的塑造和建构。

(四)信息时代旅游“拟态环境”与旅游现实之间的联系与割裂

“拟态环境”的提出,最早是为了批判大众媒介对现实环境的歪曲描述,导致受众认知与现实有较大出入的形象。可以说,“拟态环境”与传播是相伴相生,无法避免的。旅游业是信息依赖型行业,旅游地政府、企业甚至是中立组织离不开传播信息,它们会积极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对外传播自己所收集或编码的信息,这些信息中则包含了传播者的意识形态和利益取向,再加上传播形式导致的信息符号特性差异,最初从现实环境中抽象而出的信息传达给受众时,必然会出现偏差。

二、国内外城市旅游形象研究

(一)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旅游形象研究。西方旅游形象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主要涉及旅游形象的概念定义、塑造与传播、测量与评价等方面。1971 年美国学者John D. Hunt在其论文《旅游发展要素之一—旅游形象》中率先提出了旅游形象的概念,并使用“Image”一词来定义旅游形象,在其之后Gunn. C(1992)则从结构—功能的角度把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形成的旅游感知形象概括为原生形象和诱导形象。在这之后有更多学者开始展开对旅游形象构成要素的分析,如Lynch 、Fakeye和Crompton[1]等学者对旅游形象概念的丰富。Morsle(1999)进一步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概念[2]。

而近年来,国外旅游形象研究越来越呈现出多学科融合的倾向,重视对旅游形象效应和旅游形象策划的研究,Ahmed(1991)建立了旅游者对犹他州形象的感知维度,从而来分析犹他州旅游形象定位的不足[3],而有些研究者则关注了来自同一地区的旅游者对不同地区感知形象的差异。Seyhmus和Ken的研究发现(潜在)旅游者对不同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有着很大的区别[4];John和Chenting建立了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的自我调节综合行为模式[5]。这部分的研究构成了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基础。

如果说以上研究注重从旅游地层面出发,探讨的是对旅游地形象的策划营销问题,那么近十年来,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更多的学者所关注的是旅游者和旅游媒介以及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交互作用,如Samuel和Alastair(2005)所关注的是在2002年日韩世界杯期间,来自中国大陆/日本和美国的游客对韩国的印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Hwang,Gretzel,,Xiang,Fesenmaier(2006)[7]和Morrison,Taylor,Douglas(2004)[8]等学者都提出互联网已经成为向大众旅游者传播旅游地形象的最主要方式。M.A. Rodríguez-Molina等学者(2015)则关注了旅游形象的产生过程,他们分析了不同的网站设计会对旅游地形象产生怎样的影响[9]。

可以说,西方旅游形象研究起步早,基础理论研究背景悠久,重视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运用,擅长使用数学工具的分析方法,而对旅游地的形象分析也已成为旅游学研究的热门领域。endprint

2.城市旅游形象研究。城市旅游形象是在城市营销和旅游营销双重影响下的产物。Ashowrth等人(1990)是最早把营销学理论同城市规划理论系统结合起来的学者[10]。事实上,由于国外旅游形象研究多以旅游目的地为对象,只存在旅游目的地尺度大小的分别,因而实际上有关城市旅游形象的研究也被包含在旅游形象的研究中了,主要涉及旅游形象的感知、形成、演变、营销和测量的问题。

(二)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由于在检索文献时,笔者发现国内旅游形象相关研究中所使用的关键字相对较为繁杂,提法不一,故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分别以“旅游形象”、“旅游目的地形象”、“城市旅游形象”和“区域旅游形象”作为相关词进行知识脉络分析,得到表1,其中数字指当年该关键词每百万期刊论文中命中的文献数量。

表1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上的以“旅游形象”、“旅游目的地形象”、“城市旅游形象”和“区域旅游形象”为相关词得到的知识脉络分析图(1998-2014)

表1 相关词得到的知识脉络分析

旅游形象 旅游目的地形象 城市旅游形象 区域旅游形象

1998 35.35 0 0 0

1999 5.19 0 0 0

2000 4.26 2.13 4.26 0

2001 13.54 0 2.9 0

2002 19.02 0.91 3.62 0.91

2003 20 0.8 6.4 2.4

2004 24.77 0.71 4.95 0

2005 19.34 1.29 4.51 2.58

2006 26.79 1.83 3.65 0

2007 25.55 3.19 3.19 1.06

2008 21.67 2.46 3.94 0

2009 27.9 4.12 3.66 2.29

2010 19.51 2.79 3.18 0

2011 22.88 3.81 2.08 0.35

2012 18.2 3.76 1.25 0

2013 15 3.98 0.92 0.31

2014 11.29 2.26 1.51 0.75

由上表可知,国内旅游形象研究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并达到研究数量的顶峰,在之后的十几年内,围绕旅游形象的研究方兴未艾,但近年来有小幅的下降趋势。而以“旅游目的地形象”、“城市旅游形象”和“区域旅游形象”为关键字的文献命中率大致处于同样的水平,近年来有关“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研究呈现出上升趋势。

1.旅游形象研究。

林炎钊(1995)较早提出旅游形象设计是我国旅游城市面临的新课题[11];李蕾蕾(1999)则出版了我国第一本系统讨论旅游地形象策划的专著——《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12]。这些有关旅游形象的理论成果也为之后学者们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进一步推动相关理论的完善和更新。总体来看,目前我国旅游形象研究主要涉及:

旅游形象构建问题研究。程金龙,王发曾(2009)从旅游地形象的影响因素出发,从旅游者、旅游地、信息及外力四个层面对旅游形象影响因素的内容进行了论述,并据此提出旅游形象的塑造策略[13];

旅游形象感知问题。可以说针对旅游者对旅游地形象的感知研究是旅游形象研究的热点。围绕旅游形象感知形成的影响因素,一些学者尝试构建感知模型来解释不同因素对感知形成的作用力,程圩(2007)通过调查近千名长三角地区潜在游客对韩国旅游形象的感知,分析探讨了刺激因素、个体因素和形象感知三者之间的关系[14];杨杰(2009)提出了以熟悉度作为前因变量,认知形象与情感形象为中介变量的旅游形象感知行为模型[15]。另外一些学者采用了内容分析法对旅游地形象感知进行了分析,付业勤等(2012)关注了通过网络游记收集游客对鼓浪屿的感知和评价,从而了解旅游地在游客心中的优劣[16]。

旅游形象塑造与营销问题。这一部分的研究多以实证研究为主,研究者常以不同尺度内的旅游地为研究对象,运用市场营销、形象设计等理论进行旅游形象的设计、塑造和营销传播的研究。陶卓民(2005)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研究探讨了区域旅游形象设计的驱动机制,,进行了区域旅游形象设计的定位[17];侯兵(2009)结合扬州城市旅游形象的演变历程,认为城市城市意象变迁对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具有重要的价值[18];赵慧姝(2005)、王梓岍(2013)等作者分别在各自的硕士论文中研究了武汉、沈阳等城市的旅游形象设计与传播问题。

旅游形象的测量与评价问题。汪宇明(2008)通过构建区域旅游形象绩效评估系统,发现长江流域12省区间各省区旅游形象绩效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19];刘婷婷(2013)以目的地的旅游局官方微博为研究平台,探讨了微博中旅游形象测量问题[20]。

2.城市旅游形象传播研究。

现有的与城市旅游形象传播相关的研究多以传播媒介为研究对象,党娇(2011)认为在媒体中传播的旅游地形象往往存在分裂现象,有必要对互联网中传播的旅游地形象进行研究[21];刘玲玲(2011)则以《新安晚报》、《合肥晚报》和合肥市旅游局网为样本,来考察合肥市旅游城市形象的建构之路[22];丁丹丹(2013)采用了内容分析法以研究《中国旅游报》对西安城市旅游形象的呈现[23];牟意(2013)考察了网络媒体视野下的城市形象塑造和传播,分析了各类网络媒体在城市形象传播过程中的角色、作用与特征[24]。薛玉霞(2013)以在线社会网络Flicker为例论证,认为通过图片共享网络进行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是可行的[25]。

有必要指出的是,以上一些文章是由传播学出身的学者所撰写的,他们常常运用传播学的学科知识,来关注城市旅游形象的传播过程和传播机制,对城市旅游形象研究的旅游学意义认识并不够,不过也要认识到,这些学者的研究为旅游学研究开拓了视野,廓清了思路,为旅游学研究阐释了传播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从而为旅游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endprint

由于此次研究关注的是城市旅游形象的传播,特别是传播效果的部分,故而笔者做了有意识地检索,发现明确以“旅游形象传播效果”为题的文章很少,而以“城市/旅游目的地品牌传播效果”为题的文章却比较多,如吴媛媛(2010)对乌镇所进行的旅游目的地品牌传播效果研究[26],这说明目前国内对城市旅游形象的传播效果研究还是多从品牌战略等市场营销学的角度出发。

三、国内外拟态环境研究

(一)传播学语境下的拟态环境研究

李普曼(1922)在其著作《舆论学》(Public Opinion)中引用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阐述的“洞穴比喻(理论)”,将其应用到传播学领域中,以揭示伴随大众传播媒介的盛行,人类头脑中形成的世界与客观真实世界并不一致的现象,他认为在人和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插入物——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27],认为“由于现实世界太过复杂,人们在不能完全驾驭它之前会对它进行重构。”李普曼不仅揭示了大众传播媒介的隐性功能,还分析出了拟态环境的成因以及构成要素。李普曼关于真实环境和媒介仿真环境的划分,也影响了新闻学“议程设置”理论的建构[28]。

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可以说由李普曼提出的“拟态环境”的概念,与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出发所作出的阐释既有重合的部分,也有因研究方向不同而略有差异的部分,但总体而言,“拟态环境”虽然是新闻传播学中的重要概念,但至今仍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如日本学者后藤和彦所定义的“信息环境”,是“在与自然环境相区别的社会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社会成员之行为方式的符号部分”,遂与“拟态环境”的概念有相似之处,但“信息环境”更加重视环境构成中的信息性[29],但事实上,有很多学者会把“拟态环境”等同于“信息环境”。

国内学者对“拟态环境”的关注可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李彬(1998)在《传播学引论》中论述了“媒介环境”的概念,他认为媒介环境就是“由真真假假的影像所组成的虚性世界”[30]。通过检索近十年来的文献可以发现,国内学者主要关注:①“拟态环境”相关概念问题。郭赫男等(2005)对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的传播学意义进行了分析[31];李艳(2010)认为研究“拟态环境”离不开对“刻板成见”的认识,人们依赖于大众传播媒介所创造的虚拟环境而做出对事物的笼统认识[32];隋雪和杜盼等(2012)通过回顾“拟态环境”的研究成果,提出完整意义上的拟态环境应该是由“媒介环境”和“心理环境”两个层次共同构成的[33]。②“拟态环境”的建构主体问题。曹劲松(2009)认为在现代传媒条件的支持下,拟态环境的构建中既有媒介传播者的建构,也有媒介受众的建构,实现主体性和客观性的统一是建构拟态环境的必要原则[34]。孙会(2010)发现在广告语境下构建的拟态环境往往会出现失衡的问题,导致广告效果大打折扣[35]。

(二)旅游学研究中的拟态环境研究

相比起“拟态环境”在新闻学与传播学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围绕拟态环境展开了如火如荼的研究,“拟态环境”在旅游学研究中就显得有些冷门。在中国知网以“旅游”、“拟态环境”为关键字进行文献检索,满足条件的文章不过十篇以内,这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了目前我国旅游学研究中存在着与其他学科对接不足的现状。

与“拟态环境”相关的旅游研究多见于旅游传播研究中,而由于我国旅游传播研究起步较晚,并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有关“拟态环境”的研究也主要出现在城市旅游形象传播研究中,但笔者在阅读文献时发现,有一些研究虽未明确提出“拟态环境”的概念,但有部分学者已经注意到旅游者对旅游地的预期印象和媒介所传播的旅游地形象之间存在着差异,如肖璟(2008)基于跨文化的视角,对网络西安游记进行文本分析,他认为游客出游前所收集的信息对于“旅游地映像”的形成有很大影响[36]。张洪利(2007)引入“拟态环境”的概念,对沂水旅游传播现象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这种基于旅游拟态环境的旅游信息传播模式[37]会对现实环境作两层拟态构建,从而产生对受众的旅游说服作用[38],他还分析了旅游拟态环境中影响受众态度和行为的因素(见图2)。

图2 旅游拟态环境中影响旅游受众态度的因素[38]

缪谦(2008)运用“拟态环境”的理论来阐述旅游传媒影响游客的过程[39]。王启宏(2012)提出应重视塑造旅游拟态景观,以加快贵州旅游形象的对外传播[40]。王屏(2012)应对目前影视旅游的发展现状,尝试用拟态环境来剖析影视旅游形成的机制及其环境权变对影视旅游感知的影响[41]。田原(2013)针对大众旅游传播,结合李普曼的“拟态环境”与“刻板成见”的概念,提出了以受众为主体的旅游信息传播方式[42]。

四、国内外旅游符号传播研究进展

符号传播学属于传播研究的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作为理论,符号传播学包罗广泛,涉及诸多学科及学说。同样,作为方法的符号传播学也日见兴旺,成为解剖旅游传播的一大工具或“利器”,虽然现有的成果不多,但已成为旅游学界所关注的新方向。整体上以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不同传播媒介进行符号分析为主。下面分别对国内外旅游符号传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一)国外旅游符号传播研究

1976年,人类学家Dean MacCannell率先在《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一书中提出旅游的符号意义[43]。继MacCannell之后,Culler(1981)沿用了MacCannell的观点,认为旅游者在旅游体验过程中既制造了旅游者和景观之间的联系,也在解读景观与标志的意义[44]。同样热衷于旅游人类学研究的Graburn(1983)倡导用符号学以及符号人类学的方法,对旅游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种种“文化文本”进行了“解构分析”,以期揭示意义结构、文化结构及其变化的过程和规律[45]。他认为旅游研究就是要分析它的符号内涵与文化意义。endprint

在这几位先驱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更多的学者加入到对旅游符号学的研究中来,国外旅游符号学研究成果丰富,主要存在着以下四个研究方向:①旅游行为的符号意义。Urry(1990)认为旅游凝视的对象都可以被看成有意义的符号[46]。1992年,Brown从营销的角度思考了旅游体验和消费的符号特征[47]。②旅游地的符号表征问题。国外学者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而且运用定性分析方法文本分析法对旅游宣传材料的挖掘,进而探讨旅游地符号的构建,这一趋势渐成热潮。Becker(1978)、Uzzel(1984)分别对旅游照片和旅游公司宣传册照片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内容分析。③旅游者的期望和体验。关于现实游客对旅游地的消费和解读的相对而言非常丰富,主要体现在游客体验和游客体验原真性等相关研究上。④评述性的研究。主要是对旅游研究中符号学方法应用的评述。Echtner(1999)对符号学方法在旅游营销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梳理[48]。

(二)国内旅游符号传播研究

在中国知网以“旅游,符号传播”为关键词检索,所得到的文献中只有三四篇是明确在文题中包含“符号传播”的,但事实上,如果以“旅游,符号”为关键字进行检索,还是能检索到近年来发表在各类学术期刊上的文献,可以说很多文章虽没有明确提出“旅游符号传播”的概念,但是已经在无意识中使用了符号传播的研究方法和理论,特别是涉及旅游地形象传播和品牌构建的部分。

1.基于旅游地的分析。这一类的研究通常有一定的模式可循,它们多基于一种或多种旅游媒介,以某一旅游地为研究样本,运用符号学、人类学、话语分析和批评分析等社会学方法分析其旅游地符号表征,并分析其符号隐含意义。在选择作为分析对象的旅游媒介时也体现出了时代性,比如早期研究者多从旅游照片、宣传手册等媒介出发,对旅游广告和旅游手册进行内容分析,而在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则多以旅游网站、旅游博客、旅游影视等为研究对象,更有学者研究了不同传播媒体对同一旅游地传播符号差异。

高红旗(2013)为了解旅游者对婺源的目的地形象感知,对互联网中的官方旅游宣传信息和旅游者上传的网络游记进行了文本分析[49]。符号传播学与旅游地研究最为紧密的部分莫过于旅游地的品牌构建和形象传播研究,马艳芳(2010)认为从符号学和传播学上来看,旅游地品牌是用以指称特定产品或服务的具有一定内涵义的传播符号,并构建了“三体两翼”旅游地品牌符号系统[50]。

2.基于旅游媒介的分析。在王峰等人(2013)所购建的旅游符号学研究框架中,旅游媒介符号系统同样是旅游者解读的对象,有关研究多集中在旅游传播媒介的符号意义上[51]。周常春、唐雪琼(2005)指出符号学方法与内容分析法在旅游手册研究中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52]。谢彦君、鲍燕敏(2007)则认为旅游网站的符号是影响旅游需求产生和实现的重要因素[53]。

3.基于旅游者的分析。旅游者作为符号的解读者,自然是符号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而在旅游研究中,这一类的研究多与旅游原真性和游客体验等方面相关。关于运用符号学探讨旅游体验的实践研究主要停留在对某一旅游地的游客消费的象征性意义的分析及原真性的探讨上。

国内以谢彦君等人为代表,从旅游符号学视角出发对游客体验进行了解读,谢彦君、彭丹(2005)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旅游体验研究和旅游符号学的研究成果,指出这两个领域薄弱的研究现状,特别是旅游符号学的研究几乎还是一片空白[54]。在此基础上,彭丹(2005)提出了将旅游体验和旅游符号的解读加以结合的观点,认为可以通过改善符号的解读来提高旅游体验质量[55]。肖璟(2008)利用网络游记文本,分析了中国游客、西方游客、日本游客对于西安这一旅游地不同的体验和解读,分析了文化因素对于旅游地体验差异的影响[36],是一种跨文化的研究视角。同样以旅游者文化背景对于作为游客符号认知的出发点,刘炎(2007)对中国文化景观符号的分析研究,该研究验证了文化背景决定游客对文化景观符号的认知这一假设[56]。刘树明(2011)基于三种行为主体(政府、旅行社、旅游者)提供的旅游照片(946张)的视角,分别判读了不同行为主体对平遥古城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符号的感知差异[57]。这些研究表明国内旅游学界普遍认为符号学对于帮助研究者探索游客感知很有帮助,并且尝试从不同的媒介主体出发,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比较分析。

五、小结

(一)国外旅游形象研究越来越呈现出多学科融合的倾向,重视对旅游形象效应和旅游形象策划的研究,西方旅游形象研究起步早,基础理论研究背景悠久,重视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运用,擅长使用数学工具的分析方法,而对旅游地的形象分析也已成为旅游学研究的热门领域。而有关城市旅游形象的研究也被包含在旅游形象的研究中了,主要涉及旅游形象的感知、形成、演变、营销和测量的问题。

(二)我国旅游形象研究是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研究的重要主题,并经历了从“旅游地”到“旅游者”的研究重点的转移,这体现了我国旅游形象研究随着旅游规划理念的发展体现出系统性、时代性的特点。目前我国旅游形象研究主要涉及:旅游形象构建问题研究、旅游形象感知问题、旅游形象塑造与营销问题、旅游形象的测量与评价问题等问题。总体而言,我国旅游形象研究偏重实证分析,研究多是从具体的旅游地出发,常以形象定位、设计为最后的研究终点,体现出这一部分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市场导向性。在国内城市旅游形象研究中,多数文章以城市旅游形象的定位与设计研究为主,另外从关注游客感知的角度出发来优化城市旅游形象的研究也不在少数,而有关形象传播的部分通常被旅游形象营销研究所带过,少有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来思考城市旅游形象的问题,在理论上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

(三)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可以说由李普曼提出的“拟态环境”的概念,与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出发所作出的阐释既有重合的部分,也有因研究方向不同而略有差异的部分,但总体而言,“拟态环境”虽然是新闻传播学中的重要概念,但至今仍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与“拟态环境”相关的旅游研究多见于旅游传播研究中,而由于我国旅游传播研究起步较晚,并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有关“拟态环境”的研究也主要出现在城市旅游形象传播研究中。总体来看,旅游研究中应用“拟态环境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但从目前研究成果来看,“拟态环境”理论在旅游传播研究中的应用空间很大,特别是随着旅游发展中对新媒体的重视,如何运用成熟的传播学理论来优化旅游传播效果和旅游者感知,势必将成为未来旅游界的重要研究方向。endprint

(四)国外旅游符号学研究成果丰富,主要存在着以下四个研究方向:①旅游行为的符号意义。②旅游地的符号表征问题。③旅游者的期望和体验。国内旅游符号的研究开始很晚,起步于本世纪初,之后通过对国外旅游符号学的学习与引进,近年来相关研究逐渐展开,其研究方向主要可分为旅游符号理论研究和旅游符号应用研究。

六、研究展望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越来越呈现出碎片化的倾向,精短简练的信息中往往包含了珍贵的文化内涵,而采用符号传播的方法对这些信息进行解读,也成为了众多学科所倾向采用的新方法。而旅游业作为与互联网联系较为密切的行业,旅游主体与旅游客体都在这个平台上制造、传播并解读着信息,可以说在这个过程中,信息的传播不再是单向的,每个角色也不再是单纯的信息生产者或是解读者,他们同时参与到整个信息流动的过程中去。然而在大众传播时代,旅游地需要通过大众媒介来传播旅游形象,但是无法避免的拟态环境会影响人们对旅游地形象的把握,直接关系到旅游地的旅游形象传播效果。提高城市旅游形象的传播效果,不仅有利于旅游地的旅游开发,明确自己的城市旅游形象定位,还有利于旅游者及时准确地把握旅游地信息,获得真实可靠的旅游信息,改善旅游体验,弥补拟态旅游环境与现实旅游地之间的鸿沟。

参考文献

[1]Fakeye, P.J. Crompton. Image Differences between Prospec, First-Time, and Repeat Visitors to the Lower Rio Grande Valley.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eh,1991,29(2):16.

[2] Bramwll.B., Liz Rawding. Tourism Marketing Image of Industrial Citie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eh,1996,23(1), P24-25;

[3]Zafar U. Ahmed, The influence of the components of a state's tourist image on product positioning strategy,Tourism Management, vol.12,1991,4 ,PP:331-340.

[4] Seyhmus Baloglu, Ken W. McCleary. U. S. International Pleasure Travelers' Images of Four Mediteranean Destinations:A Comparison of Visitors and Non - visitors[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99,Nov:144 -152.

[5]Joseph Sirgy, Chenting Su. Destination Image, Self - congruity, and Travel Behavior: Toward an Integrative Model[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00,May: 340-352.

[6]Samuel Seongseop Kim, Alastair M. Morrsion.Change of images of South Korea among foreign tourists after the 2002 FIFA World Cup[J].Tourism Management,2005(26) :233–247

[7]Hwang, Y., Gretzel, U., Xiang, Z., & Fesenmaier, D. R. (2006). Information search for

travel decisions. In R. D. Fesenmaier, H. Werthner, Destination Recommendation Systems: Behavioral Foundations and applications(pp. 3-16). Cambridge, MA: CAB International.

[8]Morrison, A. M., Taylor, J. S., & Douglas, A. (2004). Web site evaluation in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the art is not yet stated[J].Journal of Travel &Tourism Marketing, 17,

233-251

[9]M.A. Rodríguez-Molina, D.M. Frías-Jamilena, J.A. Casta~ neda-García.The contribution of website design to the generation of tourist destination image: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involvement[J].Tourism Management,2015(47):303-317

[10]Ashowrth, Cregory J. and Voodgd, Henk, Selling the the City: Marketing Approaches in Public Sector Urban Planning[M]. London: Belbaven Press, 1990.

[11]林炎钊.旅游形象设计:我国旅游城市面临的新课题[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3):122-126.endprint

[12]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181-252.

[13]程金龙,王发曾. 旅游形象的影响因素与塑造策略[J]. 经济地理,2009,10:1753-1758.

[14]程圩,隋丽娜. 旅游形象感知模型及其应用研究——以长三角居民对韩国旅游形象感知为例[J]. 旅游科学,2007,01:7-12.

[15]杨杰,胡平,苑炳慧. 熟悉度对旅游形象感知行为影响研究——以重庆市民对上海旅游形象感知为例[J]. 旅游学刊,2009,04:56-60.

[16]付业勤,王新建,郑向敏.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旅游形象研究——以鼓浪屿为例[J]. 旅游论坛,2012,04:59-66.

[17]陶卓民,卢亮. 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形象设计和开拓研究[J]. 经济地理,2005,05:728-731+739.

[18]侯兵,黄震方,尚正永. 基于城市意象变迁的城市旅游形象塑造研究——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J]. 经济地理,2009,12:2012-2017.

[19]汪宇明,吕帅. 长江流域12省区旅游形象绩效评估研究[J]. 旅游科学,2008,01:15-21.

[20]刘婷婷. 基于微博媒介的旅游形象测量体系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南宁:广西大学,2013.

[21]党娇. 国际互联网上传播的西安市旅游形象差异分析[D]. [硕士学位论文].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22]刘玲玲. 合肥市旅游形象的媒介呈现[D]. [硕士学位论文].合肥:安徽大学,2011.

[23]丁丹丹. 《中国旅游报》对西安旅游形象媒介呈现的实证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24]牟意. 论网络媒体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角色与功能[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3.

[25]薛玉霞. 基于图片共享网络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策略[D]. [硕士学位论文].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3.

[26]吴媛媛. 旅游目的地品牌传播效果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27](美)李普曼.舆论学[M].林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9

[28]郭赫男. 我国大众传媒建构的“拟态环境”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大学,2006.

[29](日)后藤和彦:《信息环境的特质》载于《信息与社会》1974

[30]李彬. 传播学引论[M].新华出版社,1998:148

[31]郭赫男,解天滋. 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的传播学意义探微[J].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5(6):9-12

[32]李艳. “拟态环境”与“刻板成见”——《公众舆论》的阅读札记[J]. 东南传播,2010(5):86-88.

[33]隋雪,杜盼,李欢欢,李雪铭. “拟态环境”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2(3):28-32.

[34]曹劲松. 论拟态环境的主体建构[J]. 南京社会科学,2009(2):98-103.

[35]孙会. 广告语境中拟态环境的建构与失衡[J]. 新闻爱好者,2010(14):32-33.

[36]肖璟.西安旅游地映像构成:幻象与印象——从当代网络游记分析入手[D]. [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8.

[37]庞闻,马耀峰,郑鹏. 五种旅游信息传播模式的比较与整合[J]. 旅游学刊,2012(5):74-79.

[38]张洪利. 大众旅游传播效果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大学,2007.

[39]缪谦. 旅游传媒发展及其对游客影响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

[40]王启宏. 拟态环境与多彩贵州旅游形象传播[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53-156.

[41]王屏. 影视旅游拟态环境权变对策研究——基于导游审美信息传播模式[J]. 江西社会科学,201(1):231-234.

[42]田原. 旅游传播中的“拟态环境”与“刻板成见”[J]. 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4):20+22.

[43]MacCannell D. The Tourist: A New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M]. New York: Schocken

Books,1976:17-38.

[44]CuIIer J. Semiotics of Tourism [ 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emiotics, 1981 (2) : 127-140.

[45]Grabum N. 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83(10) : 9-33.

[46]John Urry.The Tourist Gaze,London:Sage,2002:43-44.

[47] Brown G. Tourism and Symbolic Consumption [A]. In Johnson P. & Thomas B. (eds.). Choice and Demand in Tourism [C],London: Mansel Publishing, 1992:102-107.endprint

[48]Becker,S.H.Do Photographs Tell the Truth?[J].After Image(February),1978:9 13.

[49]高红旗. 基于符号感知的婺源旅游形象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3.

[50]马秋芳. 基于符号传播学的区域旅游地品牌构建分析[D]. [硕士学位论文].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

[51]王峰,明庆忠,熊剑峰. 旅游符号学研究框架体系的建构[J]. 旅游论坛,2013,03:11-15.

[52]周常春,唐雪琼.符号学方法和内容分析法在旅游手册研究中的应用[J],生态经济,2005(6)

[53]谢彦君,鲍燕敏. 旅游网站的符号及其功能分析[J]. 旅游科学, 2007(5).

[54]谢彦君,彭丹. 旅游、旅游体验和符号——对相关研究的一个评述[J]. 旅游科学,2005,06:1-6.

[55]彭丹. 论旅游体验中的符号及其解读[D]. [硕士学位论文].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5.

[56]刘炎.东西方游客对中国文化景观的符号认知差异[D]. [硕士学位论文].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7.

[57]刘树明. 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符号的解析与判读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

Review of “Pseudo-Environment” in Study of Destination Image

YANG Yi; JIA Hongyan

(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 211189, China)

Abstract: In the Internet era,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ragmentation, researchers of numerous subjects in different fields tend to use the method of symbols to interpret these information and dig implication behind them. This paper introduce the theory of “Pseudo-environment” which is important in the research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 and overview the studies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lated research of tourism image, pseudo environment research, symbolic communication in recent ten years.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method of structuralism semiotics,this paper means to build theoretic basic for interpreting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coding and communication process.

Keywords: Tourism; Pseudo-Environment; Research Review; Tourism Imageendprint